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外匯儲備在哪年居世界第一
據2009年4月底數據,中國大陸外匯儲備排名世界經濟體第一,日本居第二,俄羅斯居第三。
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匯儲備為928億美元,是全球第三大,僅次於日本和中國內地 。回歸以來,香港外匯儲備由1997年底的928億美元增長至2013年底的3112億美元,增長了2.35倍。
據估計,1899年官方世界外匯儲備64%主要為英鎊。到了1913年該值下降到48%。正如下面圖表所示的,縱觀外匯儲備史,我們不難發現外匯儲備的變化基點為100年,而作為全球外匯儲備的美元也從1999年的72%下降到當今的62%。外匯儲備的變化趨勢沒有永遠。
(1)2018年12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排名擴展閱讀
現行的外匯管理制度,增加通貨膨脹壓力:1994年初,中國實行了單一匯率制度,在對資本與金融項目實行嚴格管制的同時,對經常項目實施強制的結售匯制度。
該制度規定,除了允許部分外商投資企業開設外匯現匯賬戶外,對中資企業實行強制結匯,經常項目下的外匯收入除少數非貿易非經營性收入外,都必須賣給外匯指定銀行。
而外匯指定銀行的結算周轉頭寸等都是有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實際情況核定的,也就是說,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國外匯市場最大的買入者。隨著中國連續貿易順差,中國人民銀行只能購買超額的外匯,這就造成了基礎貨幣投放量的增大,加上貨幣乘數的作用,形成過分寬裕的貨幣供給,加劇了通貨膨脹壓力,不利於人民銀行對國內的宏觀經濟進行調控。
2. 最新中國外匯儲備總量是多少
截至2018年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106億美元,較4月末下降142億美元,降幅為0.46%。5月份外匯儲備規模為連續兩個月下降。
3. 2018年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多少億美元
據外匯局網站7月9日消息,截至2018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121億美元,較5月末上升15億美元,升幅為0.05%。
展望未來,我國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強創新驅動,我國經濟有條件保持穩定增長,為外匯市場平穩運行提供根本保障。另一方面,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聯儲持續加息縮表,全球流動性有所收緊的背景下,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上升。國內外因素綜合作用,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望在波動中保持穩定。
來源:央廣網
4. 中國2017多少美元的外匯儲備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2017年底我國外匯儲備3.14萬億美元。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399億美元,較11月末上升207億美元,升幅為0.66%,連續第十一個月出現回升。
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12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和境內外主體交易行為進一步趨於穩定和平衡。國際金融市場總體小幅波動,主要非美元貨幣匯率上漲和資產價格上升,推動外匯儲備規模出現上升。
(4)2018年12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排名擴展閱讀
2017年全年來看,外匯儲備規模自1月降至29982億美元後穩步回升,年末較年初上升1294億美元,升幅為4.3%。
2017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推動跨境資金流動更加穩定平衡。國際收支形勢穩健為外匯儲備規模連續穩步回升提供了保障。
2018年,我國經濟工作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求,國民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韌性將不斷增強,有條件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在全球經濟持續回暖帶來外需增長、金融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市場預期不斷改善的背景下,未來我國國際收支和外匯儲備規模將保持平衡穩定。
5. 中國外匯儲備現在有多少
中國外匯儲備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一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總額增至3.94萬億美元。[1]2014年6月底達到39932億美元的最高峰。
中國人民銀行2017年2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月31日,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29982.04億美元,連續第七個月下滑,並自2017年2月以來首次低於3萬億美元。2018年元月公布的中國外匯儲備是3萬1千多億美元。
6. 中國外匯儲備排名第幾
截至2020年,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902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一。
中國外儲規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儲30%,居全球外匯儲備排名榜榜位,分別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瑞士的2.6倍和4.5倍。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2020年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399億美元,較11月末上升207億美元,升幅為0.66%,連續第十一個月出現回升。
(6)2018年12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排名擴展閱讀:
此外還有三個理由說明一國外匯儲備的重要性。首先它在國際支付中充當保護人的角色,在當前這樣一個主權、企業和銀行債務水平創紀錄的時代,這個保護人被調用的頻率是很高的。
其次,它可以作為某些產業例如基礎設施產業的資金。最後,雖然各國央行貨幣籃子里的絕大部分貨幣為美元和歐元,但是其他貨幣儲備也在逐漸增加,這有助於減少本國在全球市場投資的風險。
7. 2019年中國外匯美元儲備是多少,佔美元總儲備量的多少
外管局公布的2018年末的外匯儲備數據,中國外匯儲備30727.1億美元。在我國的外匯儲備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占據外匯儲備總量的70%左右,以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為主要持有形式。
具體如下:
2018年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持有美國國債規模統計
8. 中國外匯儲備達多少億美元
4月8日消息 據國家外匯局8日消息,截至2018年3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428億美元,較2月末上升83億美元,升幅為0.27%。
展望未來,外匯局負責人指出,在全球經濟持續復甦的背景下,隨著國內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逐步鞏固和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我國國際收支將延續基本平衡格局,跨境資金流動總體保持平穩。與此同時,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依然復雜多變,金融市場仍可能面臨不確定性。國內外因素綜合作用,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望保持總體穩定。
9. 中國的外匯儲備在世界排名第幾
西媒稱,中國央行保存的金融「武器庫」是龐大的,其規模接近於德國經濟的總量,是全球第二大外匯儲備國——日本外匯儲備的兩倍多,也是瑞士外匯儲備的四倍多。
據西班牙某網站7月12日報道,在金融秩序即任何貨幣發行機構的日常管理中,外匯儲備是本國貨幣匯率可持續性的「燈塔」。
報道稱,在世界各國的金融監管機構中,這個貨幣籃子的大部分貨幣以美元計價,其次是歐元。它們是全球范圍使用最多的兩種貨幣。因此美國和歐元區國家並無積累美元和歐元儲備的必要。
報道稱,那麼全球外匯儲備中,哪些國家居於領先地位呢?位居榜首的是中國,其央行的外匯儲備金額以當前市場價計算的話,相當於約3.2萬億美元,這幾乎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德國的經濟規模。同時它是位居第二的日本的外匯儲備的兩倍多,日本擁有1.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而它的日元儲備則大幅減少,因為日本是超級出口大國,每年日本製造產品的出口額超過6050億美元,幾乎全部以美元和歐元計價。
報道稱,中國外匯儲備是瑞士央行儲備的四倍多,瑞士被視為世界金融避風港,瑞士法郎是匯率穩定的象徵。瑞士的外匯儲備超過7857億美元。瑞士沒有加入歐盟也是它自身吸引投資的一種策略,可以遠離歐元市場的動盪。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18年第一季度結束之後的最新統計資料,對比各國央行提供的數據,全球外匯儲備最多的10個經濟體依次是中國、日本、瑞士、沙特、中國香港、印度、韓國、巴西、俄羅斯、新加坡。
報道還稱,中國和日本的外匯積累來自產品出口收入,而沙特的外匯收入則來自石油銷售。然而令人震驚的是美國貨幣儲備的稀少,不到440億美元,而它的主權債務則超過21萬億美元,雖然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在進入世界金融市場時具有極好的償付能力保障。
10. 中國外匯儲備現狀是多少 外匯儲備是不是越多越好
截至2018年9月份,中國外匯儲備為31097.16億美元。
外匯儲備過多可能引起的問題:
1、外匯儲備的過度增長,有可能通過基礎貨幣的擴張,引發泡沫經濟或通貨膨脹風險。而泡沫經濟和通貨膨脹,是威脅經濟穩定高速增長的兩大宿敵。盡管中央銀行可以通過沖銷干預吸收過多的貨幣,但是,其效果會受到市場規模的限制。從市場的承受能力來看,央行每年大規模發行票據的空間越來越小。因此,一旦出現通貨膨脹風險,央行會處於非常被動的狀態。
2、過多的外匯儲備有可能降低我國對外金融資產的收益水平和財富增長速度。這一結論主要來自以下三個觀點:其一,我國外匯儲備的收益率要遠遠低於外商直接投資的收益率,二者的差額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國民財富的流失。據推測,通常外匯儲備的收益率大概在3%左右,而外商直接投資的平均收益率至少達到10%。其二,央行發行票據回籠貨幣需要支付利息,而外匯儲備利息形成央行收入,當前者大於後者時,央行持有外匯儲備的成本會相應上升。其三,官方外匯儲備屬於短期、低收益對外投資,而民間對外資產主要為中長期、高收益投資,因此,前者的比重過高會降低我國對外金融資產的收益水平。
3、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會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劇貿易摩擦。國外一些人士一直把外匯儲備的增加作為中國政府阻止人民幣升值和操縱外匯市場的「證據」,並據此要求中國擴大匯率制度彈性和實現人民幣升值。此外,一部分發達國家政府也會以人民幣匯率問題為借口,對中國出口商品實施貿易保護措施。
由此可見,由國際收支失衡引起的外匯儲備過度增長,不僅妨礙了對外經濟的穩定發展,而且「威脅」著國內宏觀經濟的穩定。在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物價水平較低、就業狀況有所好轉的宏觀形勢下,國際收支不平衡正在成為我國宏觀調控面臨的突出矛盾。正是基於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著重指出,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為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