① 期貨市場交易中如何進行風險管理
(一)期貨市場風險管理的特點 如前所述,期貨市場中不同主體均面臨期貨價格波動所傳導的風險。但各利益主體面臨的風險又是不一樣的。因此,對各利益主體而言,風險管理的內容、重點以及風險管理的措施也不一樣。 1. 期貨交易者。對於期貨交易者來說,面臨著可控風險和不可控風險:可控風險中最主要的是對交易規則制度不熟悉所引發的,對機構投資者而言,還存在著內部管理不當引發的風險。另外,選擇合法合規的期貨公司也屬於可控風險。 期貨交易者面臨的不可控風險中最直接的就是價格波動風險。投機交易的目的是為了獲取風險報酬,對他們而言,不冒風險是不現實的。問題在於必須在風險與報酬之間取得平銜,不能只想著報酬而忽視風險。一些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機者可能會選擇比較激進的投機方法,而另一些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投機者會選擇風險較小的投機方法,比如進行套利交易。 對套期保值者而言,存在著導致套期保值失敗的風險或效果極差的風險,除了基差風險屬於不可控風險外,其餘的如頭寸、資金、交割、不熟悉交易規則等原因都可歸類於可控風險,如果強化風險管理,可以避免。 2. 期貨公司和期貨交易所。對於期貨公司和期貨交易所來說,所面臨的主要是管理風險。管理風險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期貨公司對客戶的管理和期貨交易所對會員的管理。盡管期貨價格的波動是不可控風險,但只有當期貨價格波動導致交易者的風險溢出之後(比如爆倉)才構成期貨公司的風險,同樣,只有當期貨公司的風險溢出之後才構成期貨交易所的風險。因而對期貨公司和期貨交易所而言,嚴格風控制度,防範溢出風險成為風險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管理風險的另一重要內容是防止自身管理不嚴導致對正常交易秩序的破壞,以致自身成為引發期貨行業的風險因素:比如,期貨公司或期貨交易所的機房出現嚴重問題,大面積影響客戶交易等。 (二)期貨市場監管的必要性 期貨市場是高風險市場,高風險不僅來自期貨價格的波動性上,期貨行業內各利益主體可能存在的不規范運作將加劇風險的程度。一般而言,期貨市場中各利益主體對期貨交易的高風險性都會有所認知。問題在於期貨交易涉及金額高,利益誘人。在不受制約的情況下,利益主體在成本收益的權衡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為追求收益而弱化風險管理的傾向,更為嚴重的是通過惡意違規違法來追求非法利益,從而引發更大的風險。 比如,在國內期貨市場清理整頓之前,一些期貨投機者,為追求超額利潤,承擔了遠超自身能力的風險,一旦出現巨虧或爆倉之後,為減少損失,置誠信於不顧,利用當時法律法規的疏漏,想方設法將責任推給期貨公司。還有,一些資金實力較大的投機者利用交易規則上的漏洞,鋌而走-險,聯^
② 如何控制期貨交易風險
任何存在投資機會的正常市場中,獲利總是與風險相伴的,期貨市場當然也不例外。引發期貨市場風險的主要原因有價格波動、保證金交易的杠桿效應、投資者的非理性投機和市場機制的不健全,其中保證金因素引發的風險是期貨市場的一個顯著特點。保證金制度非常集中的體現了期貨交易以小博大的投資特點,通過該制度的實施,投資者客觀上有可能利用較少資金獲得更多盈利,大大拓寬了資金創造利潤的空間。相應地,在其高回報的背後也就蘊含了高風險,畢竟回報和風險的對應性是任何市場都遵循的客觀規律,因此和股市等其他許多市場相比較,期貨存在較大的風險是公認的事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期貨市場的魅力所在,它為那些具有挑戰精神的投資者創造了機會。
和現貨等其他市場相比較,期貨市場存在以下一些特點:其一,參與期貨交易的商品通常價格波動較為頻繁,期貨價格易與現貨價格產生強烈的共振,擴大風險面,在現貨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劇風險度;其二,期貨交易也不同於一般的現貨交易,期貨交易是連續性的,因此就存在延伸風險、引發連鎖反應的可能;其三,和股市等相比,期貨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徵,投機性更強,因此投資者的過度投機容易誘發更多的風險行為,增加了風險產生的可能;其四,期貨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是針對未來不同預期的較量和爭奪,未來不確定性因素多,預測的難度大,投資者產生分歧的可能性也有所提高,所以這一點也增加了期貨市場的不確定性風險。
鑒於上述原因,期貨投資者尤其是其中一些經驗不夠豐富的新手就要特別注意風險的防範和控制,在獲利之前保證資金的安全是首要也是前提條件。首先,要選擇一傢具有良好信譽和較強實力的經紀公司,畢竟大部分普通期貨投資者都是通過期貨經紀公司來進行交易的,沒有實力和信譽作保證,會大大增加投資活動順利開展的難度;其次,投資者應該嚴格遵守期貨交易所和期貨經紀公司的一切風險管理制度,這樣能夠有效避免諸如交割和被強行平倉等帶來的投資風險,盡最大可能保證資金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再次,投資的資金和規模要適當,要和具體的投資活動相配合。資金相對緊張會影響到交易的進行,尤其是涉及到保證金追加的時候。而資金規模過大,有可能造成過量下單,致使投資者承受超過自身負荷的壓力,資金風險當然也會「水漲船高」了;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投資者要有適合自己的、好的投資策略,前提條件就包括對於市場的了解和把握。投資者在期貨交易中,最主要的風險還是來自市場價格的波動,分析各種市場信息,在此基礎上洞悉市場波動方向、形成正確的投資策略,不斷提高判斷和交易的准確度。增強自身實力是對抗風險的最佳途徑。
③ 如何進行風險分散呢
以港珠澳大橋建設為例,這座打破世界海上橋梁工程極限的大橋,造價1269億,歷時8年建成,建造過程中多項技術應用都是世界首例,客觀上面臨著很大的工程建設風險。
國內6家大型保險公司參與了港珠澳大橋的共同保險,保險金額高達人民幣278億元,同時項目還確定了瑞士再保險公司、蘇黎世保險有限公司作為聯合首席再保險公司,共同分擔項目風險。
在整個港珠澳大橋施工過程中,項目累計保險賠付金額高達數億元。這些賠償損失,分別由6家國內保險公司與2家國外保險公司,通過共同保險與再保險機制共同分擔,有效的實現了各保險人主體間的風險轉移與分散。
此外,再以近年來我國工程保險市場快速發展的工程保證保險為例,各地在政策試點文件中普遍要求保險機構採用保險聯合體(共同保險)的形式進行業務承保,其目的即為提高保險機構在開展工程保證保險業務時的風險管理能力,有效分散全新工程險種的市場業務承保風險。
近年來,建設工程領域各項新技術、新材料、新管理模式的快速發展應用,令國內保險機構在開展工程保險業務中,日益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業務經營風險。而實踐證明,保險機構通過運用共同保險與再保險機制,能夠有效分散、轉移相應責任風險,提高業務經營的安全性。因此,進一步深入探索工程保險中的共同保險與再保險機制,應成為未來我國工程保險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④ 風險分散的三種方法
1、定投
2、長期投資,用時間吸收風險
3、品種的組合。
最簡單往往是最有效的。
用選時而進出,反而增加了風險。
⑤ 基金分批賣出分散風險的原理
所謂的風險分散是指通過一定的方法或者機制,風險分散將一部分不願意承擔因價格波動產生風險的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風險分散分散到為了獲得潛在收益而願意承擔風險的投資者的身上。具體來說,風險分散在股指期貨市場中通過套期保位的方式就可以達到風險分散的目
,反而招致巨大損失。因此,分散風險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在採取組合投資策略避險時,要根據自身資金最的大小和分析跟蹤能力,嚴格控制所持有帥股票數目。同時.在進行組合投資時.投資者還需要根據市場整體情況和個股變化,依據自身承擔風險能力的大小靈活選擇資產配里比例。為了有效地爭取旅利和規避風險,分散風險投資者在確定了一個墓本倉位(例如30%)之後,可以根據大盤變化靈活進行趨勢性倉位的調整:如果大盤處於強勢,投資者應當堅決進場,分散風險貫徹趨勢性增倉戰略;如果大盤處於弱勢,分散風險投資者應當堅決迴避,貫徹趨勢性降低倉位戰略。但是從總體上講,分散風險成熟的投資者應將其投資組合中的股票倉位經常保持在『個合理的水平,分散風險這樣才能有效地規避「低位踏空」和「高位套牢』的雙重風險。如果投資者在制定投資決策時沒有確定-個基本的持倉比例,那麼,分散風險任何超出配比例的資產都有可能給他帶來額外的風險,並大幅度增加投資結果的不確定性。
組合投資是一項長期投人.投資者在設計並執行投資策略時應當時刻把「長期」二字放在心上。分散風險投資者自然傾向於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最近而不是長期的績效結果上,分散風險但是必須頂住誘惑
⑥ 期貨交易是通過什麼機制解決違約風險
交易爆倉風險主要是通過交易保證金和嚴格的風險控制流程規避,一般交易所有一個保證金比例,期貨公司在此基礎上加收幾個點,達到公司的風險度,也就是穿倉,就會要求你追加保證金或者強平。
⑦ 建立商主體風險分散機制的目的是
建立商業主體風險分散機制的主要目的是:一、風險可控;二、把風險分散;三是減小風險堆積效應;四是化解風險極數;五是減小風險控製成本和處置風險成本;六是減小風險系數。
⑧ 論述股票投資的風險表現以及風險分散機制
股票投資風險的控制
股票投資風險具有明顯的兩重性,即它的存在是客觀的、絕對的,又是主觀的、相對的;它既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又是可以控制的。投資者對股票風險的控制就是針對風險的這兩重性,運用一系列投資策略和技術手段把承受風險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樓主可以使用微量網的股票策略進行投資,策略具有自動止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