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交易 » 方星海松梆股指期貨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方星海松梆股指期貨

發布時間: 2021-06-08 14:33:12

❶ 股指期貨有最新消息嗎什麼時候放開恢復啊真是急死人了。

風向標股指期貨最新消息:股指期貨松綁或迎來倒計時
風向標股指期貨,實時關注股指期貨最新消息, 1月6日據界面消息,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單個期指產品日內可開倉交易量有望在近期從10手放開至20手,非套期保值持倉交易保證金標准將由40%降低至20%,前期將以逐步松綁、穩步推進的方式,放開步伐不會太大。
12月23日下午,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副主席方星海一行,陸續抵達位於上海陸家嘴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金所)調研。據澎湃消息,有接近監管部門的知情人士對說,在本次培訓班上,監管部門相關人士表示,股指期貨將擇機松綁,具體時間還有待確認。在本次培訓班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出席並發表講話,其中提到,要積極穩妥推進期貨市場建設,進一步深化市場功能。
滬深300股指期貨在2010年4月16日上市,在中金所宣布限倉之前的日均持倉量在20萬手左右。
2015年年中的A股劇烈震盪之後,股指期貨成為眾矢之的,尤其是在融券通道落閘、市場上出現「千股跌停」之後,股指期貨貼水現象嚴重,即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
2015年7月31日至9月2日,中金所多番調整股指期貨交易的手續費、保證金標准及交易量限制,股指期貨交易幾近全面受限,市場流動性驟減。
自2015年9月7日起,期指非套保持倉保證金提高至40%,平倉手續費提高至萬分之23,比此前的標准整整上調了20倍。同時,非套期保值客戶的單個產品單日開倉交易量超過10手,就認定為異常交易行為。
不過,今年以來,隨著A股走勢漸趨平穩,關於股指期貨松綁的聲音不時傳出。
更多股指期貨最新消息,關注風向標股指期貨。

❷ 股指期貨再松綁發出哪些信號:吸引更多長線資金入市

寄望市場合理波動,指引理性價值投資,外資開放,機構配置需要呼喚股指交易常態化的到來。

股指期貨迎來第三次松綁。

最新的一次松綁發生在2018年12月3日,交易所保證金和手續費均有下調,IH(上證50),IF(滬深300)保證金從15%調降到10%,IC(中證500)由30%下調到15%。平今倉手續費下調三分之一,由萬分之6.9調降到萬分之0.46。最大日內開倉限額由20手調整為50手。

近日,方星海還表示,放開股指期貨的相關措施正在研究,「相關措施今年應該能出來」。年內股指期貨實現正常化交易可以期待。

開戶便捷,交易所保證金無附加,券商系期貨通道。利刃在手,助力驅熊擒牛,斬妖除魔。

❸ 股指期貨是不是金融衍生產品

不算吧,是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

❹ 你從股市的興衰中明白了什麼道理

股市無邊回頭是岸,

❺ 2007年股市為何那麼瘋狂

2007年股市為何那麼瘋狂:
2007中國股市仍將延續牛市格局——
人民幣升值仍然是牛市的一大引擎。興業基金判斷,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龐大的外匯儲備和持續的貿易順差使得人民幣升值的趨勢幾年內不可逆轉,而一個國家幣值上升必將帶動該國土地資產升值和股票市場繁榮。當前正處於全球資金流動性過剩時代,國際投資基金和私募基金不斷升溫,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使得全球資金「看多中國」,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今年境內外「熱錢」將會大量涌進中國股市。平安證券分析師李先明認為,保守預計今年從儲蓄分流到資本市場的資金就將達到4000億元,今年A股市場會是儲蓄存款、保險資金、社保資金、QFII等競相流入的局面,這勢必造就牛市。
股市「全流通」將進一步帶動牛市。銀河證券認為,解決股權分置後,A股市場出現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就是,改革使得兩類股東的價值觀趨同,股權激勵使大股東與小股民利益完全一致。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分析,上市公司利潤漏出的情況將大為改善,甚至可能出現利潤迴流的現象。這種股改的「二次紅利」將給上市公司利潤帶來超常規增長。他們分析今年中國股市有30%左右的上升空間。
股指期貨推出有望放大牛市效應。金融期貨的推出,將是2007年資本市場最大的熱點之一。今年股指期貨將作為金融期貨的「急先鋒」率先面世。中原證券的投資策略報告認為,股指期貨素有「期貨皇冠上的寶石」的美稱,它將大大提升大盤指標股的投資價值,很可能放大牛市效應。
內外資企業稅負可能合並將提升A股公司盈利預期,對A股市場屬重大利好。華夏基金估算,稅改對A股市場全部公司的凈利潤有6%—8%的提升幅度。
中國整體經濟實力增強將帶動國內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這將是中國股市走強的根基所在。申銀萬國認為,隨著境外大藍籌股不斷回歸和國內藍籌股陸續上市,中國A股市場將進入一個新藍籌或新機構的投資時代。

巨大的資金來源:南京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先生為籌錢炒股用他的房子做抵押借了6萬元。而這樣利用銀行的信貸杠桿進入股市的做法在深圳更不少見。除了將已經還清貸款的房子又重新抵押給銀行,換取資金進入股市,身處市場經濟最前沿的深圳人還發明另外一種方式——加按。由於房市普遍大幅升值,一些市民就把正在按揭的房子重新估值,貸到更多款來進入股市。
散戶投資者是目前股市的主人翁。根據《股市月度資金報告》的統計顯示,在4月份接近2500億的流入資金中,機構資金只有三分之一,而其餘1600億以上應為個人資金的貢獻,個人資金與機構資金的比例已經達到了2:1。
而在去年的11、12月,深滬兩市的資金9成以上還來自機構。短短幾個月,A股市場的新資金主流已經基本轉換至以個人為主。大批的個人投資者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持續入市,堪稱目前市場最大特徵。
這也成為了一場最生動全面的資本市場普及教育。夏雲在年初入市後,試圖通過自我鑽研搞清楚K線圖為何物,辨別買進賣出的成交量以確定是否有莊家藏身等等。在這個試圖了解股市運做規律的過程中,她也欣然接受了炒股就是傳銷的觀點。一輪一輪往上炒,一單一單往下傳。「看棒子最後交到誰的手上。」
源源不斷入市的資金,正支撐著這個「傳銷游戲」的接力棒往下傳遞。截至5月,中國的股票交易賬戶總數已達到9500萬個,較一年之前劇增了30%,據中國證券結算登記有限公司的數字,僅上周三一天,股市新開戶數就達到了552559個。
這還不包括間接持有股票的人數。目前,股票資產大約占社保基金4500億總資產的39%。
每個股民都有太多正當的理由從泡沫中分一杯羹。銀行存款低息,北京四環外的房產價格已經是萬字打頭,還有讀書、看病、養兒育女等一大堆數字未卜的人生大事。「我們辛苦工作抬高了一切資產價格,我們也要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正是這種明確要賺快錢的投資者更讓人擔心。「占投資者大多數的還是散戶,而且正有越來越多的普通人第一次踏進股市。鑒於中國龐大的家庭儲蓄和偏低的存款利率,我們有理由相信,除非採取措施改善市場的靈活性,否則市場還會進一步受到過度抬升。」上海市金融辦公室主任方星海說。

❻ 股指期貨松綁了嗎

股指期貨還沒有完全的松綁,國家在松綁股指期貨的方面,正在不斷的努力,隨著股指期貨的進一步放開,在市場上的,權力會更多,

❼ 好買基金最近搞的一個私募論壇主要內容是什麼啊

楊文斌:私募基金將是本次房地產新政的最大贏家

楊文斌:各位朋友,今天有機會在和訊2010夏季私募尖峰論壇上闡述一下目前我對私募市場的看法,非常的榮幸。我個人在基金行業很多年了
,有接近20年的證券從業經驗,其中12年在基金行業,以前一直在公募基金,07年我們創辦了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目前在對沖基金領域、公募
基金以及私募股權基金的研究和銷售方面,好買在國內是比較領先的。此外,我們本月底前會推出一支對沖基金中的基金(TOT)。剛剛方星海
主任也提到了,希望在上海把私募基金做大,當然也應該包括FOF/TOT。好買基金奉行一個原則就是大量的實地調研,好買在過去一年當中,
拜訪了全國接近200多位基金經理,對這個領域有一定的發言權。

我今天主要講三個觀點。第一,私募基金將是這次房地產新政的最大贏家。第二是股指期貨是私募進入多元對沖時代的入門磚。第三,內外
「監」修,是私募行業長青的關鍵。

私募基金將是這次房地產新政的最大贏家

先談第一個觀點,私募基金是這次房地產新政的最大贏家。過去幾年裡,有兩大產品是富人主要投資的方向,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股票。
2001年,我買了第一套商品房,價格是7000每平方米,現在是3.5萬,扣掉按揭成本,摺合年復合回報率是33%。而過去十年,股市的年回報
大概是17%。但股市充滿了動盪,房地產市場卻是一路上升的。今年4月18日,國務院頒布了房地產新政,這對未來的房市和股市的影響是十分
巨大的。我們看到一個趨勢就是房地產的去商品化。房地產在1998年之前還不是商品,是福利分房,直到98年徹底廢除了福利分房後,房地產
才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從98年開始,一直到今年初,整個房地產走出了12年的長期牛市,年復合回報率達到33%以上,是非常驚人的,
全球罕見。但這次政府又做出了一個新的抉擇,就是住宅的去商品化,使房地產成為管制商品,所以未來這個33%的增長是不可再現的。那麼
多房地產出來的錢會到哪裡去?我覺得股票市場將是一個最大的贏家。這一部分錢有什麼特點?第一是單筆金額大,上海任何一套房子一兩百萬
是很正常的。第二這部分的資金回報是要求穩定回報。第三是總量巨大。我估計從這個市場流出來的,至少是幾十萬億,中國的投資品,沒有
一個市場可以承接這么大的資金,我們說VC、PE市場,最領先的20家私募股權基金,每年融資額不會超過500億,除了股票市場之外,沒有一
個市場可以承接這么大的資金。房地產市場的去商品化,就讓高端投資者,從雙邊投資選擇慢慢進入一個單邊選擇市場,也就是股市。而且
這部分的資金,因為具有追求絕對回報的特點,就決定了不會去追逐公募基金而是去追逐私募基金。所以以絕對回報為投資理念的陽光私募,
可能是這一次房地產新政最大的贏家,大家對後市沒必要太悲觀。

股指期貨是私募進入多元對沖時代的鑰匙和入門磚

第二個觀點,我想談一下股指期貨是私募進入多元對沖時代的鑰匙和入門磚。這些年來,中國證券市場有了四次革命性的變革,前三次只改
變了市場投資者的格局,並沒有改變股票只能做多才能賺錢的格局。2010年,股指期貨開了之後,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為什麼這么說?
我們以08年為例,大家知道08年是很慘的年份,整個指數跌了71%,公募基金平均回報-56%,私募基金平均虧損也達到了35%左右,在沒有做
空機制的情況下,沒有一個贏家,大家都會輸錢,只是說私募輸的少一點而已。在這樣的情況下,絕對回報是空談,因為沒有一個有效工具
去支持。股指期貨出來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比如我用 Long/short的策略,08年1億的資產,你用8000萬做多,用1500萬做空的話,一年
下來你會賺14%左右。或者用另一種對沖策略,就是市場中性策略,用50%的資金在醫葯板塊做多,然後用50%在有色金屬板塊做空,一年下
來,可以賺16%。我還看到很多有趣的套利模型,例如股指期貨和現貨市場套利的模型,例如股指期貨盤中交易套利的模型,還有一個是專門
做股指期貨收盤日最後一天的行情,在收盤的最後十分鍾,利用理論價和現實價之間的差價套利,每個月只做一次,很有意思。最近我接觸
到很多以前在華爾街工作的中國華人,非常的優秀,都在紛紛殺回國內開創自己的對沖基金事業,他們會帶來很多新的理念和新的工具。

內外「監」修是私募基金基業常青的關鍵

第三,也是我想講的最後一點,內外「監」修是私募基金基業常青的關鍵。我舉一個自己經歷過的一個例子,1995年,當時我在巴林銀行工
作,巴林銀行新加坡的交易員尼克李森做多日經225指數,造成了公司十幾億英鎊的敞口風險,最後公司破產被收購。從歷史上來看,任何一
次金融危機,都和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失控有關。我們現在私募基金的風險在那裡?首先,是投資風險,比如說集中投資,現在私募很多是
做集中投資的,不像公募有非常嚴格的投資比例限制,有了股指期貨之後,這個風險會很大。像4月16日到現在跌了20%,有人賺了一兩倍,
但如果沒有風險控制,我相信會有一部分私募都會爆倉,會把客戶的所有錢在2個月之內都虧光。另一個就是道德風險,我們已經看到一些
消息在報道一些私募,可能會涉及到一些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包括在國外,都有很多挪用資金的案件,麥道夫就是一個例子。而我所見過
的私募公司,嚴格意義上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可以說幾乎沒有,這包括有沒有專門控制風險的制度,以及有沒有專門控制風
險的獨立部門和人,基本上沒有。現在的私募基金公司內部,基本上都是總經理一股獨大的。股指期貨出來之後,私募一定要深刻反思,或者
說要提前做准備,建立內部的風險監控制度。第二個是外部監管,我是贊成政府對私募適度監管的。我們常說的監管實際上包括兩類,一類
是專業資質的監管,比如說在香港,無論是私募公募你要拿一個9號牌。還有一類監管是行政監管,比如走信託結構就要受到信託法和信託公
司的監管。而走有限合夥的結構就要受到工商局的監管。我們目前只有行政監管,而沒有專業資質的監管。我個人贊成使用備案注冊制來解決
專業資格的問題,因為私募越做越大,越來越成為一個很大的一個投資工具,如果說失控的話,也會引起較大的社會風險和動盪。所以私募基
金公司應該加強內部的修煉,設立獨立的部門和人員,來管住自己,這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第二是外部要有適度的制度監管,僅僅是行政監
管是不夠的。

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就講到這里,一會兒我們再和大家溝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