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民幣匯率貶值是好還是壞
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好壞都有的,具體內容如下:
一、對進出口的利弊影響:進口減少、出口增加。
1.進口會減少,以進口為主的企業,其利潤會下降。
因為進口貨物時,須先用人民幣到銀行兌換成美元等外幣,然後再從國外購買貨物。人民幣貶值後,相同的人民幣換得的美元更少,所購買到的貨物量更小,導致進口成本增加,使進口商品的競爭力降低。所以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將抑制進口,對進口不利。
2.出口會增加,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其利潤會增加。
人民幣貶值後,出口同樣的貨物所收到的美元,能從銀行換回更多的人民幣,利潤會增加。企業為了競爭的需要,有了更大的降價空間。所以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實質是對出口企業進行補貼,幫助這些企業出口,有利於保護低端工業和落後產能,但會增加工業污染、破壞生態環境,不利於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二、對就業的利弊影響:增加就業。
人民幣貶值後,由於進口減少,使國內銷售市場的競爭減小,國產貨物的銷量增加,就業崗位會增加;而由於出口增加,出口企業利潤會增加,也會導致就業機會增加。
三、對國際資本流動和國家外匯儲備的利弊影響
1. 國際游資(國際炒家)大量外逃,使國家的外匯儲備減少。
國際資本流動常常會受到匯率的重大影響。當人民幣貶值成為持續性趨勢,國內外的投資者就會力求持有美元等外幣資產以保值,會使大量人民幣兌換成外幣,引發國內的大量資本外流,產生「資本項目收支逆差」。同時,由於人民幣紛紛轉兌外幣,使外匯供不應求,會促使人民幣匯率進一步貶值。
如果本幣持續貶值的趨勢不減,國際資本會持續外逃,達到一定嚴重程度後,會使國家的外匯儲備減少、甚至出現赤字,無法清償到期的國際債務,引發嚴重的金融危機,國家信譽將嚴重受損,國內政治和經濟將面臨嚴重困難。
2. 因出口增加,使國家的外匯儲備增加。
如前所述,人民幣貶值會增加出口,使國家的外匯儲備增加,產生「經常項目收支順差」。
但是,本幣貶值對出口的增加是有限度的,主要取決於這個國家的工業化水平。如果工業化水平高,本幣貶值對出口和外匯的增加就會明顯,否則就不明顯。道理很簡單,如果你的產品質量低、創新差,即使不停地降價,人家也不會要,就像現在智能手機普及後,市場上的功能手機降價到只賣1、2百元,卻無人問津一樣。
四、對國內物價的利弊影響:消費品物價上漲;股市和樓市價格下跌,資產泡沫破滅。
1.進口影響物價:生產、生活消費品物價上漲。
人民幣匯率貶值,會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推動物價總體水平上升。
國家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石油、鐵礦石、木材、大豆、糧食等生產、生活消費品,這些都是以美元結算的。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這些消費品的進口價格就會升高,將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成本增加,最終轉嫁給消費者,產生通貨膨脹。
2.資本流動影響物價:使股市和樓市價格下跌,資產泡沫破滅。
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會使國際資本投資者產生悲觀預期,導致其大量拋售(變賣)在中國的股票、房產等,然後用變現得到的人民幣兌換成美元等外幣逃出國外(熱錢外逃)。由此導致股市和樓市的價格持續下跌,隨之國內資產泡沫破滅。
B. 匯率跌對中國有什麼危害
一、匯率變動對一國經濟的影響
1.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1)影響物價的上漲或下降
匯率變動後,立即對進口商品的價格發生影響。首先是進口的消費品和原材料價格變動,進而以進口原料加工的商品或與進口商品相類似的國內商品價格也發生變動。
匯率變動後,出口商品的國內價格也發生變動。如本幣匯率下降,則外幣購買力提高,國外進口商就會增加對本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在出口商品供應數量不能相應增長的情況下,出口商品的國內價格必然上漲。在初級產品的出口貿易中,匯率變化對價格的影響特別明顯。
在資本主義周期的高漲階段,因國內外總需求的增加,進口增多,對外匯需求增加,外幣價格高漲,導致出口商品、進口商品在國內價格的提高,並在此基礎上推動了整個物價水平的高漲。
(2)一定情況下影響出口商品的生產部門
外幣升值時,將使進口商品變得更貴,從而使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出口商品生產者的生產成本上升,削弱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而對以國內原材料為主的出口商品生產者較為有利。
外幣貶值時,將使進口商品變得便宜,從而使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出口商品生產者的生產成本下降,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能力也增強,而同時以國內原材料為主的出口商品生產者則得不到由於匯率變動而帶來的好處。
非貿易項目由於受到匯率變動的影響而發生的資本流向的變化等,也將對出口商品生產部門的資金供求等方面發生相應的影響。
2.匯率變動對一國對外經濟的影響
(1)對一國資本流動的影響
從長期看,當本幣匯率下降時,本國資本為防止貨幣貶值的損失,常常逃往國外,特別是存在本國銀行的國際短期資本或其它投資,也會調往他國,以防損失。如本幣匯率上漲,則對資本移動的影響適與上述情況相反。也存在特殊情況,近幾年,在短期內也曾發生美元匯率下降時,外國資本反而急劇湧入美國進行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利用美元貶值的機會,取得較大的投資收益,這對緩解美元匯率的急劇下降有一定的好處,但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由於美元的特殊地位決定的。
(2)對對外貿易的影響
本幣價值下降,具有擴大本國出口,抑制本國進口的作用,從而有可能扭轉貿易收支逆差。
(3)對旅遊部門的影響
其它條件不變,以本幣表現的外幣價格上漲,而國內物價水平未變,對國外旅遊者來說,本國商品和服務項目顯得便宜,可促進本國旅遊及有關貿易收入的增加。
3.匯率變動對一國黃金外匯儲備的影響
(1)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影響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儲備貨幣升值,則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提高,反之則降低。
(2)本國貨幣匯率變動,通過資本轉移和進出口貿易額的增減,直接影響本國外匯儲備的增加或減少。
(3)匯率變動影響某些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
二、匯率變動對國際經濟的影響
(1)加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矛盾
如前所述,戰後美元的兩次貶值,使初級產品生產國家的外匯收入遭受損失;而它們的美元債務,由於訂有黃金保值條款,絲毫沒有減輕,至於其它非美元債務,有的則相對加重。
(2)加劇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促進區域經濟集團的建立與加強
一國貨幣匯率的下跌,必然會加劇發達國家之間爭奪銷售市場的斗爭。80年代以前,美元匯率急劇下跌,日元與聯邦德國馬克的匯率日益上升,資本主義世界貨幣十分動盪。美國政府對美元匯率日趨下降的現象放任不管,其目的就在於擴大本國的出口,迫使日本及西歐等工業發達國家採取刺激本國經濟發展的措施,以擴大從美國進口。美元匯率的一再下降,加深了西歐共同體國家的困難,使這些國家陷入經濟增長緩慢、失業現象嚴重,以及手中持有的美元價值日益下跌的困難處境。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當時歐洲共同體9國決定建立「歐洲貨幣體系」,確定成員國之間匯率波動界限,建立歐洲貨幣基金,並創設歐洲貨幣單位。「歐洲貨幣體系」的建立,固然是共同體實現財政經濟聯合、最終走向貨幣一體化的必然過程,但美元日益貶值,美元匯率急劇下降則是促進「歐洲貨幣體系」加速建立的一個直接原因。
3.制約匯率發揮作用的條件
(1)開放程度
一國對外開放的程度。一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較深,進出口貿易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較大者,匯率變動對該國經濟進程影響就較大:反之,則較小。?一國商品生產是否多樣性。匯率變動對生產單一商品的國家的經濟影響較大;對商品生產多樣化的國家影響較小。?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聯系程度。聯系密切的國家影響就較大,對較少參與國際金融市場活動的國家影響就較少。?通貨的兌換性。一國貨幣完全自由兌換、在國際支付中使用較多者,影響就較大;否則影響較小。
(2)商品結構
一國商品生產是否多樣性。匯率變動對生產單一商品的國家經濟影響較大;對商品生產多樣化的國家,影響較小。
(3)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聯系程度
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聯系程度。聯系密切的國家影響大,對較少參與國際金融市場浮動的國家影響就較少。
C.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降低是好事還是壞事
人民幣升值的利弊隨著中國經濟進一步融入世界,人民幣所面臨的升值壓力也越來越大,這些壓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面:首先是來自國家之間外匯交易的市場壓力;其次是各國政府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的博弈,也就是政治壓力;最後是政策性壓力。從現在中國匯率制度的國際環境來看,市場壓力開始減弱但沒有消失,政治壓力逐漸弱化,政策性壓力是否將成為匯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壓力,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實際上,人民幣升值前景如何最終還要市場說了算。只要中國能夠保持經濟高增長,同時推動人民幣完全可自由兌換進程,那麼人民幣升值,成為區域乃至世界貨幣將為時不遠。而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中國的經濟增長會在不遠的將來突然停步;中國的貨幣當局也一再表示,人民幣將走向完全可自由兌換。
其實,自1994年1月1日大幅貶值以來,人民幣的上升之旅就已經開始,在國內外壓力逐步增強的同時,有關人民幣升值利與弊的討論也在同時進行。
人民幣匯率升值10大利好:
1、有利於中國進口。
2、原材料進口依賴型廠商成本下降;
3、國內企業對外投資能力增強;
4、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盈利增加;
5、有利於人才出國學習和培訓;
6、外債還本付息壓力減輕;
7、中國資產出賣更合算;
8、中國GDP國際地位提高;
9、增加國家稅收收入;
10、中國百姓國際購買力增強。
人民幣匯率升值6大危害:
1.人民幣在資本帳戶下是不能自由兌換的,也就是說決定匯率的機制不是市場,改變沒有意義;
2.人民幣升值會給中國的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
3.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導致對外資吸引力的下降,減少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
4.給中國的外貿出口造成極大的傷害;
5.人民幣匯率升值會降低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增大就業壓力;
6.財政赤字將由於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時影響貨幣政策的穩定。
D. 人民幣匯率漲好,還是跌好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的看,人民幣升值對於出國旅遊出國留學,以及進口企業更加有利,人民幣貶值對於出口企業更加有利。
正因為匯率的波動對於企業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央行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穩定匯率,保持匯率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向匹配
E. 人民幣匯率漲跌的利弊
1、人民幣匯率,就是人民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匯率」亦稱「匯價」,即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2、從利的方面看:
①一國貨幣能夠升值,一般說明該國經濟狀況良好。因為在正常情況下,只有經濟健康穩定地增長,貨幣才有可能升值。這種由經濟狀況良好帶來的幣值的穩中有升,對外資的吸引力是極大的。
②中國仍然有居高不下的外貿順差和巨額的外匯儲備,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是世界范圍內最有看點的風景,因此貨幣升值的長期趨勢不會改變。
③有利於減輕外債還本付息壓力,人民幣匯率的上升,未償還外債還本付息所需本幣的數量相應減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外債負擔。
④人民幣升值可以減輕通貨膨脹壓力,有效地冷卻過熱的宏觀經濟。由於人民幣匯率低估,國際上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引起經濟過熱、房地產泡沫擴大。而人民幣升值正可以比較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
⑤人民幣升值也有利於產業升級和促進中國經濟結構的改革,有利於產業向中西部貧困地區轉移,有利於服務業與非貿易產業的發展。
3、如果人民幣貶值,也會產生許多不利因素:
①本幣貶值對外會引起貿易摩擦,極不利於國家經濟的穩定。
②貶值不會解決外部需求放緩問題,貶值雖然會幫助出口企業因降低成本而存活下來,但卻很難以持久。特別是中國已經失去競爭力的產業,貶值只會延遲產業退出時間。
F. 人民幣指數下跌,是好事還是壞事
積極影響
1、有利於中國進口
2、原材料進口依賴型廠商成本下降
3、國內企業對外投資能力增強
4、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盈利增加
5、有利於人才出國學習和培訓
6、外債還本付息壓力減輕
7、中國資產出賣更合算
8、中國GDP國際地位提高
9、增加國家稅收收入
10、中國百姓國際購買力增強
負面影響:
1、人民幣在資本帳戶下是不能自由兌換的,也就是說決定匯率的機制不是市場,改變沒有意義
2、人民幣升值會給中國的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
3、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導致對外資吸引力的下降,減少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
4、給中國的外貿出口造成極大的傷害
5、人民幣匯率升值會降低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增大就業壓力
6、財政赤字將由於人民幣匯率升值而增加,同時影響貨幣政策穩定
希望採納
G. 請問人民幣匯率大幅下跌是什麼意思對我們老百姓的影響是什麼最好能舉例說一下,謝謝
同樣數量的人民幣相對於早些時候只能換到較少的美元。
H.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好不好,是不是美元換的人民幣越來越少的意思
人民幣對美元下跌,對外貿企業是利好, 因為成本下降了。也就是美元換回的人民幣少了。
I. 人民幣匯率跌停是好事還是壞事
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遭遇罕見的連續跌停走勢,對此筆者認為,人民幣匯率遭遇跌停,是管理層為了應對國內外經濟形勢作出的主動結果,是喜不是憂。
近些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單邊升值的問題愈演愈烈。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連破幾個關口,對此,筆者也曾呼籲打破人民幣單邊升值,已經成為匯改繞不過的坎。11月4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創出6.3165的匯改新高。就在人們認為人民幣匯率進入「5時代」將指日可待之時,隨後幾個交易日起,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12月的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也曾出現過短暫的跌停,12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報價出現了6.3627元的價格,按與當日中間價上下千分之五的波動幅度計算,6.3627元是當日人民幣的跌停價格。這也意味著,人民幣兌美元連續2個交易日出「跌停」情況。這在之前的人民幣單邊升值行情中實屬罕見。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近期連續跌停是從11月pmi數據公布之日開始,12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協會公布了11月pmi數據,數據顯示11月中國pmi指數為49%,為近三年來首次跌破50%的預警線。這也說明中國經濟增長遭遇紅燈,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匯率預期出現分化,第2輪匯改啟動以來,熱錢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空間,短期之內出現波動也是在所難免。
從經驗上看,一個國家的年匯率浮動在2.5%區間之內,屬於正常波動。月度匯率波動的合理區間為0.5%-0.7%之間,由此來看即便是連續跌停之後人民幣仍處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相反的是,僅今年前9個月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為3.93%,已經超出2.5%的合理區間,從大的范圍而言人民幣適度貶值,有利於人民幣匯率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年浮動區間。
回答來源於金斧子股票問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