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2018人民幣匯率知乎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2018人民幣匯率知乎

發布時間: 2021-05-12 05:28:02

⑴ 2018年前11個月美元對人民幣平均匯率是多少

美元兌人民幣的平均匯率 是 6.915 謝謝

⑵ 人民幣匯率是被高估還是低估了

從六大因素看人民幣匯率

摘要: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一直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中國政府在通過不斷評估人民幣升值問題的國際影響和國內影響之後,於2005年07月21日開始採取漸進方式允許人民幣匯率浮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從單一釘住美元改為釘住一攬子貨幣、放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隨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始攀升。現在人民幣升值成為全球政治和經濟搏弈的中心。
關鍵字:匯率 價格 升值 貶值
正文:自從中國啟動匯率改革以來,有關人民幣下一步升值多少的猜測便成為熱門話題。但是,中國進行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目的並非「升值」,而是要建立起由市場力量對匯率進行定價的新「機制」。在10多年來的匯率改革中,人民幣匯率始終保持著穩中有升的基本格局,其間雖然也經歷了貶值和升值壓力的交替影響。上世紀90年代東亞金融危機爆發後的一段時期,人民幣遭遇到了貶值的巨大壓力,有人認為人民幣存在被高估的現象。剛邁人21世紀不久,人民幣也出現過短期的貶值壓力。過去的幾年,人民幣匯率面臨的是升值的強勁壓力,又有人認為人民幣存在被低估的現象。其實,人民幣存在貶值或升值壓力的交替影響,及被認為高估或低估的現象都是在現行人民幣匯率安排下所形成的對匯率預期的正常反映。現階段的人民幣匯率正是在不斷地經受貶值和升值的交替壓力之下維持基本穩定的。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人民幣匯率即使有微弱升值,但在參考「一攬子貨幣」和市場供求等因素的新機制下,人民幣不會升值太多。人民幣值的大幅升值必然引發經濟的劇烈動盪,蒙代爾就曾經警告說,人民幣升值會對亞洲經濟貨幣政策一體化產生不利影響,會導致東南亞不穩定,甚至可能會導致東亞地區經濟的衰退。而且人民幣匯率的波動肯定要受我國國內經濟狀況、價格水平、國際收支等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對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已經減弱,所以人民幣匯率會在基本穩定的前提下略有升值。
一 中國的財政經濟狀況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中國GDP的增長和財政收支的增長是直接助長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根本原因。但隨著宏觀調控的力度不斷加大,GDP的增長率將會放慢。同時,財政上的增收因素變化和一些減稅措施的出台和彌補國有資產損失而增加的財政支出,會影響到財政狀況。總體上看,人民幣升值壓力的財政經濟因素仍舊存在,但已經減弱。
二 國際收支狀況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資本項目下的收支狀況,對匯率影響是長期的、而且是雙向的。資本收支順差,短期可能引起本幣的升值,但因為順差是順差國的負債、逆差國的權益,這種負債的積累必然又會導致本幣的貶值。中國國際收支的3個主要構成部分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其中,經常項目在人民幣匯率決定中的作用在減弱;資本項目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在逐步加強;外匯儲備的作用以調節國際收支為主轉向了以干預外匯市場、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為主。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幣匯率的升值,我國的對外投資會有所增加,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外資流入,但影響有限。我國國際收支狀況仍將推動人民幣匯率上行,但力量將有所減緩。
三 價格水平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中國貿易商品的價格水平,基本上可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商品零售價格和工業品出廠價格作為參照,其原因是作為這兩個指標的現行統計范圍內的絕大部分商品都是可以用作對外貿易的。數據表明:近10年來的這兩個指標總體上升是緩慢的,低於同期的美國同類指數的上升幅度。這是構成人民幣實際匯率穩中有升的一個基本原因。然而,同期的中國的非貿易商品,例如,住宅、醫療、教育等,即基本上沒有進入國際貿易的商品和勞務的價格水平卻以遠超過貿易商品價格水平的速率上升,形成了貿易商品價格與非貿易商品價格嚴重背離的現象。
一國非貿易商品價格水平的上升會引導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最終推動貿易商品價格水平的提升。但在中國,由於富餘勞動力的大量存在與出口結構趨同造成的內部競爭,使得這種成本轉移推動貿易商品價格水平上升的速度變得比較緩慢。
四 擴張性財政政策淡出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可以刺激經濟,增加產出和收入,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本國貨幣價值變化的影響卻有著不同的作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會使本國貨幣貶值;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卻會使本國貨幣升值。
我國從1998年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擴大政府支出和發行公債為主要內容。從1998年到2004年,累計發行長期建設國債達9100億元,每年拉動GDP增長1.5-2個百分點左右。連續幾年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所形成的對人民幣的升值因素是非常強勁的。進入2005年,我國先前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已經淡出,轉向穩健的財政政策。可以認為,影響人民幣升值的財政政策因素已轉為「中性」。

五 國際因素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現階段美國經濟狀況變化是對人民幣匯率影響最大的國際經濟因素。美國經濟狀況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利率,美聯儲連續幾次提高利率。而人民幣利率只調高過一次,幅度為o.27%。人民幣升值壓力中的美元低利率因素已經消除。二是匯率,美元匯率連續幾年的大幅度走低是人民幣升值壓力突現的重要原因。隨著美元匯率的穩定,加上美聯儲持續加息和市場加息預期的基調,為美元匯率反彈注入了新的動力。可以說,人民幣升值壓力中的美國經濟狀況影響因素已經鬆弛。另一方面,受國際油價攀升和颶風影響,今年美國經濟增長比上年有所放慢,但隨著美國財政刺激措施逐步奏效以及災後重建投入的增加,將會刺激美國國內需求回升和就業增加,估計美國經濟繼續處於平穩增長期。雖然歐元區經濟則很難走出低迷,但日本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這些因素也有助於保持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的發展趨勢。
六 預期與投資的影響
人們的預期會影響一國貨幣對外匯價。目前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預期較強。但由於目前市場交易者在市場的投資還是比較謹慎的,外匯市場投資計劃也比較理性,不會像股票市場那麼極端,所以不會出現匯率大幅度升值的可能。
另外,央行對匯率水平的態度也很重要,這個態度可能具體反映到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管理上來,進而影響人民幣的走勢。央行報告重申要推進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總之,中國深化經濟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經濟社會穩定的、持續的、較高速度的發展,只要這一發展態勢不變,那麼由此形成的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的基本格局也將會延續。所不同的是,未來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會更完善,而且金融機構和進出口企業已開始適應具有靈活性的匯率機制,並且對今後的業務發展顯示了信心。今後,中國將繼續按照主動、可控和漸進的原則,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健全面向市場、更加具有彈性的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人民幣未來的走勢不會大幅度升值。
希望採納

⑶ 2018年人民幣匯率走勢怎麼樣

白條取現是京東金融針對白條賬單制用戶推出的新權益。賬單制用戶的白條額度(固定額度)由系統評估獲得最高白條取現額度。用戶可將白條取現額度,提取至賬戶本人的儲蓄卡(不支持提取到信用卡),取現後按日計息(005%起),計入到白條賬單中

⑷ 外幣兌換員這份工作怎麼樣工資待遇怎樣以後有什麼樣的發展嗎請詳細講講,謝謝

好工作,這個部門是國家很重要的部門吧,能進入這個部門和鐵飯碗沒什麼區別了.但也要考慮你自己真正的想法,是否願意去做這個工作,是否願意一天到晚呆在櫃台上.薪水是剛上班的話底薪就3000左右,不含獎金提成。

⑸ 2018人民幣匯率總趨勢會怎麼樣

涵義分別有:
(1) 指社會物質生產、流通、交換等活動。如我們農業經濟的急速發展。
(2)生活用度;家境。如經濟寬裕,經濟拮據。
經濟,人有著自身的消耗需求,物質資源因而得以認知與定義,而同時,貨物有著其自身的界限與范圍,因人的需要而產生作用。這樣的一種基於人體需求而存在的時效性用途,在人的思維認知之下,而給予了它一種表面性的客觀價值,從而在人的一定的思維下被普遍接受,從而形成一種基本的思維常識。
如此,貨物得以確定規格,在人的相互認定之下繼而得以流通,人與人之間也就有了置換與交易...而同時,人有著自我意願上的偏向與取捨,這也就決定到了所需物質的每個方面...或許,這樣的一種以貨物的客觀價值為共知,以人的自我意願為前提,由此而產生的合理有序的人類活動,是為經濟。
經濟之下,由人的意願和對貨物的價值認定,而產生公平自由的交易原則,而同時,各種各樣的意識、行為、交易的出現和發生,都在人的理解之下,或許,這樣的一片、整體的意識思維的承載,就是場,隨著人的意願而自由伸展。

⑹ 目前人民幣匯率是被高估還是低估了

高估

⑺ 人民幣2018年匯率將會保持穩定嗎

據報道,2017年歲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意外地走出一波大漲行情,短短5個交易日升值近800基點。截至12月26日,2017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超過6%,打破了此前連續3年的貶值趨勢。

專家表示,在全球經濟復甦、貨幣政策整體趨緊的大背景下,美聯儲加息+縮表仍將持續推進,若美國經濟繼續向好,美元仍存在升值的可能,由此對人民幣匯率仍有一定壓力,但歐元的相對強勢或制約美元上行空間,而市場對我國2018年的經濟預期更趨平穩,加之金融去杠桿、貨幣政策中性基調將延續,人民幣匯率預計將保持總體穩定。

希望人民幣匯率可以保持穩定!

⑻ 2018美元兌人民幣平均匯率多少美元

貨幣兌換

2018美元=13334.944人民幣元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20-11-07 08:27

⑼ 最近人民幣匯率為什麼大幅上升

我們認為,人民幣匯率近期的升值主要是當前我國經濟金融形勢的反映,國內因素是主要的,同時受到市場預期的影響。

首先,我國金融市場利率維持高位。國際資本流動往往對金融市場利率較為敏感,金融市場利率因而對匯率有較為直接的影響。今年以來,我國金融去杠桿持續推進,流動性較為緊張,市場利率保持在較高水平。我國金融去杠桿以來,中美利差總體來說是擴大的。目前,我國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已較2016年三季度末的2.7%提高了1.2個百分點,而同期美國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提高0.6個百分點左右,中美利差達到1.5個百分點左右。

其次,臨近年末,市場流動性比較緊張,季節性因素也增加了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目前,商業銀行發行的AAA級1個月、3個月和6個月期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分別為5.35%、5.20%和5.15%,均創2015年有該項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新高;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1個月期限的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分別達到5.11%和5.58%,3個月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分別達到5.04%和5.48%。

第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仍然強調防風險,對市場預期有較大影響。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向市場釋放了貨幣政策不會放鬆的信號。

第四,從基本面看,我國經濟平穩運行,出口回升明顯。11月份官方PMI數據顯示經濟的景氣度有小幅回升,製造業PMI為51.8%,比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8%,較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持續位於擴張區間。同時,今年下半年,財政支出同比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明顯,而財政存款累計增量較大,仍有加大投資的空間,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長是比較有保障的。此外,消費亦有所回升。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名義增長10.2%,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實際同比增速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達到8.8%。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出口有較為明顯反彈。11月,以美元計值的出口同比增速達到12.3%,較上月大幅提高5.4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加速增長,增速為17.7%,較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

第五,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已經較為充分,同時,美國減稅的影響仍有待時間檢驗。今年12月中旬美聯儲加息前,人民幣曾面臨一定的貶值壓力。隨著加息靴子落地,美國金融市場利率在加息當日並未出現明顯的提升,美聯儲公布的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的投票結果反而弱於市場預期。而美國稅改擬通過稅收優惠促進美國海外利潤匯回,對人民幣匯率影響也很有限。根據招商證券(600999,股吧)測算,美國稅改導致的美國在華直接投資利潤匯回最多在150億美元左右,其中需要購匯的部分應遠小於此,相比於我國外匯市場的交易規模(月均1500億美元),幾乎不會對人民幣匯率帶來直接影響。

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短期因素逐漸消退,預計人民幣匯率或有所回調,但不會大幅波動,而是仍然保持基本穩定,人民幣兌美元可能保持在6.6左右。

最近一兩年來,我們始終強調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今年下半年以來,我們多次指出,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很可能在6.5至6.6區間波動,或6.6左右。一方面,匯率大幅升值不利於保持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中國可能錯失當前全球經濟復甦的紅利。另一方面,匯率大幅貶值也會產生不少問題,不僅資本外流的壓力加大,通過貶值促進出口的做法也是得不償失的,雖然短期因為商品價格而獲得競爭優勢,但不利於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核心競爭力。此外,匯率大幅貶值還有損大國形象,甚至引發貿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