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87年中國發生什麼事
1月14日——香港政府宣布清拆九龍城寨,改建為公園。
1月29日——美國華裔科學家朱經武等人宣布首次得到了90K以上的超導體,這是人類首次發現突破液氮溫區(77K)的超導體,是超導物理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簽訂蒙特利爾議定書,限制了臭氧消耗物質的排放。
2月23日——觀測到超新星1987A爆發。
3月6日——中華民國行政院長俞國華首次承認以台灣的武力進攻大陸「是不可能的」。
4月1日——日本國有鐵道正式分割為7個各自獨立的「JR」公司。
4月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招商銀行正式成立,其股東為招商局集團。
4月9日——衛奕信爵士宣誓就任第27任香港總督。
4月30日——黃河漂流探險開始。
5月6日——大興安嶺火災爆發。
5月27日——香港政府發表《1987年代議政制發展檢討綠皮書》。
5月28日——魯斯特駕駛一架小型飛機降落在莫斯科紅場。
6月12日——羅納德·里根在柏林牆前發表演說:「戈爾巴喬夫先生,請推倒這堵牆!」
6月12日——台灣發生六一二事件。
7月11日——世界人口達五十億。
7月15日——中華民國政府正式宣布解除台澎地區長達38年的戒嚴。
8月1日——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正式改製成立。
8月29日——韓國發生一起與邪教有關的「集體自殺」大慘案。
9月10日——衣索比亞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9月25日——黃河漂流探險結束,人類首次完成在3里黃河上的無動人工具漂流。
10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公布接待台胞的有關辦法。
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暴跌22%。香港股市及恆生指數期貨亦受到影響而急挫,恆生指數下跌420點。翌日香港聯合交易所宣布停市四天。復市後恆生指數大跌1,100點。
11月2日——中華民國政府有限度准許台灣民眾回大陸探親。
11月12日,肯德基在中國的第一家餐廳在北京前門開業。
11月19日——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周年。
11月23日——亞洲電視廣播道總台發生4級大火。
11月28日——南非航空295號班機在模里西斯附近的印度洋上墜海,159人罹難。
11月29日——金賢姬炸毀大韓航空858班次,115人喪生。
12月8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發動反抗運動。
出生
1月9日——井上真央,日本女演員。
3月2日——洪卓立,中國香港歌手。
3月26日——YUI,日本歌手。
3月30日——蕭敬騰,台灣歌手。
4月1日——丁俊暉,中國斯諾克檯球選手。
4月16日——艾朗連儂,英格蘭足球員,身穿熱刺25號球衣。
4月19日——舒拉寶娃,俄羅斯女子網球員。
4月22日——米基爾,奈及利亞足球員,身穿車路士12號球衣。
4月27日——鈴木杏,日本演員。
5月4日——法比加斯,西班牙足球員,身穿阿仙奴4號球衣。
5月6日——文根英,韓國女演員
5月7日——紺野朝美,日本歌手,前早安少女組成員。
6月3日——長澤雅美,日本演員。
6月11日——卡斯特羅,西班牙足球員,身穿利華古遜27號球衣。
6月17日——辻希美,日本歌手,前早安少女組成員。
6月24日——美斯,阿根廷足球員,身穿巴塞羅那19號球衣。
7月1日——林宥嘉,星光幫歌手。
7月11日——加藤成亮,日本組合NEWS的成員,演員、歌手。
8月6日——葉姵延,香港羽毛球運動員。
8月25日——劉亦菲,中國演員,歌手。
9月30日——江若琳,香港歌手。
10月8日──平野綾,日本聲優,女歌手。
10月18日──查克·艾佛朗,美國演員,《歌舞青春》男主角。
10月27日——易建聯,籃球運動員,前CBA球員,現為NBA球員。
10月29日——小川麻琴,日本歌手,前早安少女組成員。
11月11日——手越祐也,日本組合NEWS的成員,演員、歌手。
12月2日——中村光,西洋棋棋手。
逝世
2月12日——雅可夫·澤爾多維奇,蘇聯天體物理學家
2月22日——安迪·沃荷,美國波普藝術的開創者
3月19日——路易·德布羅伊,法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
7月17日——石原裕次郎,日本演員
8月17日——魯道夫·赫斯,希特勒副手
10月13日——華特·豪舍·布拉頓,美國物理學家,三極體發明者,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10月13日——Joseph Campbell,1904年誕生於美國紐約市。多才多藝的他不僅是學者、教授,也是編輯和作家,甚至曾是爵士樂家,也曾是個出色的運動選手。但是真正為他奠定歷史地位並替人類社會作出不朽貢獻的角色,卻是他熱愛奉獻一生的神話學研究。
11月3日——梁實秋,中國現代作家(1902年出生)
㈡ 1987年發生什麼大事
1、198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發出《把農村改革引向深入》的通知。
2、1987年2月9日,中斷九年的中蘇邊界談判在莫斯科恢復舉行。
3、1987年3月26日,中葡草簽《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
4、1987年4月13日,中葡澳門問題聯合聲明正式簽署。
5、1987年4月17日,美國對日本首次實行報復性經濟制裁。
6、1987年9月10日,衣索比亞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7、1987年10月2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
㈢ 期貨是何時引進中國的
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引進的。
1988年2月,國務院領導指示有關部門研究國外的期貨市場制度,解決國內農產品價格波動問題。
1988年3月,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發展各類批發貿易市場,探索期貨交易。拉開了中國期貨市場研究和建設的序幕。
1990年10月12日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入期貨交易機制,邁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屬商品交易所開業;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廣東萬通期貨經紀公司成立,標志中國期貨市場中斷了40多年後重新在中國恢復。
1993年2月28日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
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交易所成立。
2010年4月16日中國推出國內第一個股指期貨——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
2011年4月15日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推出世界上首個焦炭期貨合約
㈣ 期貨中國哪一年才誕生
1990年10月12日 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開業,中國期貨市場誕生。
㈤ 87年5元國庫券有期限嗎
沒有。
國庫券利率與商業票據、存款證等有密切的關系,國庫券期貨可為其它憑證在收益波動時提供套期保值。流動性強。國庫券有廣大的二級市場,易手方便,隨時可以變現,信譽高。
國庫券是政府的直接債務,對投資者來講是風險較低的投資,眾多投資者作為很好的投資對象。國庫券的利率雖低於銀行存款或其他債券,但由於國庫券的利息可免交所得稅,故投資國庫券可獲得較高收益。
(5)1987年有期貨嗎擴展閱讀:
國庫券收藏要點:
1、國庫券有著與123版紙和外匯券相同集藏價值,而其發行機構是國家財政部,較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更具權威性。國庫券具有強大的保值和增值功能。
2、實物國庫券和國家建設公債早已停止發行,對付也早已過期,但迄今為止,國家仍然在每年7、8、9三個月份為持有者對付本金和到期時的利息,這一點是任何一款已停止流通紙幣所無法比擬的優勢,買來無任何後顧之憂。
3、與紙幣一樣,大凡全新直板,盡管買入,回報率相當可觀。
4、中晚期高值各品種由於對付率極高,因而存世稀少,而現價嚴重低估,未來上升空間很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庫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期限
㈥ 1986年至1987年美國的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發什麼了什麼大事如題 謝謝了
因為當時的華爾街泡沫太大 人們天天都在興奮當中 ,因為要建設鐵路,引發了許多大的財團爭搶承建鐵路的機會,就互相的披露對方的財政丑聞 而引發的金融風暴當時是美國800W人丟了工作 詳細的你可以在網上搜搜直擊華爾街風暴 裡面有倆級就是介紹 1986年的
㈦ 理查德丹尼斯87年期貨敗北具體細節是什麼啊,求教!急!
有種版本是因為他的交易系統用的人多了失效了,在一種版本就是他把海龜交易系統進行了改進,不適合當時的行情,國內的書不少寫這方面的翻譯的都不是那麼好,而且不少都是一些英語專業翻譯的,對裡面專業的東西還是理解不上去
㈧ 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
(一) 商品期貨
商品期貨是指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商品期貨歷史悠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農產品期貨、金屬期貨和能源期貨等。
1. 農產品期貨。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誕生以及1865年標准化合約被推出後,隨著現貨生產和流通的擴大,不斷有新的期貨品種出現。除小麥、玉米、大豆等穀物期貨外,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隨著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紐約、堪薩斯等地出現,棉花、咖啡、可可等經濟作物,黃油、雞蛋以及後來的生豬、活牛、豬腩等畜禽產品,木材、天然橡膠等林產品期貨也陸續上市。
2. 金屬期貨。最早的金屬期貨交易誕生於英國。1876年成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開金屬期貨交易之先河。當時的名稱是倫敦金屬交易公司,主要從事銅和錫的期貨交易。1899年,倫敦金屬交易所將每天上下午進行兩輪交易的做法引入到銅、錫交易中。1920年,鉛、鋅兩種金屬也在倫敦金屬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工業革命之前的英國原本是一個銅出口國,但工業革命卻成為其轉折點。由於從國外大量進口銅作為生產資料,所以需要通過期貨交易轉移銅價波動帶來的風險。倫敦金屬交易所自創建以來,一直生意興隆,至今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期貨價格依然是國際有色金屬市場的晴雨表。目前主要交易品種有銅、錫、鉛、鋅、鋁、鎳、白銀等。 美國的金屬期貨的出現晚於英國。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以來,美國經濟從以農業為主轉向建立現代工業生產體系,期貨合約的種類逐漸從傳統的農產品擴大到金屬、貴金屬、製成品、加工品等。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於1933年,由經營皮革、生絲、橡膠和金屬的交易所合並而成,交易品種有黃金、白銀、銅、鋁等,其中1974年推出的黃金期貨合約,在70-80年代的國際期貨市場上具有較大影響。
3. 能源期貨。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巨大沖擊,石油等能源產品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貨的產生。目前,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能源產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種由原油、汽油、取暖油、天然氣、丙烷等。
(二) 金融期貨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經濟形勢發生急劇變化,固定匯率制被浮動匯率制所取代,利率管制等金融管制政策逐漸取消,匯率、利率頻繁劇烈波動,促使人們重新審視期貨市場。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鎊、加拿大元、西德馬克、法國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內的外匯期貨合約。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國民抵押協會債券(GNMA)期貨合約,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推出利率期貨合約的交易所。1977年8月,美國長期國債期貨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是迄今為止國際期貨市場上交易量較大的金融期貨合約之一。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開發了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合約,使股票價格指數也成為期貨交易的對象。至此,金融期貨三大類別的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均上市交易,並形成一定規模。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在歐洲和亞洲的期貨市場,金融期貨交易佔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也成為交易的主要產品。 金融期貨的出現,使期貨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改變了期貨市場的發展格局。世界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所都是在20世紀最後20年誕生的。目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並且對整個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 期貨期權
20世紀70年代推出金融期貨後不久,國際期貨市場有發生了新的變化。1982年10月1日,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一方新天地,引發了期貨交易的又一場革命。這是20世紀80年代初現的最重要的金融創新之一。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都具有規避風險,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貨交易主要是為現貨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權交易不僅對現貨商具有規避風險的作用,而且對期貨商的期貨交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規避風險的作用。相當於給高風險的期貨交易買了一份保險。因此,期權交易獨具的或與期貨交易結合運用的種種靈活交易策略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目前,國際期貨市場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品種都引進了期權交易方式。
應當指出的事,在國際期貨市場發展過程中,各個品種、各個市場間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可以說,目前國際期貨市場的基本態勢是商品期貨保持穩定,金融期貨後來居上,期貨期權方興未艾。期貨期權交易的對象既非物質商品,又非價值商品,而是一種權利,是一種「權錢交易」。期權交易最初源於股票交易,後來移植到期貨交易中,發展更為迅猛。現在,不僅在期貨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開展期權交易,而且在美國芝加哥等地還有專門的期權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