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匯風險的套期是作為公允價值還是現金流量
套期前,首先必須確定套期的期間與敞口。1. 外匯風險是匯率定價風險與持有外匯資產風險的總和,套期外匯,首先要確定是購匯與售匯的匯兌定價損益,這是定價風險;2.持有銀行票據,實際是一項期權,在持有期間,有與該票據因匯率變動而造成的損益;3. 所以前者是公允價值變動的套期保值,後者是一項權利或債務的價值核算損益,後者是套價值核算期間現金流量的套期保值。
㈡ 最近銀行的外匯業務風險提示,大家有什麼看法
銀行很多時候是要收到央行和zf調控的,甚至可以說銀行是很多金融政策的具體實施人。
銀行的這些風險提示很大部分都是來源於上頭的一些要求和建議。所以銀行這么告訴你,其實是為了反映和傳達上級的意思。
至於外匯業務的風險,其實有木有提醒,它都是客觀存在的,一直都有。
現在因為國家政治形勢和經濟形勢比較復雜,對於外匯的投資管控比較嚴格,政府肯定是不希望大家把錢都往海外用,這樣就會更大限度的導致人民幣的風險。
怎麼說呢,如果真的大量的去做外匯業務的投資,本質上還是在和央行的政策作對對抗,可能在市場上有一些回報,但畢竟是有很大的風險的。
㈢ 跨國公司面臨的外匯風險主要有哪些
國際貿易風險主要是指國際貿易業務流程中發生的風險。目前我國外貿存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三點。
1.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主要源於各國貿易磨擦的加劇、反傾銷案件的增多以及技巧性貿易壁壘的存在。當前,世界貿易關系龐雜多變。一方面,全球經濟一體化www.fxpro.cn/?ib=1025860,世界貿易自由化是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區域經濟合作發展迅速,排他性的貿易維護主義抬頭。雖然關稅壁壘作為維護本國市場的一種手段不斷趨於透明,但許多發達國度卻以技巧性貿易壁壘為手段,將國外競爭者擠出該國市場。
2.操作風險
在國際貿易合同條款中,價格條款有其特殊的表達方式,即貿易術語。不僅如此,貿易術語作為貿易通例,還規定了貿易雙方在相應環節的權利和義務,因此,如何恰當地操作貿易術語顯得至關重要。貿易術語的性質應與買賣合同性質相一致,合同中的有關條款應與合同性質相一致,與所使用的貿易術語在內容上堅持一致,不應有所抵觸。如果我國的外貿企業不熟悉貿易術語,在國際貿易中操作不當,就很容易被不法外商所利用,從而帶來不必要的糾紛,甚至會造成慘重的經濟損失。
3.匯率風險
與國內貿易以本幣為清算對象不同,在國際貿易中,進出口貿易的結算存在著本幣與外...國際貿易風險主要是指國際貿易業務流程中發生的風險。目前我國外貿存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三點。
1.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主要源於各國貿易磨擦的加劇、反傾銷案件的增多以及技巧性貿易壁壘的存在。當前,世界貿易關系龐雜多變。一方面,全球經濟一體化www.fxpro.cn/?ib=1025860,世界貿易自由化是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區域經濟合作發展迅速,排他性的貿易維護主義抬頭。雖然關稅壁壘作為維護本國市場的一種手段不斷趨於透明,但許多發達國度卻以技巧性貿易壁壘為手段,將國外競爭者擠出該國市場。
2.操作風險
在國際貿易合同條款中,價格條款有其特殊的表達方式,即貿易術語。不僅如此,貿易術語作為貿易通例,還規定了貿易雙方在相應環節的權利和義務,因此,如何恰當地操作貿易術語顯得至關重要。貿易術語的性質應與買賣合同性質相一致,合同中的有關條款應與合同性質相一致,與所使用的貿易術語在內容上堅持一致,不應有所抵觸。如果我國的外貿企業不熟悉貿易術語,在國際貿易中操作不當,就很容易被不法外商所利用,從而帶來不必要的糾紛,甚至會造成慘重的經濟損失。
3.匯率風險
與國內貿易以本幣為清算對象不同,在國際貿易中,進出口貿易的結算存在著本幣與外幣之間的折算比率問題,而且,該比率因國際外匯市場的波動而高低浮動,導致企業實際收入也隨之波動,從而使企業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防備外匯風險是外貿企業應重點關注的問題。外匯匯率的波動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的外幣支出業務和外幣收入業務,即結匯業務。當外幣升值、本幣貶值時,會使實際支付的本幣貨款額增大,進口關稅和進口增值稅額增繳,這都會帶來外貿企業凈利潤的減少。
㈣ 我國外貿企業面臨的主要外匯風險有哪些
國際貿易風險主要是指國際貿易業務流程中發生的風險。目前我國外貿存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三點。
1.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主要源於各國貿易磨擦的加劇、反傾銷案件的增多以及技巧性貿易壁壘的存在。當前,世界貿易關系龐雜多變。一方面,全球經濟一體化www.fxpro.cn/?ib=1025860,世界貿易自由化是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區域經濟合作發展迅速,排他性的貿易維護主義抬頭。雖然關稅壁壘作為維護本國市場的一種手段不斷趨於透明,但許多發達國度卻以技巧性貿易壁壘為手段,將國外競爭者擠出該國市場。
2.操作風險
在國際貿易合同條款中,價格條款有其特殊的表達方式,即貿易術語。不僅如此,貿易術語作為貿易通例,還規定了貿易雙方在相應環節的權利和義務,因此,如何恰當地操作貿易術語顯得至關重要。貿易術語的性質應與買賣合同性質相一致,合同中的有關條款應與合同性質相一致,與所使用的貿易術語在內容上堅持一致,不應有所抵觸。如果我國的外貿企業不熟悉貿易術語,在國際貿易中操作不當,就很容易被不法外商所利用,從而帶來不必要的糾紛,甚至會造成慘重的經濟損失。
3.匯率風險
與國內貿易以本幣為清算對象不同,在國際貿易中,進出口貿易的結算存在著本幣與外幣之間的折算比率問題,而且,該比率因國際外匯市場的波動而高低浮動,導致企業實際收入也隨之波動,從而使企業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防備外匯風險是外貿企業應重點關注的問題。外匯匯率的波動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的外幣支出業務和外幣收入業務,即結匯業務。當外幣升值、本幣貶值時,會使實際支付的本幣貨款額增大,進口關稅和進口增值稅額增繳,這都會帶來外貿企業凈利潤的減少。
㈤ 海外承包如何應對外匯風險
規避外匯交易風險:
靈活地選擇適當的計價貨幣以避免外匯風險。一般情況下,當企業的債權與債務幣種不同時,企業通常選擇付匯爭取以軟幣(即在付款期內呈現下降趨勢的幣種)計價,收匯爭取以硬幣(即在收匯期內呈現上升趨勢的幣種)計價。但這種計價方式會受到交易本身條件的限制,實際上交易雙方均會採用相同的商業策略,其結果是若是一方想要避免外匯交易風險,則必須以較高的交易成本為代價。但是企業可以從不同層次來分析選擇適當的計價貨幣,以避免外匯風險,即:從企業集團整體的債權債務幣種的平衡進行分析;從企業在東道國的債權債務幣種的平衡進行分析;從特定項目的債權債務幣種的平衡進行分析。
通過預測計價貨幣匯率的變動趨勢,提前或推遲結匯時間。一筆應收或應付賬款時間結構對外匯風險的大小具有直接的影響。時間越長,匯率波動可能性越大,外匯風險相對就大,反之越小。企業可以通過提前或推遲結匯的方式,選擇適當時點兌換外匯清償債務,但這要依據企業的綜合財力和融資能力。企業綜合財力和融資能力越強,提前或推遲結匯的能力也就越強;反之,企業綜合財力和融資能力越弱,提前或推遲結匯的能力也就越弱。
收支沖銷。跨國各成員單位之間的債權債務,雖然大多數是由外匯交易所形成的,但他們之間可以通過財務轉賬的形式將一部分債權債務彼此沖銷,力求使貨幣收付數額達到或者接近平衡,以抵消或減輕匯率變動風險。即創造一個與存在風險相同的資金,金額相同、期限相同、相反方向的外匯流動,使外匯資金有進有出,從而避免外匯風險的產生。衡量這部分金額可以更加准確地分析出企業外匯交易風險的程度。
軟硬貨幣搭配使用。外匯匯率上有些貨幣是此消彼長的關系,所以要選擇一些貨幣和另一些貨幣搭配使用,尤其是中長期的大型機械設備進出口宜採用這種方法。軟硬貨幣的搭配一般要在合同中註明計價貨幣、計價時間、軟硬貨幣的匯率等,屆時一旦某種貨幣貶值,則可以按調整後匯率支付。
利用金融工具進行套期保值。目前國際金融市場常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有遠期外匯合約、外匯期權合約、外匯期貨合約、貨幣兌換等。我國對外承包企業在使用金融工具進行套期保值時選用金融工具往往要受到東道國金融市場的限制。但開展外匯保值業務已成為規避國際承包工程外匯風險的客觀需要。
外匯風險的防範不但要運用一般的金融工具,而且與項目的經營方式、施工組織與計劃、工程進度密切相關。 外匯風險中的交易風險也很常見。企業在以外幣計價的跨國交易中,由於匯率的變動而造成的未結算的外幣交易發生損益。這種外匯風險是以外幣交易為前提的,當外幣交易的發生日與結算日之間存在著匯率變動的可能性時,交易風險就會發生。就我國對外承包企業來說,經常性的外幣交易主要包括:采購或出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時以外幣計價的商業信用;以外幣計價的借款或貸款;尚未履行的遠期外匯合約;其它以外幣計價的資產和權益。
㈥ 外匯中的K先起源於那裡
K線最先起源於日本的米市,也是用來計價的,後來被擴展應用到風險投資市場,比如期貨、股票、外匯等。
㈦ 匯率風險有哪些
匯率風險又稱外匯風險,指經濟主體持有或運用外匯的經濟活動中,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影響外匯匯率的因素很多,常見如:
1.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如果貨幣收入總額大於支出總額,便會出現國際收支順差,反之,則是國際收支逆差。國際收支狀況對一國匯率的變動能產生直接的影響。發生國際收支順差,會使該國貨幣對外匯率上升,反之,該國貨幣匯率下跌; 這是影響匯率的最直接的一個因素。
2.利率:利率水平直接對國際間的資本流動產生影響,高利率國家發生資本流入,低利率國家則發生資本外流,資本流動會造成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從而對外匯匯率的波動產生影響。一般而言,一國利率提高,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該國貨幣貶值。
3.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會導致本國貨幣匯率下跌,通貨膨脹的緩解會使匯率上浮。
4.政治局勢:政治局勢的變化一般包括政治沖突、軍事沖突、選舉和政權更迭等,這些政治因素對匯率的影響有時很大,但影響時限一般都很短。
5.經濟增長速度:貨幣的價值取決於外匯供需雙方對貨幣所作的主觀評價,這種主觀評價的對比就是匯率。而一國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則主觀評價相對就高,該國貨幣堅挺。
除此之外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還包括政府的貨幣、匯率政策,突發事件的影響,國際投機的沖擊,經濟數據的公布甚至開盤收盤的影響、市場觀點,心裡預期,技術分析等。
㈧ 外匯交易中有哪些風險
高杠桿誘惑:外匯平台大多是1:400倍的交易杠桿,高杠桿激發了人的短時間內的財富創造慾望。變得貪婪而忘記了控制倉位保證金比例變得越來越低,從而離爆倉的時間卻越來越近。
高頻交易:貨幣匯率的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很多人想盡可能的交易信號和波段全部吃掉,看著1分鍾 5分鍾圖進行超短交易,其實K線周期越簡訊號越不真實。高頻的交易會讓你失去真實的K線趨勢方向,迷失自我。並且產生高額的交易費用。日內短線交易交易次數應控制在1-2個單,中長線的視行情而定,一般一個月內只有1-2次單。
分散投資:外匯中的可交易的貨幣很多,但是沒有必要同時持倉多個貨幣。你的盤面同時放不下多個貨幣,就算能看4個左右,但也是很小的圖,不利於分析觀看走勢。只能從多個貨幣中選擇一個進行交易。要做空那就選擇最弱的,要做多那就選擇最強的貨幣。
重倉交易:重倉交易會讓你緊張亢奮,行情的一點點波動也會讓你的心態發生重大變化。心態不能穩定下來,從而影響判斷。一旦虧損嚴重將幾個周甚至一年內交易一蹶不振沒有信心可言。就4小時的短線而言保證金佔比應在2000%以上,中長線的應5000%以上。
過度依賴指標:很多新手投資者盤面會有各種指標 MACD、KDJ、RSI、MA、布林線 等等疊加的盤面。網上泛濫的指標 其實會用的人很少,且指標也相對行情滯後,指標跟隨行情變化而變化。長時間圍繞在一個沒有特定規律的指標上會干擾自我判斷。建議只留下自己會用的,盡量把盤面做得簡潔明了。
以上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㈨ 炒外匯風險能大到什麼程度
風險來源於操作,杠桿多大於此是無關的,你不操作就不會有風險,你操作了就要有風險。只不過杠桿大了,會覺得能做的單子很大,就會忘記市場的風險,這個倒是會有些影響,除此之外,杠桿基本上和風險是無關的。
風險主要是看操作的。真正的風險的是倉位大小,如果止損合理,根據止損寬窄設計每次進場的倉位,把每次進場後的最大損失控制在資金的1%,這樣就可以說已經比較注意風險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