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期貨商品指數是怎麼來的
比如豆一0901的周線及月線目前是這樣的,但0901到期時該做0905時,0901就會超大的跳空高開或低開(換月份時)此時,原本0901的周線就會完全錯亂,雖然現在已經在做0905了,但是0905做完再做0909,0909做完又會回到1001(其實1001就是0901的延續,也就是0901的圖),我們就無法分清它的周線及月線到底是怎麼一個樣子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豆一就出現了一個指數,大概就是所以月份的一個綜合表現吧,但我覺得它好像是每個時期最主力的月份走勢就是豆一指數的走勢。豆一指數從一開始到現在,它的每一個過程就是曾經最主力的月份的走勢,它對豆一的長期趨勢把握得比較好。
不好意思,我只知道指數的作用,不確定他是怎麼形成的。
『貳』 商品期貨指數是怎麼計算的請舉例說明一下,謝謝
他是根據幾個月的連續計算出來的。
你看看 幾乎是後邊幾個合約的加權平均價!
只是個參考的數值
『叄』 期貨有沒有指數有何用怎麼看
1、中國是沒有的,美國有。
2、期貨行情軟體「博易大師」,點擊右下角「全球指數」,其中的CRB 指數就是。
3、期貨和股票不同,股票的大盤指數對個股影響很大,但期貨不是這樣。期貨指數在實際操盤炒作中只能起到參考的作用,用處不大。
4、CRB指數簡介:
CRB指數:是由美國商品調查局(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依據世界市場上22種基本的經濟敏感商品價格編制的一種期貨價格指數,通常簡稱為CRB指數。
CRB期貨指數:橋訊系統公司在CRB指數基礎上適當調整了17種商品期貨合約,編制了CRB期貨指數(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 Futures Price Index)。
CRB期貨指數反映的是17種商品的價格,是用算術平均與幾何平均的方法計算,它不只是17種商品沒有加權的價格平均數,同時也收入了每種商品在不同時間的價格平均數。一個組成成分的價格變動的百分率不會改變該成分在指數中的相對比重。在這1 7種商品中,每個商品在指數中的比重相同,沒有哪一個月或哪一種商品對該指數的影響過分。這17種商品分成6組,具體如下:
1、農作物與油籽(18%):玉米、大豆、小麥。
2、能源(18%):原油、熱油、天然氣。
3、工業(11%):銅、棉。
4、家畜(11%):活牛、活豬。
5、貴金屬(18%):黃金、鉑金、銀。
6、軟飲料(24%):可可、咖啡、橙汁、糖。
由於CRB指數包括了核心商品的價格波動,因此,總體反映世界主要商品價格的動態信息,廣泛用於觀察和分析商品市場的價格波動與宏觀經濟波動,並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宏觀經濟的未來走向。 它能比較好的反映出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變化。研究表明, CRB指數是一種較好反映通貨膨脹的指標,它與通貨膨脹指數在同一個方向波動,與債券收益率在同一方向上波動。可以說,CRB指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經濟發展的趨勢,與經濟波動同樣也具有較強的趨同性。
『肆』 期貨指數的加權計算到底是怎麼進行的
期貨指數加權平均法,即將各期貨品種數值乘以相應的權重單位數,然後加總求和得到總體值,再除以總的單位數。
平均數的大小不僅取決於總體中各單位的標志值(變數值)的大小,而且取決於各標志值出現的次數(頻數),由於各標志值出現的次數對其在平均數中的影響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權數。
舉例說明,下面是一個同學的某一科的考試成績:
平時測驗 80, 期中 90, 期末 95
學校規定的科目成績的計算方式是:
平時測驗占 20%;
期中成績占 30%;
期末成績占 50%;
這里,每個成績所佔的比重叫做權數或權重。那麼,
加權平均值 = 80*20% + 90*30% + 95*50% = 90.5
算數平均值 = (80 + 90 + 95)/3 = 88.3
上面的例子是已知權重的情況。下面的例子是未知權重的情況:
股票A,1000股,價格10;
股票B,2000股,價格15;
算數平均 = (10 + 15) / 2 = 12.5;
加權平均 = (10 x 1000 + 15 x 2000) / (1000 + 2000) = 13.33
其實,在每一個數的權數相同的情況下,加權平均值就等於算數平均值。
道理是一樣
『伍』 滬膠指數 豆粕指數 白糖指數 等指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世界上很多金融指數(股票、期貨、外匯等等)都是使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出來的。
加權平均指數是以某一時期的總量為權數對個體指數加權平均計算出來的。其基本特點是:先計算出各個單項事物的個體指數,然後再對這些個體指數進行加權平均以求得總指數。加權的目的,是為了衡量不同商品價格(或物量)的變動對總指數造成的不同影響。
例如上證綜指,就是將各個行業的指數先計算出來,再加上權重平均而得。
『陸』 關於您說的商品期貨的指數計算方法問題
是的,關於這個問題當時也咨詢過,具體演算法說是保密的,計算方法也是不同的,大都是對該品種各個合約進行加權匯總處理出來的
『柒』 期貨中的商品指數是如何確立的具體計算方法是什麼有沒有實例
把該品種的所有合約的量和價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得到的
『捌』 期貨指數是什麼
一、定義不同
1、期貨指數:指以指數作為基礎資產的期貨合約,如股指期貨。以每個合約的成交量做權重算出的該商品的指數,在商品里邊一般會記做指數,而在中金所則直接記做加權合約,比如IF加權。
2、主連:主力合約的連續,也就是說,主連合約是所有主力合約的機械聯系,形成了一個日交易量和持倉量都最大的合約的連續合約,這會形成一個比較連續的K線圖。也就是主連合約。
二、標識物不同
1、期貨指數:是一種以股票價格指數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合約,即以股票市場的股價指數為交易標的物,由交易雙方訂立的、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按約定價格進行股價指數交易的一種標准化合約。
2、主連:主連合約是是不同時段主力合約的連接,指數是所有合約按照成交量加權而形成的。很顯然,主連合約因為有換月的狀況所以有跳空情況,而指數是全部合約的加權,所以會有很優秀的連續性。
三、交割日期不同
1、期貨指數:價格日期由買賣雙方自行約定時間。交割日期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2、主連:交割日期必須在完成協議後的三個月以內完成。
『玖』 各類期貨指數是如何算出來的,例如大連豆粕指數與各月合約有何關系
商品指數基金起源於美國,世界上第一隻指數基金是1971年威弗銀行向機構投資者推出的指數基金產品。
在商品市場進行交易的基金大體分為三類,一是商品指數基金,如RJ/CRB指數。二是商品投資顧問(CTA)。三是對沖基金,如商品ETF、ETP等。其中,商品指數基金採取的是被動管理策略,跟蹤GSCI、CRB等全球大宗商品指數進行投資,包括共同基金、退休基金以及保險基金等傳統金融市場基金都在進行指數交易。指數基金一般採取長期策略,建立的頭寸時間跨度通常以年為單位。這些基金被定義為「趨勢跟隨者」或「冷錢」,而CTA則被定義為「趨勢制定者」或「熱錢」。指數基金一般不上市交易,而是通過持有期貨合約或其他衍生品參與商品市場交易,操作以買入建倉為主,很少建立空頭頭寸。
目前商品指數基金在國際市場上十分活躍,有些品種特別是能源和農產品(000061,股吧)合約被指數基金大量持有。據了解,目前全球商品指數基金總規模約2400億美元,其中有色金屬約佔11%,即270億美元,能源商品約佔50%,即1200億美元,貴金屬約佔9%,即220億美元,農產品約佔24%,即600億美元,畜產品約佔6%,即140億美元。
商品指數基金2003年才開始實現跨越式發展,當年全球指數基金總規模由2002年的100億美元左右迅速增長至280億美元。其後,除2008年因金融危機由2007年的1420億美元回落至780億美元外,其餘年份均處於高速增長期。
指數基金進入期貨市場,只是單向做多,並不做空。只要有新的資金購買基金份額,其操作永遠不會停止。當一攬子指數基金買入量開始減少時,基金管理人才反向平倉。但有一種情況,即各品種持倉權重調整時,基金管理人需要對相應品種進行增加或減少倉位的操作。
『拾』 國際原油期貨指數是怎麼算出來的
那個指數
大都採用NYMEX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合約
主力合約的一個綜合,1--12個月那個月是主力合約的時候
,原油指數報價就採用那個月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