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貨幣自主匯率穩定不可兼得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貨幣自主匯率穩定不可兼得

發布時間: 2021-05-14 12:22:37

『壹』 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的意義

匯率雖然重要,但是對於一個大國而言,它不是第一位需要採取措施的對象。對於一個大國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國內經濟的穩定,而這並不主要取決於匯率的改動。評價匯率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即穩定與否、形成機制是市場還是行政的、水平是不是均衡。在這三個方面,穩定應該是第一位的,然後才是機制和水平。匯率穩定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穩定國內經濟。

李匯率問題作為一個貨幣問題肯定是派生的問題,原生問題應該是經濟問題,是貿易問題,貿易問題原生於生產問題和生產布局重新調整的問題,看透這層邏輯問題,措施就應該比較好選擇了。

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第二個好處是,有助於提高國家形象,有助於中國更廣闊地參與國際事物,使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和對話有一個穩定的基礎,這是一個很大的好處,它有利於我國經濟的穩定。

目前如果不堅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將會在諸多方面造成消極影響。首先,會造成內部的不穩定。前一段時間由於人民幣升值預期,自己內部先亂起來,結果造成極大的壓力。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目前我國居民有四千六百多億私人外幣資產,包括存在境內和境外的。這已經足夠大到能夠對我們金融體系穩定產生影響的程度。

其次,會造成外部不穩定。今年1-8月份,一方面外幣儲備增長非常快,另一方面外債在增加,這意味著我們在借錢形成外匯儲備,這是一個很不利的影響。這時如果匯率政策產生一些調整,將會對國內經濟穩定造成很大影響;如果不調整,這種壓力就會積累。目前,由於匯率變動壓力存在,所以對經濟造成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打消人民幣匯率升值的任何預期。比較大的政策改變必須在市場上沒有強烈投機預期的情況下才能夠採取。

第三,涉及到貨幣政策問題,使得貨幣政策調整遇到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經濟政策理論中有一個基本原則,即可採取手段的數量不能少於解決目標的數量。現在至少有兩個目標,而手段只有一個,即現在我們貨幣政策手段幾乎只有發央行票據了。這個時候要面對不同目標就會有問題,比如利率水平,根據國內經濟發展情況應該上調,但是根據人民幣升值壓力以及外匯儲備情況,又應該下調。這時候很難做出決策。

『貳』 急啊!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為什麼有重要意義

匯率雖然重要,但是對於一個大國而言,它不是第一位需要採取措施的對象。對於一個大國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國內經濟的穩定,而這並不主要取決於匯率的改動。評價匯率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即穩定與否、形成機制是市場還是行政的、水平是不是均衡。在這三個方面,穩定應該是第一位的,然後才是機制和水平。匯率穩定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穩定國內經濟。

李匯率問題作為一個貨幣問題肯定是派生的問題,原生問題應該是經濟問題,是貿易問題,貿易問題原生於生產問題和生產布局重新調整的問題,看透這層邏輯問題,措施就應該比較好選擇了。

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第二個好處是,有助於提高國家形象,有助於中國更廣闊地參與國際事物,使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和對話有一個穩定的基礎,這是一個很大的好處,它有利於我國經濟的穩定。

目前如果不堅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將會在諸多方面造成消極影響。首先,會造成內部的不穩定。前一段時間由於人民幣升值預期,自己內部先亂起來,結果造成極大的壓力。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目前我國居民有四千六百多億私人外幣資產,包括存在境內和境外的。這已經足夠大到能夠對我們金融體系穩定產生影響的程度。

其次,會造成外部不穩定。今年1-8月份,一方面外幣儲備增長非常快,另一方面外債在增加,這意味著我們在借錢形成外匯儲備,這是一個很不利的影響。這時如果匯率政策產生一些調整,將會對國內經濟穩定造成很大影響;如果不調整,這種壓力就會積累。目前,由於匯率變動壓力存在,所以對經濟造成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打消人民幣匯率升值的任何預期。比較大的政策改變必須在市場上沒有強烈投機預期的情況下才能夠採取。

第三,涉及到貨幣政策問題,使得貨幣政策調整遇到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經濟政策理論中有一個基本原則,即可採取手段的數量不能少於解決目標的數量。現在至少有兩個目標,而手段只有一個,即現在我們貨幣政策手段幾乎只有發央行票據了。這個時候要面對不同目標就會有問題,比如利率水平,根據國內經濟發展情況應該上調,但是根據人民幣升值壓力以及外匯儲備情況,又應該下調。這時候很難做出決策。

『叄』 為什麼固定匯率制度 資本自由流動與獨立貨幣政策不能同時實現,請舉例(三種組合)。

固定匯率制度是國家間貨幣採用固定兌換比率進行交換的制度。一國政府把本國貨幣的價值固定對應單一其他國家貨幣,或一攬子其他貨幣,或者另一種衡量價值,

例如黃金,固定匯率制度可以分為1880-1914年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和1944-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也稱為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兩個階段。

經濟學上一直存在蒙代爾的三元悖論,也就是一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資本的自由流動這三者不能同時存在,最多隻能選擇其中兩個。

對中國來說,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可以理解為中國是否有加息(降息)、降准(升准)等主動權、是否受外部環境干擾等;匯率的穩定性是人民幣到底是穩定還是大幅波動;資本的自由流動是相對資本管制來說的。

以中國香港為例,香港實行的聯系匯率制度,也就是港幣和美元掛鉤,美元兌港元的匯率始終保持在1:7.80,同時香港又是世界性金融中心,金融對外開放幅度非常之大,即香港同時選擇了資本的自由流動和貨幣匯率的穩定性,那麼在三元悖論下,香港就失去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當美聯儲加息或降息的時候香港往往得被動跟隨。

(3)貨幣自主匯率穩定不可兼得擴展閱讀:

固定匯率體系的主要優點是減少了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一個想穩定其物價的高通貨膨脹國家可以選擇加入固定匯率體系來恢復央行的信譽。

固定匯率有時會變得不穩定,匯率水平會突然變化。如果一個國家迫於市場壓力放棄原先的目標匯率而實行新的匯率,則被稱之為匯率的再安排。之所以實施匯率再安排,有時是為了解決長期性的經常項目赤字或盈餘。匯率再安排可以是本幣的升值,也可以是本幣的貶值,但如果對匯率的再安排過於頻繁,那麼匯率制度將喪失了可信性,而且浮動匯率制度的內在不穩定性仍然存在。

『肆』 如何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從短期來看,逆周期宏觀審慎措施仍需繼續加強。為穩定人民幣外匯市場情緒,仍需在穩匯率的政策措施上下功夫。通過在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行央票,以抬高做空人民幣成本以穩定人民幣匯率。

從長期來看,擴大資本市場開放是對沖人民幣貶值壓力的重要制度創新。國際投資者對一國匯率的合理定價包括影響該國匯率的金融開放等制度因素。一國金融開放程度不夠或者金融市場不夠健全,容易造成該國貨幣被低估以及跨國資本流動的不穩定。因此穩定匯率對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至關重要。

(4)貨幣自主匯率穩定不可兼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美元/人民幣的匯率被設定了7這個明確的界限或上限的情況下,基於古德哈特定律我們有兩個發現。一旦該上限被突破,美元/人民幣的匯率會快速上行並遠遠超過原上限,就像壓力在一直蓄積然後突然釋放出來,這種行為模式頗具爆炸性。

2、即使上限還沒有被突破可壓力還在蓄積,所觀察到的市場波動率還將處於極低的水平,但未來的價格波動風險卻在快速上升。至於傳達出來的信息則是明確的,在存在匯率邊界的情況下尤其要注意匯率風險管理的復雜性。

3、資本市場成熟度的提高以及配套合理的外匯管理制度將有利於增強人民幣計價資產的吸引力,最終為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合理定價打下良好的市場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匯率穩定機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幣匯率制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幣匯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維持

『伍』 請定義「貨幣政策自主權」or「貨幣政策獨立性」~!!關於克魯格曼三元悖論的!!

樓主第一句話這么說的:「由克魯格曼三元悖論可以知道」,那麼,你是依據「三元悖論」討論這一問題。
「三元悖論」可以總結為:
1.在資本完全流動情況下,如果實行嚴格的固定匯率制度,則沒有貨幣政策的完全獨立;
2.如果要維護貨幣政策的完全獨立,則必須放棄固定匯率制度;
3.如果要使得固定匯率制度和貨幣政策獨立性同時兼得,則必須實行資本管制。

這里的「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指的是本國貨幣政策不受匯率市場的影響。

三元悖論是一個經濟學理論,或者說是一個假設,是高度抽象,只在極端情況之下才成立的。如果都以樓主的方式,在現實中考驗經濟學理論,那就沒有對的了~

樓主提出的疑問,重點在於「拋外買本,收回貨幣,貨幣供給減少」,現實中可能會這樣。但是如果我們假定一國的外匯儲備是沒有上限的,或者總量相當大,比如中國的三萬億美元,那麼,事實上進行樓主所說的操作時,貨幣供給可以不減少。我國的高通脹是由於人民銀行濫發紙幣——肆意剝削中國人民加上連年順差積累了大量外匯再加上經濟大而不強難以消化流動性共同造成流動性泛濫形成的。

下面是兩種極端狀況:

(一國有大量外匯)順差製造的外匯,都同外匯管理局兌換成人民幣,這些人民幣流通起來,這樣,出口企業無形中就促成了擴張的貨幣政策;拋出外匯時國內總流通量為S,外匯為Q,拋出外匯收回本幣,拋出額等於收回額,這樣外匯管理局手裡拿的就是本幣,央行可以選擇保留,不讓其進入流通領域,那麼這些本幣實際就是Q的一部分,擴張性的經濟政策沒有改變。

(一國沒有任何外匯)逆差情況下,央行必須先買進外幣(本幣一定有貶值壓力,這時候才會出現),這時候如果要進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央行可以開啟印鈔機印出人民幣買進外匯再兌換給進口企業,同時向國內發放同等數額貨幣或者不這樣做而是等換出去的本幣以出口方式回到本國,增加流動性,加強擴張性,擴張性貨幣政策方向沒有改變。

拋外買本,貨幣供給並沒有減少!因為當外匯Q流入我國的時候,外匯是不會流通的,但是,人民銀行會發行等額的人民幣M1或者更直觀的說是對出口企業兌換等額人民幣,這些錢進入流通市場進行流通,總流通量為S+M1。同時,外匯仍在央行手中,拋外買本的時候,央行用的是這些外匯Q,換回來的人民幣理論上應該等於M1,這個M1在外匯管理局手中!總流通量為S+M1,沒有減少。

所以這里,我們必須討論什麼是獨立性了。獨立性指的是兩個方面,1.某國中央銀行獨立自主進行宏觀經濟調控,不受外國,國際其他力量影響。2.本國經濟政策不受匯率市場影響。

顯然,克魯格曼這里指的是第二個,即本國經濟政策不受匯率市場影響。很明顯,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得出,只有當一國的外匯儲備足以應付任何外匯市場波動,並且不像中國政府這樣腦殘,這樣騎在人民頭上肆意妄為時,實行資本管制,理論上固定匯率制度和貨幣政策獨立性可以同時兼得。

寫了半天,不知道你看得懂不?

學經濟學的時候,不要鑽牛角尖,要多思考。一會兒理論,一會兒實際是不行的。最好要談理論就只談理論,不然經濟學沒法學。

『陸』 如何通過主動貶值貨幣來穩定匯率

一般政府如果採取主動貶值的話,是針對貿易逆差的,當我國的貨幣貶值的時候,會促進國外商品的對我國的進口,使我國對外貿易增加而減少國際逆差,提高國際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從而穩定兩國之間的相對匯率

『柒』 中國如何在貨幣超發的情況下保證匯率穩定

我是這樣子理解的。我國近年來不斷的發行貨幣,導致經濟中流動性過剩,貨幣貶值,那麼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我國的匯率也應該相應的貶值,但是人民幣的匯率變動不是那麼的大,那麼的明顯。不知道LZ是不是這個意思,我按照這個來回答。簡單的說,我國實行的是資本管制,匯率也是由中央銀行來管制,所以匯率波動很小。當前我國的匯率是這樣子決定的。每天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收盤價為中間價格,第二天在前一天收盤價的千分之五范圍內波動。國內貨幣超發,貨幣貶值,按理說人民幣匯率也會貶值,貨幣之間交換和商品交換是一個道理。一方面來說,我國的匯率是由銀行間市場決定的,而銀行又受中央銀行影響較深,所以基本上可以說匯率是由中央銀行決定的。另一方面,前些年為了鼓勵出口,我國的匯率定的過低,這兩年聽到的人民幣匯率問題聲音漸漸小了。為了維持匯率的穩定,央行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萬億的外匯儲備就是前些年為了維持外匯儲備的成本。中央銀行始終一一個固定的匯率在銀行間進行外匯結算,所以人民幣可以一直盯著美元,這為我國創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實現就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由於我國對匯率和資本的管制,雖然國內通貨膨脹,但是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小。總體就是這么個情況。

『捌』 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匯率穩定是嗎

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主要是物價穩定、充分就業、經濟穩定增長、國際收支平衡。
一般在通貨膨脹、經濟過熱時使用貨幣政策效果較好,可以達到抑制通脹的目的。
我國從2005年起,已改變原來的固定匯率制,所以,固定匯率不再是貨幣政策的目標。

『玖』 金融 三元悖論 (貨幣政策獨立,匯率穩定,資本自由流動)

結論顯然是不可能的,現在讓我們看歐洲債務危機陷入困境的認識。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的貨幣不會輕易動搖,由此可以看出,歐元兌美元和中國央行的外匯儲備的結構不斷底部。
這里的文字:
所謂的「最優貨幣區」是指一個地區內的國家的貨幣後完全集成到一個共同的貨幣,或維持固定匯率制度的剛性國家貨幣和貨幣的完全可自由兌換,浮動區域外匯價格。 「最佳」的核心保護外部平衡的能力,以實現充分就業和價格穩定的能力;最優貨幣「是指固定匯率的基礎上,以取代浮動匯率貨幣或統一貨幣,」最優貨幣區「強調建立在一定區域內,相對於整個動盪的國際金融體系,努力實現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相對穩定的貨幣。
構成的「最優貨幣區」:
1。高流動性生產要素。
2。較高的經濟開放。
3。多元化的生產。
通貨膨脹的相似性。
5。政策的整合度比較高。
五個條件相對於歐元區的產生可謂相當生活在一起。
首先,歐元區最大的弱點就在於在不同的地區不能實施獨立的貨幣政策。
最優貨幣區「並不是真正的」最優貨幣區,因為它不僅沒有擺脫的羈絆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調用「永恆的三角形」(永恆的三角形),「永恆的三角形」的反映。無論是匯率的穩定,資本自由流動「犧牲」最優貨幣區「下的」匯率穩定,資本的自由流動,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不能兼得。」三元悖論「,利益交叉」的結果,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顯然,歐盟就是在這樣蘊藏著危險的賭注相交成員國選擇的「最優貨幣區」,仍可能改變的利害相交,從而導致解體的最優貨幣區「。一個巨大的矛盾在獨立的貨幣政策和匯率穩定。一方面,在匆忙加入了歐元區國家如希臘和西班牙並沒有遵守「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的領導到南部的歐洲的債務危機此起彼伏。另一方面,統一的貨幣相對經濟上處於不利地位的國家不能靈活使用較低的匯率和貨幣手段來緩解國內的危機和高融資成本,這無疑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歐洲債務危機的主要因素很長一段時間。
二,獨立的財政政策,歐洲央行在危機中的歐洲國家不能用一個統一的財政政策來調節。
歐洲,無論是在語言,或在傳統文化中仍然有小的差異。拒絕援助的勤奮和嚴謹的德國鬆弛希臘人可以看出,這種文化的認知,使他們很難像美國在大范圍內的勞動力自由流動的。
第四,歐洲產品多樣化是不理想的。各國生產的分工也不是那麼必要的。
最後,雖然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歐洲國家之間的貿易壁壘,可以說是為少少。然而,相對的美國的國家,一個統一的獨立的聯邦國家,歐盟的唯一的貿易,有是仍然很長一段去。不同的利益和願望,在不同的國家周圍的間隔,並肯定會不使貿易這座橋本身的生存,作為一個國家,作為消弭於無形歐洲國家之間的障礙。「
總結,更不要說在很短的一段時間超出了美元,歐元,現在的經濟危機,但也是歐元幸運的。
在事實上,對歐元的產生是一個政治的需要。
PS房東住在一起的啊,呵呵
希望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