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交易 » 海證期貨種類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海證期貨種類

發布時間: 2021-05-25 07:42:55

Ⅰ 上海證券公司有哪些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1、愛建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愛建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2002年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成立,並於2006年10月完成增資擴股,目前注冊資本為11億元人民幣。

2、長江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 :長江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於2003年9月26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記成立。

法定代表人王承軍,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證券(限股票上市公司發行的公司債券)承銷與保薦等。

3、德邦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德邦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德邦證券)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設立的具有股票主承銷資格的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

公司注冊資本金為10.08億元人民幣。自2003年5月18日成立以來,連續六年實現盈利,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為140.70%。

4、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96年,

是由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投資控股的全國性綜合類股份制證券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批準的首批三家創新試點公司之一。

5、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國泰證券有限公司和原君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新設合並、增資公司標志及其名稱擴股,於1999年8月18日組建成立的,目前注冊資本47億元,

第一、二、三大股東分別為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中央匯金公司和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

公司所屬的3家子公司、5家分公司、23家區域營銷總部及所轄的113家營業部分布於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經營范圍最寬、機構分布最廣的證券公司之一。

(1)海證期貨種類擴展閱讀:

上海證券

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於2001年5月,

是由原上海財政證券公司和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證券總部新設合並成立的全中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

公司注冊資本金15億元人民幣,股東單位為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公司成為中國創新試點證券公司之一。

同時,公司也是上海國際集團核心成員企業之一。

公司情況:公司擁有各類專業人員1000餘人,營業網點52家,已形成以上海為中心,北京、深圳、重慶、溫州、南京、杭州 等發達城市為主體的經營網路,

是國內業務資格最齊備的證券公司之一。公司投資設立了海際大和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收購了上海實友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並更名為海證期貨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以來,一貫秉承「誠信、專業」的核心價值觀,以誠信經營為根本,以專業服務為中心;立足上海,服務中國,在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公司將致力於打造自身經營品牌,走現代金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不斷做強做大,努力成為國內一流的券商。

Ⅱ 股市看盤時都說要關注商品價格,但期貨都是以交割期分類的指數,我要怎麼才能知道比如:棉花的現價多少

暮夜無知果選擇高位賣出制定自己計劃贏利的目標,到了那位置,發現許多人都被套進來的時候,就賣了,沒有幾個人能在絕對的頂部逃跑,也沒有人能在絕對的底部買進,這對散戶來說不現實。knows that she is wrong,投入美麗的陶醉之中,就象和那些美麗的小

Ⅲ 期貨交易的風險大不大想買又擔心風險太大,收益卻不盡人意

期貨市場的風險跟你熟悉期貨交易的時間和投入的資金占總資金比例有關。如果不熟悉期貨交易,建議先模擬操作,記錄自己的操作過程,這個過程最好不要少於1年時間!等完全熟悉了品種再投入不復超過30%資金(最好更低的資金比例,而且最好永遠不高於這個比值)嘗試操作,找到自己熟悉的交易系統。如果純粹是玩,而非投機或投資,商製品期貨目前只需要3000元不到的資金,能做一手玻璃焦炭或者玉米即可,但由於保證金制度,如果出現做錯方向需要補充保證金,否則會被強行平倉,出現一定的損失,因此最好有保證金一倍以上的資金,才能繼續玩下去。理論上,你能賺多少,也可能會虧多少,因為期貨是雙向交易,既可以買漲賺錢,也可以賣跌賺錢,結果取決於實際上價格的運行方向。另外,期貨的合約都有期限,到期會強行平倉。

Ⅳ 納稅有多少個種類

種簡介

目前我國現行稅種共有20多個,為了讓讀者對現行稅種有所簡單了解,本欄目根據稅收制度要素對每個稅種做以介紹,首先了解一下稅收制度的要素都有哪些。
(一)納稅人(課稅主體)
納稅人是納稅義務人的簡稱,是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法人和自然人,法律術語稱為課稅主體。納稅人是稅收制度構成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任何稅種都有納稅人。從法律角度劃分,納稅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兩種。
(二)課稅對象(課稅客體)
課稅對象又稱征稅對象,是稅法規定的征稅的目的物,法律術語稱為課稅客體。
課稅對象是一個稅種區別於另一種稅種的主要標志,是稅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每一種稅都必須明確規定對什麼征稅,體現著稅收范圍的廣度。一般來說,不同的稅種有著不同的課稅對象,不同的課稅對象決定著稅種所應有的不同性質。
(三)稅目
稅目是課稅對象的具體項目。設置稅目的目的一是為了體現公平原則根據不同項目的利潤水平和國家經濟政策,通過設置不同的稅率進行稅收調控;二是為了體現「簡便」原則,對性質相同、利潤水平相同且國家經濟政策調控方向也相同的項目進行分類,以便按照項目類別設置稅率。有些稅種不分課稅對象的性質,一律按照課稅對象的應稅數額採用同一稅率計征稅款,因此沒有必要設置稅目,如企業所得稅。有些稅種具體課稅對象復雜,需要規定稅目,如消費稅、營業稅,一般都規定有不同的稅目。
(四)稅率
稅率是應納稅額與課稅對象之間的比例,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尺度,它體現征稅的深度。稅率的設計,直接反映著國家的有關經濟政策,直接關系著國家的財政收入的多少和納稅人稅收負擔的高低,是稅收制度的中心環節。
我國現行稅率大致可分為3種:
1、比例稅率。實行比例稅率,對同一征稅對象不論數額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稅。
2、定額稅率。定額稅率是稅率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不是按照課稅對象規定徵收比例,而是按照征稅對象的計量單位規定固定稅額,所以又稱為固定稅額,一般適用於從量計征的稅種。
3、累進稅率。
累進稅率指的是這樣一種稅率,即按征稅對象數額的大小,劃分若乾等級,每個等級由低到高規定相應的稅率,征稅對象數額越大稅率越高,數額越小稅率越低。累進稅率因計算方法和依據的不同,又分以下幾種:全額累進稅率、全率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超率累進稅率。
(五)納稅環節
納稅環節是商品在過程中繳納稅款的環節。任何稅種都要確定納稅環節,有的比較明確、固定,有的則需要在許多流轉環節中選擇確定。確定納稅環節,是流轉課稅的一個重要問題。它關繫到稅制結構和稅種的布局,關繫到稅款能否及時足額入庫,關繫到地區間稅收收入的分配,同時關繫到企業的經濟核算和是否便利納稅人繳納稅款等問題。
(六)納稅期限
納稅期限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後時間限制。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確定納稅期限,要根據課稅對象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如流轉課稅,當納稅人取得貨款後就應將稅款繳入國庫,但為了簡化手續,便於納稅人經營管理和繳納稅款(降低稅收徵收成本和納稅成本),可以根據情況將納稅期限確定為1天、3天、5天、10天、15天或1個月。
(七)減稅、免稅
減稅是對應納稅額少征一部分稅款;免稅是對應納稅額全部免徵。減稅免稅是對某些納稅人和征稅對象給予鼓勵和照顧的一種措施。減稅免稅的類型有:一次性減稅免稅、一定期限的減稅免稅、困難照顧型減稅免稅、扶持發展型減稅免稅等。
(八)違章處理
違章處理是對有違反稅法行為的納稅人採取的懲罰措施,包括加收滯納金、處理罰款、送交人民法院依法處理等。違章處理是稅收強制性在稅收制度中的體現,納稅人必須按期足額的繳納稅款,凡有拖欠稅款、逾期不繳稅、偷稅逃稅等違反稅法行為的,都應受到制裁(包括法律制裁和行政處罰制裁等)。

·契稅 ·關稅 ·企業所得稅 ·農業特產稅
·資源稅 ·消費稅 ·個人所得稅 ·城市房地產稅
·房產稅 ·農業稅 ·土地增值稅 ·城市維護建設稅
·筵席稅 ·牧業稅 ·車船使用稅 ·城鎮土地使用稅
·印花稅 ·營業稅 ·車輛購置稅 ·車船使用牌照稅
·增值稅 ·屠宰稅 ·耕地佔用稅 ·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

稅種 稅目 徵收范圍
計稅依據
稅率
繳款期限

1.營




交通運輸 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裝卸搬運 納稅人從事交通運輸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3%

建築業
建築、安裝、修繕、裝飾、其它工程作業 納稅人從事建築、修繕、裝飾工程作業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3%

金融保險業
貸款、融資租賃、金融商品轉讓、金融經紀業和其它金融業務。
保險業務 轉貸業務以貸款利息減去借款利息後的余額為營業額,外匯、有價證券,期貨買賣業務,以賣出價減去買入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保險業務所得保費收入。 5%
次月十日內

金融業按季

郵電通訊業
郵政、電信。
提供傳遞函件或包件,郵匯報刊發行,郵務物品銷售、郵政業務的收入。
提供電報、電話、電傳、電話和安裝、電信物品銷售,其它電信業務收入。 3%

文化體育業
1.文化業是指經營文化活動的業務,包括表演、播映、其它文化業。
經營瀏覽場所的業務,比照文化業征稅。
2.體育業,是指舉辦各種體育和為體育比賽提供場所的業務。
納稅人為提供應稅勞務所取得的一切收入。 3%

娛樂業
游戲機 18%

歌廳、舞廳、卡拉OK歌舞廳、練歌房、夜總會 13%

檯球、保齡球、高爾夫球 10%

音樂茶座、電子高爾夫球、網球、壁球、射擊、射箭、飛鏢、跑馬、狩獵、帆船、遊艇、碰碰船、漂流、卡丁車(賽車)、熱氣球漂游、動力傘、遊艇拖傘、彩彈對抗射擊、攀岩、蹦極、陶吧及其他娛樂項目 10%

乒乓球、羽毛球、釣魚、棋牌室、劃船、游泳、滑(溜)冰(真冰、旱冰)、健身房 5%

服務業
代理業、旅店業、飲食業、旅遊業、倉儲業、租賃業、廣告業、其它服務業。 納稅人提供代理業、旅店業、飲食業、旅遊業、倉儲業、租賃業、廣告業、其它服務業的應稅勞務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5%

轉讓無形資產 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 轉讓無形資產的營業額,是受讓方支付給轉讓方的全部貨幣、實物和其它經營利益。 5%

銷售不動產
銷售建築物或構築物、銷售其它土地附著物。 納稅人向對方所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5%

2.城市維護建設稅 凡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 按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稅額 市區7%
次月10日內

3.企業所得稅 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它所得的其它組織 1.查帳徵收
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准予扣除項目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年應納稅所得額10萬元以上: 33%
月份或季度終了後15日內,年度終了後45日內
年應納稅所得額3-10萬元(含10萬元): 27%

年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以下(含3萬元): 18%

稅種
徵收范圍
計稅依據
稅率
繳款期限

4.房產稅 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的產權所有人 (1)依照房產原值一次減除30%後的余額計算繳納。 1.2%
企業在季後內申報繳納個人分別在七月十日前,次年一月十日前申報繳納。
(2)以房產租金收入為房產稅的計稅依據。 12%

稅種
徵收范圍
計稅依據
稅率
繳款期限

5.城鎮土地使用稅 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 納稅人實際佔用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稅額計算徵收。 東台、大豐市區分二等:一等土地1.1元/㎡,二等土地0.7元/㎡,建制鎮0.6元/㎡,射陽、建湖、阜寧、濱海、響水縣城、鹽都新區1元/㎡,建制鎮0.6元/㎡,城區南洋鎮、新興鎮0.6元/㎡,市區待定。 企業在季後十日內申報繳納,個人分別在七月十日前,次年一月十日前申報繳納。

稅種
徵收范圍
計稅依據
稅率
繳款期限

6.車船使用稅 擁有並且使用車船的單位和個人 (1)機動車 企業在季後十日內申報繳納,個人分別在七月十日前,次年一月十日前申報繳納。
A.乘人汽車(含電車、通道車)
10座以下每輛 140元/年
11座至20座每輛 160元/年
21座至30座每輛 180元/年
31座以上每輛 200元/年
B.載貨汽車(含拖拉機)
按凈噸位每噸 40元/年
C.摩托車
二輪每輛 60元/年
三輪(含摩托型三輪汽車)每輛 80元/年
輕騎每輛 36元/年
D.機動三輪車每輛 12元/年
E.機器腳踏車每輛 8元/年
(2)非機動車
A.人力駕駛三輪車每輛 6元/年
B.人力駕駛板車每輛 大板車10元/年
小板車4元/年

C.自行車每輛 4元/年
(3)機動船(按凈噸位計算)
150噸以下 每年1.2元/T
151噸至500噸 每年1.6元/T
501噸至1500噸 每年2.2元/T
1501至3000噸 每年3.2元/T
3001至10000噸 每年4.2元/T
10001噸以上 每年5元/T
(4)非機動船(按載重噸位計算)
10噸以下 每年0.6元/T
11噸至50噸 每年0.8元/T
51噸至150噸 每年1元/T
151噸至300噸 每年1.2元/T
301噸以上 每年1.4元/T

稅種
稅目及徵收范圍
計稅依據
稅率
繳款期限

7.印花稅 (1)購銷合同(含供應,預購、采購、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補償、易貨) 立合同人按購銷金額 0.3‰
合同簽訂

(2)加工承攬合同(含加工、定作、修繕、修理、印刷、廣告、測繪、測試) 立合同人按加工或承攬收入 0.5‰

(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 立合同人按收取費用 0.5‰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 立合同人按承包金額 0.3‰

(5)財產租賃合同(含租賃房屋、船舶、飛機、機動車輛、機械、設備、器具等) 立合同人按租賃金額(稅額不足一元的按一元貼花) 1‰

(6)貨物運輸合同(含民用航空、鐵路、海上、內河、公路運輸和聯運合同) 立合同人按運輸費用。(單據作為合同的,按合同貼花) 0.5‰

(7)倉儲保管合同 立合同人按倉儲保管費用(倉單棧單作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1‰

(8)借款合同(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 立合同人,按借款金額(單據作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0.05‰

(9)財產保險合同 按保險費收入 1‰

(10)技術合同(含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服務等合同) 立合同人按所載金額 0.3‰

(11)產權轉移書據(含財產所有權,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 立書據人按所載金額 0.5‰
書據的立據時

(12)營業帳簿(含生產經營用帳冊) A.記載資金的帳簿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之和 0.5‰
帳簿啟用時

B.其它帳簿按件貼花 5元/件

(13)權利、許可證照(含政府部門發給的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 領受人按件貼花 5元/件
證照領用時

稅種
徵收范圍
計稅依據
徵收率
繳款期限

8.個人所得稅 凡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該項所得是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八百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稅,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 月應納所得稅額
稅率
速扣數
按月計征,次月七日內繳入國庫,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可以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500元內
5%
0

500元-2000元 10%
25

2000元-5000元 15%
125

5000元-20000元 20%
375

2萬至4萬 25%
1375

4萬至6萬 30%
3375

6萬至8萬 35%
6375

8萬至10萬 40%
10375

超過10萬 45%
15375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是指:1.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以及其他行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2.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取得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活動取得的所得;3.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4.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納稅所得,該項所得是以每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後,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 年應納所得稅額
稅率
速扣數
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由納稅人在次月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5000元以內
5%
0

5000-10000元
10%
250

10000-30000元
20%
1250

30000-50000元
30%
4250

50000元以上
35%
6750

(三)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該項所得以每納稅年度收入總額減除必要費用後的余額後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 年應納所得稅額
稅率
速扣數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後三十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納稅義務人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包經營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後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5000元以內
5%
0

5000-10000元
10%
250

10000-30000元
20%
1250

30000-50000元
30%
4250

5萬元以上
35%
6750

(四)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璜、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屬於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於同一項目連續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20%

次月七日內
(五)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發表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一項特許權的一次許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七)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財產租賃所得,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以上四項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都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根據稅法規定: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較高的實行加成徵收,即對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後再按照納稅法規定加征五成,超過50000元的,加征十成。

稅種
徵收范圍
計稅依據
稅率
繳款期限

9.屠宰稅 (停徵) 宰殺或者收購生豬、牛羊、馬、驢、騾的單位和個人 (1)收購及宰殺的,在收購環節按收購頭數計征。 (1)生豬10元/頭 次月七日內

(2)牛、馬、驢、騾18元/頭
(3)羊2元/頭
(2)自養、自宰、自食的在宰殺環節,按宰殺頭數計征。 (1)生豬5元/頭
(2)牛、馬、驢、騾9元/頭
(3)羊1元/頭

各稅種申報入庫期限一覽表

稅種
申報期限
入庫期限

營業稅 月後十日內
月後十日內

教育費附加 月後十日內
月後十日內

文化建設費 月後十日內
月後十日內

城市維護建設稅 月後十日內
月後十日內

城鎮土地使用稅 季後十日內
季後十日內

車船使用稅 季後十日內
季後十日內

房產稅 季後十日內
季後十日內

屠宰稅 (停徵) 月後十日內
月後十日內

土地增值稅 房地產開發企業每次簽訂轉讓房產合同並取得收入七日內
在申報的同時繳納

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停徵)
項日批准之後三十日內
項目批准後三十日內預繳

代扣單位月後十月內

企業所得稅 按月預繳
月後十五日內
月後十五日內

按季預繳
季後十五日內
季後十五日內

年度匯算
年後四十五日內
年後十五日內預繳,年後四個月內匯算清繳

個人所得稅 承包承租經營 屬於一年內一次取得所得的
年後三十日內
年後三十日內

屬於一年內分月(次)取得所得的
月(次)後七日內
月(次)後七日內

年度匯算
年後三十日內
年後三個月內匯算清繳

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
按月繳納
月後七日內
月後七日內

年度匯算
年後三個月內
年後三個月內匯算清繳

自行申報工薪所得的/扣繳義務人
月後七日內
月後七日內

取得境外所得的
年後三十日內
年後三十日內

Ⅳ 期貨基金的投資入門

股票基金投資入門技巧。
債券型基金主要投資於債券,收益較低但風險也較低;配置型基金在股票和債券之間進行相對靈活的配置,所以風險和收益相對居中。
貨幣市場基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都比較高;保本基金則有特殊的擔保條款,投資人在滿足保本周期的條件後能享受投資甚至收益的擔保。
股票型基金也有好幾種:指數型和主動投資型。指數型就是跟指數跑,操作簡單,你可以先試試。主動投資型呢,就要比較基金業績了。這個你可以參考一些基金雜志valve、晨星之類的。
按股票種類分,股票型基金可以按照股票種類的不同分為優先股基金和普通股基金。
優先股基金是一種可以獲得穩定收益、風險較小的股票型基金,其投資對象以各公司發行的優先股為主,收益主要來自於股利收入。而普通股基金以追求資本利得和長期資本增值為投資目標,風險要較優先股基金高。
按基金投資分散化程度,可將股票型基金分為一般普通股基金和專門化基金,前者是指將基金資產分散投資於各類普通股票上,後者是指將基金資產投資於某些特殊行業股票上,風險較大,但可能具有較好的潛在收益。
按基金投資的目的,可將股票型基金分為資本增值型基金、成長型基金及收入型基金。資本增值型基金投資的主要目的是追求資本快速增長,以此帶來資本增值,該類基金風險高、收益也高。
成長型基金投資於那些具有成長潛力並能帶來收入的普通股票上,具有一定的風險。
股票收入型基金投資於具有穩定發展前景的公司所發行的股票,追求穩定的股利分配和資本利得,這類基金風險小,收入也不高。
股票基金特點
①與其他基金相比,股票基金的投資對象具有多樣性,投資目的也具有多樣性。
②與投資者直接投資於股票市場相比,股票基金具有分散風險、費用較低等特點。
對一般投資者而言,個人資本畢竟是有限的,難以通過分散投資種類而降低投資風險。但若投資於股票基金,投資者不僅可以分享各類股票的收益,而且也可以通過投資於股票基金而將風險分散於各類股票上,大大降低了投資風險。此外。投資者投資了股票基金,還可以享受基金大額投資在成本上的相對優勢,降低投資成本,提高投資效益,獲得規模效益的好處。
③從資產流動性來看,股票基金具有流動性強、變現性高的特點。股票基金的投資對象是流動性極好的股票,基金資產質量高、變現容易。
④對投資者來說,股票基金經營穩定、收益可觀。一般來說,股票基金的風險比股票投資的風險低。因而收益較穩定。不僅如此,封閉式股票基金上市後,投資者還可以通過在交易所交易獲得買賣差價金期滿後,投資者享有分配剩餘資產的權利。
⑤股票基金還具有在國際市場上融資的功能和特點。就股票市場而言,其資本的國際化程度較外匯市場和債券市場為低。一般來說,各國的股票基本上在本國市場上交易,股票投資者也只能投資於本國上市的股票或在當地上市的少數外國公司的股票。在國外,股票基金則突破了這一限制、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股票基金,投資於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股票市場,從而對證券市場的國際化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從海外股票市場的現狀來看,股票基金投資對象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國公司股票。
以上就是關於股票基金投資的基礎入門知識介紹,股票基金投資入門知識有哪些?投資者應該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和收益風險偏好確定購買什麼類型的基金。根據晨星的分類,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資於股票,其收益高風險也高。

Ⅵ 求西方金融產品創新方面的資料~~~各種資料 背景 原因 種類 經驗XXXXXX都砸向我吧 中英文都可以~

1、競爭的加劇是創新主體的外在壓力。金融機構之間競爭的激烈化是促使金融機構進行金融創新的外在壓力。

首先,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交易手段的出現,金融機構的交易成本不斷下降,如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訊技術的應用,產生了新的清算系統和支付制度,降低了清算和交易成本。在非銀行金融機構得以降低自己的交易成本的同時,迫使商業銀行通過金融創新在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

其次,由於金融市場的發展,儲蓄和投資形式發生了變化。這金融市場格局復然重新劃分,這種變化迫使那些市場不斷萎縮的金融機構進行兩方面的金融創新,一是對傳統的金融業務進行重新組合,以此在傳統業務領域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二是在積極開拓新的業務領域。比如說,60年代以前,商業銀行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存款、放貸和匯兌等傳統業務方面,市場比較穩定。而到70年代以後,隨著"脫媒"現象的出現,以及金融市場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顧客由了更大的選擇餘地,商業銀行的利潤開始下降。因此,商業銀行不得不在原有的活期存款、儲蓄存款的基礎上推出ATS服務、NOW帳戶等金融創新業務,並且將業務重心轉向國際業務等非傳統業務領域。

2、追逐利潤是創新主體的內在動力。通過金融創新來增加收益、獲取利潤是金融機構從事金融創新最普遍,最直接的動力。從金融創新的歷程來看,雖然金融創新的具體形式千差萬別,但是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降低風險,提高金融資產的流動性、增加盈利。作為微觀經濟實體的金融機構,有其自身的目標約束,比如說資本比例、目標增長率、流動資產比例以及管理能力等。只要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改變了這些約束,出現增加利潤的機會,金融機構就會去創新。比如說70年代末出現的票據發行便利(NIFs)、遠期利率協議(FRAs)、互換交易(SWAP)等金融創新業務就是由於金融監管當局要求銀行保持較高的資本金而出現的。

3、規避管制是創新主體逐利本性的外在表現。金融創新的目的是為了盈利,它通常會對金融體系的安全形成沖擊;而金融管制的目的是為了金融業的穩定與安全,它通常是以犧牲金融機構的效率為代價。嚴格的金融管制往往會限制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為了提高收益,金融機構必須盡量的逃避管制。所以金融機構追逐利潤的內在動機與規避管制是密切相關的。比如說,美國1933年《銀行法》中的Q條例規定了銀行存款利率的上限,70年代後,由於金融市場利率的上升,金融市場出現"脫媒"現象,造成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迅速減少,相應減少了其獲利機會。為了擺脫困境,金融機構一方面不斷對金融管理機構施加壓力,要求取消各種限制性規定,允許金融機構自主制定各種存款利率;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又想方設法繞開金融管制的限制,推出許多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務方式,如NOW(可轉讓支付命令帳戶)、ATS(自動轉帳服務)等,以轉變資金來源減少、盈利下降的局面。再比如說,50年代歐洲貨幣市場的誕生,這也是金融機構逃避西方國家的資本管制,將資本調到境外自由運用,取得相對較高的利潤。

4、市場變化與經濟發展是創新主體的需求刺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西方國家經濟迅速增長,金融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金融業本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在此情況下,政府、企業和 個人提出質量更高,范圍更廣的新的金融服務需求,而這些需求構成了金融創新的強大動力。

4、1 金融市場變動對金融創新的需求刺激。金融市場形勢變化對金融創新的需求刺激是多方面的:首先,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外匯市場的變化產生轉嫁利率風險、證券價格風險和匯率風險的創新需求。從貨幣市場的變化來看,70年代西方國家放鬆利率管制,並以貨幣供應量取代利率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後,貨幣市場利率多變,風險加大,出現了轉嫁利率風險的需求,因此,金融機構推出了利率期貨、利率互換等金融創新。從資本市場的變化來看,70年代後資本市場利率的上升和證券價格的多變,促進了國債期貨、股票指數期貨等金融創新。從外匯市場的變化來看,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完全解體,浮動匯率製取代了固定匯率制,外匯市場匯率多變,產生了轉移匯率風險的新需求。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S)為適應形勢的發展,將盛行一百多年的現代商品期貨的交易原理引進外匯交易,再全球率先推出外匯期貨這種創新交易品種。

其次,信貸市場的變化產生了轉移信用風險的創新需求。當代金融創新的進程中,信貸市場的變化對金融創新的促進影響最大者就是80年代初爆發的國際債務危機。1982年步伐了以拉美國家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拒付或拖延支付其所欠西方國家巨額的外債的危機。這場危機影響很大,有40多個國家捲入其中。危機引起了人們對債權銀行的信用可靠性的普遍懷疑,產生轉移信用風險的需求,從而促進了債務轉換、債務回購、資產出售、可轉讓貸款合同、金融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創新。

最後,金融市場信貸需求的增長刺激了信用創造方面的創新需求。對單項信貸需求的增長和對總的信貸需求的增長也是產生信用創造的驅動力。信貸需求的增長首先來自於政府,例如,美國是西方國家中金融創新最為活躍的國家,巨額的財政赤字使得其對信貸市場的需求增加,由於政府發行的國債在市場上信譽極好,代替了其他借款者在傳統借款工具下取得的信貸供給,導致企業和個人等其他非政府部門的信貸需求削弱。由於企業和個人不願意從信貸市場被"擠出",他們設法尋求新的信貸工具以創造新的信用渠道,於是有了無息債券、垃圾債券、股權分享融資等形式的金融創新。

4、2經濟發展對金融創新的需求刺激。經濟發展對金融創新的需求刺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隨著經濟發展,個人的消費需求多樣化,要求金融機構提供更高效、快捷的服務,從而促進了電話銀行、電子銀行、信用卡、ATM等金融業務創新。二是政府通過金融市場籌資需求的增加。二戰後,西方國家普遍奉行凱恩斯的需求理論,通過金融市場發行政府債券滿足籌資需要,刺激了金融工具的創新。三是跨國公司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跨國公司迅速發展,在海外直接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由於跨國公司原材料的采購與產品銷售通常分布於不同的國家,要求銀行提供跨越過國界的國家金融服務;另一方面,跨國公司投融資規模龐大,非傳統的單個銀行所那承受,其生產和投融資方面的需求導致了跨國銀行和銀團貸款等金融機構和業務的創新。

Ⅶ 有什麼書是介紹外國證券行業發展歷程的

書名:海外證券市場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證券業培訓中心編寫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3-25
目錄
第一章 美國證券市場
第一節 美國證券市場發展簡史
一.最早發行的政府債券
二.股份制的建立
三.交易所的形成
第二節 紐約證券交易所
一.紐約證交所的組織與管理
二.交易的方式與種類
第三節 美國證券市場的監管模式
一.美國證券市場管理概況
二.美國證券管理的組織機構及其職能
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第四節 美國的股票市場
一.美國股票發行市場
二.美國股票流通市場
第五節 美國的債券市場
一.債券發行市場
二.債券流通市場
第六節 共同基金及衍生工具
一.美國的共同基金
二.衍生工具
第七節 美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趨勢
一.聯邦政府債券的發展趨勢
二.美國股票市場的發展趨勢
三.美國金融衍生市場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 英國證券市場
第一節 英國證券市場發展簡史
一.早期的證券發行市場
二.早期的證券交易市場
三.近現代的英國證券市場
第二節 英國證券市場的結構及其監管模式
一.證券發行市場
二.證券市場的投資者和基金使用者
三.證券交易市場
四.倫敦證券交易所
五.證券市場監管模式
第三節 英國的股票市場
一.英國股票發行市場
二.英國股票交易市場
三.國際股票市場
四.英國的股價指數
第四節 英國的債券市場
一.債券發行市場的主體
二.債券發行方式
三.英國國內債券發行種類和特點
第三章 德國證券市場
第一節 德國證券市場發展簡史
第二節 德國證券市場的結構及其監管模式
一.證券市場的結構
二.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
三.證券市場的監管
第三節 德國的債券市場
一.債券的種類
二.債券的發行
三.債券的交易
第四節 德國的證券期貨市場
一.DTB市場結構
二.交易系統
三.交易費用
四.交易品種
第五節 德國證券市場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
一.德國證券市場的特點
二.德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趨勢
第四章 日本證券市場
第一節 日本證券市場發展簡史
一.戰前證券市場
二.戰後至70年代的證券市場
三.70年代以後的證券市場
第二節 東京證券交易所
一.東京證交所的組織機構
二.東京證交所的管理制度
三.交易時間與交易方式
四.結算制度
五.債券上市條件與股價指數
第三節 日本證券市場的結構及其監管模式
一.證券市場結構
二.證券市場的管理
第四節 日本的股票市場
一.股票發行市場
二.股票交易市場
三.戰後日本股票市場的變化及其原因
第五節 日本的債券市場
一.債券發行市場
二.債券流通市場
第六節 日本證券市場的發展趨勢
第七節 投資基金及衍生工具
一.投資信託基金
二.證券期貨交易
第五章 東南亞、澳洲及韓國證券市場
第一節 東南亞證券市場概況
一.新加坡的證券市場
二.馬來西亞的證券市場
三.泰國的證券市場
四.菲律賓的證券市場
五.印度尼西亞的證券市場
第二節 澳洲證券市場概況
一.澳大利亞的證券市場
二.紐西蘭的證券市場
第三節 韓國證券市場
一.韓國證券市場發展簡史
二.市場構成要素
三.韓國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
第六章 香港和台灣地區證券市場
第一節 香港證券市場概況
一.香港證券市場發展簡史
二.香港證券市場發展概況
三.市場的構成要素
四.證券上市制度
五.證券交易制度
六.證券經紀人制度
七.股價指數及恆生指數期貨市場
第二節 「黑色星期一」與香港證券市場的改革
一.十月股災與《戴維森報告書》
二.市場監管體系的改革與重組
三.最近的發展目標和計劃
第三節 台灣證券市場概況
一.台灣證券市場發展簡史
二.台灣證券市場的組成機構
三.台灣證券上市制度
四.台灣股市交易情況分析
五.台灣的債券市場
六.有關外國投資者的規定
第四節 台灣地區加快證券市場發展的措施
一 信息公開制度
二.發展市場信息系統
三.保證金交易制度
四.放寬對外國投資者的限制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