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交易 » 期貨博弈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期貨博弈

發布時間: 2021-03-21 13:00:01

Ⅰ 請問期貨只是買方和賣方這兩方之間的博弈嗎

微觀上講是這樣的,因為一筆成交的單子就是買方與賣方。但市場的參與者很多,有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濃縮來看,市場就是買方和賣方之間的博儀。但其中細分的話有很多資金來歷。大機構及基金之間的博弈,但從方向上來說只有買賣啊。

Ⅱ 從博弈的角度來分析期貨交易,盈利的本質是什麼

期貨交易的本質就是零和博弈。贏的一方拿走輸的錢。
期貨最早產生於對未來風險的擔憂。
比如說蘋果農民和果汁製造商。蘋果農民會擔心蘋果價格下跌,所以期望簽一份合約來確保為了某一時間如果真的下跌了能保護自己不會受到價格下跌而帶來的損失。這是看跌期權。
而果汁製造商就相反,希望能有一份合約在價格上漲的時候來保護自己的利益。這是看漲期權。
盈利的本質就是贏家拿走輸家的錢,和賭場上的沒有什麼不同。

Ⅲ 我們知道期貨市場博弈雙方為多空主力,那麼市場中若出現多空平衡最終是如何被打破的

其實期貨市場可以分為四類人群,一種是場內持有多頭的人;另外一種是場內持有空頭的人;第三種是場外多頭;第四種是場內空頭;而期貨只有多和空,所以他們的資金是此消彼長。不知道你玩過「金花」沒得。雙方都不停的在上錢,資金多的明顯會有優勢。場外的人都想往有優勢的一方加碼,慢慢的體會!

Ⅳ 期貨博弈理論有哪些

財富就在身邊,知識和修養的積累要先於財富的積累。當人的物質財富超越了精神財富時,往往正是悲劇的開始。中彩者絕大多數要麼有生之年揮霍並輸掉幸運之財,更要麼最終破產。究其原因,是他們不具備必要的知識技能和更重要的心理素質去管理財富。財務自由乍然實現,獲得的卻是茫然、失落和無措。
學識可以靠教,知道的是如何做事,學校畢業和專業技能只代表掌握了某些知識,更重要的社會上的邊實戰邊學習才剛剛開始。修養必須自煉,告誡如何做人,達到智慧的境界。在成功的天平上,修養重於學識,學識重於財富。交易這行,尤其如此,對做人做事以及人性理解的要求遠遠勝過其它行業。其中一個重要區別是,其它行業里,與人打交道占據了很大的分量;而交易,只需與自我戰斗,當然更難,也更簡單。每個人在了解自我方面比他人更有優勢,所以,交易者誠實地自我剖析、教育和提高是必由之路。
金融交易專業性很強,修養,紀律,策略和技術,缺一不可。策略和技術是基礎,直接決定每筆交易的盈虧;紀律使得盈虧有著一致的統計規律性;而修養是能否最終成功的關鍵。交易對生活和人生而言並非不可或缺,但操作金融市場是最好的歷練,濃縮了人生,更盡顯了人性。生存下來的人,擁有遠比其它行業從業者更多的優點,更少的缺點和更深的人生感悟。他們的一生勝過其他絕大多數人的人生總合。市場是人生的縮影。以交易為生就註定了一生的不平淡。

Ⅳ 期貨究竟是現貨的衍生還是人性的博弈

期貨市場魅力無窮卻又撲朔迷離,深陷其中的人們總想探究它的本質以求獲得可以永恆的盈利秘訣。不同的人,處在不同的環境,懷著不同的經驗,身受不同的限制,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和探尋期貨市場,得出的感悟或所謂的「結論」往往也是大相徑庭的,由此而生的自認為可以盈利的交易模式也是千差萬別的。期貨市場看似能夠輕易獲取的財富魔力,讓我們孜孜以求,即使求之不得,也無法妨礙我們追逐它的渴望。
粗俗者如我,也是其中一員。我想從我自己角度探尋期貨的本質,以便能夠在這個市場求得能說服自己的盈利模式。
我認為站在以盈利為目的的交易者的角度來看,期貨的本質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解讀:一、期貨是現貨的衍生;二、期貨是人性的博弈。(如果站在市場的觀察者角度、設計者角度、經營者角度或是其他角度,期貨的本質完全可以另有含義)
首先,期貨不是平白無故誕生的,每一個期貨品種、期貨合約對應的都是特定的現貨,期貨是為現貨而生的。
雖然期貨和現貨的關系時而緊密、時而鬆散,偶爾甚至還背道而馳,但不管怎樣,期貨就是現貨的衍生,期貨和現貨就是有著與生俱來的千絲萬縷的關系,這種關系是不可割捨的,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有矩可循的。從這個角度而言,如果研究透了某個品種的現貨,在期貨市場賺錢也就能相對順利地實現了。
其次,期貨的每一個波動、每一個價格、每一筆成交都是「人為」產生的,是由帶著不同觀點的錢廣泛而民主的投票後撮合、約定而成的。
每一個波動、每一個價格、每一筆成交的背後是人與人之間的力量、觀點、情緒、意念的撞擊和妥協,是期貨市場不同的參與者之間人性博弈的過程和結果。從這個角度而言,如果深入剖析了人性特點並理解了人性的共同規律,也能相對順利地在期貨市場賺錢了。
因為我理解的期貨本質一是現貨的衍生、二是人性的博弈,所以站在我的視角,我所看到的期貨價格的波動、趨勢的形成、行情的拉鋸和轉變等,都可以理解為現貨供求關系變化和參與者人性博弈共同影響的過程和結果。雖然現貨供求關系變化和參與者人性博弈這兩者無時無刻都在共同影響期貨價格,但我還可以簡單地把期貨長期價格波動的主要決定力量定義為現貨的供求關系;把期貨短期價格波動的主要決定力量定義為參與者人性的博弈。這樣一來,或許我的期貨交易就變得相對簡單和可操作一些。
不管以下兩句話是否正確,是否經得起嚴格的考驗,但處在目前階段的我,身受較多局限的我,卻可以堅信:供求關系決定長期價格走勢的規律亘古不變,人性特徵決定短期價格走勢的規律亘古不變。有了這樣的信念,相當於是有了看待期貨行情的核心世界觀和價值觀,由此往下則可以衍生出對應的方法論出來,即在此核心觀點的指導下尋找期貨交易的盈利模式。
一個期貨品種的行情處在牛市還是熊市,是由它現貨的供求關系決定的,供不應求對應的是牛市,供過於求對應的是熊市,如果該期貨品種的現貨是某個大宗商品,供求關系的理解比較容易,而如果該期貨品種的現貨是股票指數或某個股票,供求關系其實就是股票籌碼與貨幣的供與求,如果籌碼的供應多,想要買籌碼的貨幣少,就是供過於求,股票就會跌,反之則會漲。
牛市和熊市,即行情的運行方向是供求關系決定的,而牛市和熊市的五浪、三浪或多少多少浪,即行情的行走路徑則是人性特徵決定的。比如,我們所說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是人性的一種特徵,因此每一段趨勢行情的運行總會有「停歇」。
如果我們足夠用心地去觀察、理解、分析、識別,會發現市場參與的主流人群沖動時、跟進時、恐慌時、套牢時、想要落袋為安時……市場就會表現出相應的價格波動。市場上任何一個參與者在交易中的任何想法和情緒,都會在行情的波動中體現出來,只不過當主流人群沒有形成相同或雷同觀點或狀態時,行情通常是無序的、隨機的、震盪的。而當在某個時間框架內,主流人群的觀點或狀態趨同時,行情通常會出現可識別的趨勢。
對所有投資者而言,體悟供求關系的宏觀基本面,比如貨幣寬松程度、產業政策等,大家都可以實現;而要洞悉供求關系的細節基本面,比如一個農產品的種植面積、長勢、替代品情況、種植者情緒等,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就很難實現,只有機構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才相對容易實現。因此,通過基本面研究超級大方向,個人投資者並不輸給機構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但通過基本面研究中短級趨勢,個人投資者就明顯處於劣勢。供求關系的基本面分析必然是有用的,至於是粗線條分析應用還是細致分析應用,就要因人而異,我們應該發揮自己的長處而非倚靠自己的短板。
交易者在觀察行情時,如果認為某些類型的行情波動是無明顯特徵的,那麼這些行情對他來說就是抓不住的,對他而言,應該主動「錯過」這些行情;而如果認為另一些類型的行情波動是有明顯特徵、是可以識別的,那他就可以抓住這些行情,他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這些類型行情的出現,識別它們、捕捉它們。當然,因為個人分析、總結、識別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市場參與的主流人群的變化性,即使交易者看到了某個自認為有明顯特徵的行情的徵兆時,它也可能是「假象」,而如果遇到了「假象」,有應對策略就行了,即及時止損。這就是技術分析及其應用了。
技術分析講究「重演」,其實市場重演的不是圖形,而是人性。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的情緒組成的市場情緒必然是有規律可循的,因為人性是亘古不變的,人性是有規律可循的。只不過市場情緒是由千千萬萬的懷著差異化情緒的參與者組成的,比單個人的情緒更復雜也更難以識別。但不管怎樣,當市場參與的主流群體的情緒趨同時,市場情緒就容易識別了。我想這就是技術分析的精髓吧。

Ⅵ 如何建立期貨交易中的博弈優勢

交易系統中的平倉指的是對非當日開倉的合約進行平倉,平今是對當日開倉的合約進行平倉。為了鼓勵交易活躍,各交易所都對當日開倉平倉的交易行為有一定的獎勵,通常是只收取單邊的手續費,也就是開倉收費、平倉不收費。
比如你昨日買入10手611大豆,今日開盤又買入10手611大豆,你的持倉就是20手,如果你要賣出10手的話,你可以選擇平掉昨日的10手還是今天買入的10手。如果你平掉昨日的10手,那麼手續費照收;如果你平掉今日買入的10手,那麼平倉就不收手續費了。

Ⅶ 為什麼書上說股指期貨(即期貨)是零和博奕

不是按人數來計算是否是零和博弈,而是資金量。 即使買的人多,賣的人少,但是多單的數量肯定是等於空單的數量,因為成交總是一對一對的成交的。這跟股票不一樣的。期貨價格之所以會漲,不是因為成交的多單比空單多,而是有更高價格的多單想買,但是也可能是沒有成交的。

Ⅷ 和期貨是零和博弈」.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因為期貨可以做空,多空雙方是合約數量是相等的。當價格波動的時候,多方盈利等於空方的虧損,反之亦然。所以叫零和博弈。
但如果考慮交易所需要收取交易手續費,也不是絕對的零和。

Ⅸ 為什麼說期貨是零和博弈

有人掙錢必須有人虧錢,和股票不一樣.

股票都是買多持有,上漲大家一起掙錢或者下跌一起被套.

期貨持有賣和持有買的人一樣多.無論上漲還是下跌,有人賺錢了就必須有人虧錢!

Ⅹ 期貨當中價格的形成是怎麼通過多空雙方的博弈產生的

期貨的價格跟現貨的價格形成類似,空方作為賣方,盡量想高價出手,多方作為買方,希望低價買入,那麼兩者要成交,就要選擇一個雙方多能接受的價位成交,那就是當時的市場價,即期貨價。買方強,買的人多,那買家只能提高價格,價格自然漲,賣方強,賣的人多,想立刻賣掉,只能降價,那麼成交價格自然就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