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低利率貨幣即期匯率上浮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低利率貨幣即期匯率上浮

發布時間: 2021-05-12 09:39:40

Ⅰ 利率低的國家遠期匯率為什麼上升

根據利率平價原理,貨幣對的兩種貨幣,起初等價兩種貨幣,通過市場利率投資後,到期時兩種貨幣的本息也要等價。由於低利率貨幣到期時本息相對高貨幣本息只比會減少,為保持等價,需要通過提升低利率貨幣的遠期匯率進行補償,因此低利率貨幣的遠期匯率會出現升水,遠期匯率上升。
如貨幣對A/B的即期匯率為S,1年期的貨幣A利率為Ra,1年期貨幣B的利率為Rb,貨幣對A/B的1年期遠期匯率為:S+S(Rb-Ra)/(1+Ra),A為低息貨幣,Rb-Ra>0,遠期匯率大於即期匯率,低利率貨幣的遠期匯率出現升水。

Ⅱ 關於利率與匯率的問題

利率上升在短期內會使該貨幣的需要量增加,該貨幣短期匯率上升,即幣值上升,而對於長期,由於市場的作用,會使該貨幣遠期貶值.給你一個案例,也許能夠說明你的問題:
假如A貨幣利率為10%,B貨幣利率20%(雖然這里利率差較為誇張,但事實上每種貨幣的利率都不一樣,有利率差的存在)
即期匯率A=2B(這里不考慮買入與賣出價,為簡便起見)
就有一種可能:借1A貨幣(借期一年,存與貸利率一樣),即期兌換成2B貨幣,存款(存期一樣,利率20%),一年以後連本帶利取出,再兌換成A貨幣,以償還借1A的本利,如果一年取出的匯率不變,不計交易費用,在這過程中,就可賺取:
2*(1+20%)/2-1*(1+10%)=1*10%=0.1A(如果是1億,賺取1000萬A) (公式一)
由於貨幣利差的事實存在,但都沒有這么做,因為當一年後(遠期)B本利取出時,兌換成A的匯率改變了,市場處於均衡,理論上可以計算出均衡匯率R
2*(1+20%)/R=1*(1+10%) ,R=2.1818
顯然R增大了,也就是說B貨幣貶值(經濟學家凱恩斯的利率平價理論主要意思就是即期利率高的貨幣遠期貶值)
理論上,當遠期(在這里是一年)匯率小於2.1818時,低息貨幣兌換成高息貨幣存款有利可圖(套取了利差)
賺取:2*(1+20%)/R-1*(1+10%)>0
當遠期(在這里是一年)匯率小於2.1818時,則是高利率貨幣兌換成低利率貨幣有利可圖
賺取:1*(1+10%)-2*(1+20%)/R>0

Ⅲ 糾結利率上升導致匯率上升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可以從供求關系來看匯率,匯率可以看做「本幣在外匯市場上的價格」,這么樣的話,國內利率提高,吸引資本,那麼對本幣的需求就增高(外國資本流入要兌換成本幣吧),需求提高需求曲線向右移,交點(即匯率)就會上升(供給-需求分析知道吧?)。
第二個問題,和第一個問題不是一個問題,你要第一種所謂的「高利率」是指本國的利率相對於外國的利率高,因為有這個「相對」所以大家才願意把錢放到本國;而第二問是「world interest」,本國利率相對於世界利率反而下降了,再用第一題的分析就可以了。

這已經盡我所能用最簡單的語言分析了……

Ⅳ 為什麼說利率上升,國外資金會流入請用經濟學原理.

不同的貨幣有不同的利率水平.一般地說,利率高的貨幣遠期升升值.升值率與兩種貨幣的利差一致,市場趨於平衡.當某一種貨幣利率上升,會引起平衡被破壞,破壞,內短期可以通過將低利率貨幣兌換成高利率貨幣,再按遠期贖回低利率貨幣以賺取利差,引起資金流動.以下為舉例說明:這個例子是遠期低利率貨幣的升值率大於利差,是個相反的例子.

五月十七日,英鎊六個月存款為年率12.625%, 美元六個月存款年率9.625%,即期匯率英鎊1=美元1.6180/90,六個月遠期升水248/243。
分析:
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升水=(1.6180-0.0248)/(1.6190-0.0243)

掉期成本年率大於3%的利差。
具體做法:
(1)借100萬英鎊,借期六個月,到期須付英鎊本利:
100萬×(1+12.625%×6/12)=1063125英鎊
(2)用借入的100萬英鎊以買入價1.6180買入美元,得1618000美元,存六個月,得到美元本利:
1618000×(1+9.625%×6/12)=1695866.25美元
(3)將1695866.25美元,以1.5947的遠期匯價賣出,得到英鎊:
1695866.25÷1.5947=1063439.05英鎊。
(4)支付借英鎊本利1063125英鎊後,套匯獲利:
1063439.05-1063125=314.05英鎊。

Ⅳ 思考:根據利率平價理論,本幣利率上升,遠期會貶值,那麼即期匯率又會如何變動

本幣利率上升,原來的均衡被破壞,會引起套利活動,即期引起對利率上升的貨幣的需求,即期該貨幣幣值上升,即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下降。

Ⅵ 為什麼利率低的國家遠期匯率是升水的

根據利率平價理論,均衡匯率是通過國際拋補套利所引起的外匯交易形成的。在兩國利率存在差異的情況下,資金將從低利率國流向高利率國以謀取利潤。但套利者在比較金融資產的收益率時,不僅考慮兩種資產利率所提供的收益率,還要考慮兩種資產由於匯率變動所產生的收益變動,即外匯風險。套利者往往將套利與掉期業務相結合,以避免匯率風險,保證無虧損之虞。大量掉期外匯交易的結果是,低利率國貨幣的現匯匯率下浮,期匯匯率上浮;高利率國貨幣的現匯匯率上浮,期匯匯率下浮。遠期差價為期匯匯率與現匯匯率的差額,由此低利率國貨幣就會出現遠期升水,高利率國貨幣則會出現遠期貼水。隨著拋補套利的不斷進行,遠期差價就會不斷加大,直到兩種資產所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等,這時拋補套利活動就會停止,遠期差價正好等於兩國利差,即利率平價成立。歸納一下利率評價說的基本觀點:遠期差價是由兩國利率差異決定的,並且高利率國貨幣在期匯市場上必定貼水,低利率國貨幣在期匯市場上必定升水。

Ⅶ 為什麼說高利率貨幣遠期貼水,低利率貨幣遠期升水

貨幣幣值(即匯率)的變化與貨幣供求相關。

利率的高低會引起套利行為,即期會將低利率貨幣兌換成高利率的貨幣,引起即期對高利率貨幣的需求。

而在遠期,套利活動結束,獲利回吐,即將高利率貨幣兌換回低利率貨幣,引起對低利率貨幣的需求增加,高利率貨幣的供應增加,遠期低利率貨幣升值(即升水),高利率貨幣貶值(即貼水)。

升水:當某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遠期匯率高於即期匯率時,稱之為升水。如,即期外匯交易市場上美元兌馬克的比價為1:1.75,三個月期的一美元兌馬克價是1:1.7393.此時馬克升水。

貼水:當某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遠期匯價低於即期匯率時,稱之為貼水。如,即期外匯交易市場上美元兌馬克的比價為1:1.7393,三個月期的一美元兌馬克價是1:1.75.此時馬克貼水。

(7)低利率貨幣即期匯率上浮擴展閱讀:

在出口商以短期信貸方式出賣商品,進口商以延期付款方式買進商品的情況下,從成交到結算這一期間對他們來講都存在著一定的外匯風險。

因匯率的波動或上(下)浮動,出口商的本幣收入可能比預期的數額減少,進口商的本幣支付可能比預期的數額增加。

在國際貿易實務中,為了減少外匯風險,有遠期外匯收入的出口商可以與銀行訂立出賣遠期外匯的合同,一定時期以後,按簽約時規定的價格將其外匯收入出賣給銀行,從而防止匯率下跌,在經濟上遭受損失;有遠期外匯支出的進口商也可與銀行簽定購買遠期外匯合同。

一定時期以後,按簽約時規定的價格向銀行購買,從而防止匯率上漲而增加成本負擔。此外,由於遠期外匯買賣的存在,也便於有遠期外匯收支的出、進口商核算其出、進口商的成本,確定銷售價格,事先計算利潤盈虧。

Ⅷ 通常情況下,一國的利率水平較高,則會導致遠期本幣匯率(上升or下降)外幣匯率(下降or上升)

一國的利率水平較高,就會引起套利行為的發生,即為即期將利率低的貨幣兌換成利率高的貨幣作短期投資,引起即期利率高的貨幣的需求增加,短期套利獲利後回吐,將投資結束後的貨幣兌換回原貨幣,遠期引起利率高的貨幣供應增加,貨幣貶值.如果利率高的貨幣為本幣,又是直接標價法下,遠期本幣匯率下降,外幣匯率上升,外匯匯率上升(即單位外幣兌換的本幣數量增加).

Ⅸ 低利率國貨幣的現匯匯率下浮

是的,由於套利活動的存在,人們會將低利率貨幣兌換成高利率貨幣進行投資,引起即期低利率貨幣供應增加,現匯匯率下浮,而在遠期,由於套利獲利後的回吐,又會使低利率貨幣需求增加,遠期低利率貨幣匯率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