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固定匯率制度下什麼因素本幣升值壓力
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逆差表明外匯供不應求,將引起本幣貶值,外幣升值,反之,國際收支順差則引起本幣升值,外幣貶值。
⑵ 為什麼說在固定匯率制下,本幣的利率通常會超過儲備貨幣利率
這個意味著外匯換成本幣存錢可以獲得比持有外匯存款更高的利率,才能保證匯率相對固定,否則,外匯會大量流出,不利於穩定匯率
⑶ 為什麼在固定匯率制下 資本市場越開放財政政策越有效
在資本具有完全流動性的固定匯率制下,財政政策高度有效。財政擴張為例,財政擴張會提高利率,從而使央行增加貨幣存量,以保持匯率的固定不變,加強了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效應。
詳細來說就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將會使IS右移,導致產出增加,利率上升,暫時達到IS』和LM的交點。由於資本完全流動,利率上升將會產生資本的流入,從而導致本幣升值壓力。央行為保持匯率不變,將通過增加貨幣供給來對此作出反應,這又會導致LM右移直到國內利率同國際利率水平一致,從而增加了產出。這種情況下,由於有了內生的貨幣供給,利率被有效地固定了,從而沒有擠出效應,將產生完全乘數效應。
⑷ 通俗地解釋固定匯率制度下的貨幣政策的幾個概念
舉個例子:
從前有一個叫H國,發行一種貨幣叫H元,執行固定匯率,採取與美元聯系匯率,1H元兌換10美元。H國為外向型經濟,國際貿易發達。由於該國商品在國際上較受歡迎,且市場環境較好,故在20XX年度出現貿易盈餘。
一、由於H國經濟發展趨勢強勢,提升人們對H幣的信心,貿易額增加H幣市場需求量就大。這種情況下H元就會順應市場需求升值,與美元比率變成1:9並開始向1:8.5沖刺,如果H國是個浮動匯率國家,政府不對匯率進行干預,過一段時間,H國人民和其它H幣的持有者發現他們手頭的H元越來越值錢了,商家發現他們的商品價格越來越低,這樣H國便會出現通縮預期,人民開始儲蓄不肯消費,商家進一步降價卻已然出現貨物積存,實體企業發現用人成本和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低,金融行業發現越來越少人投資,沒有資金可供自己運作,於是H國便會出現經濟萎縮、失業率上升,經濟增長緩慢...一系列問題...
二、萬幸,H國政府及時出手干預,採取了調控政策,既然市場上H元需求量太大造成本幣升值,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執行寬松貨幣政策,說白了就是H國央行開始增發H元。物以多為賤,既然市面上流通的H元多了,那H元匯率重新恢復到一個合理的狀態。而H國央行也可以通過購入海外資產、在外匯市場收購美元等外匯等手段,H國央行購入海外資產和外匯的同時以外匯儲備和海外資產為支撐等價發行本幣,國內貨幣供給增加,由於市面美元流通的相對減少和本幣的相對增加,H元實際供應量按乘數增加,匯率走低。
三、而假如此時H國經濟依然萎靡不振,於是H國央行持續增發貨幣、降低利率,H國老百姓發現物價有可能會越來越高,手頭貨幣越來越不值錢,存款利息越來越低,於是紛紛轉移資產,將手頭貨幣變為投資資本或進行其他資產投資(比如地皮和房產),而企業則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貸到款,H國市場開始興旺,但過度增發,繼而市場泡沫出現(錢都投入市場、資本,推高資產價值),本幣貶值,外部失衡。
時間問題,另兩個問題稍後回答你,暫時希望能幫到你
⑸ 為什麼固定匯率制度會導致本幣高估
固定匯率制度不僅可能導致本幣被高估,也有可能導致本幣被低估。根據利率平價條件,兩國的通貨膨脹率之差等於匯率的升(貶)值率。
在這里,我假設本國是中國,外國是美國,本國的通貨膨脹率為10%,美國的通貨膨脹率為5%,假定其他條件不變。根據利率平價條件,這種情況下,本幣應該貶值5%,但是由於實行固定匯率制度,所以匯率被固定,本幣無法進行貶值,但實際上,由於本國更高的通脹率,本幣相對於美元已經貶值了,官方匯率卻不變,因此本幣被高估。
⑹ 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分析一個國家防止本幣貶值容易還是防止升值容易呢
防止升值容易
要防止貶值就必須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來維系匯率,否則一旦被沖擊,固定匯率就不得不宣告放棄
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很好例子,很多東南亞國家之前都是類固定匯率(波動比較小),但是由於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做支持,被索羅斯等投機基金一沖擊,統統垮掉,不得不放棄固定匯率,而轉向浮動匯率,大幅貶值
⑺ 為什麼固定匯率制度容易引起國外通貨膨脹輸入本國
實行固定匯率制度 ,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 , 不能及時地通過匯率變動使國際收支自動達到平衡 , 而往往引起該國大量黃金外匯外流 , 國際儲備大大下降。此外實行固定匯率制度會在國際間傳導通貨膨脹。因為價格一律是商品交換的普遍規律 , 當一國發生通貨膨脹時 , 該國貨幣對內貶值而由於實行固定匯率制度不能及時調整匯率 ,必然因國內物價上漲引起其他國家向該國大量出口 , 導致出口國出現貿易順差 , 這樣出口國貨幣供給量因外匯收入增加而增加。出口國一方面商品供應減少, 另一方面貨幣供給增加 , 極容易引發通貨膨脹。
⑻ 固定匯率制下為什麼本幣匯率高估
其實現在在討論固定匯率的意義不大,從史密斯協定以後,各個國家基本都是匯率自由了,現在的匯率影響因素也很多,包括了國家的財政政策,外匯貿易等等
⑼ 為什麼固定匯率制度下,擴張的財政政策會導致利率的上升
別把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弄混了。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主要是指政府減稅,增加支出,從而增加社會總需求,進一步增加對貨幣的總需求。而在貨幣政策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貨幣總需求增加,導致利率上升。
擴張性財政政策當然可以與擴張的貨幣政策一起使用,不矛盾。擴張性財政政策的目的是增加總需求,利率上升只是自然結果,不是其目的。因為反過來,利率下降,不會造成總需求的下降。
⑽ 分析固定匯率制度下由本幣貶值預期引發的資本外逃將如何影響本國的貨幣供給和外匯儲備!
本幣貶值為了保值會將本幣兌成外幣保值,引發資本外逃,本幣供給減少
本幣貶值導致出口增加,進口減少,導致外儲增加,產生外匯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