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期貨里,什麼叫升水、貼水,能舉例說明嗎
升水與貼水: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的差額用升水、貼水和平價來表示。升水意味著遠期匯率比即期的要高,貼水則反之。一般情況下,利息率較高的貨幣遠期匯率大多呈貼水,利息率較低的貨幣遠期匯率大多呈升水。
外匯交易中的升貼水
貼水指的是當「被報價幣利率」大於「報價幣利率」時的現象,升水則是當「被報價幣利率」小於「報價幣利率」時的情況。
貼水舉例說明:
如果GBP/USD的價位為1.5030/40。換匯匯率點數(Swap Point)排列方式為左大右小。隔夜拆款英鎊的雙向利率為:4.00%(存)、-4.25%(借)。隔夜拆款美元的雙向利率為;2.25%(存、)-2.50%(借)。則
1、買入GBP/USD。在上例中計算出的換匯點數為-0.63;
2、賣出GBP/USD計算如下:
1.5030×(2.25%-4.25%)×1天/360天=-0.000083
即Swap Point為-0.83點。
因此,GBP/USD的隔夜換匯點數為0.83/0.63基本點。
此為市場中表示貼水的專業用法。
升水舉例說明:
若USD/CHF的價位為1.6610/20(換匯匯率點數排列方式為左小右大)。而三個月美元的雙向利率為2.25%、-2.50%。三個月瑞郎的雙向利率為4.75%、-5.00%。則
1、賣USD ,買入CHF時,隔夜換匯點數計算如下:
1.6610×(3.75%-2.5%)×1天/360天
即0.58個基本點(Pips)。
2.、買USD,賣出CHF時,隔夜換匯點數計算如下:
1.6620×(5.00%-2.25%)×1天/360天=0.000127
即1.27個基本點(Pips)。
由此,USD/CHF的隔夜換匯點數為0.58/1.27基本點(pips)。
對於個人炒匯而言,可能更關注的是即期外匯交易中的的升貼水。一般而言,在國際外匯市場上進行外匯交易時,除非特別指定日期,否則一概以即期交易視之。目前在全球兩大電子金融市場即時報價系統REUTERS(路透社)及Moneyline(德勵財富)國內的SeeWaa(世華財訊)中。其所顯示的外匯匯率報價就是即期匯率(Spot Rate)。若買賣雙方的交割日不是即期交割(Spot Date),則必須反映兩種貨幣的利率差而調整匯率,因此某一特定日期的匯率將不同於即期匯率。
貨幣的報價法有直接及間接報價兩種。直接報價法又稱價格報價法,是指用本國貨幣衡量一單位外國貨幣;間接報價法又稱數量報價法,是指一單位本國貨幣相當於多少外國貨幣。
「換匯點數」來自兩種交易貨幣之間的「利率水平差」。這種差值可以匯率形態表示,又稱之為兩貨幣之間在某一時段內的換匯匯率點數(SWAP POINT)。
可轉債投資中的升貼水 (0610增補)
轉換平價中升貼水的表現:轉換價格與可轉債面值有關,轉換平價與可轉債市價有關(轉換平價=可轉債市價/轉換比率)。當市場內股票價格等於轉換平價時,投資者處於盈虧平衡,當股票市價低於轉換平價,處於貼水;反之處於升水,此時有套利機會。升水和貼水的計算直接比較股票市價和轉換平價即可。
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升貼水▲
在期貨市場上,現貨的價格低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負數,遠期期貨的價格高於近期期貨的價格,這種情況叫「期貨升水」,也稱「現貨貼水」,遠期期貨價格超出近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升水率」(CONTANGO);如果遠期期貨的價格低於近期期貨的價格、現貨的價格高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正數,這種情況稱為「期貨貼水」,或稱「現貨升水」,遠期期貨價格低於近期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貼水率」(BACKWARDATION)。
關於基差的概念: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現貨價格與該商品在期貨市場的期貨價格之差,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
基差包含著兩個成份,即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時」與「空」兩個因素。前者反映兩個市場間的時間因素,即兩個不同交割月份的持有成本,它又包括儲藏費、利息、保險費和損耗費等,其中利率變動對持有成本的影響很大;後者則反映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空間因素。基差包含著兩個市場之間的運輸成本和持有成本。這也正是在同一時間里,兩個不同地點的基差不同的基本原因。
由此可知,各地區的基差隨運輸費用而不同。但就同一市場而言,不同時期的基差理論上應充分反映著持有成本,即持有成本的那部分基差是隨著時間而變動的,離期貨合約到期的時間越長,持有成本就越大,而當非常接近合約的到期日時,就某地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而言必然相近或相等。
我們平時看到的比較多的諸如LME銅的升貼水、CBOT豆的升貼水以及新加坡油的
升貼水指的都是由這種基差變化。
從歷史上看,貿易方式是不斷發展的,最初是一手錢一手貨的現貨交易,後來以信用制度的建立為前提,出現了遠期現貨交易,1870年開始棉花期貨交易。在美國目前的情況下,不存在我們學術界經常講的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實際的情況是:期貨交易所形成的價格是現貨流通的基準價,現貨流通只是一個物流系統,因產地、質量有別,在交易現貨時雙方需要談一個對期貨價的升貼水,即:
交易價 = 期貨價 + 升貼水
也就是說,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只是一個學術研究時區分的概念,在實際運作中,二者是一個整體的市場,期貨定價、現貨物流,二者有機作用,才可以使市場機製得以正常運行。
此外,期貨價格中也有近遠月合約之分,如果遠月期貨合約價格高於近月合約,則遠月對於近月升水;反之,則遠月對近月貼水。從另外一個角度,即以近月對遠月而言,也是同樣道理。
因此,理解了這種關系之後我們就大致上可以這么來看升水與貼水:以A為標准,B相對而言,如果其價值(一般表現為價格)更高則為升水,反之則為貼水。
舉個例子,上海期貨交易所指定的燃料油交割標准為180CST高硫燃料油,而如果某賣方企業一時無該標準的燃料油,代之以更高標準的進口低硫180號燃料油,則後者相對於前者而言為升水;倘若上期所制度允許可以其它較低等級的燃油來交割,則其相對於標准而言為貼水。
㈡ 誰知道升水與貼水的區別於聯系
升水與貼水: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的差額用升水、貼水和平價來表示。升水意味著遠期匯率比即期的要高,貼水則反之。一般情況下,利息率較高的貨幣遠期匯率大多呈貼水,利息率較低的貨幣遠期匯率大多呈升水。
外匯交易中的升貼水
貼水指的是當「被報價幣利率」大於「報價幣利率」時的現象,升水則是當「被報價幣利率」小於「報價幣利率」時的情況。
、回扣的收受人是特定的,是對方單位或個人,折扣只能給交易相對人。
回扣是賣方退給買方單位或者個人的,即收受回扣的主體限於對方單位或個人,不能是此外的第三人(給予有關的第三人的,也是商業賄賂,但不是回扣,習慣稱為一般商業賄賂)。折扣發生在購銷雙方當事人之間,只能給交易對方當事人,即簽約的對方當事人(合同對方主體),不能給其經辦人或其代理人。回扣既可以給交易對方當事人,落入單位小金庫,也可能給對方單位的主管人員或者經辦人員,落入個人腰包。
如果買方為購得某種緊俏商品,以給付實物、金錢為誘餌,在帳外暗中多付給賣方一部分款項,屬於一般商業賄賂行為,但不是回扣;如果買方採取明示入帳的方式加價購買,且不違反價格政策,則屬於正常的市場競爭。單位給予其內部職工或部門的提成或獎勵,因不是給予對方單位或個人,不能認定為回扣。
回扣由賣方退給買方單位或者個人,並不意味著只有買方足額付清價款後再由賣方退回的那一部分價款才是回扣,雙方通過串通利用財務憑證弄虛作假,由買方付款時直接扣下的那一部分價款也是回扣。
2、回扣是在帳外暗中給予或收受的,折扣必須明示入帳。
「帳外暗中」是指未在依法設立的反映其生產經營活動或者行政事業經費收支的財務帳上,按照財務會計制度規定,明確如實記載,包括不記入財務帳、轉入其他財務帳或者做假帳等。帳是反映經濟往來關系的,記帳應按國家財會制度進行,如實反映經濟活動情況。根本不入帳、轉入其他財務帳,屬於帳外暗中;雖然記帳,但弄虛作假,掩蓋事實真相的,也屬於帳外暗中。如給對方單位或個人回扣,採用以其他發票頂帳、用紅字發票沖帳,或者為對方報銷費用等辦法下帳的,都是帳外暗中。
「帳外暗中」是區分合法與非法的基本界限。從法律角度看,沒有合法的回扣和非法的回扣之分,回扣必然是「帳外暗中」,「帳外暗中」是回扣的法定要件,凡回扣必違法,明示並如實入帳的就不再是回扣,而是折扣,折扣是法律允許的、合法的。回扣與折扣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兩者的界限就劃在「帳外暗中」上,即兩者都是由賣方退給買方一定比例的價款,明示入帳了就屬於合法的折扣,帳外暗中的則屬於回扣。
對「帳外暗中」含義的理解,不能望文生義做錯誤解釋或者狡辯,實際工作中存在以下幾種錯誤認識:
一是把「暗中」理解為「秘密」、「不公開」、「偷偷地」,即除行為人以外其他人都不知曉。如果只要公之於眾就是明示,就不能定性為回扣,尤其是個人收回扣時,秘密裝入個人腰包就違法,公開拿就可以不受制約,則不僅會導致行為人規避法律,使《反不正當競爭法》關於回扣的規定毫無意義,而且會助長明目張膽的違法,其危害將甚於無法。
二是認為只要入了單位的「法定財務帳」,不管以何種名義,入什麼科目,都認為是已下帳,入了這些帳就不是「帳外暗中」。實際經濟生活中,支付回扣並非絕對不入帳,而往往是記假帳,以此平帳、掩蓋回扣,這種行為不能改變其為「帳外暗中」的實質。如一些葯品經銷商採取開紅字發票的方式,在自己的經營帳目中沖抵銷售額,而不給收受方下帳。這些葯品經銷商記了帳,而且入了法定財務帳,問題在於他記的是假帳,是為了掩蓋暗中支付回扣的事實。因此,這種記帳方法屬於《反不正當競爭法》所稱的「帳外暗中」。
三是把帳外暗中割裂為「帳外」和「暗中」,並作為兩個法定要件,認為經營者的行為必須同時具備「帳外」和「暗中」兩個法定要件時才構成回扣,否則就不構成回扣。「暗中」的本意是不在合同和法定財務帳上明示,但是,是否在合同中明示對於是否構成回扣並無實際意義,就是說,即使在合同上明示而不在法定財務帳上記載,也照樣構成回扣;不在合同上明示而按照法定財務制度入帳,仍不能構成回扣。「帳外」是指不如實入帳,同樣是不在帳上明示。因此,帳外暗中實質上是一個重疊性用語,其實質含義歸根結底是不在法定財務帳上依法記載。
四是認為帳外收受的財物只要單位領導知道就是明示的,就不違法。單位和個人收受回扣都是違法的,單位領導知道收受回扣,只能說明收受行為是一種組織行為,其影響更壞、更惡劣。
在中國,商標上的TM也有其特殊含義,其實TM標志並非對商標起到保護作用,它與R不同,TM表示的是該商標已經向國家商標局提出申請,並且國家商標局也已經下發了《受理通知書》,進入了異議期,這樣就可以防止其他人提出重復申請,也表示現有商標持有人有優先使用權。
用圓圈R,是「注冊商標」的標記,意思是該商標已在國家商標局進行注冊申請並已經商標局審查通過,成為注冊商標。圓圈裡的R是英文register注冊的開頭字母。
注冊商標具有排他性、獨占性、唯一性等特點,屬於注冊商標所有人所獨占,受法律保護,任何企業或個人未經注冊商標所有權人許可或授權,均不可自行使用,否則將承擔侵權責任。
用TM則是商標符號的意思,即標注TM的文字、圖形或符號是商標,但不一定已經注冊(未經注冊的不受法律保護)。TM是英文trademark的縮寫。
什麼是TM,R標志?TM是什麼意思? 在有的產品商標說明中,註明××TM,那麼這個××是否是已經注冊了的商標呢?因為在我國注冊的商標一般會有 r標記,而非TM那麼這個TM和R有什麼區別和聯系呢? 答: TM是TRADEMARK的縮寫,美國的商標通常加註TM,並不一定是指已注冊商標。而R是REGISTER的縮寫,用在商標上是指注冊商標的意思,我國商標法實施條例規定,使用注冊商標,可以在商品、商品包裝、說明書或者其他附著物上標明「注冊商標」或者注冊標記。注冊標記包括(注外加○)和(R外加○)。使用注冊標記,應當標注在商標的右上角或者右下角。 因此,TM與R是不同國家的商標標記,沒有特別的關系,也有一些國內公司不了解法律規定,一味模仿美國公司,在商標上使用TM標記。
http://..com/question/4886236.html
㈢ 請解釋LME中的合約升貼水
11月2日做多的3月合約,11月3日賣4288 11月3日銅現貨價格4292
展期 的費用 就是升貼水,看不太清楚你那個升貼水,現實中真正的展期除了升貼水外 還要加手續費 還有合約的價差
問題補充:
不一樣的
不是的,這個12月是指 對今天的現貨日來說 12個月以後的期貨合約,是個固定的合約 12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到期的合約,並不是說12個月後的所有合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還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給我留言
㈣ 上海銅鋁與LME銅鋁升貼水什麼意思
銅鋁貼水分為現貨貼水和期貨貼水兩種,一般情況下都是現貨貼水,也就是現貨價格比期貨價格低,比如上海銅價是50000,期貨價格是52000,那麼就是上海現貨銅貼水2000。
貼水還有一種情況下是因為質量的差異。例如:江西銅業生產的銅,如果比LME規定的交割銅的標准差一點,那麼就要有一定的貼水幅度。也就是LME銅升水。
㈤ LME 期銅報價中 三個月場內銅 0/3升貼水 110/120b 怎麼看啊
銅連三和連四不是具體那一個月的合約,是變化的三個月後和四個月的合約,永不停止的.而滬銅02,03是具體的二月和三月到期交割的合約.兩個所指不一樣.
連續是因為期貨合約都是封閉式到期的,也就是都有固定到期日,所以如果是連三,表現的是三個月後那個價格,這樣他的價格就可以形成一個連續價格圖形給你研究,但是不能交易,LME銅三月是倫銅三月,表示的是後三個月的平均價格,可以理解為中間月,那麼他就沒有到期間,所以他的圖形永遠都是連續的,他的交割需要加升貼水,所以連續就是這個概念。
㈥ 期貨貼水與期貨升水什麼意思
升水與貼水: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的差額用升水、貼水和平價來表示。升水意味著遠期匯率比即期的要高,貼水則反之。一般情況下,利息率較高的貨幣遠期匯率大多呈貼水,利息率較低的貨幣遠期匯率大多呈升水。
在期貨市場上,現貨的價格低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負數,遠期期貨的價格高於近期期貨的價格,這種情況叫「期貨升水」,也稱「現貨貼水」,遠期期貨價格超出近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升水率」(CONTANGO);如果遠期期貨的價格低於近期期貨的價格、現貨的價格高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正數,這種情況稱為「期貨貼水」,或稱「現貨升水」,遠期期貨價格低於近期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貼水率」(BACKWARDATION)。
關於基差的概念: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現貨價格與該商品在期貨市場的期貨價格之差,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
基差包含著兩個成份,即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時」與「空」兩個因素。前者反映兩個市場間的時間因素,即兩個不同交割月份的持有成本,它又包括儲藏費、利息、保險費和損耗費等,其中利率變動對持有成本的影響很大;後者則反映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空間因素。基差包含著兩個市場之間的運輸成本和持有成本。這也正是在同一時間里,兩個不同地點的基差不同的基本原因。
由此可知,各地區的基差隨運輸費用而不同。但就同一市場而言,不同時期的基差理論上應充分反映著持有成本,即持有成本的那部分基差是隨著時間而變動的,離期貨合約到期的時間越長,持有成本就越大,而當非常接近合約的到期日時,就某地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而言必然相近或相等。
我們平時看到的比較多的諸如LME銅的升貼水、CBOT豆的升貼水以及新加坡油的
升貼水指的都是由這種基差變化。
在美國目前的情況下,不存在我們學術界經常講的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實際的情況是:期貨交易所形成的價格是現貨流通的基準價,現貨流通只是一個物流系統,因產地、質量有別,在交易現貨時雙方需要談一個對期貨價的升貼水,即:
交易價 = 期貨價 + 升貼水
也就是說,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只是一個學術研究時區分的概念,在實際運作中,二者是一個整體的市場,期貨定價、現貨物流,二者有機作用,才可以使市場機製得以正常運行。
此外,期貨價格中也有近遠月合約之分,如果遠月期貨合約價格高於近月合約,則遠月對於近月升水;反之,則遠月對近月貼水。從另外一個角度,即以近月對遠月而言,也是同樣道理。
因此,理解了這種關系之後我們就大致上可以這么來看升水與貼水:以A為標准,B相對而言,如果其價值(一般表現為價格)更高則為升水,反之則為貼水。
舉個例子,上海期貨交易所指定的燃料油交割標准為180CST高硫燃料油,而如果某賣方企業一時無該標準的燃料油,代之以更高標準的進口低硫180號燃料油,則後者相對於前者而言為升水;倘若上期所制度允許可以其它較低等級的燃油來交割,則其相對於標准而言為貼水。e操盤
㈦ LME銅升貼水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LME 場內交易第2節收盤時候的報價是8000,這個時候現貨報價 是不可以低於7970,但可以隨便高的,比如8200、8300等
不要具體的搞什麼是升貼水的概念,它就是相對的一個比值
如果期貨價格是8000,現貨是8050,那就是現貨對期貨升水50,同時也可以說期貨對現貨貼水50
升貼水 總是相對而言的
㈧ 期貨中的升水和貼水分別是指什麼意思
升水與
貼水
:
遠期匯率
與
即期匯率
的差額用升水、
貼水
和平價來表示。升水意味著遠期匯率比即期的要高,貼水則反之。一般情況下,
利息率
較高的貨幣
遠期匯率
大多呈
貼水
,利息率較低的貨幣遠期匯率大多呈升水。
在
期貨市場
上,現貨的價格低於期貨的價格,則
基差
為負數,遠期期貨的價格高於近期期貨的價格,這種情況叫「期貨升水」,也稱「現貨
貼水
」,遠期
期貨價格
超出近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升水率」(CONTANGO);如果遠期期貨的價格低於近期期貨的價格、現貨的價格高於期貨的價格,則
基差
為正數,這種情況稱為「期貨
貼水
」,或稱「現貨升水」,遠期期貨價格低於近期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
貼水率
」(BACKWARDATION)。
關於基差的概念: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的
現貨價格
與該商品在期貨市場的期貨價格之差,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
基差包含著兩個成份,即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時」與「空」兩個因素。前者反映兩個市場間的時間因素,即兩個不同
交割月份
的
持有成本
,它又包括儲藏費、利息、保險費和損耗費等,其中利率變動對持有成本的影響很大;後者則反映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空間因素。
基差
包含著兩個市場之間的
運輸成本
和
持有成本
。這也正是在同一時間里,兩個不同地點的
基差
不同的基本原因。
由此可知,各地區的基差隨運輸費用而不同。但就同一市場而言,不同時期的基差理論上應充分反映著持有成本,即持有成本的那部分基差是隨著時間而變動的,離
期貨合約
到期的時間越長,持有成本就越大,而當非常接近合約的到期日時,就某地的
現貨價格
與期貨價格而言必然相近或相等。
我們平時看到的比較多的諸如LME銅的
升貼水
、CBOT豆的升
貼水
以及新加坡油的
升貼水指的都是由這種
基差
變化。
在美國目前的情況下,不存在我們學術界經常講的期貨市場和
現貨市場
,實際的情況是:
期貨交易所
形成的價格是現貨流通的
基準價
,現貨流通只是一個
物流系統
,因產地、質量有別,在交易現貨時雙方需要談一個對期貨價的升
貼水
,即:
交易價
=
期貨價
+
升貼水
也就是說,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只是一個學術研究時區分的概念,在實際運作中,二者是一個整體的市場,期貨定價、現貨物流,二者有機作用,才可以使市場機製得以正常運行。
此外,
期貨價格
中也有近遠月合約之分,如果遠月
期貨合約
價格高於
近月合約
,則遠月對於近月升水;反之,則遠月對近月
貼水
。從另外一個角度,即以近月對遠月而言,也是同樣道理。
因此,理解了這種關系之後我們就大致上可以這么來看升水與貼水:以A為標准,B相對而言,如果其價值(一般表現為價格)更高則為升水,反之則為貼水。
舉個例子,
上海期貨交易所
指定的
燃料油
交割標准為180CST高硫燃料油,而如果某賣方企業一時無該標準的燃料油,代之以更高標準的進口低硫180號燃料油,則後者相對於前者而言為升水;倘若上期所制度允許可以其它較低等級的燃油來交割,則其相對於標准而言為
貼水
。
㈨ 升水和貼水是什麼意思
升水與貼水: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的差額用升水、貼水和平價來表示。升水意味著遠期匯率比即期的要高,貼水則反之。一般情況下,利息率較高的貨幣遠期匯率大多呈貼水,利息率較低的貨幣遠期匯率大多呈升水。
在期貨市場上,現貨的價格低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負數,遠期期貨的價格高於近期期貨的價格,這種情況叫「期貨升水」,也稱「現貨貼水」,遠期期貨價格超出近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升水率」(contango);如果遠期期貨的價格低於近期期貨的價格、現貨的價格高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正數,這種情況稱為「期貨貼水」,或稱「現貨升水」,遠期期貨價格低於近期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貼水率」(backwardation)。
關於基差的概念: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現貨價格與該商品在期貨市場的期貨價格之差,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
基差包含著兩個成份,即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時」與「空」兩個因素。前者反映兩個市場間的時間因素,即兩個不同交割月份的持有成本,它又包括儲藏費、利息、保險費和損耗費等,其中利率變動對持有成本的影響很大;後者則反映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空間因素。基差包含著兩個市場之間的運輸成本和持有成本。這也正是在同一時間里,兩個不同地點的基差不同的基本原因。
由此可知,各地區的基差隨運輸費用而不同。但就同一市場而言,不同時期的基差理論上應充分反映著持有成本,即持有成本的那部分基差是隨著時間而變動的,離期貨合約到期的時間越長,持有成本就越大,而當非常接近合約的到期日時,就某地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而言必然相近或相等。
我們平時看到的比較多的諸如lme銅的升貼水、cbot豆的升貼水以及新加坡油的
升貼水指的都是由這種基差變化。
在美國目前的情況下,不存在我們學術界經常講的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實際的情況是:期貨交易所形成的價格是現貨流通的基準價,現貨流通只是一個物流系統,因產地、質量有別,在交易現貨時雙方需要談一個對期貨價的升貼水,即:
交易價
=
期貨價
+
升貼水
也就是說,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只是一個學術研究時區分的概念,在實際運作中,二者是一個整體的市場,期貨定價、現貨物流,二者有機作用,才可以使市場機製得以正常運行。
此外,期貨價格中也有近遠月合約之分,如果遠月期貨合約價格高於近月合約,則遠月對於近月升水;反之,則遠月對近月貼水。從另外一個角度,即以近月對遠月而言,也是同樣道理。
因此,理解了這種關系之後我們就大致上可以這么來看升水與貼水:以a為標准,b相對而言,如果其價值(一般表現為價格)更高則為升水,反之則為貼水。
舉個例子,上海期貨交易所指定的燃料油交割標准為180cst高硫燃料油,而如果某賣方企業一時無該標準的燃料油,代之以更高標準的進口低硫180號燃料油,則後者相對於前者而言為升水;倘若上期所制度允許可以其它較低等級的燃油來交割,則其相對於標准而言為貼水。
㈩ LME鋁金屬期貨交易,關於調期和升貼水的疑惑
LME是做市商制度的,很容易有逼倉的情況發生;手續費貴,平倉也麻煩。不是套期保值為目的話,普通投資者沒必要去做,投機的找美國的期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