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交易 » 美國期貨協會市場管理局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美國期貨協會市場管理局

發布時間: 2021-05-24 21:13:30

A. 美國全國期貨業協會是官方機構嗎

是的,而且是世界一級交易機制體系,由它監管的投資平台都有很可靠的保障

B. 美國大宗商品市場由什麼部門監管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 美國全國期貨協會的介紹

美國全國期貨協會(National Futures Association,NFA),美國期貨及外匯交易非商業獨立機構。美國全國期貨協會(NFA)是根據美國《商品交易法》第17節的規定,於1976年組建的期貨行業自律組織,屬非盈利性會員制組織。《商品交易法》第17節源自1974年的《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法》第三章,該部分規定了期貨協會的登記注冊和CFTC對期貨專業人員自律管理協會的監管。1981年9月22日,CFTC接受NFA正式成為注冊期貨協會,1982年10月1日,NFA正式開始運作。

D. 美國外匯市場監管究竟有何神奇之處

美國監管機構如何監管外匯經紀商賬戶

全美期貨協會(NFA)是保障高效創新的監管流程的獨立機構,旨在保護衍生品市場的完整性。NFA活動范圍包括以下:

對外匯經紀商進行全面調查,授予合格經紀商必要的外匯運營牌照;

保證外匯經紀商符合必要的資金要求;

打擊詐騙;

要求外匯經紀商的所有交易和相關業務活動做好完備的記錄並進行報告。

美國監管的重要規定:

「客戶」的定義是:資產少於1000萬美元且大多為小額交易的個人。美國監管主要是保護個人投資者。高凈值個人可能不作為標准監管外匯經紀商賬戶類型;

主要貨幣對的杠桿比例限制在50:1,或者入金要求為外匯交易名義價值的2%,以保護沒有專業知識儲備和經驗不足的投資者過度交易或者冒太大的風險。主要貨幣對包括英鎊、瑞郎、加元、日元、澳元、紐元、瑞典克朗、挪威克朗和丹麥克朗;

次要貨幣對的杠桿比例限制在20:1,或者名義交易價值的5%;

做空外匯期權時,名義交易價值加上期權溢價將作為保證金;

做多外匯期權時,所有期權溢價將作為保證金;

先進先出法則(FIFO)禁止在同一類外匯資產中同時持有頭寸,這樣也避免了外匯交易對沖的可能;

外匯經紀商保管的客戶資金應只能由美國或者全球金融中心國家的合格機構所持有。

美國的監管有什麼不同

投資者必須留心每家外匯經紀商的背景、監管狀態和運營地址,在開通交易賬戶前也應了解其網址和交易應用。有很多網站宣稱只收取低經紀費用並提供高杠桿比例,有些杠桿比例甚至高達1000:1。然而,幾乎所有這類網站都是在美國以外地區運營的,而且可能並沒有其運營地的必要監管。當然,也有一些在運營地有授權的公司,卻沒有獲得美國的監管。每個國家的杠桿比例、入金要求、報告制度和投資者保護也不盡相同。

調查經紀商的監管狀態

NFA提供經紀商注冊信息和背景(BASIC)在線查詢,美國外匯經紀商的NFA ID、公司名、個人名或者基金池名稱都可以查詢到這家公司的監管狀態。要注意,一定要使用正確形式的名稱和ID,因為很多外匯經紀商旗下可能有數個不同的品牌名,如網站名可能和法定公司名稱也不一樣。

E. 美國全國期貨協會的籌備工作

推動NFA創建進程的是一個成立於1976年、由來自芝加哥和紐約的期貨業官員組成的籌備委員會,他們在交易所運作、經紀公司管理、商品交易和交易協會活動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NFA籌備委員會(1976-1982)成員:(Leo Melamed(主席)、David T. Johnston(副主席)、John J. Conheeney、George D.F. Lamborn、Warren W. Lebeck、Leslie Rosenthal、Howard A. Stotler)籌備委員會成員與期貨業內的其他領導進行充分交流,並在不同的場合下舉行了幾次業內代表參加的籌備會議,這些會議持續到1981年NFA正式被CFTC批准成立。
在初期,籌備委員會達成了一些重要的共識:
第一,為了真正實現降低成本,要成立惟一的代表期貨業各個方面的全國性組織,而不是一個分散的地區性或者局部性的期貨協會;
第二,除非加入NFA,行業各層次的從業機構或人員不可能成功地進行自律管理,同時不能自由地退出協會以迴避遵守道德上的和財務上的規則。另一方面,籌備委員會決定,NFA的會員資格應該向期貨行業的所有機構或個人開放,同時NFA的會員資格對於那些直接處理投資者交易的機構或個人來說應該是強制性的。
1977年2月,籌備委員會到CFTC就一些初步的設想進行匯報,CFTC認為NFA的設想是朝成立注冊期貨協會的目標邁出了有價值的一步,CFTC提議與NFA的代表一起建立一個可行的組織並且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尋求可供選擇的方案。1977年6月,NFA籌備委員會向CFTC提供了一份統一會員資格要求的計劃,要求業內直接從事公眾業務的所有機構或個人都必須成NFA的會員,CFTC原則上批准了這一強制性NFA會員資格概念。
1978年,籌備委員會集中精力於修改《商品交易法》,NFA的三個修正案均被國會在1978年的《期貨交易法》中所採納。這些修正案涉及強制性會員資格和簡化高成本的程序等問題。1982年頒布實施的《期貨交易法》又在這方面進行了更完善的修訂,包括擴大NFA的權力,承認《商品交易法》所規定的全部注冊義務。此外,國會再次確認了強制性NFA會員資格的原則。
在籌備期間,NFA得到了期貨交易所的資金支持,同時按照《國內稅收法》獲得免稅待遇。NFA還出版和散發了詳細解釋NFA情況的小冊子。一個由籌備委員會委員組成的預備董事會被選舉出來,NFA了聘請了臨時官員進行管理。NFA的正式注冊申請於1981年3月16日提交給CFTC,在經過聽證會並廣泛地考查了公眾的意見後,CFTC於1981年9月22日正式批准注冊成立NFA。1981年12月,一個代理執行官被任命,1982年1月,一個臨時辦公室對外開放。
在1982年剩下的時間里,NFA的全職總裁被任命,經驗豐富的管理、法律、文秘、監察和注冊部門的員工被僱傭,NFA系統開始運作,會員開始登記,一個過渡董事會被任命,並設立了位於芝加哥和紐約的常駐辦公室。1982年10月1日,NFA的第一項監管計劃(針對FCMs的)開始實施。1983年2月,NFA第一個由會員選舉產生的董事會宣布成立,終於結束了歷經六年多的不平凡的籌備工作。

F. 美國政府對期貨市場的監管模式對我國完善期貨市場監管體系有何借鑒意義

1. 美國期貨市場的監管模式
l 1974 年以前,美國期貨市場都由交易所自我管理,交易所通過執行各種規則和發揮理事會、專業委員會及各職能部門的作用,有效實施自我管理。
l 20 世紀70 年代期貨交易品種擴大到金融產品後,由政府、期貨業協會和交易所組成的三級監管模式逐步形成。
l 1974 年美國國會在原來《商品交易所法》的基礎上通過了系統嚴密的《商品交易委員會法》,並成立了全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CFTC 是美國期貨市場最高權力和監管機構,它通過制定嚴密高效的法規貫徹實施國會通過的法律,宏觀上對市場參與者進行管理。
l 1981 年美國期貨業協會(NFA)注冊成立,協會會員遍及期貨公司、咨詢顧問、基金經理、結算銀行、交易所、社會公眾及有關商業機構,具有充分的廣泛性。期貨業協會代表著整個行業各方面的切身利益,真實反映著行業的呼聲和要求。在美國三級監管模式中,在政府宏觀管理下,交易所和期貨業協會的自律管理至今一直發揮著市場管理的基礎和核心作用。

中國期貨市場是適應現貨貿易的需要在遠期現貨市場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最早的鄭州商品交易所和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就是以原有現貨批發市場為依託成立的。在舊的計劃經濟條塊分割的格局下,在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支持下建立期貨市場是歷史的必然。
l 在1992-1998 年期間,中國期貨市場的政府監管實質上也主要是由各自的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實施的,同時交易所自我管理發揮著重要作用。當時在此背景下,各期貨交易所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新品種不斷推出,市場規模逐年擴大。當然,其中存在的問題也很快暴露出來,一是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難以實現專業化管理,有時為了追求地方和行業利益,對交易所放任不管;二是市場缺少應有的法律法規,導致交易所自律管理無所遵從,有些交易所過分追求市場規模和短期利益,甚至縱容過度投機和違規操縱行為,市場功能受到較大扭曲。所以,在此期貨市場多頭分散管理期間,國務院從1993 年開始多次發布行政命令,停止了大部分上市品種的交易,交易所也由15 家減少到3 家。
l 1998 年以證監會為中心的集中監管模式形成。中國期貨市場的清理整頓基本結束,原來隸屬於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交易所正式收歸證監會。此後,1999 年6 月《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頒布,中國證監會也出台了關於交易所、期貨公司等四個配套管理辦法,進一步確定了以中國證監會為中心的集中監管模式。這種監管模式是與清理整頓的歷史階段相適應的,它把中國期貨市場由盲目、無序發展導向了理性、有序發展的軌道。
l 以政府監管為主,還是以自律監管為主,目前已是中國期貨市場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政府監管而言,政府監管具有統一性、權威性、強制性,能夠切實貫徹落實國家法律法規,克服市場失靈,保護市場參與者合法利益,維護市場長期穩定發展。但是,政府監管也具有被動性、滯後性、突然性和不可逆性。行政監管只能是事後干預,突然採取行政干預容易給市場帶來硬傷和後遺症,干預過多過細容易導致市場低效率和無活力。所以,以政府監管為主,只能是在期貨市場出現混亂、偏差和風險時採取的階段性政策,一旦市場恢復了有序發展,政府應主要用法律法規對市場進行宏觀管理,讓市場充分發揮自律管理職能。以自律管理為主,可以減輕政府部門的壓力,分散市場監管風險,有利於市場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完善。
近十年來,世界期貨市場國際化、一體化步伐加快,成功的期貨市場監管模式也呈現出趨同性:
l 從監管體制看,三級監管模式已被各國普遍認可。這種分層化監管,有助於環環相扣,層層控制,互相制衡,分散風險,有利於不同層次藉助於市場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對市場綜合監管。
l 從監管重點看,大多都把交易所和行業協會的自律管理作為期貨市場監管的基礎和核心力量,尊重市場規律,保證監管的市場化和靈活性。
l 從監管的手段看,各國都強調政府要從宏觀上對市場進行法制化管理,保證期貨市場發展的有序性、穩定性和持續性。
l 從發展角度看,各國都在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總結監管經驗教訓,分析檢查各自監管模式的有效性,在實踐中對其不斷進行改進和調整,從而更好的保護期貨市場的競爭性、高效性和流動性,提高為市場參與者服務的水平。

哥們你是寫論文用吧,不給分真心有點少。
這是中大高博士的論文,摘了一部分給你了,希望有用

G. 凌銳金融集團的監管機構是美國期貨協會(NFC)嗎

查了下,凌銳的美國期貨協會的注冊牌照號:0507196 ,是正規且合法的,那麼什麼是美國期貨協會 ?美國期貨協會National Futures Association(NFA)是根據美國《商品交易法》第17節的規定,於1976年組建的期貨行業自律組織,屬非盈利性會員制組織,是美國期貨及外匯交易非商業獨立監管機構。《商品交易法》第17節源自1974年的《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法》第三章,該部分規定了期貨協會的登記注冊和CFTC對期貨專業人員自律管理協會的監管。目前正規的外匯交易商大多在美國、英國,美國作為世界經濟大國,美元也在全世界有著很大影響。因此,美國作為外匯交易來說,也是一個主要的交易市場,它所擁有的外匯保證金交易商也最多。而且世界比較知名,規模實力雄厚的大交易商也大多在美國。加上它的監管比較健全,法律制度完善,是最好的選擇。

H. 美國對金融體系監管的主要機構有哪些

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s)、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Exchange Commission)和金融行業監管局(Financial Instrial Securities Bure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