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交易 » 期貨的支撐和阻力位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期貨的支撐和阻力位

發布時間: 2021-05-26 17:14:43

⑴ 如何計算阻力位,支撐位

不需計算,是客觀存在的。短線看5日均線10日均線,長線看30 、60日均線。 K線圖里可以看的出來的, 股價在均線下面, 那均線就是阻力 ,相反就是支撐。
如何理解均線
均線也叫移動平均線,是技術分析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分析工具,在使用的時候往往與K線相結合,對趨勢和技術形態進行判斷。 均線的計算是一段時間內收盤價和收盤點位的算術平均值,連續均值的連線便形成了均線。不過,這只是普通均線,它還可以衍生出加權均線、成交量均線等等。我們通常使用的都是普通均線。 均線的參數是時間,技術分析軟體中往往給出預設設置的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均線。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通常被稱為半年線、年線(其中考慮到節假日的因素)。 由此不難看出,均線實際上反映的是一段時間的平均成交價格,即籌碼成本。時間參數偏小,均線所反映的平均成本便屬於短期性質,如5日、10日為短期均線;20日、30日、60日中期均線則反映中期成本;120日、250日則是長期均線,反映長期成本。 在均線系統使用方面,主要分以下幾類: 一是趨勢。短期均線上翹,說明股票或指數短期處於上升趨勢。同樣,中期均線、長期均線上翹,則反映中長期的上升趨勢。如果不是上翹,而是下探,則顯示為跌勢狀態。若是均線斜率不大,處於橫向運行狀態,則顯示盤整格局。在持續性的長期升勢中,一般短期均線在上方,中期均線在中間,長期均線在下方。在持續性的長期跌勢中,一般短期均線在下方,中期均線在中間,長期均線在上方。 當然,短期、中期、長期均線有時方向並不一致。如近期的上證綜合指數短期均線掉頭向下,而中期均線、長期均線仍維持上行趨勢。不過,後勢若跌勢延續時間較長,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的走勢也會發生改變。 二是交叉突破。我們可以從均線系統的交叉,判斷個股或大盤可能出現的突破型走勢。如2月初至3月初的上證綜合指數,5日、10日、20日、30日均線距離很近,處於反復交錯的匯合狀態。這顯示大盤在此期間失去方向感,處於震盪整理期,短期成本和中期成本十分接近。然而,通常情況下,盤整往往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否則就成了死水一潭。最終,盤整將轉為突破,3月9日的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不久10日均線又上穿20日均線,形成了向上的交叉形態,預示著向上突破的確立。判斷跌勢也是如此,目前,5日均線靠近10日均線,後市若相繼下穿20日均線,則預示著跌勢的確立。 三是發散形態。發散是指短期、中期、長期均線相互之間距離越來越大,特別是短期均線此時往往走勢十分陡峭,即斜率很大。如果是上翹狀態,則意味著短期成本遠遠高於中期、長期成本,獲利籌碼大增,短期面臨套現壓力。如果是下跌狀態,則說明短期成本遠遠低於中期、長期成本,套現壓力減弱,短期面臨反彈。 四是支撐位和阻力位。均線和K線結合使用,往往便起到了支撐位和阻力位的作用。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並在上方收陽,預示著受到短期支撐,後勢仍將走高;若距離過大,則說明短期獲利籌碼增大,有壓力。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並在下方收陰,說明受到短期阻力,後市跌幅較大;若拉大和短期均線的距離,則會有反彈出現。同樣,K線在上漲或下跌的時候,觸及中期或長期均線,均線都會產生支撐或阻力的作用。若K線跌破支撐,或突破阻力,都預示著運行趨勢的確立。 當然,這里僅是談及均線的簡單使用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投資者可以結合K線自己設置時間參數,找到適合股票的參數。另外,在使用時,投資者需要結合基本面因素活學活用,不可照搬照抄。上市公司因重大實質性利好連續出現暴漲,均線系統即便極度發散,但也未必會立刻出現回落。總之,單個技術指標不是靈丹妙葯,投資者在作分析時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斷。

期貨的支撐位壓力位怎麼做

你好
在期貨交易中,如何確定支撐和壓力位?
支撐位--跌不下去的地方即為支撐位。
1、開盤後如果走高,回落至開盤價處時,因買盤積淀較多,支撐力會較強。
2、前收盤若價從高處回落,前收盤處的支撐力也較強。
3、前低點。上次形成的低點區一般會成為交易者的心裡支撐位。
4、前次高點阻力較大,一單有效越過,因積淀的買盤較多,再次回落時,一般會得到支撐。
壓力位--空頭力量強、多頭力量弱的地方自然形成阻力位。
1、當日開盤低於前收盤。在向上爬的過程中會在此遇到阻力,這是因為經過一夜思考之後,多空雙發對前收盤達成了共識,當日開盤時,若低開,表明賣意甚濃。
2、當日開盤後走低。因在開盤價處大量賣盤,所以反彈回此處時會遇到阻力。
3、之所以形成高點,是因為次數有明顯的買盤積壓,當在此遇到回落再次回升時,一旦接近前高點,就會有新的做空力量介入,多頭也會變得小心謹慎。

⑶ 期貨里怎麼設阻力位和支撐位

前期高點和低點,移動平均線,黃金分割線等等,找本書看看吧.

⑷ 在期貨行情中,我們怎麼去找支撐位與阻力位

畫出阻力位和支撐位

支撐位和阻力位是技術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以用於確定趨勢和交易決定.
它們可以幫助確定價格運動的方向和證實趨勢. 是技術分析型交易者所必需了解的.
支撐位是連接依次最小值的線. 根據趨勢的不同, 支撐位可以是斜線, 也可以是水平線.
在上漲趨勢中, 連接最低值的趨勢線為正斜率(左低右高)
當橫盤走勢中, 支撐位是水平線.
阻力位是連接以此最大值的線. 根據趨勢的不同, 阻力位可以是斜線, 也可以是水平線.
在下跌趨勢中, 連接最大值的趨勢線為負斜率(左高右低).
當橫盤走勢中, 阻力線是水平線.

⑸ 期貨支撐點和阻力點怎麼判斷

期貨技術分析專門有講支撐點位和阻力點位的分析,主要是畫圖形。

⑹ 如何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

通過均線可以看出支撐位和壓力位,在均線以上的是壓力位,在均線以下的是支撐位。股價下跌時,在某一個時間點不會繼續下跌,這個時間點的股價就被稱為支撐位。股價上漲時,在某一時間點不會繼續上漲,這個時間點的股價就被稱為壓力位。

⑺ 期貨K線圖。支撐點和阻力點

市場上的商品價格在達到某一水平時,往往不再繼續上漲或下跌,似乎在此價格上有一條對商品價格起阻攔或支撐作用的抵抗線,我們分別稱之為阻力線與支撐線。所謂阻力線是指商品價格上升至某—高度時,有大量的賣盤供應或是買盤接手薄弱,從而使商品價格的繼續上漲受阻。支撐線則是指商品價格下跌到某一高度時,買氣轉旺而賣氣漸弱,從而使商品價格停止繼續下跌。從供求關系的角度看,「支撐」代表了集中的需求,而「阻力」代表了集中的供給,商品價格上供求關系的變化.導致了對商品價格變動的限制。
阻力線和支撐線都是圖形分析的重要方法。一般若商品價格在某個區域內上下波動,並且在該區域內累積成交量極大,那麼如果商品價格沖過或跌破此區域,它便自然成為支撐線或阻力線。這些曾經有過大成交量的價格時常由阻力線變為支撐線或由支撐線變為阻力線:阻力線一旦被沖過,便會成為下個跌勢的支撐線;而支撐線一經跌破,將會成為下一個漲勢的阻力線。
一、支撐線的原理與應用
在K線圖上,只要最低價格在同一微小區間多次出現,則連接兩個相同最低價格並延長即成一支撐線,它形象地描述了商品價格在某一價格區間內,需求大於供給的不平衡狀態。當買賣價格跌入這一區間時,因買氣大增,賣方惜售,使得商品價格調頭回升。其內在實質是:
因前階段反復出現這—價格區間,累積了較大的成交量,當行情由上而下向支撐線靠攏時,賣出者獲利籌碼已清,手中已無賣出打壓籌碼;買進者持幣趁低吸納,形成需求;舉棋不定者套牢已深,籌碼鎖定不輕易斬倉。故在這一價格區間供應小於需求,自然形成了強有力的支撐基礎。另外,由於行情多次在此回頭,也確立了廣大投資者的心理支撐價格區間,只要無特大不利價格上漲消息出台,行情將獲撐反彈。
技術分析將有較大累積成交量的價格區間定義為「成交密集區」,亦即在此密集區有很高的換手率。密集區進貨者欲獲利則需待商品價格升至這一成本區間以上,這些進貨者即持有籌碼者,只要沒有對後勢失去信心,是不會在這一價格區間拋出籌碼的,正因為持有籌碼者惜售,故行情難以跌破這一價格。另一方面賣出方也因成交密集,持幣量上升,手中籌碼已乏,即市場上籌碼供應萎縮,雖然仍會有部分對後勢失去信心者拋出籌碼,但也成不了氣候。即使支撐線被暫時擊破只要既無成交量的配合,也無各種不利價格上漲因素出現,價格將重回支撐線以上,廣大投資者的心理支撐再次得到增強。
行情在成交密集區獲得暫時的支撐後,後勢有兩種可能:—,是反彈上升;二是廣大持有籌碼者喪失信心,看壞後勢,大量拋出,也即由買方轉變成賣方,支撐線便被有效擊破,行情繼續下行。
支撐線並不僅僅產生於成交密集區。當行情下跌至原上升波的50%時,會稍加喘息,在這一區間往往會產生一支撐線,這實際上也是廣大投資者的心理因素所致,技術分析稱這種上升波(或下跌波)向起始點回歸為,對稱性原理。此外,階段性的最低價格也往往是廣大投資者的心理支撐線。
在利用支撐線進行商品價格分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上升趨勢里,回檔過程中,K線之陰線較先前所出現之陽線為弱,尤具接近支撐價格時,成交量萎縮,而後陽線迅速吃掉陰線,商品價格再上升,這是有效的支撐。
(2)上升趨勢里,回檔過程中,K線頻頻出現陰線,空頭勢力增加,即使在支撐線附近略作反彈,接手乏力,商品價格終將跌破支撐線。
(3)在支撐線附近形成盤檔,經過一段時間整理,出現長陽線,支撐線自然有效。
(4)在支撐線附近形成盤檔,經過整理卻出現.一根長陰線,投資者為減少損失,爭相出逃,商品價格將繼續下跌一段。
(5)商品價格由上向下跌破支撐線,說明行情將由上升趨勢轉換為下降趨勢。一般地說,在上升大趨勢中,出現中級下降趨勢,如若行情跌破中級下降趨勢的支撐線,則說明上升大趨勢已結束;在中級上升趨勢中,出現次級下降趨勢,如若行情跌破次級下降趨勢的支撐線,則說明中級上升趨勢已結束,商品價格將依原下降大趨勢繼續下行。
(6)商品價格由上向下接觸支撐線,但未能跌破而調頭回升,若有大成交量配合,則當再出現下降調整時,即可進貨,以獲取反彈利潤。
(7)商品價格由上向下跌破支撐線,一旦有大成交量配合,即說明另一段跌勢形成,稍有回檔即應出貨,避免更大損失。
(8)商品價格由上向下接觸支撐線,雖未曾跌破,但也無成交量配合,則預示無反彈可能,應盡早出貨離場。
二、阻力線的原理與應用
在K線圖上,只要最高價格在同一微小區間出現多次,則連接兩個相同最高價格並延長即形成一阻力線,它形象地描述了股票在某一價格區間供應大於需求的不平衡狀態。當商品價格上升至這一區間時,因賣氣大增,而買方又不願追高,故價格表現為遇阻回檔向下。其內在實質是:
與支撐線產生於成交密集區一樣,阻力線同樣出現於成交密集區。因為在這一區間有較大的累積成交量,當商品價格已在該密集區間以下時,說明已有大量的浮動虧損面,即套牢者。因此當行情由下向上回升,迫近阻力線時,對前景看壞者急於解套出局或獲利回吐,故大量拋盤湧出,商品的供應量放大。對前景看好者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短線看好,因顧忌價格已高,期望待價格回檔再買進,故跟進猶豫;另一類是中長線看好,逢低便吸。前者是不堅定的需求方,且隨時會受賣方打壓而喪失信心,由買方轉變為賣方;後者是堅定的需求方,雖有可能頂破阻力線,但若勢單力薄,即無大成交量配合,商品價格將重回阻力線以下。故此時商品價格的需求量相對較小,反復多次阻力線便自然形成,並且延續時間越長,阻力越難以突破。當行情由下向上回升,迫近阻力線時,若能有利好消息助威,且商品價格破阻力後,有成交量放大配合,則阻力線被有效突破,商品價格上一台階,該阻力線即成了後市的支撐線。
阻力線同樣也並不僅僅產生於成交密集區。當行情上升至原下跌波的50%或0.618時會出現停滯現象,並作回檔調整,該停留之處即為廣大投資者的又一心理阻力線。此外,階段性的最高價格也往往是投資者難以突破的心理阻力戰。
因為支撐線與阻力線均形成於成交密集區,所以同一成交密集區既是行情由下向上攀升的阻力區,又是行情由上向下滑落的支撐區。當成交密集區被突破,在行情上升過程中,一般伴隨有高換手率,阻力線變換為支撐線;若有特大利好消息刺激,成交密集區被輕易突破,即驟然跳空,那麼獲利回吐壓力增大,繼續上行將面臨考驗,買方態勢往往前功盡棄。在行情下降過程中,換手率一般不明顯增大,—旦有效突破,則支撐線變換為阻力線。
在利用阻力線進行商品價格分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下跌趨勢出現反彈,若K線之陽線較先前陰線為弱,尤其在接近阻力價格時,成交量無法放大,而後陰線迅速吃掉陽線,商品價格再度下跌,這是強烈的阻力。
(2)下跌趨勢出現強力反彈,陽線頻頻出現,買頭實力堅強,即使在阻力線附近略作回檔,但換手積極,則商品價格必可突破阻力線,結束下跌走勢。
(3)在阻力線附近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擋後,出現長陰線,阻力線自然有效。
(4)在阻力線附近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檔後,出現一根長陽線向上突破,成交量增加,低檔接手有人,激勵買方,商品價格將再升一段。
(5)商品價格由下向上突破阻力線,若成交量配合放大,說明阻力線被有效突破,行情將由下降趨勢轉換為上升趨勢。
一般地說,在下降大趨勢中,出現中級上升趨勢之後,如若行情突破中級上升趨勢的阻力線,則說明下降大趨勢已結束;在中級下降趨勢中,出現次級上升趨勢後,如若行情突破次級上升趨勢的阻力線,則說明中級下降趨勢已結束,將依原上升大趨勢繼續上行。
(6)商品價格由下向上沖刺阻力線,但未能突破而調頭回落,則可能出現一段新的下跌行情,叢時無論盈虧,都應及時了結退場。
(7)當商品價格由下向上沖擊阻力線,成交量大增,則應及時買進;若雖破阻力線,但成交量未放出,則應觀望,很有可能是上沖乏力、受阻回落的假突破,不能貿然跟進。
(8)當商品價格由下向上突破阻力線,若成交量不見大增,可待其回落,若回落也不見量放出,則可考慮買進;若不回落,只要能確認突破阻力有效,再買進仍能獲利,這是因為阻力線被有效擊破,一般回有一段行情。

⑻ 如何分辨期貨支撐位和壓力位

在一個很強的牛市趨勢中,由於止盈或是在價格頂點位置平倉,價格會在壓力位暫時停留一段時間,但是趨勢會重新啟動直到另一個壓力位。
在一個熊市中,趨勢的力量會使價格跌破重重支撐位,當然也會在一些支撐位停留一段時間。所有的牛市趨勢止於壓力位,熊市趨勢止於支撐位,如果交易者能看懂買賣雙方力量的變化,這將提供一些交易機會。

⑼ 期貨市場可以用計算 支撐位和阻力位分析嗎

和股票一樣,是可以的,支撐和壓力位一般來自以下幾點:歷史或階段性的高點或低點、均線系統、震盪區域以及跳空高開或低開的地方等等。當然了,如果技術掌握的很好的話,還可以通過趨勢線、黃金分割線、射線、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方法去找支撐和壓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