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交易 » 小資金外匯期貨第一桶金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小資金外匯期貨第一桶金

發布時間: 2021-06-10 03:21:39

❶ 人生第一桶金怎麼理財才能賺到

想要獲得可觀的資金收益,除了要有穩定的工作收入外,進行一些投資理財都是很必要的:
首先學習理財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大腦。學投資理財最開始一定要學習投資理財的思維。推薦《工作前五年,決定你一生的財富》和《富爸爸窮爸爸》系列。看完這幾本書相信會對投資理財有很深刻的認識。
首先學習理財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大腦。學投資理財最開始一定要學習投資理財的思維。推薦《工作前五年,決定你一生的財富》和《富爸爸窮爸爸》系列。看完這幾本書相信會對投資理財有很深刻的認識。
開始投資。一開始存的錢不多可以選擇存在余額寶或者找一隻債券型基金來存儲自己的本金。但最好不要放在銀行,銀行的利率太低,完全跑不贏通脹。等自己本金多了就可以選擇其他理財方式了,如融 資易平台等的P2P投資。
在理財過程當中需要將一部分資金用作於流動資金,一部分資金用作是固定資產,比如房產,商鋪,工廠。多餘的資金可用作風險投資,股票是1:1的實盤投資,外匯期貨屬於杠桿式配資類交易,可實現以小博大。
風險交易可分為自主交易和交給基金,私募公司打理。
自主交易需要對投資產品進行一定的了解,有自己的操作風格和交易系統。
理財公司交易需要對交易產品,交易策略,倉位,進場和平倉策略等進行了解,需要對交易者短期內的交易歷史進行查看。
希望題主收到回答能夠採納一下唄,十分感謝您。

❷ 期貨實盤小資金,看看能夠走多遠

做好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小資金也能存活下來的。很多投資者都是從小資金慢慢做起來的。

❸ 小資金也可以炒期貨嗎

可以炒,但小資金兩下就沒了,一點風險都抗不起啊!

❹ 炒外匯資金小

外匯保證金的可以以小搏大,利用杠桿,進行投資,你要有足夠的資金也是可以的進行多個產品的投資,你投資100美元,要是200倍杠桿那就是相當於200*100美元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其實杠桿還可以調節,做股市你拿千萬去投那都是錢,一虧,你的盈餘就沒了。其的優點1、投資成本低,少於實際投資10%2、雙向交易投資,漲跌都有獲利機會3、獲利高,一天有一倍以上獲利的可能4、風險可控性,可預設限價和停止損點5、資金靈活,隨時可抽取資金6、全球24小時交易,選取獲利的機會多7、低廉手續費,低於千分之一8、全球每日交易量超過一兆美元,不易受人為操縱9、透明度高,所有行情、數據和新聞都是公開10、交易快,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外匯是實時成交

❺ 有沒有人從期貨市場拿到第一桶金的

當然有
期貨市場很多成功的例子
有些人天生就是適合這行
自然就做的很好
因人而異

❻ 小資金操作期貨,哪些正規期貨平台可以交易0.1手

在交易機制上兩者是相差無幾的,比如都能做空做多、t+0交易,不同在於①外盤期貨一般較少有價格控制,是一個半強式有效市場,遵從基本面,波動小;②監管嚴格,較少出現挪用客戶資金、對賭等違規行為;③外盤期貨杠桿要比國內要稍高;④手續費低,以美精銅為例,一手美精銅25000磅(即11.34噸)單邊費15美金(102元),每噸交易費用9元。國內一手銅5噸,按成交額計算,60000x5x8%%=240元,每噸交易費用48元。外盤平今倉也收費,即使如此,也要比國內便宜一半。

❼ 股票,外匯,期貨起步資金各需要多少

以目前來看,股票和外匯運用資金相對較小,股票的起始資金按照交易所規定,購買股票必須是一手(100股)或一手的倍數,以現有股票的價格看最低的股票才一元多錢,也就是買100股的資金只需要100多元。當然,投入多少資金要看個人的收入和風險承受能力。

❽ 小資金量的散戶如何去炒股

在散戶的問題上,就比如昨天大盤正式破掉了3100了,股吧里又有一大群人在罵641,他們認為是證監會的「強監管」政策和IPO擴容導致市場沒有了賺錢效應,自己虧損了很多錢。我也虧了,大概33.3%,一年。這一年,我思考過該做價值投資還是題材投機,研究基本面還是技術面,做周期股還是題材股;也接觸過市場上做短線題材股、中長線價值股,包括一些做量化交易的職業投資者。近期市場上的監管趨嚴、資金出逃、個股大面積下跌,股民情緒開始激烈等情況,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在中國股市,作為一個散戶,有未來嗎?

首先,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麼炒股?

當然是為了賺錢。不管你是為了實現財富自由還是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基本上我們都是為了賺錢才進入股市。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選擇股市而不是其他?

我看到股吧中有很多人說羨慕美國的股市,雖然經過了08年的金融危機,但道瓊斯指數從2009年2月份的6469點一路上漲,破10000,破20000,一直在創新高,但我們的大A股卻好像還在「半山腰」。這里有個重要的區別:美國股市以機構投資者為主,而我們的A股以散戶為主。因為百分之七八十的股民都是10萬以下的散戶,我也屬於其中一個。散戶投機者,就用這個詞吧,因為這個群體,價值投資者很少。一來,大多數的股民並不具備價值投資的專業知識,二來我們的大A股的市場情況也確實不太適合做價值投資。

散戶這個群體,我認為是比較悲催的。

一方面,10萬以下的投資本金,能做什麼呢?做期貨、外匯?非專業出身還是別做的好。買銀行理財、國債?收益太少,本來本金就少,何時才能賺到第一桶金啊,滾雪球也要等本金這個球夠大,才能積累得多吧。買基金?別逗了。沒聽過「公募就是披著馬甲的散戶」嗎,有時候他們的收益率還不如我呢。私募,至少100萬,門檻太高,買不起。投資房地產?呵呵,10萬夠給首付嗎?還有裝修費呢。細想一下,散戶的投資方式其實很少,而最便宜的股票才1元多,幾百塊就可以炒股的門檻其實給了很多人「獲取高額收益的機會」,當然也有風險。

另一方面,我們A股中3000多家企業,不講故事的有幾家?上市公司整體質量較差,機構無法從上市公司的長期業績成長中獲利,只能採取「市場博弈」的方式賺錢。博弈的主體有以下幾方:散戶、游資、私募、公募、保險、QFII、證金匯金社保的國家隊。上面的哪一方,無論從資金實力還是信息優勢來說,都比散戶強。更不用說他們是團隊作戰,我們是「散兵游勇」。作為一個散戶,我既不能把國家隊當做「救世主」,也不能把「溫州幫、佛山無影腳」看做是「對抗如來佛祖的孫悟空」,因為他們都是我們的對手。這個市場中,每個人都想從「更弱」的一方身上咬下一塊肉,啃下一根骨,所以不要對他們抱有希望。

第三個問題:散戶的未來在哪裡?

有一位94年入市做期貨的量化投資基金前輩對我說,除非你是金融工程專業出身,否則我不建議你進入這個市場。他說:散戶會逐漸退出這個市場,因為他們會發現在這市場上自己已經賺不到錢了,當然這可能需要5~10年的時間。其實,我不知道這個5~10年的時間是否正確,但是從金融市場的成熟化發展來看,「散戶退出、機構博弈」這絕對是未來的趨勢。美國的股市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才達到現在的成熟,我們的金融市場近40年了,不知道達到成熟需要多久,但幾百年那麼長應該是不需要的。

我目前能想到的只有兩條路:一是,成為一個職業投資者或職業投機者。那些經過多年市場摸爬滾打最終形成自己交易體系的人,當然是極少數,能夠繼續在這個市場中生存。二是,離開這個市場,不要再自己做交易,而把投資委託給更專業的機構。當然,這需要機構市場更加成熟,投資理念更加先進,整個金融市場更加發達。或許,還有第三條路:牛市炒股,熊市撤退。嚴格執行牛市賺錢就走的策略,不要一直撲在市場行情中。

未來離我們有多遠我不知道,但我希望每一個散戶都能找到自己道路,先找到一個比較大的雪球,然後找到一個足夠長的坡,「滾雪球」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但是,首先要保住本金。——投資有問題,就要上「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