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匯率的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反之,其他條件不變,進口品的價格有可能降低,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1)外匯匯率與外匯交易量擴展閱讀:
外匯匯率的影響因素: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B. 工行實時外匯交易匯率與國際一致嗎
工行的外匯交易採用的都是國際市場的實時匯率。
如果匯率存在偏差,就可能被套利出現損失。因此交易匯率跟市場保持一致,也是銀行控制風險的重要一環。
銀行的外匯牌價分兩種,一種為匯兌牌價(就是直接拿人民幣去換美金的價格),這個牌價和市場上的即時價格差距比較大,點差也高,銀行就靠這個賺錢的。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從短期來看,一國(或地區)的匯率由對該國(或地區)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所決定。外國人購買本國商品、在本國投資以及利用本國貨幣進行投資會影響本國貨幣的需求。本國居民想購買外國產品、向外國投資以及外匯投機影響本國貨幣供給。在長期中,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
C. 為何外匯交易時,買入匯率永遠比賣出匯率高
外匯交易中,銀行對外宣稱都是免手續費,但由於銀行有定價優勢,所以銀行賣出的價格總是比買入的價格高,這其實是變相地收取了手續費。
總體而言,外匯交易價格都是以基準匯率(外匯中間價)為基礎,但企業或個人在與銀行進行交易時,銀行給出的價格會與基準利率有些差價,這些差價正是銀行外匯交易的手續費之謎所在。投資者在銀行進行貨幣兌換時,銀行每天都會給出現匯買入價、現鈔買入價、賣出價、基準價和折算價五個價格,而這五個交易價格之間存在著差異。現鈔交易手續費極高
出國旅遊,對外貿易,必須先用人民幣兌換成外幣,這就是現鈔交易。相對其他投資交易而言,現鈔交易的最大功能是實用,而不是投資,所以現鈔交易的點差相對較高。
而在計算時,買入價、賣出價與基準價的利率差就是外匯交易中銀行收取的點差價。由於這個差價比較小,為方便計算,都以買入、賣出的匯率與基準匯率的差乘以10000,即為點差。
D. 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市場
外匯交易市場是全球最大的金融產品市場,到2007年9月日均交易量達到3.2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證券市場的30倍,中國股票市場日均交易量的600倍。日常所說的外匯交易是指同時買入一對貨幣組合中的一種貨幣而賣出另一種貨幣的外匯交易方式。國際市場上各種貨幣相互間的匯率波動頻繁,且以貨幣對形式交易,比如歐元/美元或美元/日元。
外匯交易市場的主要優勢在於其透明度較高,由於交易量巨大,主力資金(如政府外匯儲備、跨國財團資金匯兌、外匯投機商的資金操作等)對市場匯率變化的影響能力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對匯率波動的基本面分析來看,能夠起到較大影響的通常是由各國政府公布的重要數據(如GDP、央行利率),高級政府官員的講話,或者國際組織(如歐洲央行)發布的消息。
外匯交易市場沒有具體地點,沒有中心交易所,所有的交易都是在銀行之間通過網路進行的。世界上的任何金融機構、政府或個人每天24小時隨時都可參與交易。
外匯匯率
外匯交易是以一種外幣兌換另一種外幣。報價即為匯率,通常用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例來表示,例如:USD/JPY、GBP/JPY。匯率是第一種貨幣(作為基礎貨幣)以第二種貨幣(作為計價貨幣)來表示價格。例如:USD/JPY的匯率為120.10即表示1美元兌換120.10日元。一種貨幣不能單獨成為匯價。匯率標價的最小單位稱為優勢對比
外匯市場與其他金融市場相比的優勢,也就是外匯市場的顯著特點就在於外匯市場 24 小時無休,資金流動性極高,幾乎無內幕及市場操縱行為等。而股票、期貨市場等,都有一定的開市時間,無法做到 24 小時持續交易,市場的規模也相對比較小,容易被人為操縱,同時交易成本相對非常低廉。外匯市場與股票市場最大的不同在於,外匯市場不論在熊市或牛市、買方或賣方都有同樣的獲利機會。股票市場通常被視為是一個買方的市場,因為在相關的法律架構下,市場並不鼓勵放空操作,但由於外匯的買賣方式會同時牽涉到一買一賣,因此就沒有先買還是先賣的結構性問題。換句話說,不論市場的走勢向上或向下,對外匯投資人而言,獲利的機會都是均等的。
外匯市場與期貨市場相比,成交的即時性及便利性大大提高,期貨市場的每筆交易都有不同的成交日、不同的價格或是不同的合約內容。一筆期貨的交易往往要等上半個小時才能成交,而且最後的成交價一定相差甚遠。雖然有電子交易的輔助及限製成交的保證,但是市價單的成交仍是相當的不穩定。而外匯則能夠提供穩定的報價和即時的成交,投資人可以用即時的市場報價成交,即使是在市場狀況最繁忙的時候,無法成交的情況。在期貨市場中,成交價格的不確定是因為所有的下單都要透過集中的交易所來撮合,因此就限制了在同一個價位的交易人數、資金的流動與總交易金額。而外匯交易商的每個報價都是執行的,也就是說只要投資者願意即可成交,不會出現有價而不成交的情況。
E. 外匯市場日交易量是全球證券市場的多少倍
FOREX(外匯交易)市場——銀行同業市場,建立於1971年,當時國際貿易從固定匯率轉向浮動匯率。從此,一種貨幣相對於另一種貨幣的匯率通常以顯式的方式來表示——雙方都同意的交換關系。 該市場的交易量超過了其它所有的。比如,每天全球有價證券市場的交易量大約為3000億美元,而每天外匯交易量為1-3萬億美元。
F. 外匯匯率怎麼換算的
1、假如GBP/USD=1.63表示的意思是1英鎊可以兌換1.63美元,這個等式你可以理解為GBP除以USD。那假如你要算GBP/JPY呢,(X/Y)*(Y/Z)=X/Z,所以有:
(GBP/USD)*(USD/JPY)=GBP/JPY,如果GBP/USD=1.63,USD/JPY=100,那麼GBP/USD=163這個就是交叉相乘。
同理交叉相除就是這個式子的逆運算了。
2、計算交叉匯率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交叉相除和同邊相乘(分不同情況)1,交叉相除(必須同為直接報價或同為間接報價)。
1)同為直接報價貨幣
已知:USD/JPY=120.00--120.10,DEM/JPY = 66.33--66.43,求USD/DEM,則交叉相除。
USD/DEM=120.00/66.43--120.10/66.33=1.8064--1.8106
2)同為間接報價貨幣
已知:EUR/GBP = 0.6873--0.6883,EUR/USD=1.1010--1.1020,求GBP/USD,則交叉相除: GBP/USD=1.1010/0.6883--1.1020/0.6873=1.5995--1.60332。
3)同邊相乘(必須是直接報價與間接報價同存)
已知:EUR/USD=1.1005--1.1015,USD/JPY=120.10--120.20,求EUR/JPY。則同邊相乘: EUR/JPY=1.1005*120.10--1.1015*120.20=132.17--132.40。
(6)外匯匯率與外匯交易量擴展閱讀:
1、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2、在國際市場上,幾乎所有的貨幣兌美元都有一個兌換率。一種非美元貨幣對另外一種非美元貨幣的匯率,往往就需要通過這兩種對美元的匯率進行套算,這種套算出來的匯率就稱為交叉匯率。交叉匯率的一個顯著特徵是一個匯率所涉及的是兩種非美元貨幣間的兌換率。是用交叉匯率的貨幣對在外匯交易中又成為交叉盤,例如英鎊兌人民幣。
G. 標准外匯:匯率對外匯交易有什麼影響
利率使外匯世界得以運轉!從另外一個方面講,外匯市場是由全球利率來統治的。貨幣的利率可能是確定貨幣感知價值的最大因素。因而了解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是如何定製貨幣政策,例如利率決策,這是一個很關鍵的事情。中央銀行利率決定的最大影響之一是貨幣價格穩定與否,或稱為「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指的是貨物和服務價格的穩步上漲。通俗來講,通貨膨脹就是你的父母或爺爺奶奶在20世紀20年代花5分錢買一瓶汽水,而現在你需要付出了20倍或更多的價錢。
人們普遍認為經濟增長帶來了溫和的通貨膨脹。不過,過量的通貨膨脹可能會損害經濟,這就是為什麼中央銀行總是關注與通脹相關的經濟指標,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個人消費支出(PCE)。
為了使通貨膨脹率保持在一個舒適的水平,中央銀行大多數時候熱衷於提高利率,導致總體增長率下降和通貨膨脹率下降。這是因為設定高利率通常會迫使消費者和企業借款較少,緊縮生產,從而阻礙經濟活動。 另一方面,當利率下降時,消費者和企業更傾向於借貸(因為銀行放寬貸款要求),提高零售和資本支出,擴大生產,從而幫助經濟增長。
您可能要問了,說這些,與外匯市場有什麼關系?
貨幣依賴利率,因為這就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全球資本流入和流出。他們是投資者用來確定是否投資這個國家或去其他地方投資。例如,如果您選擇了提供1%利率權益的儲蓄賬戶和另一個發行額為0.25%利率的儲蓄賬戶,您會選擇哪種?
或許你說我哪個也不投,傾向於走同一條路線 ,把錢死死地拽在手裡,但這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如果硬要選擇的話,你會選擇1%,對嗎?因為1大於0.25。一個國家的貨幣利率越高,其貨幣越有可能加強。較低利率的貨幣更有可能在長期內削弱。
本文向大家介紹的主要內容是:本國貨幣利率如何直接影響全球市場參與者對本國貨幣對比另一貨幣價值的看法。
利率期望值
隨著不同事件和情況的預期,市場也在不斷變化。利率一直在改變,但它們不會經常改變。大多數外匯交易商都不會把他們的時間集中在目前的利率上,因為市場已經定價。他們關注的是利率何時開始改變,預期利率又是多少。
同樣重要的是要知道利率是否在趨向於與貨幣政策相一致的走向,更具體地說是否跟隨著貨幣政策的運行周期。如果一段時間內利率一直在下降,那國家一定會適時出台貨幣政策使其上漲。稅率將在某些時候開始上漲。你可以看到投機者一直在試圖找出什麼時候發生以及會有多大的漲幅或降幅。
市場會告訴他們這是自然規律。預期的轉變是一個信號,即投機將開始,隨著利率不斷變化,將有更多動作。隨著貨幣政策的逐步轉變,利率變化,市場情緒也可能從單一報告突然改變。這導致利率以更激烈的方式改變,或者甚至與原來預期的方向相反。所以最好時刻關注!以下是監控利率期望的一種方法,也是最受關注的新聞發布報告之一。
美聯儲的「點陣」——美國中央銀行利用這一信號預測利率走勢
美聯儲會議後公布的「聯想點圖」顯示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16名成員(美聯儲中實際負責設定利率的大股東)的預測。
利率差
隨意選擇一對貨幣對許多外匯交易商使用一種將一種貨幣利率與另一種貨幣利率進行比較的技術,作為決定貨幣是否可能削弱或加強的起點。兩個利率之間的差異,被稱為「利率差」,是關注的關鍵價值。 這種差價可以幫助您識別可能不明顯的貨幣轉換。
增加的利率差異有助於加強較高收益的貨幣,並且有利於較低收益貨幣的收窄差額。如果兩個國家的貨幣利率走向相反,往往會產生一些市場最大的波動。
一種貨幣的利率上升與另一貨幣的利率下降相結合,是急劇波動的完美方程!
名義與實際利率
當人們談論利率時,他們是指名義利率或實際利率。兩者有什麼不同?名義利率是通貨膨脹調整前的利率。實際利率=名義利率 - 預期通貨膨脹名義利率通常是您所看到的所列的基準利率(例如債券收益率)。市場關注實際利率。如果您的債券名義收益率為6%,但通貨膨脹率為5%,債券的實際收益率為1%。這是區分兩者一個巨大的差異。
H. 外匯匯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簡單說,是由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糾集一幫專家根據復雜的演算法弄出來的,每天不同,按時公布。
詳細說,看以下內容:
1. 匯率的概念
外匯匯率是用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由於國際間的貿易與非貿易往來,各國之間需要辦理國際結算,所以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都規定有一個匯率,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美元等少數國家貨幣的匯率。
2. 匯率的標價方法
折算兩個國家的貨幣,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准。由於確定的標准不同,存在著外匯率的兩種標價方法(Quotation)。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叫做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本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有些國家貨幣單位的價值量較低,如日本的日元,義大利的里拉等,現在有時以100, 000或10, 000作為折算標准。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本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外國貨幣,叫做間接標價法(Indirect Quotation)。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本國貨幣或外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
I. 匯率與外匯儲備之間的關系
簡單說吧。中國賣給美國商品(出口),換回美元。但是交易還沒有完成,我們要用美元換回我們需要的東西(進口),交易才算完成。要不然我們拿著一堆美元不等於廢紙嗎。匯率對外匯儲備的影響很大。主要原因在於國家實行固定利率政策,在這種政策下,人民幣的價值不是由市場調節的,造成外匯儲備高。比如出口企業賣1美元的商品,回來可以換6元人民幣,而進口企業用1美元所換回的東西在國內都覺得很貴,比如1美元在國外買塊香皂,回來賣。進口企業賠錢。所以造成換回來的美元沒有人願意去買。因為不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