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匯的買入價,賣出價,結匯和購匯時分別用哪個啊
購匯- 賣出價 結匯- 買入價
賣出價是銀行將外幣賣給客戶的牌價,也就是客戶到銀行購匯時的牌價;而買入價則是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匯或外幣時的牌價,分為現鈔買入(賣出)價和現匯買入(賣出)價。
現匯買入價是銀行買入現匯時的牌價,而現鈔買入價則是銀行買入外幣現鈔時的牌價。現匯和現鈔是不同的概念,是外幣存入銀行後的兩種不同形態。
舉例來說,鈔可以存入取出,但匯只能兌換成鈔才可以取;匯可以像匯款一樣匯往國外,但鈔一定要兌換成現匯才能往國外匯款。銀行的現匯賣出價和現鈔賣出價相同。
結匯是指外匯收入所有者將其外匯收入出售給外匯指定銀行,外匯指定銀行按一定匯率付給等值的本幣的行為。
(1)購匯和結匯匯率不一擴展閱讀
按受限程度:分為自由兌換外匯、有限自由兌換外匯和記帳外匯
自由兌換外匯,就是在國際結算中用得最多、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在國際金融中可以用於償清債權債務、並可以自由兌換其他國家貨幣的外匯。例如美元、港幣、加拿大元等。
有限自由兌換外匯,則是指未經貨幣發行國批准,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貨幣或對第三國進行支付的外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凡對國際性經常往來的付款和資金轉移有一定限制的貨幣均屬於有限自由兌換貨幣。世界上有一大半的國家貨幣屬於有限自由兌換貨幣,包括人民幣。
記賬外匯,又稱清算外匯或雙邊外匯,是指記賬在雙方指定銀行賬戶上的外匯,不能兌換成其他貨幣,也不能對第三國進行支付。
按來源用途:分為貿易外匯、非貿易外匯和金融外匯
貿易外匯,也稱實物貿易外匯,是指來源於或用於進出口貿易的外匯,即由於國際間的商品流通所形成的一種國際支付手段。
非貿易外匯是指貿易外匯以外的一切外匯,即一切非來源於或用於進出口貿易的外匯,如勞務外匯、僑匯和捐贈外匯等。
金融外匯與貿易外匯、非貿易外匯不同,是屬於一種金融資產外匯,例如銀行同業間買賣的外匯,既非來源於有形貿易或無形貿易,也非用於有形貿易,而是為了各種貨幣頭寸的管理和擺布。
按市場走勢:分為硬外匯和軟外匯,或叫強勢貨幣和弱勢貨幣。
㈡ 為什麼在中國工商銀行購匯和結匯的美元匯率與網站上搜到的美元匯率不一致!請專業人員指教!!
這裡面有個現鈔買入價, 現鈔賣出價, 現匯買入價, 現匯賣出價等幾個不同買賣外匯的方式, 首先需要看你手上是現鈔還是現匯 , 再看適用哪一種買賣方式給銀行, 網上有的是標示中間價, 中間價是供參考, 是沒有實際操作意義的, 另一個就是可能跟你看的時間不一樣, 現在的匯率每一天中的每個時間都是在變化的, 這個就要看你在銀行的那個時間點是什麼匯率了。 就是這樣
㈢ 結匯和購匯怎麼分
購匯就是購買外匯,你有美圓,用你的美圓購買歐圓,這個過程就屬於購匯。
結匯就是把你的外匯轉換成本幣。比如說我們國家的本幣是人民幣,你手裡有美圓,你把美圓結轉成人民幣的過程,就屬於結匯。
(3)購匯和結匯匯率不一擴展閱讀:
結匯指企業或個人按照匯率將買進外匯和賣出外匯進行結清的行為。進出口專業公司,根據進口業務需要,以本國的貨幣按照國家公布的外匯牌價,向外匯專業銀行購買外幣匯往國外,或將出口所得外幣,按照牌價售與外匯銀行而摺合成本國貨幣,在對外貿易中,均稱為結匯。我國外匯牌價,規定由中國銀行逐日公布,外匯管理,亦由中國銀行進行。牌價有買價和賣價。賣價要高於買價,其間的差額為銀行兌換的手續費,或稱兌換收益。
購匯指購現鈔是用本幣現金兌換外幣現金,手續費上要比購匯略高些,這一點在中國銀行每日發布的外匯賣出價(銀行賣給客戶的價格)和現鈔賣出價中可以體現出來。[1]在中國我們的本位幣是人民幣,當我們發生外幣交易後需要支付外幣時用人民幣去購換成外幣支付的一種行為就稱之為購匯了。購匯是轉賬交易,是用賬戶上的本幣兌換外幣,相當於外匯買賣,兌換後的外幣還在賬戶上或銀行卡上,不提取現金。但是2014年以後中國開放了外幣兌換的政策,需要購匯的個人、組織便可以通過正規的外幣兌換公司進行外幣購買,而且能拿到現金。因此購匯不再是單純的銀行業務了。
網頁鏈接
網頁鏈接
㈣ 建行人民幣購匯和結匯是什麼意思
1、購匯是轉賬交易,是用賬戶上的本幣兌換外幣,相當於外匯買賣,兌換後的外幣還在賬戶上或銀行卡上,不提取現金。
2、結匯是指外匯收入所有者將其外匯收入出售給外匯指定銀行,外匯指定銀行按一定匯率付給等值的本幣的行為。結匯有強制結匯、意願結匯和限額結匯等多種形式。
3、個人結匯業務是指個人將其持有的外幣現鈔或現匯出售給銀行,銀行按規定即期匯率給付等值人民幣的兌換業務。
4、個人購匯業務是指個人以自有人民幣向銀行購買外匯(客戶購匯),銀行按規定即期匯率給付等值外幣(銀行售匯)的兌換業務。
5、2014年以後中國開放了外幣兌換的政策,需要購匯的個人、組織便可以通過正規的外幣兌換公司進行外幣購買,而且能拿到現金。因此購匯不再是單純的銀行業務了。
6、強制結匯是指所有外匯收入必須賣給外匯指定銀行,不允許保留外匯;意願結匯是指外匯收入可以賣給外匯指定銀行,也可以開立外匯賬戶保留,結匯與否由外匯收入所有者自己決定;限額結匯是指外匯收入在國家核定的數額內可不結匯,超過限額的必須賣給外匯指定銀行。
7、在我國,過去是實行強制結匯制的,在2008年8月1日 新《外匯管理條例》出台之後,目前,我國實行的是實行意願結匯制(willingness exchange settlement system)。
㈤ 為什麼購匯跟結匯不一樣價格 在招行看見 外匯購匯價格跟外匯結匯價格不一樣,相差很多,是怎麼回事
肯定不一樣,購匯的價格高,結匯的價格低,因為銀行要賺差價
㈥ 什麼是購匯,什麼是結匯
1、購匯:購現鈔是用本幣現金兌換外幣現金,手續費上要比購匯略高些,這一點在中國銀行每日發布的外匯賣出價(銀行賣給客戶的價格)和現鈔賣出價中可以體現出來。
在中國我們的本位幣是人民幣,當我們發生外幣交易後需要支付外幣時用人民幣去購換成外幣支付的一種行為就稱之為購匯了。
購匯是轉賬交易,是用賬戶上的本幣兌換外幣,相當於外匯買賣,兌換後的外幣還在賬戶上或銀行卡上,不提取現金。
但是2014年以後中國開放了外幣兌換的政策,需要購匯的個人、組織便可以通過正規的外幣兌換公司進行外幣購買,而且能拿到現金。因此購匯不再是單純的銀行業務了。
2、結匯指企業或個人按照匯率將買進外匯和賣出外匯進行結清的行為。進出口專業公司,根據進口業務需要,以本國的貨幣按照國家公布的外匯牌價,向外匯專業銀行購買外幣匯往國外,或將出口所得外幣,按照牌價售與外匯銀行而摺合成本國貨幣,在對外貿易中,均稱為結匯。
我國外匯牌價,規定由中國銀行逐日公布,外匯管理,亦由中國銀行進行。牌價有買價和賣價。賣價要高於買價,其間的差額為銀行兌換的手續費,或稱兌換收益。
(6)購匯和結匯匯率不一擴展閱讀:
外匯交易的產生原因:
1、貿易和投資:進出口商在進口商品時支付一種貨幣,而在出口商品時收取另一種貨幣。這意味著,它們在結清賬目時,收付不同的貨幣。
因此,他們需要將自己收到的部分貨幣兌換成可以用於購買商品的貨幣。與此相類似,一家買進外國資產的公司必須用當事國的貨幣支付,因此,它需要將本國貨幣兌換成當事國的貨幣。
2、投機: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會隨著這兩種貨幣之間的供需的變化而變化。交易員在一個匯率上買進一種貨幣,而在另一個更有利的匯率上拋出該貨幣,他就可以盈利。投機大約佔了外匯市場交易的絕大部分。
3、對沖:由於兩種相關貨幣之間匯率的波動,那些擁有國外資產(如工廠)的公司將這些資產折算成本國貨幣時,就可能遭受一些風險。
當以外幣計值的國外資產在一段時間內價值不變時,如果匯率發生變化,以國內貨幣折算這項資產的價值時,就會產生損益。公司可以通過對沖消除這種潛在的損益。這就是執行一項外匯交易,其交易結果剛好抵消由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外幣資產的損益。
㈦ 外匯買賣與購匯,結匯的區別
1、個人外匯買賣:個人外匯買賣又稱「外匯寶」,是指銀行參照國際外匯市場匯率,為境內居民將一種外匯直接兌換成另外一種外匯的業務。也就是個人客戶在銀行進行的可自由兌換外匯(或外幣)間的交易。個人外匯買賣一般有實盤和虛盤(保證金)之分。
2、購匯:在中國我們的本位幣是人民幣,當我們發生外幣交易後需要支付外幣時用人民幣去購換成外幣支付的一種行為就稱之為購匯了。購匯是轉賬交易,是用賬戶上的本幣兌換外幣,相當於外匯買賣,兌換後的外幣還在賬戶上或銀行卡上,不提取現金。
3、結匯:結匯,是外匯結算(exchange settlement/foreign exchange settlement) 的簡稱,分為個人結匯與公司結匯兩種情況,須到銀行辦理,也可以在網上銀行辦理,而且目前,我國國內多家銀行都可以辦理。
4、兩者區別:簡言之,外匯買賣是除人民幣外各幣種之間的交易,購匯是用人民幣買購買外匯(可以是各幣種),結匯則是把外匯(可以是各幣種)換回人民幣.因中國還是實行外匯管制的,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
㈧ 購匯匯率,結匯匯率,結鈔匯率分別是什麼意思
1、個人即期結匯業務是指按照銀行提供的即期牌價,買入個人客戶外幣,並支付相應人民幣的業務。結匯參考「買入價」。
若您使用外幣現鈔辦理結匯,請參考「現鈔買入價」。
2、個人即期售匯業務是指按照銀行提供的即時牌價,賣給個人客戶外幣,並收取相應人民幣的業務。「售匯」從客戶角度又稱「購匯」。購匯參考「賣出價」。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㈨ 請教財務的朋友幫忙回答下:購匯和結匯的問題
主要是因為企業收匯時的匯率是以當月初或年初匯率結算的,選擇月初或年初由企業自行選擇,但不得隨意更改.而結匯或購匯時是以當天匯率結算的.
結匯之前首先要收匯,例如收美金100元,企業以月初匯率結算.收匯當月匯率是7,記賬時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 700 $100
貸:應收/預收賬款 700 $100
這時只是賬面上反應這筆美金的人民幣價值是700元,但實際上這筆錢在銀行里是以美金形式存在的.
第二天結匯 設匯率是6.8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戶 680
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20
貸:銀行存款-美元戶 700 $100
如果沒有匯兌損益,那美元戶的賬面上就會出現0美金但卻有20RMB的情況.
購匯時本身是以人民幣買入外匯,以當天的匯率結算.如當天匯率是6.8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 680 $100
貸:銀行存款-人民幣戶 680
當天匯率是多少,人民幣戶就付多少,所以不會存在差額的問題.
但是在月末或結匯時,由於又有匯率的變化,則仍有匯兌損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