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歐債危機為什麼會影響歐元匯率歐元匯率變動如此無常,到底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回來必須具體,謝謝
歐債危機會導致債權人對該國償債能力的懷疑,繼而拋售該國債券,導致該國貨幣貶值,匯率下降。
匯率是貨幣的價格,主要受貨幣的四大價值決定。
一。貯值價值,即貨幣利率。
二。流動價值,即貨幣國際結算地位。美元是國際結算地位最高的貨幣,其次是歐元。
三。投資價值,即該國GDP增速和市場利潤率的表現。
四。購買價值,即該國豐富的商品資源,教育資源,能源資源,技術資源,人力資源等等。
具體表現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有:
1.國際收支,國際收支順差時,本國的貨幣升值
2.相對通貨膨脹率,通貨膨脹高的國家貨幣貶值
3.相對利率,相對利率高的國家即期匯率上升
4.總需求與總供給,總需求大於總供給的國家,將導致貿易赤字,使本國貨幣貶值
5.國際儲備,國際儲備將影響一國貨幣的信心來影響一國貨幣的價值
B. 美元匯率下降,歐元匯率上升,這種變化對企業生產經營和百姓生活有哪些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對企業的影響只來自那些需要進出口的企業,而老百姓只對那些想出國的人有影響,而內銷企業和不需要出國的老百姓影響不大(外匯交易除外)。
積極作用:1、美元匯率下降有利於中國企業從美國進口先進設備和技術;
2、歐元匯率的上升有利於我國對歐元區的出口貿易,我國出口企業可以相對提高利潤率;
3、匯率的下降有利於那些想在美國學習、工作和旅行的人,並且可以減少他們的開支;
其負面影響如下:1、美元匯率下跌不利於中國出口企業與美國的對外貿易;
2、歐元匯率上升不利於中國進口企業從歐元區引進先進設備;
3、歐元匯率的上升不利於到歐元區學習、工作和旅行的老百姓。
C. 有哪些因素影響歐元匯率走勢
1、歐洲央行(ECB)
歐洲央行控制歐元區的貨幣政策。歐洲央行首要目標就是穩定價格。其貨幣政策有兩大主要基礎,一是對價格走向和價格穩定風險的展望。二是控制貨幣增長的貨幣供應量。ECB每兩周的周四舉行一次委員會,來制訂新的利率指標。
2、一般利率
一般利率是央行用來調節貨幣市場流動性而進行的「借新債還舊債」中的主要短期匯率。此利率和美國聯邦資金利率的利差,是決定EUR/USD匯率的因素之一。
3、3月歐洲歐元存款
3個月歐洲歐元存款指存放在歐元區外的銀行中的歐元存款。這個利率與其它國家同種同期利率的利差也被用來評估匯率水平。例如,當3個月歐洲歐元存款利率高於同期3個月歐洲美圓存款利率時,EUR/USD匯率就會得到提升。
4、10年期政府債券
歐元區10年期政府債券其與美國10年期國庫券的利差是另一個影響EUR/USD的重要因素。通常用德國10年期政府債券做為基準。如果其利率水平低於同期美國國庫券,那麼如果利差縮小(即德國債券收益率上升或美國國庫券收益率下降),理論上會推升EUR/USD匯率。
5、3月期歐洲歐元期貨合約
這種合約價值顯示市場對3個月歐洲歐元存款利率的期望值(和合約的到期日有關)。例如,3月期歐洲歐元期貨合約和3月期歐洲美圓期貨合約的息差是決定EUR/USD未來走勢的基本變化。
6、經濟數據
最重要的經濟數據來自德國,歐元區內最大的經濟體。主要數據包括:GDP,通貨膨脹數據(CPI或HCPI),工業生產和失業率。
7、政治因素
和其它匯率相比,EUR/USD最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如法國,德國或義大利的國內因素。原蘇聯國家政治金融上的不穩定也會影響到歐元,因為有相當大一部分德國投資者投資到俄羅斯。
D. 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國際收支狀況。
當一國對外經常項目收支處於順差時,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現為外匯(幣)的供應大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外國貨幣匯率下降;反之,當一國國際支出大於收入時,該國即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示為外匯(幣)的供應小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下降,外國貨幣匯率上升。
2、通貨膨脹率的差異。
當一國出現通貨膨脹時,其商品成本加大,出口商品以外幣表示的價格必然上漲,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會削弱,引起出口減少,同時提高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競爭力,造成進口增加,從而改變經常賬戶收支。
此外,通貨膨脹率差異還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作用於資本與金融賬戶收支。反之,相對通貨膨脹率較低的國家其貨幣匯率則會趨於升值。
3、利率差異。
當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時,表示使用本國貨幣資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匯市場上本國貨幣的供應相對減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棄使用資金的收益上升,國際短期資本由此趨利而入,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應相對增加。
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導致本國貨幣匯率的上升。反之,當一國利率水平低於其他國家時,外匯市場上本、外幣資金供求的變化則會降低本國貨幣的匯率。
4、財政、貨幣政策。
一般來說,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造成的巨額財政收支逆差和通貨膨脹,會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會減少財政支出,穩定通貨,而使本國貨幣對外升值。
5、匯率預期。對匯率的心理預期正日益成為影響短期匯率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心理因素只有在一定的市場條件下才會產生並起作用。
6、外匯投機力量。
投機者如果預期某種貨幣將升值,就會大量購進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上升;反之,投機者若預期某種貨幣將貶值,就會大量拋售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即刻下跌。投機因素是外匯市場匯價短期波動的重要力量。
7、政府的市場干預
8、經濟增長率。
一般來講,高經濟增長率在短期內不利於本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行市,但從長期看,卻有力支持著本幣的強勁勢頭。
9、宏觀經濟政策。
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對匯率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各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松與緊的搭配上。
(4)歐元匯率變動的影響擴展閱讀
波動
波動形式
1、匯率的法定升值和法定貶值
2、個別匯率變動與一般匯率變動
3、真實匯率變動與市場匯率變動
4、匯率的高估與低估
波動形勢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2年10月2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2485元,1歐元對人民幣8.0818元,100日元對人民幣7.8509元,1港元對人民幣0.8062元;
1英鎊對人民幣10.055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6.4784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6.2629元,人民幣1元對0.4840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5.0085俄羅斯盧布。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匯率
E. 人民幣升值,對歐元的匯率也相應的變化嗎
當然了 匯率增多了 影響很多啊 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了
F. 2009年歐元對人民幣匯率走勢影響有什麼
始於美國的金融危機已演變為一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本次危機對美國本土、發達經濟體及新興市場的打擊日益明顯,2009 年全球可能會經歷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盡管各國政府為挽救經濟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目前還看不到任何危機結束的跡象,危機仍處在擴散蔓延及向深入發展中。 此輪危機很可能並不是一次單純的經濟危機,而更有可能是一次世界經濟從失衡向再平衡調整的開始,經濟失衡的修正將會持續進行,對發達經濟體及新興市場將帶來深遠影響,而對新興市場的影響將更加顯著。 在2008 年8 月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之後,世界主要央行悉數調整了方向,由對抗通脹轉向對抗衰退,主要貨幣利率大幅下調,預計這一降息周期將持續到2009 年。 我們仍看好美元在經濟危機期間的表現,美元也許不會重現2008 年秋季的強勁漲勢,但整體預計仍偏強,有繼續走高的空間,歐洲貨幣走勢將相對偏弱,歐元與英鎊會繼續分化,日元做為避險標的在2008 年風生水起,這一趨勢將延續到2009 年,而商品貨幣與CRB 指數的偏離度超出正常范圍,顯示盡管商品貨幣跌幅巨大,但或許仍存在高估。 人民幣如期暫停了強勁的升值趨勢,展望2009 年,人民幣基本上不存在繼續升值的可能性,做為唯一可以針對出口部門使用的調控工具,在人民幣利率見底後,中國的匯率政策出現調整的可能性非常大,人民幣貶值的風險仍在上升。 一2008 年匯市回顧 始於美國的次貸危機,終於在2008 年演變為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在多年來罕見的金融危機沖擊下,外匯市場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幅波動,多個貨幣紛紛創出了歷史最大單日、單周、單月波幅,一向以穩健著稱的匯市,波幅一度直逼證券和期貨市場。 我們在2007 年底的年度展望中預計,美元將會出現反彈,事實果然如我們所預期,但美元反彈的幅度之大和力度之強,還是令市場感到有些驚訝。 2008 年外匯市場的走勢基本可以分成兩個階段,一是前半年在利差預期的刺激下,以歐元為首的非美貨幣持續上揚,歐元一度創出1.6 以上的歷史高點;二是下半年後,特別是8 月份後,在金融風暴刺激下,全球投資人尋求避險及去杠桿化,資金湧向以美國國債為代表的美元資產,美元得以強勁反彈,非美貨幣出現暴跌。 圖1: 歐洲貨幣年度表現(截至2008年12月18日) 歐洲貨幣走勢出現明顯分化,其中瑞士法郎表現最強,避險地位令其賣盤相對較輕,年末匯率甚至高於年初水平;歐元表現居次,歐洲央行在利率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仍是歐元最大的支撐點;英鎊表現最為疲軟,兌歐元甚至接近平價,英國樓市崩盤的狀態顯示,未來英國經濟可能較歐洲大陸更差,英鎊利率也會更低。 而美元、日元和人民幣,成為08 年表現最強的貨幣,美元特殊的地位令其擺脫了多年的疲軟;日元異乎尋常的強勁表現,超出了所有投資人的預期,對於日元走強的原因和未來的趨勢評估,在後面會有詳細論述;人民幣兌美元加速升值的趨勢在2008 年年中戛然而止,事實上已由半盯住美元重新轉為盯住美元,因此人民幣也追隨美元兌非美貨幣強勁升值。
G. 急急急!!以下各事件對美元/歐元匯率的影響是什麼
這些都屬於貿易戰的小插曲:
對掐對兩個幣種其實都不利,此類消息由於時效性很短,不建議做為交易的參考,重點參考一般都放到各國的實質性的數據報表上,如:就業率,股市,製造業,房產的經濟復甦方面。
不建議糾結到這些小消息上。
H. 有哪些因素影響歐元匯率的波動
1、歐洲中央銀行動向。
2、短期利率走勢。
3、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差異。
4、一些經濟數據的影響。
5、交叉匯率效應。
6、3個月歐元期貨合約的效應。
7、其他因素。
8、政治因素。
歐元(Euro)是歐盟中19個國家的貨幣。歐元的19會員國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希臘、馬爾他、塞普勒斯 。
1999年1月1日在實行歐元的歐盟國家中實行統一貨幣政策(Single Monetary Act),2002年7月歐元成為歐元區唯一合法貨幣,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負責管理。
另外歐元也是非歐盟中6個國家(地區)的貨幣,他們分別是:摩納哥、聖馬利諾、梵蒂岡、安道爾、黑山和科索沃地區,其中,前4個袖珍國根據與歐盟的協議使用歐元,而後兩個國家(地區)則是單方面使用歐元。
I. 歐元匯率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一、政治經濟因素
外匯市場的交易是全球性質的,如果全球的政治經濟形勢趨於緊張,就會導致外匯市場的不穩定,這樣國家貨幣就會有不正常的流入流出,最後匯率就會有大幅的波動。如果一個國家的政治形勢很穩定,那麼該國的貨幣也就是越穩定的。
二、央行貨幣政策
各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對於貨幣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其產生、發展、職能及主要業務等,投資者在投資相應貨幣時,需要掌握中央銀行產生的客觀必然性,了解中央銀行的地位與作用等。中央銀行的調控主要是通過四個手段來進行干預:
1、對市場發出警告。中央銀行會通過外匯市場來發表聲明,貨幣政策可能要發生變化,以這樣的口頭干預來影響匯率的變化。
2、直接進入市場買賣。在本國貨幣持續堅挺時,國家會通過拋售本國貨幣,買入他國貨幣來干預匯率,使匯率對自己的出口利益有益,中央銀行有時也會在外匯市場上買入或賣出外匯,同時在國內的債券市場買入或賣出債券,從而使匯率變化而利率不變化。
3、利用利率因素保衛本國貨幣利率。在前兩種手段作用不大時,國家考慮到投資者需要大量的借入本國貨幣,可以提高自己國家貨幣的利率來維護其幣值。
4、國家可選出廢除本國貨幣自由兌換。當一切手段都無法控制投資對國家貨幣的沖擊,中央銀行可實行匯率管制,來保護自己國家的貨幣,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發展中國家,西方國家主張自由經濟的金融政策,一般不採用這種手段。
三、經濟數據對匯率的影響
外匯市場對數據是十分敏感的,特別是一些國家定期公布的經濟數據,有些甚至會逆轉貨幣的短期走勢。數據公布的時候會有利好或利空的影響,下面將會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數據,供投資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