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直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的特點
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ation)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基準,折算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 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作為基準貨幣,本國貨幣作為標價貨幣;標價 直接標價法貨幣(本國貨幣)數額隨著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降;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上升,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外匯市場上的報價一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1]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用直接標價法,只有少數發達國家用間接標價法,如英國,美國(1978年9月1日開始改用間接標價法)。 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 美元標價法與非美元標價法.美元標價法與非美元標價法是國際外匯市場買賣外匯報價的習慣做法,在國際間已約定俗成,形成慣例.
② 直接標價法的概念,特點。
直接標價法又稱價格標價法。是以本國貨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的匯率表示方法。一般是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幣能夠摺合多少本國貨幣。本國貨幣越值錢,單位外幣所能換到的本國貨幣就越少,匯率值就越小;反之,本國貨幣越不值錢,單位外幣能換到的本幣就越多,匯率值就越大。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的升降和本國貨幣的價值變化成反比例關系:本幣升值,匯率下降;本幣貶值,匯率上升。大多數國家都採取直接標價法。市場上大多數的匯率也是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如:美元兌日元、美元兌港幣、美元兌人民幣等。
直接標價法的特點是:外幣金額保持不變,其摺合成本幣的數額則隨著本幣對外幣的價值變化而上下變動;應付匯率的升降與本幣對外幣價值的高低成反比關系,即如果現在需要更多的本幣才能兌換到原來標准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匯匯率在上升,本幣匯率在下跌;反之,如果現在能以較少的本幣就可兌換到原定數額的外幣,則說明外匯匯率趨於疲軟,從本幣的角度看就是本幣趨於堅挺。
③ 在國際外匯市場中,哪些貨幣習慣上使用間接標價法
在國際外匯市場上,經常採用間接標價法的是:歐元、英鎊、澳元
④ 直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的特點
國際上現有三種標價法:直接標價、間接標價、美元標價。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比如我們常見到100美元兌人民幣多少多少雲雲。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與前者正好相反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
兩者區別你可以這樣理解就明白了,直接標價法是固定外幣的數量,本幣數量隨匯率變動,而間接標價法是固定本幣數量,外幣數量隨兩幣種匯率而變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⑤ 外匯匯率有哪兩種標價法
個人實盤外匯買賣對外公布的報價有四種,即:現鈔買入價、現鈔賣出價、現匯買入價、現匯賣出價。
如需進一步了解,請您詳詢中行當地網點理財經理。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⑥ 匯率標價方法的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對美元匯率為1.3830,即1歐元兌1.3830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也就是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⑦ 什麼是匯率間接標價法呢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降;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上升,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外匯市場上的報價一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
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美元標價法與非美元標價法.美元標價法與非美元標價法是國際外匯市場買賣外匯報價的習慣做法,在國際間已約定俗成,形成慣例。匯率,又稱外匯匯率或匯價,指一國貨幣以另一國貨幣表示的價格,或者說是兩國貨幣間的比價。簡單的說就是兩國貨幣之間對換的比率。
⑧ 外匯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的區別
國際上現有三種標價法:直接標價、間接標價、美元標價。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與前者正好相反。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是固定外幣的數量,本幣數量隨匯率變動,而間接標價法是固定本幣數量,外幣數量隨兩幣種匯率而變動。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