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貨幣基金A類和B類的區別
有兩類基金分A/B類基金,貨幣基金和較早發行的債券基金。
對於基金公司而言,A/B類基金管理收費是不一樣的,各公司不一樣,這里不說了。主要品種有:
大成、華寶、銀華、上投、海富通、易方達
貨幣類基金對個人而言,兩者的區別是收益不一樣,投入成本不一樣,樓上各位說了不少。個人一般就不要考慮他有什麼不同了,真有那麼多錢,也不會買那麼多貨幣基金。
債券基金分類主要是增加一種C類收費方式,C類債券基金指計提銷售服務費而不繳納申購贖回費的基金份額,銷售服務費按基金資產凈值的0.3%的年費率計提銷售服務費。主要有四支C類債券基金採用這種方式:
大成債券C類,對應大成債券A/B類
招商債券B類,對應招商債券A類
華夏債券C類,對應華夏債券A/B類
鵬華債券B類,對應鵬華債券A類
上面說的債券A/B類的區別同貨幣基金分類。
持有1000萬份以上為B,1000萬份以下為A,因此對散戶來說沒啥意義。管理費、銷售服務費和託管費率方面有區別。
『貳』 海關的A類企業與B類企業有什麼區別
一、適用措施不同
A類企業適用相應的通關便利措施,海關將實施「屬地報關、口岸驗放」,優先派員到企業結合生產或裝卸環節實施查驗,業務現場優先辦理貨物申報、查驗、放行手續,在進口貨物起運後抵港前或出口貨物運入海關監管場所前提前辦理報關手續;
B類企業適用常規管理措施。
二、條件不同
A類報關企業,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一)已適用B類管理1年以上;
(二)企業以及所屬執業報關員連續1年無走私罪、走私行為、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
(三)連續1年代理報關的貨物未因侵犯知識產權而被海關沒收;
(四)連續1年無拖欠應納稅款、應繳罰沒款項情事;
(五)上一年度代理申報的進出口報關單及進出境備案清單等總量在3000票以上;
(六)上一年度代理申報的進出口報關差錯率在3%以下;
(七)依法建立賬簿和營業記錄,真實、正確、完整地記錄受委託辦理報關業務的所有活動;
(八)每年報送《經營管理狀況報告》;
(九)按照規定辦理注冊登記許可延續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企業報關注冊登記證書》的換證手續和相關變更手續;
(十)在商務、人民銀行、工商、稅務、質檢、外匯、監察等行政管理部門和機構無不良記錄。
報關企業未發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企業分類管理辦法》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所列情形,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適用B類管理:
(一)首次注冊登記的;
(二)首次注冊登記後,管理類別未發生調整的;
(三)AA類企業不符合原管理類別適用條件,並且不符合A類管理類別適用條件的;
(四)A類企業不符合原管理類別適用條件的。
(2)外匯管理分級a類和b類的區別擴展閱讀:
企業管理類別的調整方法
企業類別的調整分為上調和下調管理類別。
對於企業類別上調的,必須由企業向注冊地海關提出申請,按規定提交申請書及相關材料。注冊地海關經審核後,認為企業所提交的材料齊全並符合法定形式的,當場制發《企業分類管理申請受理決定書》,然後報直屬海關審定。
對於不符合形式審核要求的申請,注冊地海關予以退回,並一次性告知企業需要補正的內容和材料。
對申請AA類的,海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個月內作出適用或著不予適用的決定;對申請A類的,海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適用或者不予的決定。對於申請C、D類調整為B、C類的,海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個月內作出調整或不予調整的決定。
海關發現企業有應當降低管理類別情形的,將按照規定下調其所適用的管理類別並制發《企業類別調整決定書》。
經海關決定調整企業管理類別的,自作出決定之日起,海關按照調整後的管理類別對企業實施相應的管理措施,企業注冊地海關在決定作出之日起10日內將決定書送達企業。
『叄』 所得稅A類和B類的區別,什麼樣的屬於B類
A類報表是查賬徵收的企業填寫的。 B類報表是核定徵收企業填寫的。 B類按核定所得率徵收,表少,比較簡單。
查賬徵收和定額徵收這兩種徵收方法是針對企業所得稅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對納稅人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方式,根據不同的情形分別採取查帳徵收或核定徵收方式。納稅人符合下列情形的應採取查帳徵收方式徵收企業所得稅:納稅人能根據企業所得稅條例及有關稅收法規、財務會計制度等規定設置賬冊,准確核算收入總額和成本費用,向稅務機關提供真實、准確、完整的納稅資料並正確計算應納稅額,按規定報送納稅資料、履行納稅義務,保管賬簿憑證及有關納稅資料的。納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採取核定徵收方式徵收企業所得稅:一、依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可以不設賬簿的或按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應設置但未設置賬簿的;二、只能准確核算收入總額,或收入總額能夠查實,但其成本費用支出不能准確核算的;三、只能准確核算成本費用支出,或成本費用支出能夠查實,但其收入總額不能准確核算的;四、收入總額及成本費用支出均不能正確核算,不能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真實、准確、完整納稅資料,難以查實的;五、賬目設置和核算雖然符合規定,但並未按規定保存有關賬簿、憑證及有關納稅資料的;六、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納稅人分月或者分季預繳所得稅時,應當按納稅期限的實際數預繳,按實際數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1/12或1/4,或者經當地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分期預繳所得稅。預繳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定額徵收的企業只要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就享有進項權,查賬徵收的不一定都是一般納稅人,定額徵收的也不一定都是小規模納稅人,要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繳納增值稅。附註一:企業所得稅的納稅期限和繳納辦法 繳納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企業應納稅額的大小,具體核定。月份或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匯算清數,多退少補。 企業預繳所得稅時,應當按納稅期限的實際數預繳。按實際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1/12或1/4,或者經當地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分期預繳所得稅。預繳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 對境外所得的應納稅款可按半年或按年計算預繳,具體預繳期和稅款數額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年終將境內、境外所得合並匯算清繳。 企業應當在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15日內,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會計報表和預繳所得稅申報表;企業在納稅年度內無論盈利或虧損,都應當在年度終了後45日內,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年度會計報表和所得稅申報表。 企業在年終匯算清繳時,少繳的所得稅稅額,應在下一年度內繳納;企業在年終匯算清繳時,多預繳的所得稅稅額,在下一年度內抵繳,也可退還給納稅人。 企業繳納的所得稅款,應以人民幣為計算單位。所得為外國貨幣的,分月或者分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月份(季度)最後一日的國家外匯牌價(原則上為中間價,下同)摺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年度終了後匯算清繳時,對已按月份(季度)預繳稅款的外國貨幣所得,不再重新摺合計算,只就全年未納稅的外幣所得部分,按照年度最後一日的國家外匯牌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附註二:預交企業所得稅的三步曲: 1.企業所得稅的稅率本身是年稅率,因此與其相對應的也必須是年所得額,這樣才能是稅率和所得額具有相配比的一致性。換句話說就是作為被乘數必須要和乘數的單位相一致。因為現行企業所得稅率有33%、27%、18%好幾個檔次,他們分別使用於不同的年應納稅所得額。如果只存在一種稅率,那也就沒有必要進行月(季)與年的計稅所得額的換算了。 2.將換算出來的年應納稅所得額(注意:這個換算出來的年應納稅所得額是「虛擬的」年納稅所得額,不是真實的,是預計的)乘以使用稅率,就得出年應納稅額,公式為:換算出的年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年應納所得稅額。 3.再將這個計算出的年應納所得稅額換算回去,變成月(季)應實繳所得稅額。公式為:年應納所得稅額÷12(4)=月(季)應實繳所得稅額。總結以上程序與步驟,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預交所得稅計算的三步曲。
『肆』 貨幣基金中的B類與A類有什麼區別
B類需要資金量多,一般是500萬起
A類需要資金量少,一般是1000元起
因為B類是對大客戶的,所以收的管理費會少一點,所以業績就會好點,年化收益率比A類好(一般也就0.1%-0.3%的樣子)
『伍』 外匯管理分類ABC類如何分
取消核銷之後外管局對企業實行的是總量核查,當你的收付匯金額與進出口金額超過當地合理性的比例時就會被降級,但只要是正常的業務基本是不會的
『陸』 銀行卡a類和b類的區別是什麼
1、Ⅰ類戶特點是安全性要求高,資金量大,適用於大額支付;類似是「錢箱」,個人的工資收入等主要資金來源都存放在該賬戶中,安全性要求較高,主要用於現金存取、大額轉賬、大額消費、購買投資理財產品、公用事業繳費等。
2、Ⅱ類戶特點是便捷性突出,資金量相對小,適用於小額支付,類似是「錢夾」,個人日常刷卡消費、網路購物、網路繳費通過該賬戶辦理,還可以購買開戶銀行的投資理財產品。
3、Ⅲ類戶特點是便捷性突出,資金量相對小,適用於小額支付,尤其適用於移動支付等新興的支付方式,類似是「零錢包」,主要用於金額較小、頻次較高的交易,尤其適用於目前銀行採用創新技術開展的移動支付業務。
4、Ⅰ類戶可以配發銀行卡,此外,Ⅱ類戶也可以配發銀行卡,但Ⅲ類戶不能配發銀行卡。
(6)外匯管理分級a類和b類的區別擴展閱讀:
新聞媒體對I類、Ⅱ類、Ⅲ類賬戶的使用區別進行詳盡解讀,稱Ⅰ類賬戶為「金庫」、Ⅱ類賬戶為「錢包」、Ⅲ類賬戶為「零錢包」。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總監趙宇更對賬戶分類進行形象比喻,稱Ⅰ類賬戶是「老婆的賬戶」,具有全功能,想怎麼轉就怎麼轉!Ⅱ類賬戶是「老公的賬戶」,只能轉給「老婆的賬戶」,不能對外轉賬,但是理財可以!Ⅲ類賬戶是「孩子的賬戶」,只能用於小額消費,余額不超過1千元。
Ⅰ類賬戶只需要一個外部渠道驗證客戶身份信息(例如聯網核查居民身份證信息),賬戶余額可以用於消費和轉賬,主要適用於客戶小額、臨時支付,身份驗證簡單快捷。
為兼顧便捷性和安全性,Ⅰ類賬戶的交易限額相對較低(余額付款限額為自賬戶開立起累計1000元),但支付機構可以通過強化客戶身份驗證,將Ⅰ類賬戶升級為Ⅱ類或Ⅲ類賬戶,提高交易限額。
Ⅱ類和Ⅲ類賬戶的客戶實名驗證強度相對較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範假名、匿名支付賬戶問題,防止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開立支付賬戶並實施犯罪行為,因此具有較高的交易限額(余額付款限額為年累計10萬元、20萬元)。
『柒』 基金中的A類,B類,C類有什麼區別
基金A類B類C類是根據收費的不同來進行區分的:
1、A類是指前端收費,這類基金投資者在投資的時候是需要支付一筆申購費用的;
2、B類是指基金進行後端收費,這類基金在申請贖回的時候需要支付贖回費用。但是基金的贖回費率會隨著投資者持有時間的延長而遞減,直至為0;
3、C類則是收取基金的銷售服務費。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0-12-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捌』 外匯管理可以分為哪些類型
各國外匯管理制度主要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嚴格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都實行管制,實行這種外匯管制的國家通常經濟比較落後,外匯資金短缺,市場機制不發達,因而試圖通過集中分配和使用外匯以維持穩定的匯價、保障國際收支平衡、維護民族經濟的發展;
第二種是部分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的外匯交易原則上不加限制,但對資本項目的外匯交易進行一定的限制。如日本、丹麥、挪威、法國、義大利等約20個國家;
第三種是完全自由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外匯交易均不進行限制,外匯可自由兌換、自由流通、自由出入國境,實行金融自由化。這類國家有美國、英國、瑞士、荷蘭、新加坡和外匯儲備較多的石油輸出國(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等)。
中國外匯管理體制基本上屬於部分型外匯管制,對經常項目實行可兌換;對資本項目實行一定的管制;對金融機構的外匯業務實行監管;禁止外幣境內計價結算流通;保稅區實行有區別的外匯管理等。這種外匯管理體系基本適應中國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也符合國際慣例。
(8)外匯管理分級a類和b類的區別擴展閱讀:
外匯管理:
亦稱為外匯管制,是指對外匯的收支、買賣、借貸、轉移以及國際間結算、外匯匯率和外匯市場所實施的一種限制性的政策措施。
1、中央銀行
負責發行該國貨幣,制貨幣供給額,持有及調度外匯儲備,維持該國貨幣之對內及對外的價值,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經常被迫買進或賣出外匯來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市場秩序。
2、其他銀行
在任何一個地方,不管該地是否是一個外匯兌換的主要市場,一般的小量現鈔買賣,支票兌現都差不多全由銀行壟斷,銀行外匯部門的主要業務就是將商業交易與財務交易的客戶資產與負債從一種貨幣轉換為另一種貨幣;
這種轉換可以即期交易(SPOT),或遠期交易(FORWARD)方式辦理,由於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為數眾多,所以外匯買賣這亦日漸普及。
『玖』 行測a類和b類的區別是什麼
公務員考試中行測科目有的省市會分A類卷、B類卷,區別是按考試職位而分,而其試卷的考試側重點也會針對於職位要求所設置。在此,以個別省市舉例,詳情如下:
吉林公務員考試行測分為甲卷、乙卷、丙卷。其中報考省直、市(州)直機關(含垂直管理系統的市州局和長春市所轄區)和選調生職位的考試級別為甲級,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甲)、《申論》(甲)。報考縣(市、區)機關(含垂直管理系統的縣和除長春市轄區之外的區局)、鄉(鎮)和街道辦事處及省和市(州)直機關(單位)駐本級政府所在地之外縣(市)的考試級別為乙級,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乙)、《申論》(乙)。其中報考鄉鎮機關錄用優秀村幹部和街道辦事處錄用優秀居委會幹部職位的考生,考試級別為丙級,筆試科目為《申論》(丙)和《農村工作常識》或《街道工作常識》。報考公安機關執法類職位的考生筆試科目除《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甲或乙,根據公安機關級別確定)、《申論》(甲或乙,根據公安機關級別確定)外,還需參加《公安專業科目》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甲)與《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乙)在題型、題量、難度等方面會有所不同。
江西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分縣級以上職位和鄉鎮機關職位兩類試卷。
『拾』 報所得稅時 裡面那個A類和B類有什麼區別呢 我們每次填的都是A類
A類報表是查賬徵收的企業填寫的。 B類報表是核定徵收企業填寫的。 B類按核定所得率徵收,表少,比較簡單。
查賬徵收和定額徵收這兩種徵收方法是針對企業所得稅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對納稅人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方式,根據不同的情形分別採取查帳徵收或核定徵收方式。納稅人符合下列情形的應採取查帳徵收方式徵收企業所得稅:納稅人能根據企業所得稅條例及有關稅收法規、財務會計制度等規定設置賬冊,准確核算收入總額和成本費用,向稅務機關提供真實、准確、完整的納稅資料並正確計算應納稅額,按規定報送納稅資料、履行納稅義務,保管賬簿憑證及有關納稅資料的。納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採取核定徵收方式徵收企業所得稅:一、依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可以不設賬簿的或按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應設置但未設置賬簿的;二、只能准確核算收入總額,或收入總額能夠查實,但其成本費用支出不能准確核算的;三、只能准確核算成本費用支出,或成本費用支出能夠查實,但其收入總額不能准確核算的;四、收入總額及成本費用支出均不能正確核算,不能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真實、准確、完整納稅資料,難以查實的;五、賬目設置和核算雖然符合規定,但並未按規定保存有關賬簿、憑證及有關納稅資料的;六、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納稅人分月或者分季預繳所得稅時,應當按納稅期限的實際數預繳,按實際數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1/12或1/4,或者經當地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分期預繳所得稅。預繳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定額徵收的企業只要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就享有進項權,查賬徵收的不一定都是一般納稅人,定額徵收的也不一定都是小規模納稅人,要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繳納增值稅。附註一:企業所得稅的納稅期限和繳納辦法 繳納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企業應納稅額的大小,具體核定。月份或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匯算清數,多退少補。 企業預繳所得稅時,應當按納稅期限的實際數預繳。按實際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1/12或1/4,或者經當地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分期預繳所得稅。預繳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 對境外所得的應納稅款可按半年或按年計算預繳,具體預繳期和稅款數額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年終將境內、境外所得合並匯算清繳。 企業應當在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15日內,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會計報表和預繳所得稅申報表;企業在納稅年度內無論盈利或虧損,都應當在年度終了後45日內,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年度會計報表和所得稅申報表。 企業在年終匯算清繳時,少繳的所得稅稅額,應在下一年度內繳納;企業在年終匯算清繳時,多預繳的所得稅稅額,在下一年度內抵繳,也可退還給納稅人。 企業繳納的所得稅款,應以人民幣為計算單位。所得為外國貨幣的,分月或者分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月份(季度)最後一日的國家外匯牌價(原則上為中間價,下同)摺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年度終了後匯算清繳時,對已按月份(季度)預繳稅款的外國貨幣所得,不再重新摺合計算,只就全年未納稅的外幣所得部分,按照年度最後一日的國家外匯牌價,摺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附註二:預交企業所得稅的三步曲: 1.企業所得稅的稅率本身是年稅率,因此與其相對應的也必須是年所得額,這樣才能是稅率和所得額具有相配比的一致性。換句話說就是作為被乘數必須要和乘數的單位相一致。因為現行企業所得稅率有33%、27%、18%好幾個檔次,他們分別使用於不同的年應納稅所得額。如果只存在一種稅率,那也就沒有必要進行月(季)與年的計稅所得額的換算了。 2.將換算出來的年應納稅所得額(注意:這個換算出來的年應納稅所得額是「虛擬的」年納稅所得額,不是真實的,是預計的)乘以使用稅率,就得出年應納稅額,公式為:換算出的年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年應納所得稅額。 3.再將這個計算出的年應納所得稅額換算回去,變成月(季)應實繳所得稅額。公式為:年應納所得稅額÷12(4)=月(季)應實繳所得稅額。總結以上程序與步驟,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預交所得稅計算的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