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匯市場動態最新的哪裡有
飛博外匯就是好會每天更新最新的呀,這個平台還不錯啦
2. 如何玩轉全球外匯市場的最新相關信息
可以去一些相關的外匯數據網站去看看。
3. 國際市場信息議題中外匯信息包含有哪些
1、24小時連續交易體系 —— 從東京、巴林、倫敦至紐約 2、市場的統一性 —— 開盤匯率承接前一個市場的收盤匯率3、市場有深度,流動性好 —— 匯率是以小數點後面4位數來計量,如£1=$1.9880。4、外匯交易以美元為主5、外匯交易成本低 —— 每筆外匯交易的成本從13美元下跌到1美元6、外匯交易越來越虛擬化
NetX平台 FCA全面監管
4. 外匯市場的財經數據有哪些怎麼看呢
外匯市場的財經數據就是會影響到貨幣市場波動的政治、經濟信息,主要以財經日歷和經濟報告的形式呈現。比如我們看到金十數據的財經日歷,如下圖:
財經日歷會包含每個交易日從凌晨12點開始24個小時內的公開數據,並且已經按國家劃分好了。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布的數據具體是GDP還是消費者信心指數。此外,財經日歷也會幫助大家判斷數據的重要程度。一般來說,星級越多、數據越重要,比如像非農就業人數可能會引發市場地震,所以是5顆星!
然後就是公布的具體數值,一般會有三個數值:前值、預測值和公布值。前值就是上一次公布的數值,預測值就是市場對於還沒公布的數值的預期,至於公布值好理解,就是最新公布的數值。
一般來說,公布值好於預測值好於前值,則利多該貨幣。舉個例子,我們在之前「基本面」的介紹中,有跟大家提過CPI,也就是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概念。假如美國7月CPI前值是1.8%,預測值是1.9%,而實際公布的數值是2%,公布值明顯大於預測值大於前值,那麼美元通常就會上漲。
如果說數值太多,容易記混,以至於分不清利多利空,沒關系!因為財經日歷一般會在數據公布的瞬間,給出最直接的判斷!比如圖中20:30公布的美國第二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修正值,公布值4.2%>前值4.1%>預測值4%。數據表明,美元經濟強勁對於美元有利,所以後面會直接顯示「利空金銀」,並以顯眼的顏色加以區分。
除了這些財經數據外,實際上每天還會有一些重要的財經大事發生,比如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會晤。假如該事件可能對貨幣市場造成影響,就會被記錄並標識出重要程度,同樣也是星級越多越重要。
最後就是假期休市的的安排。由於不同國家文化風俗的差異,都會有一些獨特的假期。比如我們知道中國在國慶節時會休市5天,交易所是停止交易的。可人家歐美不過咱們的國慶節啊,所以他們仍然會正常交易。但始終交易者的數量是有所減少的,所以就會間接影響到市場。為此呢,我們也是需要多多關注假期休市時間的。
相信有些朋友已經在利用財經日歷進行交易了,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怪現象」:就是有些數據一公布,市場要麼暴漲要麼暴跌;而另外一些數據公布之後,行情卻波瀾不驚,以致於一些剛入門的交易者就變成了「驚弓之鳥」,特別怕撞上這些數據公布,不敢交易。
那麼,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專門列出機構參考的財經數據列表,並且用簡單直觀的方式加以解讀,以方便大家分清其中的重要性。
1.非農就業數據(重要程度☆☆☆☆☆)。每月第一個星期五由勞工統計局公布,非農就業數據包括非農就業人口數量增長率、失業率、平均時薪。非農就業人數增加反映出製造行業和服務行業的發展及其增長,數字減少便代表企業減低生產、經濟步入蕭條;在沒有發生惡性通脹的情況下,如數字大幅增加,顯示一個健康的經濟狀況,對美元應當有利。
2.聯邦基金利率/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聲明(重要程度☆☆☆☆☆)。每年由美聯儲公布八次,主要是指美聯儲制定的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是影響外幣評估的重要因素。通常,利率決議的公布會立即反應在市場波動上(一般而言加息利好美元、降息利空美元)。所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聲明往往伴隨著利率決議一同發表,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聲明主要是關注未來的,以此削減利率決議對當前市場帶來的波動。同樣還有其他央行比如歐洲央行、澳洲聯儲利率決議同樣會對該貨幣產生巨大影響。
3.GDP國內生產總值(重要程度☆☆☆☆)。GDP是一個國家經濟活動水平最寬泛的衡量指標,也是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健康運行的主要判斷依據。GDP反映的是一個國家年度除去通貨膨脹後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通常,GDP分為三次公布:國內生產總值預算值,國內生產總值初值,國內生產總值修正值。由於國內生產總值預算值首先公布,所以對市場的影響往往是最大的,而且數值越大對於貨幣的利好越大。
4.零售銷售數據(重要程度☆☆☆☆)。零售銷售數據是最廣泛最直觀反映消費者支出數據,就是大家這段時間花了多少錢,為經濟生產帶來了多少需求量,所以零售銷售越好,對於貨幣越容易產生正向影響。
5.CPI 消費者價格指數/PPI 生產者物價指數(重要程度☆☆☆☆)。CPI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是通貨膨脹的直觀反應,而PPI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業購買的一籃子物品和勞務的總費用,是通貨膨脹的先行指標。同樣也是數值越大對於貨幣的利好越大。
6.ISM非製造業指數/ISM製造業指數(重要程度☆☆☆)。由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公布,是經濟是否健康的先行指標,由每月調查400個企業編制的,如果ISM指數大於50表明製造業蓬勃發展,如果小於50表明製造業萎縮。
7.EIA原油庫存(重要程度☆☆☆),反映了每周的美國公司的商業原油庫存的變化。庫存的增減,會影響到原油價格,有時也會對加元產生影響,因加拿大油砂出口占經濟比重大。通常庫存大幅增加,表明原油需求減少,油價會下跌,而庫存大幅減少,則油價會上漲。
8.央行行長或國家領導人講話,發表一些關於貨幣政策傾向相關的言論(重要程度☆☆☆☆),如果鷹派也就是態度強硬則利好貨幣,通常該貨幣會上漲,而鴿派言論則利空貨幣。
以上是我們為大家整理的比較常見且影響會較大的財經數據。當然啦!導致市場波動的因素並不僅限於此,只不過希望能大家能多了解一些數據的本質,學會辨別好壞與真假,不盲目聽信跟隨,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財經數據以抵禦風險。
5. 外匯交易要關注哪些信息
基本的外匯知識是投資者進行外匯交易所必須具備的一個前提,在進行外匯交易時,投資者還需要關注外匯市場的最新新聞資訊以及行情走勢,這有利於投資者進行下單交易。
6. 請簡述國際市場信息議題中的外匯信息有哪些
這些在外匯平台上面都是可以看到的吧,因為我就見過這些數據,InterGroup
7. 如何看待外匯市場的最新相關信息
周期的問題:周期的問題是哪一個市場都存在的問題。例如,央行的利息的周期對資產市場的影響非常大。如果你把握了他們的利息周期,在資產市場獲利的機會就比較大。外匯市場里的周期也是存在的。美國實際利率的變化是左右美元周期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短線來說,也是有周期的。不過,影響短線周期的因素每次都不同。我不相信有固定的周期存在。在千變萬變的市場中尋求固定的周期不是在實事求是的作風。
市場本身就是消化預期的工具。例如,市場預期美國加息的周期過了以後,會開始新的周期。那個時候市場是圍繞什麼因素發展,到了那個時候才知道。例如,數據,突發性的政治或經濟事件,即是說炒消息的周期。作為炒匯者,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及時找到周期的變化,焦點的變化和主角,以後在那個周期期間如何採取正確的投資策略。因為每個周期期間每個貨幣的活動能力都不同。都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實況的經驗。
形成外匯市場的趨勢的原油,保證金,期權,實盤都是一樣的。唯一的分別就是風險控制方面的問題和入市的適當時機。假如你的保證金杠桿比率高的話,開始的時候入市的准確度要非常高才行。一旦盈利在手,要看重長線,問題是你要先知道怎麼分別中長線的趨勢。
外匯市場中長線的趨勢只要是視力還可以的人都可以分辨出來的。現在升或跌。問題是什麼因素會形成這樣的明顯的趨勢呢。理由非常簡單。就是全世界的熱錢都向錢看。一個國家的股市,債券,房地產的穩定性和可升度是主宰全球幾萬億美金的方向的主導因素。
8. 從哪裡獲取外匯市場信息
任何交易的核心在於即時發現對市場有影響的信息。這里的信息分為最直接的價格信息和基本面信息。對於普通的投資者或交易人而言,最為關鍵的是能夠直接找到市場價格信息。對於外匯交易而言,必須要實時獲得即時報價,也就是通常而言的匯率走勢。一般而言,無論您是個人還是公司,都可以從外匯經紀商處獲得一個免費的實習交易平台,登錄賬戶,都可以查到即時的外匯報價。這個報價和真實的銀行報價差別很小。
獲取新聞數據信息
獲取新聞數據就要比獲取價格數據要講究多了。這其中有幾個原因,其一,即使外匯經紀商提供免費的外匯軟體給您看盤,但是裡面的新聞數據不是免費的, 只能用一個月。大多數的新聞數據在國外都是通過大的信息服務商購買的,這個價格相當之高。而且,市場的新聞數據一定需要來源可靠才行,否則一個小的誤差會對交易計劃和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對於普通投資人來說,從什麼地方獲取這些信息呢?這就要感謝我們發達的財經媒體了。目前很多財經網站都已經和路透、彭博合作,可以直接從那裡拿到新聞信息。
財經網站可以通過某些財經網站來獲取這些信息,比如幾個著名的財經網站和訊,金融界等。這些網站的報價也基本能夠達到實時的水平。有一個小地方要提醒各位注意,在同一個時間點,這些來源的外匯價格報價並不是一定一樣的。原因在於,您所看到的報價屬於「參考價格」的范疇,和真實交易價格很接近。但是真實的交易價格是根據成交金額以及貨幣對不同有所變化的。
9. 全球主要的外匯交易市場有哪些
全球主要的外匯市場
世界上交易量大且有國際影響的外匯市場有倫敦、紐約、巴黎、法蘭克福、蘇黎世、東京、盧森堡、香港、新加坡、巴林、米蘭、蒙特利爾和阿姆斯特丹等。在這些市場上買賣的外匯主要有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瑞士法郎、日元、義大利里拉、加拿大元和荷蘭盾等十多種貨幣,其他貨幣也有買賣,但為數極少。
一、倫敦外匯市場
倫敦外匯市場由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及外國銀行在倫敦的分行、外匯經紀人、其他經營外匯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英格蘭銀行構成。倫敦外匯市場有約300家領有英格蘭銀行執照的外匯指定銀行,其中包括各大清算銀行的海外分行。世界100家最大的商業銀行幾乎都在倫敦設立了分行。它們向顧客提供了各種外匯服務,並相互間進行大規模的外匯交易。倫敦外匯市場上的外匯經紀人有90多家,這些外匯經紀人組成經紀協會,支配了倫敦外匯市場上銀行間同業之間的交易。
倫敦外匯市場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而是用電傳、電報、電話及電子計算機控制系統進行交易,因此它是一個抽象市場。市場上的交易貨幣幾乎包括所有的可兌換貨幣,規模最大的是英鎊兌美元的交易,其次是英鎊兌歐元和日元的交易。此外,像美元兌歐元、歐元兌日元、日元兌美元等多邊交易,在倫敦外匯市場上也普遍存在。
在倫敦外匯市場上的外匯交易類別有即期外匯交易、遠期外匯交易和調期外匯交易等。除了外匯現貨交易外,倫敦也是最大的外匯期貨和期權交易市場。
二、紐約外匯市場
紐約外匯市場不僅是美國外匯業務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外匯市場之一,從其每日的交易量來看,居世界第二位,也是全球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
紐約外匯市場是抽象的外匯市場,它通過電報、電話、電傳、電腦終端機與國內外聯系,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參加市場活動的有聯邦儲備銀行、美國各大商業銀行的外匯部門、外匯銀行在美國的分支與代理機構、外匯經紀人、公司財團、個人等。聯邦儲備銀行執行中央銀行的職能,同許多國家銀行訂有互惠信貸,可以在一定限度內借入各種貨幣,干預外匯市場,維持美元匯率的穩定。紐約外匯市場上的大商業銀行是最活躍的金融機構,外匯買賣和收付通過它們在國內外的分支行和代理機構進行。
紐約外匯市場由三部分組成。第一是銀行與客戶之間的外匯交易市場,第二是紐約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市場,第三是紐約各銀行與國外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市場。其中紐約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市場是交易量最大的市場,占整個外匯市場交易量的90%。因此,商業銀行在外匯交易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外匯交易主要通過商業銀行辦理。
在經營業務方面,美國沒有外匯管制,任何一家美國的商業銀行均可自由地經營外匯業務。
在紐約外匯市場上交易的貨幣,主要有歐元、英鎊、加拿大元、日元等。據紐約兩幫儲備銀行的數據,在紐約外匯市場上,交易量最大的是歐元,佔40%,其次為日元23%,英鎊19%,加拿大元5%。
三、東京外匯市場
東京外匯市場是隨著日本對外經濟和貿易反展而發展起來的,是與日本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進程相聯系的。
在交易方式上,東京市場與論歘市場、紐約市場相似,是無形市場。交易利用電話、電報等電訊方式完成。在外匯價格制定上,東京市場又與歐洲大陸的德國、法國市場相似,採取「訂價」方式。每個營業日的上午10點,主要外匯銀行經過討價還價,確定當日外匯價格。
從交易貨幣和種類看,因為日本的進出口貿易多以美元結算,所以東京外匯市場90%以上是美元對日元的買賣,日元對其他貨幣的交易較少;交易品種有即期、遠期和掉期等。即期外匯買賣又分為銀行對客戶當日結算和銀行同業間的次日結算交易。東京外匯市場上即期、遠期交易的比重都不高,掉期業務量很大。而其中又以日元/美元的掉期買賣為最大。
四、新加坡外匯市場
新加坡外匯市場是隨著亞洲美元市場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是全球第四大外匯市場,日平均交易量僅次與東京。新加坡外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是外匯銀行、外匯經紀人、商業客戶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外匯市場上,銀行間的交易都通過經紀人進行,但外匯經紀人只獲准作為銀行的代理進行外匯交易,不能以本身的賬戶直接與非銀行客戶進行交易。新加坡的銀行與境外銀行的外匯交易一般直接進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作為監督和管理外匯銀行、干預外匯市場而參加。
新加坡外匯市場屬於無形市場,通常上午8點開市交易,下午3點收市。
五、香港外匯市場
香港是個自由港,是世界第五大外匯交易中心。每天開市的正式時間是上午9點,但許多金融機構半小時以前就有行市顯示。到下午5點,各大銀行都已沖平當日外匯頭寸,基本上不再作新的成交,一般可以認為下午5點是收市時間。但實際上,許多機構在香港的外匯市場結束後,繼續在相繼的倫敦市場、紐約市場完成交易,直到紐約市場收市才停止。
香港外匯市場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港元兌外幣的市場,其中包括美元、日元、歐元、英鎊、加元、澳元等主要貨幣和東南亞國家的貨幣。當然也包括人民幣。二是美元兌其他外匯的市場。這一市場的交易目的在於完成跨國公司、跨國銀行的資金國際調撥。
在香港外匯市場中,美元是所有貨幣兌換的交易媒介。港幣與其他外幣不能直接兌換,必須通過美元套購,先換成美元,再由美元折成所需貨幣。
六、蘇黎世外匯市場
蘇黎世外匯市場沒有外匯經紀人,所有外匯交易都在銀行同業之間直接進行,參與的外匯銀行有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瑞士聯合銀行等,還有外國銀行在瑞士的分行、國際清算銀行和瑞士中央銀行即瑞士國家銀行。外匯交易中主要是瑞士法郎對美元的交易,對其他貨幣通過美元進行交叉買賣,因此瑞士法郎對,美元的匯率是蘇黎世外匯市場的主要匯率,瑞士法郎對其他貨幣的匯率採用以美元進行套算。
七、法蘭克福外匯市場
法蘭克福是德國中央銀行(德國聯邦銀行)所在地。法蘭克福外匯市場分為訂價市場和一般市場。訂價市場由官方指定的外匯經紀人負責撮合交易,它們分屬法蘭克福、杜賽爾多夫、漢堡、慕尼黑和柏林五個交易所,它們接受各家銀行外匯交易委託,如果買賣不平衡,匯率就繼續變動,一直到買和賣相等,或中央銀行干預以達到平衡,訂價活動方結束,時間大約是中午12:45。德國聯邦銀行派有專業人員參加法蘭克福外匯市場的交易活動,以確定,馬克的官價。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主要業務是美元對馬克的交易,其中70%為即期外匯,30%為遠期外匯,有時也對外幣與外幣之間的匯率變動進行干預。外匯經紀人除了撮合當地銀行外匯交易外,還隨時與各國外匯市場聯系,促進德國與世界各地的外匯交易活動。
八、巴黎外匯市場
巴黎外匯市場由15家左右的大商業銀行和為數不少的外匯經紀人組成。法蘭西銀行也是外匯市場重要參與者,其目的是對外匯市場進行監督,必要時進行市場干預,以維持法郎回家的穩定。
巴黎外匯市場為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的結合。有形市場的交易項目僅限於對客戶的交易,執行公定匯率,業務量不大。實際的交易,大部分還是在無形市場上進行的。與此相適應,巴黎外匯市場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每日的訂價市場,即每日在巴黎外匯交易所中通過拍賣外匯的方式確定法郎對各主要國家貨幣的當日匯價。另一部分是一般的外匯市場,銀行通過電話。電傳等按訂價市場確定的價格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