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金融公司收購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金融公司收購

發布時間: 2021-03-23 20:06:16

A. 產業資本並購和金融資本並購的區別

產業資本並購和金融資本並購的區別

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不同,是一種寄生性資本,既無先進技術,也無須直接管理收購目標。金融資本一般並不以謀求產業利潤為首要目的,而是靠購入然後售出企業的所有權來獲得投資利潤。因此,金融資本並購具有較大的風險性。

  1. 產業資本並購

一般由非金融企業進行,即非金融企業作為並購方,通過一定程序和渠道取得目標企業全部或部分資產所有權的並購行為。

並購的具體過程是從證券市場上取得目標企業的股權證券,或者向目標企業直接投資,以便分享目標企業的產業利潤。

正因為如此,產業資本並購表現出針鋒相對、寸利必爭的態勢,談判時間長,條件苛刻。

2.金融資本並購

一般由投資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金融投資企業、私募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進行。

金融資本並購有兩種形式:

(1)金融資本直接與目標資本談判,以一定的條件購買目標企業的所有權,或當目標企業增資擴股時,以一定的價格購買其股權。

(2)由金融資本在證券市場上收購目標企業的股票從而達到控股的目的。

B. 金融界的企業收購

金融界及其下屬公司已經於2006年7月3日簽署了一份收購協議,將以1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服務於國內證券和投資公司的金融信息資料庫提供商——深圳巨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此次收購預計將增強公司在業界的領先地位,並為開發資料庫產品提供更多契機。
根據此次收購協議,金融界及其下屬公司將向深圳巨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股東支付100萬美元的費用 ,以掌空該公司100%的股權。另外,金融界還將向深圳巨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一位股東支付484,425港元(約62370美元),作為深圳巨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歸還該股東的欠款補償費用。此次收購有待於中國監管部門的批准,而且還需符合其它例行的交易收購條件,此次收購預計於2006年8月底完成。 金融界已於2006年10月1日完成收證券之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證券之星」),同時,金融界一家子公司也完成收購運營Stockstar com網站的證券之星關聯公司。
金融界與證券之星達成協議,將分別支付650萬美元和人民幣1200萬元,總計約800萬美元,收購證券之星及運營Stockstar com的關聯公司的全部股份。Stockstar com創建於1996年,是中國著名的財經和證券網站。 金融界已經於2007年9月7日與中國香港證券公司——日發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東簽署了一份最終協議。
根據協議規定,金融界將以3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日發投資有限公司85%的股權。日發投資是一家擁有35年歷史的香港證券公司。
此最終協議規定,此次交易的具體收購金額將基於收購完成之日的日發投資有限公司的凈資產總值而定。另外,金融界還保留在此次交易完成後5年之內收購日發投資有限公司所剩15%股份的權利。
此次交易還取決於以下幾大因素:1、日發投資有限公司在此交易完成日保留香港注冊券商身份;2、香港證監會批准金融界成為日發投資有限公司的大股東;3、此次交易相關的其它一般性條款。另外,如果在此次交易完成日,金融界累計收購的日發投資有限公司股份低於其總股本的75%,金融界有權單方面中止交易。此次交易預計在2007年底之前完成。

C. 金融公司被並購需要封賬,現在投資的錢不能兌付該怎麼辦

那就要確認是不是真的被並購,並購他的企業資質怎麼樣,並要求確認一個並購時間,兌付時間。如果真是能被並購,說明他還有一定的價值,比起那些爆雷的公司,已經是好很多了。

D. 收購一家金融公司要多少錢

看你想收哪裡的金融公司,注冊地址不一樣的話,價格相差比較大,可以私聊

E. 金融公司可以收購的嗎

當然可以的,不過收購的時候要注冊查看公司是否干凈,有沒有債務等,最好找專業的機構處理,在查清楚沒有問題後需要到工商局去辦股權變更。

F. 誰能收購投資金融類公司

很多地方都可以

G. 中國有哪些公司是做不良資產和債權收購的

一、主要是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東方、長城、信達和華融,當年四大銀行上市剝離的不良資產主要是出售給這四家。

1、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 對應接收中國銀行的不良資產

2、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 對應接收中國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部分的不良資產

3、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對應接收中國工商銀行部分的不良資產

4、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 對應接收中國農業銀行的不良資產

5、現在各公司同樣也接收、處置其他金融機構和非對口銀行的不良資產

二、不良資產收購市場的賣方:又稱為不良資產的供給方或提供方,包括銀行、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及非金融機構(包括實業企業等)。

其中,來自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主要為來自銀行的不良貸款和來自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各類不良資產,而來自實業企業的不良資產主要為應收賬款。在政策性業務階段和商業化轉型階段,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所收購的不良資產主要來源於銀行類金融機構。

(7)金融公司收購擴展閱讀:

國有銀行不良資產與政府債務

中國銀行系統特別是國有銀行系統的"壞債"占銀行貸款總額的比重很高,這似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沒有這方面的准確的數字,只能根據各方面的信息加以估計。

為了最大程度地估計風險,避免低估問題的嚴重性,採用見到的各種估計當中較為嚴重的一種,即估計不良資產占銀行貸款總額的25%。

國有企業負債嚴重,當然首先是因為體制方面的問題。在國有企業、國有銀行、政府幹預這種三位一體的國有經濟體制下,國有經濟這個整體對社會欠下的"壞帳" 總會以各種形式發生(財政補貼、三角債、工資拖欠、垃圾股票、垃圾債券、通貨膨脹,等等,我們這里暫不詳細分析)。

但以銀行壞債這種特殊形式發生,其中一個具體的原因,就是從8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逐漸地將國家財政對國有企業的財務責任,轉移到了銀行。

H. 為什麼進行金融業並購

在國內產業整合和經濟轉型的背景下,產能嚴重過剩成為並購市場火爆的原因。
在間接融資為主的國內金融體系下,傳統的商業銀行往往以存貸款為主,2005年國內各大商業銀行先後成立了投資銀行部,主要經營包括債務融資工具、銀團貸款、兼並收購、財務顧問和股權融資等非傳統銀行業務。進入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商業銀行的綜合化經營已經勢不可擋,除了傳統的並購貸款業務以外,各個商業銀行都在拓展自身的並購業務產品線,包括並購顧問、並購貸款、並購銀團、並購債券、並購基金以及和第三方機構合作的並購夾層融資,以在並購重組大潮中把握先機,實現商業銀行自身的業務轉型。商業銀行開展並購金融業務具有其他金融機構不可比擬優勢。
全產業鏈優勢。商業銀行匯集了收購兼並專項財務顧問,融資顧問和融資安排各個方面,同時由於客戶優勢和網點優勢帶來的撮合業務的優勢。從這個意義上講,商業銀行占據了並購重組業務的整個完整的價值鏈。和國內眾多證券公司和咨詢公司相比,商業銀行能夠對於客戶提供從方案設計、融資安排、後續支持等全方位、迅速便捷、低成本的服務,優勢無可比擬。
並購融資優勢。商業銀行是我國企業尤其是大企業進行並購融資的主要來源。在並購融資市場商業銀行優勢主要表現在:融資速度快、資金實力強、資金成本較低、靈活性較大、融資信譽好等方面。商業銀行和一般的投資銀行不同,更加註意和企業的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銀行不僅參與企業並購重組的整個過程,而且作為企業持續發展顧問,參與公司結構調整,資本充實和重新核定、資本結構優化設計等。正是由於以上的原因,目前,銀行貸款成為我國並購市場的重要資金來源。
客戶與信息優勢。商業銀行客戶眾多,和客戶的合作不局限在單筆業務上,對客戶的需求、客戶的實際經營情況更加了解。商業銀行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客戶優勢,通過自身的網路協助客戶尋找買方和賣方,體現強大的撮合能力;同時商業銀行也可以發揮自身的渠道優勢,和證券公司、咨詢公司、股權基金、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緊密合作,交換信息,從而有效地實現並購業務的配對和撮合,提升並購交易的成功率。
整合優勢。並購是否成功主要取決於並購方和被並購方是否能夠有效地發揮協同效應,並購方是否能夠有效的實現並購整合。商業銀行能夠通過多種金融手段,包括融資結構優化、貿易融資等多種手段,幫助被並購企業提升績效,實現協同效應。此外,商業銀行還可以通過組織銀團貸款等方式有效地重整被並購企業的債務結構,調整銀行關系,並幫助並購方更好的管控被並購方的現金流,有效地降低並購風險。

I. 什麼是金融收購!市盈率的定義!

市盈率簡單地講,就是股票的市價與股票的每股稅後收益(或稱每股稅後利潤)的比率。例如:某股票的股價是24元,每股年凈收益為0.60元,則該股票的市盈率為24/0.6=40元。其計算公式為:S=P/E。其中,S表示市盈率,P表示股票價格,E表示股票的每股凈收益。很顯然,股票的市盈率與股價成正比,與每股凈收益成反比。股票的價格越高,則市盈率越高;而每股凈收益越高,市盈率則越低。股民投資股票的目的是為了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收益。因此,在選擇股票投資品種時,一般都傾向於投資那種購進成本(購買股票所需的價格)較低,而收益(在這里就是每股凈收益)較高的股票。按照公式來看,就是P應較低,而E則應較高,這樣,S是越低越好。因此,購買股票的股民進行股票投資選擇時,一般都要測算或查閱各股票的市盈率。

那麼,是否是股票的市盈率越低就真的越好呢?不一定。 市盈率只是某日的股票價格與該股票每股收益的比率。由於股票的價格時時波動,公司的年終每股凈收益也會因為總股數的變化而變化,從而股票的市盈率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因此,人們在比較市盈率的同時,更多地考慮股票的成長率,即公司的收益增長率。比如甲公司T年的年終稅後利潤為5000萬元,其總股數為2億股,t日其股票價格P為10元。則其每股凈收益E為5000/20000=0.25,市盈率S甲為10/0.25=40;乙公司T年的年終稅後利潤為8000萬元,其總股數為2.5億股,t日其股票價格P為10元。則其每股凈收益E為8000/25000=0.32,市盈率S乙為10/0.32=31.25。從計算的結果來看,甲公司的市盈率高於乙公司:40>31.25。所以,如果光是以t日兩種股票的市盈率來決策投資,應該投資乙公司的股票。

但是,如果甲公司的利潤年增長率為15%,而乙公司為8%。則投資者在選擇時就要考慮到現在的投資到未來的收益孰高孰低。比如,T+1年時,甲的總股數仍為2億股,利潤為5000(1+15%)=5750萬元,乙的總股數也不變,為2.5億股,利潤為8000(1+8%)=8640萬元,再來按照t日的股價來分析兩種股票的市盈率情況:P甲=10元,E甲=5750/20000=0.2875元;S甲=34.78;P乙=10元,E乙=8640/25000=0.3456元;S乙=28.93,S甲>S乙。到T+2年時,P甲=10元, E甲=5750(1+15%/20000=6612.5/20000=0.33元,S甲=10/0.33=30.3;P乙=10元, E乙=8640(1+8%)/25000=0.37元,S乙=10/0.37=27。按照市盈率來看,甲的市盈率高於乙,但是,甲的收益增長率則始終高於乙。以上我們假設了兩種股票的股數都未作改變,如果兩種股票的股數在兩年內都作了調整,則每股收益又會有很大的不同。以上的分析說明,市盈率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作為投資的決策因素,不可單以之作依據。在實際的投資中,要與股票的成長率結合起來考慮才比較全面。只有市盈率低,同時成長性也好的股票才是最佳的選擇。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時候,比較兩種股票的市盈率,大致說明這樣一個情況:如果公司的每股收益不變,市盈率越高時,則獲得該種股票的價格成本就越高;或股價不變時,市盈率越高,則該種股票的每股收益就越低。因此,市盈率所反映的只是按照過去的每股收益率來判斷的獲取同等收益的成本的高低程度。股價越高,市盈率越高,成本越高;相反,則越低。但是由於市盈率是隨著股價而不斷變化的,且這個指標是以現時的價格去與過去的收益率作對比。因此,在實際運用市盈率作為投資參與指標時,還應關心上市公司的未來收益發展狀況,也就是股票的成長性。如果只看市盈率,不顧成長率,很可能所選的股票是過去的驕子,今日的垃圾。反映到具體指標上就是:成長率的下降引起市價的下跌,市價的下跌又導致市盈率的上升。當然,我們將這個情況舉出來,是為了說明在投資時不應將寶全部押在市盈率低的股票上,明智的做法是通過對產業、企業的現狀和發展狀況進行分析,選擇價位較低、有發展潛力的個股。即應在考慮市盈率低的同時,更多地關注股票的成長性。

至於金融收購,可能就是金融公司之間的收購業務,如:香港《英文虎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梅隆金融(Mellon Financial Corp.)的一個子公司已經買下了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本息合計余額為人民幣42億元的不良貸款。

報導稱,該不良貸款資產包涉及陝西的284戶債務人。資產包出售價格未予披露。

報導稱,梅隆金融在12月1日的公開競價中擊敗的對手包括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和Spinnaker Capital Group。

賺點積分,同時增加點知識,如答得不好請您要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