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國家外匯收入用於民生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國家外匯收入用於民生

發布時間: 2021-05-13 10:56:45

㈠ 民生銀行國際收支申報規定是什麼

目前國際收支申報基本規定:
1.國家外匯管理局規定,通過境內銀行發生涉外收入或涉外付款的非銀行機構和個人(以下稱「申報主體」),應及時、准確、完整地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
2.通過境內銀行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憑證有《涉外收入申報單》、《境外匯款申請書》。
3.發生涉外收入的申報主體,應在解付銀行解付之日(T)或結匯中轉行結匯之日(T)後五個工作日(T+5)內辦理該款項的申報。

㈡ 中國有那麼多外匯儲備為什麼不拿來改善國內民生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外匯儲備是哪裡來的。以前我覺得這錢就像做生意一樣,都是賺來的,自己賺來的當然自己可以隨便花了,其實不然。貿易順差只是中國外匯儲備的一部分。很大一部分外匯儲備還要從改革開放談起。剛剛改革開放時,雖然國內對國外的企業開放了,但是也有一些限制。鄧小平出的「三外政策」便是之一。「三外政策」里有一點事,外國公司想要來中國投資,必須在入境時,把帶來的熱錢由外國貨幣諸如美金,日元,換成人民幣在國內使用投資。想像一下,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來,多少外國資金湧入中國,而這些外國資金全部成了中國的外匯儲備。你可能也意識到了,這錢不是中國的,而是屬於來華的投資者的,套用郎向平的比喻就是「中國就像電影院門口的貴重物品保管人」。這個比喻我覺得很貼切,這些資金並不能由中國政府完全自由控制,就好比銀行里不能沒有現金一樣,外匯儲備局一定要留一部分以防資金的流出。
另外一大部分外匯儲備是由常年積累下來的貿易順差而來的。可是,大部分的貿易順差都是以美金的形式存在著的,因為美金是國際貿易的主要貨幣。如果中國想要把多年攢下的老本拿國內來用,一定先要把這筆錢換成人民幣,而換錢又像一筆買賣,有賣家也要有買家,現在國際上不可能有對美金如此大的需求,所以這筆錢是換不出去的。就算有買家的話,如此大筆的資金拿回國內,需大於供,物價必定上漲,結局可能是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人民的生活過得更差。以前聽到過一個那時聽起來還滿公平的建議,就是中國13億人平分了這筆錢,雖然不現實,但聽起來挺解氣的,挺公平的,而現在看起來就是一個笑話,因為這樣只會導致物價在短期內上漲,算上通貨膨脹率,等於這筆錢人間蒸發了。換個思路,如果不找美金買家,中國自己加印人民幣來換這筆外匯的話,外匯換成人民幣,而外匯其實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外匯局手裡,而人民幣卻加印了,導致國內通貨膨脹得更厲害。
上述原因總結出,這數目龐大的外匯儲備是不能被拿回國造福人民的,那這筆錢拿去投資,錢生錢總行吧。按我最近的了解看來,這個方法也不太可行。國家外儲不像投資銀行一樣可以自由投資,它面臨著種種限制。舉個例子,既然不能拿錢投資國內,中國嘗試過投資美國的一些能源或科技類的優質公司,因為在金融危機下,價位適中,也有發展前途,但有三筆收購都在最後時刻被美國政府否定了,因為中國顯然不在美國人信任的名單里。在世界范圍內,除去投資限制不管,這筆錢的數目如此巨大,能找到的合適的投資項目寥寥無幾,所以投資這個辦法也是行不大通的。
最後一個比較天真也簡單的方法就是存銀行。其實存銀行也是一種投資的方式,但是這么多的錢,沒有什麼銀行能吃的消,因為銀行有儲蓄後也是去投資。在這樣的情況下,美聯儲就充當了中國外儲銀行的這么一個角色,而且儲蓄方式只能是長期儲蓄,這也是現有的最佳的保值方法,雖然美國政府擁有可以讓中國政府瞬間損失一大筆的能力---單方宣布對人民幣貶值(或許是升值,專業詞彙可能用不準),但中國也有了可以牽制美國的能力,因為如果中國想要拿走這筆錢,美國還不出,只有靠印美金這一個辦法,而這么做的話,美金常年來在國際上建立的信譽就會一夜間盪然無存,也不可能作為國際貿易的主要貨幣了。
看了相關的幾本書後,我對國家對這筆錢的做法還是比較贊同的,當中的很多外儲也拿來做長期投資了,比如去非洲承建鐵路,和幫助非洲國家建設。這些舉動是很有意義的,由我在美國聽到,看到的非洲朋友對於中國在非洲的行為的看法,大部分是正面的,其中有一位我的一位來自辛巴威的教授說,引用她的原話 "China is the dominant power in the world, not America"。她說在非洲現在中國是經濟建設的主導力量,所以我覺得這筆錢與其放在美聯儲保值,拿去非洲做長遠投資很值!但是這筆錢的問題依舊存在,現在的情況是國家有錢不能用,國內又怨聲四起,抱怨著國家有錢不拿來給自己人用,給美國人用,可見信息不對稱的可怕。

㈢ 國家外匯收入是什麼意思,有何好處與壞外,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出口要減少,進口要大量增加。相反呢?......在人民幣升值期間有短暫的外匯收入增加,但這是由於前期工作的結果,什麼是都有個緩沖的過程,這也正說明,在人民幣回落的時候,在初期人們還會看到外匯在減少,進口還在增加,爭斗需要一個緩沖的機會。對於外匯收入的過份或不適度的增加,並非是件好事,這樣就會增加外匯風險,不利於國家的外匯調控從而依法一系列經濟問題,也會演變成金融風暴.......

㈣ 請教,國家外匯能不能用於國內民生,投資

不行的,現在的外匯來源主要是資本,意思是帶著目的來的,原則上只能用於指定的用途,當然,你說極少部分的還是可以,也只能換成人民幣來用,但都不能阻礙資本撤離時的需求,換句話說,即使是用於國內的民生,也只能在國外進口點什麼,國內外匯不流通的~~

㈤ 什麼是涉外收入申報

涉外收入申報指的是接收境外匯入的外幣匯款,由於資金來源性質不同需要進行的申報。

根據《通過金融機構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業務操作規程》第三條 通過境內銀行發生涉外收入或涉外付款的非銀行機構和個人(以下稱「申報主體」),應及時、准確、完整地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發生涉外收入的申報主體,應在解付銀行解付之日(T)或結匯中轉行結匯之日(T)後五個工作日(T+5)內辦理該款項的申報。

發生涉外付款的申報主體,應在提交《境外匯款申請書》或《對外付款/承兌通知書》的同時辦理該款項的申報。機構申報主體在辦理涉外收付款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前,應按照有關規定申領組織機構代碼或特殊機構代碼,並按照本操作規程第二章的有關規定辦理。

(5)國家外匯收入用於民生擴展閱讀:

《通過金融機構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業務操作規程》第七條 境內銀行及申報主體應當妥善保管《涉外收入申報單》、《境外匯款申請書》和《對外付款承兌通知書》各自留存聯。紙質《涉外收入申報單》、《境外匯款申請書》和《對外付款/承兌通知書》的保存期限至少為24個月,保存期滿後可自行銷毀。國家外匯管理局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八條 境內銀行應按照貨物貿易進口付匯核銷的有關規定,將涉及貨物貿易進口付匯核銷項下的紙質《境外匯款申請書》和《對外付款/承兌通知書》的「外匯局留存聯」報送外匯局。

㈥ 中國的外匯儲備超過一萬億,有什麼用處嗎能用到投資或者具體民生問題上嗎

我國外匯儲備超過了一萬億美元,已太多了,對於如何消化如此高的儲備都成為一個問題.一般而言,我國的外匯儲備只要約6000億美元就足夠了,這是從國家整個戰略而言,如用於防範金融風險的沖擊.如此高的外匯儲備,既要考慮到安全性的問題,又要在如何提高其利用率上下功夫.如我國正在籌備組建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可能將2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用於海外投資,以消化一部分儲備.同時,拿一部分加大國家戰略物資(如能源)的進口,高技術的進口.再有,就是放鬆對公民用外匯的限制,現在普通公民可以申請5萬美元的外匯額度.通過這樣做,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外匯儲備的使用效率,增加我國的財富.與此同時,不至於使所有的外匯儲備都是美元資產,形成了我國外匯儲備的多元化,更有利於外匯儲備的安全.總之,我國的外匯儲備是相對於對外國的購買力,要努力地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有效地消化多餘的外匯儲備.

㈦ 國家外匯收入是怎麼來的

中國的商品賣到國外,換回來外匯,外匯再結匯,到了國家手裡。

㈧ 國家存那麼多外匯幹嘛,為什麼不增加進口,而用來買美債!而不用來改善民生

先說石油的問題,石油的定價權是美國說了算,也是美元結算。簡單說就是,我是美國,你是中國,我對石油有定價權,想什麼價格賣給你中國就什麼價格,你又不能不買,,,而且,我只收美元,,其他的一律免談,,想要買石油,,就要給我美元。。。。。這種情況,,你確定,不存美元,或者只存少量的美元,,,像你說的,,現代用石油的地方太多了,量太大,石油除了美國產,就是中東,,中東似乎也是美元計價我沒記錯的話,,,這種,情況下,,根本美的選。。。好在,現在中國也有了石油的期貨交易,,以後這個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
再說外匯,,是什麼支持美元的印發??以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時候是黃金,現在是石油。。美國掌握了石油的定價權,相當於控制了各國的錢袋子,他才能印美元,極端一點就是想印多少就多少,,當然他不會這么乾的哈。。。。中國的是什麼,,石油與美元掛鉤,那人民幣就和美元掛鉤,,支持人民幣印發的其實是美元,,不要不舒服,,其他國家也一樣。。。現在的情況是在減持美國的美債和美元,,逐步的脫離。。。再有就是抵禦風險了,,
我不是經濟學家,我說的都是自己了解到的,,未必准確,,各位網友,,覺得對就對,不對就不對,,,我不辯論,也不爭論。。。謝謝。。。

㈨ 中國的外匯儲備為什麼不用於改善國計民生

中國的外匯儲備是以美元形式存在,不能在中國境內直接使用。有一美元的外匯增加,中國銀行就發行6塊多的人民幣。這就是創造的價值,投入社會就是改善民生,加大改善民生就要對實體經濟加大投入,製造更多的產品,建設更多的基礎設施。中國大量持有外匯,就能夠在別國買到資源,礦產,還有一些優勢資產,對別國投資,增加影響力。還可以防止美國惡意操縱美元。如美聯儲加息,別國資金外逃,資產貶值,美國想收購,中國就可以搶先一步進行收購。

㈩ 國家外匯儲備的用途有哪些

國家外匯儲備的用途:第一點:以我國為例,我國採用的是強制結匯制度,就是說企業進出口的外匯都要受到外管局的管理約束。 在國際市場中,美元是主要的交易工具,黃金是各國都認可的通貨,所以一國必須保證足夠的外匯儲備,才能保證對國外的支付。 第二點:在外匯市場上,本國的匯率是受到供求影響的。 為了保持穩定,本國管理機構可以通過自己手中持有的外匯儲備,去進行干預。 例如:以當前人民幣為例,當前面臨巨大的升值壓力,從供求角度分析就是因為人民幣需求過盛,這是央行就有必要買進美元,拋出人民幣來平衡。 第三點:一個國家的償債能力,很大一部分是體現在他的經濟實力上,經濟發展是基礎。外匯儲備是最直接的保證能力的體現第四點:外匯儲備代表著我國央行的資產,外匯儲備越多,央行資產就越多。我國進行國際事務就越有經濟支持。 同時,當國際發生金融危機時,我國就越有能力去面對。例如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各國紛紛宣布貨幣貶值,而我國本著一個負責任大國,宣布人民幣不貶值。這是以外匯儲備為基礎的! 外匯對外支付: 1、企業進口購匯 包括企業進口商品、對外投資等等 2、個人購匯 其實綜合起來一個主要的作用就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由於我國不是實行浮動匯率,而是盯住幾個貨幣組合有限浮動。 為了保持匯率穩定,央行可能就要動用外匯儲備。 例如如果人民幣相對美元面臨貶值,證明流通中的人民幣過多而美元外幣過少,為了穩定匯率,央行就會拋出儲備的美元而買入人民幣,使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變少,恢復與美元的匯率平衡,這時外匯儲備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現在是人民幣因巨額順差面臨升值壓力,流入的美元過多,央行要麼放手讓人民幣自然升值,但太猛烈升值顯然是有負面作用的,央行只能使升值在自己的可控范圍內,為了保持匯率,相對於過多的美元就只能發行相應的人民幣來平衡,這使得流通的人民幣更加泛濫,內部又出現通貨膨脹。這是現在央行面臨的窘境,升值和通貨膨脹並存。 要解決這一問題,可能要從制度方面解決,即改變強制結匯制度,讓外匯保留在國外,阻止美元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