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外匯最新合約交割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外匯最新合約交割

發布時間: 2021-05-21 21:55:41

外匯期貨交易有交割日嗎

外匯期貨交易是有交割日的,國際貨幣市場所有外匯期貨合約的交割月份都是一樣的,為每年的3月、6月、9月和12月。交割月的第三個星期三為該月的交割日。

外匯期貨交易介紹:

  • 外匯期貨交易是指在約定的日期,按照已經確定的匯率,用美元買賣一定數量的另一種貨幣。

全世界的期貨交易所主要有:

  •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紐約商品交易所、悉尼期貨交易所、新加坡期貨交易所、倫敦期貨交易所。

  • 期貨市場至少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交易市場,另一個是清算中心。期貨的買方或賣方在交易所成交後,清算中心就成為其交易對方,直至期貨合同實際交割為止。外匯期貨和合約外匯交易既有一定的聯系,在具體運作方式也有一定的區別。

外匯期貨交易每日漲跌停板限制:

  • 每日漲跌停板額是一項期貨合約在一天之內比前一交易日的結算價格高出或低過的最大波動幅度。八種外匯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額規定如下:馬克1250美元、日元1250美元、瑞士法郎1875美元、墨西哥比索1500美元荷蘭盾1250美元、法國法郎1250美元,一旦報價超過停板額,則成交無效。

② 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和差價合約(cfds

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non-delivery forward-NDF )是一種離岸金融衍生產品,交易雙方基於對匯率的不同看法,簽訂非交割遠期交易合約,確定遠期匯率、期限和金額,合約到期時只需將遠期匯率與實際匯率的差額進行交割清算,與本金金額、實際收支毫無關聯。產品特點:針對有外匯管制的國家或地區,無需對本金進行交割。
差價合約CFDs提供所有交易股票的特性,而不直接擁有股票本身。差價合約CFDs鏡像反映股票和指數的波動,通過保證金形式交易,盈利和虧損由買入和賣出的價格差決定。因為差價合約CFDs是以保證金形式交易,投資者只需要付出總市值的一部分資金。差價合約CFDs也鏡像反映了公司股票的分紅和送股,如果做多時,你會收取分紅並付出利息,如果做空時則相反。差價合約CFDs作為一種杠桿投資工具,可以讓投資者以較小的資金擁有較大的股票頭寸,只要花費實際股票市值的百分幾的資金。差價合約提供以下主要金融市場的股票,包括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瑞士和日本。
希望採納!看我名字

③ 外匯交割時間是怎樣確定的

外匯是不需要交割的,外匯平台中原油、期貨品種需要交割!

④ 外匯交割是什麼意思 外匯交割日是哪一天

外匯交割是什麼意思

交割概念來源於期貨,分為:實物交割和現金交割。

外匯交割日是哪一天

第一交割日

1、買方申報意向。買方在第一交割日內,向交易所提交所需商品的意向書。內容包括品種、牌號、數量及指定交割倉庫名等。

2、賣方交標准倉單。賣方在第一交割日內將已付清倉儲費用的有效標准倉單交交易所。

第二交割日

交易所分配標准倉單。交易所在第二交割日根據已有資源,按照「時間優先、數量取整、就近配對、統籌安排」的原則,向買方分配標准倉單。 不能用於下一期貨合約交割的標准倉單,交易所按所佔當月交割總量的比例向買方分攤。

第三交割日

1、買方交款、取單。買方必須在第三交割日14:00前到交易所交付貨款並取得標准倉單。

2、賣方收款。交易所在第三交割日16:00前將貨款付給賣方。

第四、五交割日

賣方交增值稅專用發票

最後交割日

因最後交易日遇法定假日順延的或交割期內遇法定假日的,均相應順延交割期,保證有五個交割日。該五個交割日分別稱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交割日,第五交割日為最後交割日。

⑤ 外匯交易的交割日是哪一天

第一交割日

1、買方申報意向。買方在第一交割日內,向交易所提交所需商品的意向書。內容包括品種、牌號、數量及指定交割倉庫名等。

2、賣方交標准倉單。賣方在第一交割日內將已付清倉儲費用的有效標准倉單交交易所。

第二交割日

交易所分配標准倉單。交易所在第二交割日根據已有資源,按照「時間優先、數量取整、就近配對、統籌安排」的原則,向買方分配標准倉單。
不能用於下一期貨合約交割的標准倉單,交易所按所佔當月交割總量的比例向買方分攤。

第三交割日

1、買方交款、取單。買方必須在第三交割日14:00前到交易所交付貨款並取得標准倉單。

2、賣方收款。交易所在第三交割日16:00前將貨款付給賣方。

第四、五交割日

賣方交增值稅專用發票

最後交割日

因最後交易日遇法定假日順延的或交割期內遇法定假日的,均相應順延交割期,保證有五個交割日。該五個交割日分別稱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交割日,第五交割日為最後交割日。

⑥ 外匯期貨交易的交割方式―對沖方式了解是什麼意思

金融學上,對沖(hedge)指特意減低另一項投資的風險的投資。它是一種在減低商業風險的同時仍然能在投資中獲利的手法。一般對沖是同時進行兩筆行情相關、方向相反、數量相當、盈虧相抵的交易。行情相關是指影響兩種商品價格行情的市場供求關系存在同一性,供求關系若發生變化,同時會影響兩種商品的價格,且價格變化的方向大體一致。方向相反指兩筆交易的買賣方向相反,這樣無論價格向什麼方向變化,總是一盈一虧。當然要做到盈虧相抵,兩筆交易的數量大小須根據各自價格變動的幅度來確定,大體做到數量相當。
對沖運用
對沖在外匯市場中最為常見,重在避開單線買賣的風險。所謂單線買賣,就是看好某一種貨幣就做買多(或稱揸倉),看淡某一種貨幣,就做沽空(空倉)。如果判斷正確,所獲利潤自然多;但如果判斷錯誤,損失亦會較進行對沖大。
所謂對沖,就是同一時間買入一外幣,作買空。另外亦要沽出另外一種貨幣,即沽空。理論上,買空一種貨幣和沽空一種貨幣,要銀碼一樣,才算是真正的對沖盤,否則兩邊大小不一樣就做不到對沖的功能。
所謂對沖了結,就是交易者在期貨市場建倉後,大多並不是通過交割(即交收現貨)來結束交易,而是通過對沖了結。買入建倉後,可以通過賣出同一期貨合約來解除履行責任;賣出建倉後,可以通過買入同一期貨合約來解除履約責任。對沖了結使投資者不必通過交割來結束期貨交易,從而提高了期貨市場的流動性。
對沖的意義
這樣做的原因,是世界外匯市場都以美元做計算單位。所有外幣的升跌都以美元作為相對的匯價。美元強,即外幣弱;外幣強,則美元弱。美元的升跌影響所有外幣的升跌。所以,若看好一種貨幣,但要減低風險,就需要同時沽出一種看淡的貨幣。買入強勢貨幣,沽出弱勢貨幣,如果估計正確,美元弱,所買入的強勢貨幣就會上升;即使估計錯誤,美元強,買入的貨幣也不會跌太多。沽空了的弱勢貨幣卻跌得重,做成蝕少賺多,整體來說仍可獲利。
想了解更多資訊敬請關注通匯國際網。

⑦ 外匯術語大全之:什麼是期貨交割日

就期貨合約而言,交割日是指必須進行商品交割的日期。商品期貨交易中,個人投資者無權將持倉保持到最後交割日,若不自行平倉,其持倉將被交易所強行平掉;只有向交易所申請套期保值資格並批準的現貨企業,才可將持倉一直保持到最後交割日,並進入交割程序。

⑧ 商品期貨合約到了交割日會被強行平倉,那麼一直持有幾份外匯合約不平倉會發生什麼情況持倉時間有無限制

商品期貨會根據你的合約期限有交割日的限制。而外匯期貨沒有交割月的限制。只要你的可用資金足夠抵抗市場的波動風險。你持有的外匯是不會被交易所強行平倉的。持倉時間也沒有限制。

⑨ 外匯市場的標准合約是多少

外匯市場的標准合約為等值100,000單位的基礎貨幣,迷你合約為10,000單位的基礎貨幣。

⑩ 外匯期貨合約的內容有哪些

期貨合約是由交易所設計,經國家監管機構審批上市的標准化的合約。期貨合約可借交收現貨或進行對沖交易來履行或解除合約義務。合約組成要素:
A.交易品種
B.交易數量和單位
C.最小變動價位,報價須是最小變動價位的整倍數。
D.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即漲跌停板。當市場價格漲到最大漲幅時,我們稱"漲停板",反之,稱"跌停板"。
E.合約月份
F.交易時間
G.最後交易日
H.交割時間
I.交割標准和等級
J.交割地點
K.保證金
L.交易手續費
什麼是外匯風險?它有哪些類型?
由於匯率變動致使外匯交易的一方,以及外匯資產持有者或負有債務的政府,企業或個人,有遭受經濟損失或喪失預期利益的可能性。
(1)交易風險。交易風險是指在運用外幣進行計價收付的交易中,經濟主體因外國貨幣和本國貨幣匯率的變動而引起的損失回盈利的可能性.
(2)轉換風險。轉換風險又稱會計風險,指經濟主體對資產負債進行會計處理中,功能貨幣即交易貨幣(一般是海外分公司所在國貨幣)轉換成計賬貨幣(一般是總公司所在國貨幣)的過程中,因匯率變動而呈現賬面損失的可能.。
(3)經濟風險。經濟風險又稱經營風險,是指意料之外的匯率變動引起企業未來一定期間收益減少的一種潛在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