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外貿企業都對沖匯率風險嗎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外貿企業都對沖匯率風險嗎

發布時間: 2021-05-12 03:02:43

❶ 抵消出口匯率風險的劣勢

樓主問的這個問題是不是 如何規避匯率風險對出口貿易的影響。。。
如果是的話, 目前市場上規避匯率風險的方式有以下:
一、遠期結售匯
1、 服務方:銀行
2、 服務費:保證金一般在3%以上 ,根據企業授信情況而定,如果企業有足夠的授信,那麼保證金就不用交了。
3、 操作方式:企業和銀行約定一個遠期匯率,到期時按照這個匯率進行結算。
4、適用訂單:利潤高於3%的訂單。
5、 優點:銀行提供的服務,安全可靠,手續相對便捷,一般企業和銀行簽訂遠期結售匯意向後,企業如果需要遠期結售匯到時和銀行具體根據訂單簽署,時間一般在5個工作日以上。
6、 缺點:
A、金額受到限制,主要根據企業在銀行的授信,如果企業授信不足,那麼企業是無法做到需要的金額的,比如企業要遠期結售匯500萬美元,而企業授信不足,則最終和銀行簽署遠期結售匯的金額在500萬美元以下。
B、手續相對繁瑣,企業需要向銀行提交申請,銀行受理後會安排人員對企業調查情況,滿足條件的才給予辦理。
C、這筆外匯需要在這個銀行走賬。
D、到期日需要按照何銀行約定的匯率進行結算,如果企業不結算,將直接扣除企業的保證金,如果企業沒有交保證金(在銀行有足夠授信),將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授信,以後再想做就沒法子了。這一點還有一個問題,如果匯率沒有跌破約定的匯率,企業也必須按照約定的匯率進行結算,會使企業享受不到RMB貶值帶來的收益。
二、出口寶
1、服務方:深圳中利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2、 服務費:根據企業鎖定匯率的期限服務費的比例不同,從2-6個月為1.25%-1.78%,超過半年的也可以做。一年以內的最多不超過3%
3、 操作方式:企業在出口寶網站,查看國際遠期外匯牌價,可以直接進行匯率鎖定,企業在操作時只需要提供訂單的金額、期限和幣種即可。都是在線操作,企業不需向出口寶提供訂單其他的信息,而且外匯也不用通過出口寶走賬,只是企業支付手續費即可。
4、適用訂單:利潤高於1.25%的訂單。
5、 優點:
A、方便,直接在網上操作就可以。
B、簡單,不需提供其他資料,只需提供訂單的金額、期限和幣種。
C、費用比遠期結售匯低。
D、到期後如果沒有跌破約定的匯率,企業不用和出口寶按照約定的匯率結算,只是在出現匯損的時候,出口寶把匯損支付給企業即可。
6、 缺點:
新產品,市場認知度不高。
三、外匯黃金市場賣出套期保值
1、服務平台:國際外匯黃金市場(一般通過代理),國內黃金市場(上期所,上海現貨黃金交易所,紙黃金,由於中國是外匯管制國,所以沒有外匯市場)。
2、手續費:依據國際國內市場而定,上期所的滬金手續費是每手(1KG)60元左右。
3、操作方式:通過套期保值來對沖遠期交割外匯風險,具體方式為外匯賣出套期保值和黃金買入套期保值(黃金主要針對美元外匯,因其二者具有負相關性)。
4、適用訂單:具體而定
優點:
1、靈活多樣,可依據不同避險需求定製避險方案
缺點:
1、專業性強,不易操作。
2、境外代理良莠不齊,資金風險不確定。

這三種方式各有各的特點,你可以根據自身企業情況選擇使用。

❷ 出口企業該怎麼防範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的防範措施

1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 外匯風險的大小與外幣幣種有著密切的聯系,交易中收付貨幣幣種的不同,所承受的外匯風險會有所不同。計價的貨幣及其金額將直接成為風險的彌補對象,因此進出口商品用何種貨幣計價是彌補外匯風險的關鍵。企業在簽訂合同時,資金的收付以「收硬付軟」為基本原則,即爭取出口合同以硬貨幣計值,進口合同以軟貨幣計值。對外借款選擇將來還本付息時趨軟的貨幣,對外投資選擇將來收取本息時趨硬的貨幣,一般來說,外貿企業在出口商品、勞務或對資產業務計價時,要爭取使用匯價趨於上浮的貨幣,在進口商品或對外負債業務計價時,爭取用匯價趨於下浮的貨幣。
2運用合理的貿易手段 在貿易過程中。如何運用貿易的手段來彌補風險是一個重要途徑,而且彌補風險的成本低。
(1)適當調整商品的價格。外貿企業自營出口業務在向外商報價過程中應適當調整價格,要考慮人民幣升值的趨勢盡可能彌補預期收匯時可能出現的損失。在代理出口業務中,改變按固定換匯成本結算的方式,協議按固定代理費率收取代理費,從而規避匯率風險。
(2)提前或延期結匯。進出口企業在進出口合同生效後,企業應當密切跟蹤預期應收、應付貨幣
對本幣的匯率變化,通過對外匯匯價變動趨勢的預測,改變外匯資金的收付日期,防範外匯風險。在出口業務中。當計價貨幣匯率呈上升趨勢時,企業應在合同規定的履約期限內延遲出運貨物,或向外方提供信用,以延長出口匯票期限,若匯率呈下跌趨勢時,應爭取提前結匯,比如以預收貨款的方式在貨物裝運前就收匯。而在進口業務中,應反向操作。此外,出口收匯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結算方式,即要求能夠及時安全的收匯,因為及時收匯則匯率變動的時間因素風險會大大縮小。一般而言,即期L/C最符合安全及時收匯的原則,遠期L/C、D/P、D/A安全性依次減弱。
3利用靈活的金融衍生工具、保險服務
(1)貿易融資。貿易融資可以較方便地解決企業資金周轉問題,通過出口押匯等短期貿易融資方式,獲得外幣貸款並立即結匯,既滿足了出口發貨與收匯期間的現金流需要,同時,企業也可以提前鎖定收匯金額,又規避了匯率風險。在貿易融資方式構成中,進出口押匯使用比重較高(約為80%),原因主要是出口押匯期限較短(一般在一年以內),可以較好地緩解外貿企業的流動資金短缺問題。另外,還可使用福費廷等期限較長的貿易融資方式。
(2)貼現。在延期付款的出口業務中,出口商可考慮將承兌的遠期匯票向銀行貼現,這種方法除了可提前取得貨款加速出口商資金周轉外,還可消除外匯風險。一是出口企業將票據向進口企業所在國的銀行貼現,再將收到的外幣票款在即期外匯市場上兌換成本國貨幣後匯回國內;二是將票據向我國銀行貼現,直接收到本幣資金,轉移外匯風險的費用包括在銀行收取的貼息裡面。但是,一旦承兌人到期不能支付票據,出口企業要承擔被追索的風險。
(3)利用保險制度。一些國家專門設有一種為經營外貿服務的保險機構以及外匯保險制度,其提供的保險服務就是匯率波動保險。外貿企業按照保險規定投保,若因匯價變動造成了損失,則可根據保險合同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將按保險合同的規定賠付。如中國信保的「中小企業綜合保險」產品。「中小企業綜合保險」產品是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專門為年出口額在200萬美元以下的中小型企業設計的,特別適合那些剛剛步入國際市場、業務規模較小的外貿企業。
(4)遠期結售匯。一般由銀行與客戶簽訂遠期結售匯合同,約定將來辦理結匯或售匯的外幣幣種、金額、匯率和期限,在到期日外匯收支發生時,按照遠期結售匯合約約定的幣種、金額、匯率辦理結匯或售匯。
(5)遠期外匯交易。指企業與銀行達成協議,在未來某一日期按照遠期匯率辦理外匯收付業務的交易行為。它是當今國內外迴避匯率風險普遍的做法之一。當然。遠期外匯交易本身是存在風險的,企業能否避免損失和獲得好處,關鍵在於匯率預測是否正確。採用這種交易方式,要求外貿企業在簽訂外匯買賣合同時。必須確定企業未來收付的外匯金額、收付期限和交割日等。由於外貿企業外匯收付期限和交割日一般很難確定,企業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擇期外匯交易,與遠期外匯交易方式相比極為方便。增加了企業的活動餘地,但在採用這一方式進行交易時,企業應注意國內外各銀行對擇期的時間范圍的不同規定。如中國銀行開辦的擇期外匯交易時間范圍是3個月,在成交後的第3天起到3個月的到期日止的任何一天,客戶都有權要求銀行進行交割,但必須提前5個工作日通知銀行。
外貿企業除通過合理運用以上介紹的方法外,還可運用掉期交易、外匯期貨和外匯期權以及境外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工具,來減少和消除外匯風險及其潛在影響。由於現實的種種原因,近期內,我國的外貿企業還不能完全利用外匯期貨和期權交易方式來迴避匯率風險,比較切合實際的選擇應該是遠期外匯交易方式。另外,應看到風險控制是相對的,與企業的各種基本條件、現實環境、業務能力等各種不同因素緊密相關。因此,企業應當靈活掌握與運用各種匯率風險防範措施,有時還要幾種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❸ 面臨匯率風險,出口企業為什麼不做外匯套期保值,成本很高嗎

國家政策不允許:國內沒有相應交易場所,HK除外(所以大家跑到hk去開公司,金融環境更寬松,工具發達)。所謂套保跟投機只差一線,豪賭虧損的不要太多。另外套保工具對收款時間要求也比較高,相應地也有很大風險,合適的方式應該是考慮跟銀行談「遠期匯率」,然後由銀行去做套保

❹ 外貿企業如何規避匯率風險

匯率波動較為嚴重情況下,採用金融工具避險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規避匯率風險的方式主要歸類為兩種:
第一種方法是不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自然避險法,譬如採取對己方更有利的幣種和結算方式;通過壓低采購價格、提高出口報價向供貨商或客戶轉嫁或共同分擔匯兌損失風險;在合同中加列匯率條款;當然這種方式會大大降低企業的競爭度,是不可取的!
第二種是銀行或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工具,為自身提高控制匯率風險能力。主要的金融工具有遠期結售匯,遠期合同套期保值、貨幣期貨套期保值、貨幣期權套期保值、貨幣掉期、出口寶(匯率鎖定)等

❺ 我國外貿企業面臨的主要外匯風險有哪些

國際貿易風險主要是指國際貿易業務流程中發生的風險。目前我國外貿存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三點。

1.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主要源於各國貿易磨擦的加劇、反傾銷案件的增多以及技巧性貿易壁壘的存在。當前,世界貿易關系龐雜多變。一方面,全球經濟一體化www.fxpro.cn/?ib=1025860,世界貿易自由化是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區域經濟合作發展迅速,排他性的貿易維護主義抬頭。雖然關稅壁壘作為維護本國市場的一種手段不斷趨於透明,但許多發達國度卻以技巧性貿易壁壘為手段,將國外競爭者擠出該國市場。
2.操作風險
在國際貿易合同條款中,價格條款有其特殊的表達方式,即貿易術語。不僅如此,貿易術語作為貿易通例,還規定了貿易雙方在相應環節的權利和義務,因此,如何恰當地操作貿易術語顯得至關重要。貿易術語的性質應與買賣合同性質相一致,合同中的有關條款應與合同性質相一致,與所使用的貿易術語在內容上堅持一致,不應有所抵觸。如果我國的外貿企業不熟悉貿易術語,在國際貿易中操作不當,就很容易被不法外商所利用,從而帶來不必要的糾紛,甚至會造成慘重的經濟損失。
3.匯率風險
與國內貿易以本幣為清算對象不同,在國際貿易中,進出口貿易的結算存在著本幣與外幣之間的折算比率問題,而且,該比率因國際外匯市場的波動而高低浮動,導致企業實際收入也隨之波動,從而使企業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防備外匯風險是外貿企業應重點關注的問題。外匯匯率的波動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的外幣支出業務和外幣收入業務,即結匯業務。當外幣升值、本幣貶值時,會使實際支付的本幣貨款額增大,進口關稅和進口增值稅額增繳,這都會帶來外貿企業凈利潤的減少。

❻ 投資或跨國公司們一般都有哪些常見的對沖外匯風險

我把我香港大學的姐姐空間的日誌復制過來了,我也不知道有沒有用,希望對你有用。

我這里把金融方面的各種工作做一個簡單介紹,方便我們學金融的同學們,以及BBA將來要選major的學弟學妹。歡迎大家補充。也歡迎大家介紹其他領域的工作。

1. 企業內部的金融工作

任何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都會有一些金融方面的工作。很多人從financial analyst做起。工作包括公司財務狀況的分析,匯總和報告,項目和部門的和企業的財務預算和管理等。Excel是最重要的工具。一些特別大的企業還有和專業金融機構相 類似的工作。比如一些企業自己管理養老金,所做工作就和投資管理公司較相似。也有一些大型企業有自己內部負責企業兼並與收購的部門,與投資銀行協調工作。我有一個同學畢業後擔任一家企業的director of investor relations, 專門負責和投資者溝通這家企業的狀況,從另一個角度參與投資的過程。總體上來說,企業內部的金融工作壓力比直接在金融機構工作要小一些。平均每周工作時間可能也要短一些。工作也很有趣。如果你希望在事業成功的同時,也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家庭和有自己的私人時間,這或許是值得考慮的選擇之一。

2. 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工作包括貸款管理。一家商業銀行會把錢借給企業,然後就需要管理和這家企業的關系,回收本金和利息,增加新的貸款等。這類工作在開始時需要比較好的數字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一定的credit analysis的知識。在職業生涯的一定階段之後,建立人際關系的能力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貸款管理的收入不錯,工作穩定,壓力可能也沒有投資銀行那麼大。很多商業銀行也有很多其他業務,比如信用卡和面向消費者的金融服務

3. 信用卡

信用卡部門的一個工作就是分析信用卡申請者或持卡人的信用情況,加以管理。由於近幾年利率較低等因素,信用卡業務發展很快,完全不受最近一次的經濟衰退的影響,和房屋貸款等領域一起成為在蕭條的就業市場中少數招人較多的行業。由於申請者或持卡人的背景不同,來自各個族裔和年齡,為了更好進行分析,一些信用卡公司對包括華人在內 的各個少數民族的工作申請者都有一些興趣。

4. 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

風險投資向處於成長期的公司投資。如果你在大學畢業 或MBA畢業後進入一家風險投資公司工作的話,那麼可能會花很多時間在商業方案(business plan) 的可行性分析方面,包括閱讀方案,搜集分析行業背景信息,面試公司的管理層等 。可能也會花時間管理已進行的投資。

5. 股票經紀人 (broker)

主要是指傭金經紀人,即專門替客戶買賣股票並收取傭金的經紀人股票經紀人.主要替股票經紀公司(Brokerage Firms)工作 .有些投資銀行,,比如美林(Merrill Lynch),也有股票經紀的部門.這個工作需要金融的知識,但更重要的是銷售的能力,也就是建立人際關系的能力. 一些股票經紀人在建立了廣泛的客戶群之後,可能可以多花些時間在為客戶推薦股票上,但早期則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建立客戶關繫上.

銷售的能力不僅是口才好.我在IBM的一個銷售方面的同事業績相當好,原來他卡拉OK唱得好,所以客戶都喜歡和他一起去卡拉OK,一來二去,至少先混了個臉熟.HOHO.

作為股票經紀人,如果業績好的話,可以有很好的收入,卻不需要每周工作特別長的時間.但是不是每個人適合做銷售的.如果你業績不好的話,那麼壓力也很大.

與此相關的是一些投資銀行的個人客戶管理(Private Client Service)部門,不同的公司可能叫不同的名稱.主要的服務於比較富的客戶(比如一千萬美元以上).除了股票外,也銷售其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對這個行業來說,銷售能力仍是至關重要的.

6. 股票交易員(trader)

股票交易員負責股票的買賣.

這也是一個很有特點的工作.一方面這個工作也需要一些股票分析的能力,以掌握好買賣的時機.不過和股票分析師不同的是,股票交易員更注重於那寫影響股票短期漲跌的因素.

這個工作需要面對強大的壓力,同時需要迅速反應的能力.

股票交易員可以為資產管理公司(buy-side購買一方)或投資銀行的股票分析部門(sell-side銷售一方)工作.

購買一方(buy-side) 和銷售一方(sell-side)是投資行業常用的名詞.我先給簡單介紹一下.

資產管理公司是購買一方(buy-side).他們直接替客戶管理資產. 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分為共同基金,對沖基金,來自機構客戶的資金(養老金,保險資金等).

銷售一方(sell-side)主要是指投資銀行的股票分析部門(Equity Research). (一些大的投資銀行可能同時有資產管理部門和股票分析部門,也就是同時有購買一方和銷售一方的業務.但這兩個部門相對獨立運作,聯系不一定很密切.)

銷售一方(sell-side)不直接管理資產,他們主要通過為購買一方提供交易服務獲得傭金而贏利.以前銷售一方的股票分析師還通過為所在投資銀行的兼並和收購活動搖旗吶喊而獲利,不過前幾年受到很大的批評,所以這方面的活動受到制約.

銷售一方(sell-side)雖然不直接管理資產,但他們的股票分析師有一些在銷售一方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他們的意見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股票的賬跌.

我們現在回到股票交易員這個話題.

銷售一方的股票交易員平均來說要比購買一方的股票交易員壓力更大些,可能獲得的收入也要更高些.

股票交易員工作時的神經往往需要高度緊張,因為市場瞬息萬變,而每比交易往往會影響到幾千萬美元,甚至幾億,幾十億美元的資金.

另一方面,交易員做得好,收入也很高.做的好的股票交易員可以獲得投資銀行家那麼高的收入,卻不需要每周工作那麼長的時間.

7. 股票分析師(Equity Analyst)

銷售一方和購買一方都需要股票分析師,他們的工作就是分析股票的價值,看看是不是值得投資.購買一方(buyside)的股票分析師不對外公布他們的分析結果,而是把結果提供給本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有些公司還有股票分析師自己管理的資金( 叫analyst fund,或類似的名稱),直接根據股票分析師的研究投資.

就職業前景來看,購買一方(buy-side)的股票分析師有些回一直擔任股票分析師,也有一些將來會擔任投資組合的經理.

購買一方(buy-side)的股票分析師平均工作時間不很長,投資銀行的資產管理部往往是整個銀行每周工作時間最短的幾個部門之一.

壓力主要來自於如果你推薦的股票老是表現不好,那麼以後慢慢的你的推薦就沒人採納了.

購買一方(buy-side)的股票分析師的日常工作包括分析財務報告,參加被投資公司的投資者會議,和被投資公司的管理層開會,和銷售一方的股票分析師開會,訪問被投資的公司,用各種手段分析股票等.

銷售一方(sell-side)的股票分析師為象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高盛(Goldman Sachs)這樣的投資銀行的股票分析部門工作.他們的研究結果會告訴資產管理業的客戶.那些公布對某個股票升高或降低級評定等級,公布對某個股票的目標價格的,往往是銷售一方的股票分析師.

優秀的銷售一方(sell-side)的股票分析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大眾和購買一方對股票價值的判斷.所以本人也會獲得很高的收入.少數明星股票分析師前幾年一年的收入在一千萬美元以上.

總體而言, 銷售一方(sell-side)的股票分析師比購買一方(buy-side)的股票分析師每周工作時間長一些,平均收入也要高一些.

有一些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畢業後在各類資產管理公司從事股票分析師的工作,他們中的大部份人所管理的資產和亞洲有聯系.

銷售一方(sell-side)的股票分析師對語言表達的要求更高,因為經常要和美國客戶和媒體打交道.在其中工作的中國人就更少了.事實上,我還不知道哪個中國留學生畢業後在華爾街主要的投資銀行從事銷售一方(sell-side)股票分析師工作.如果有的話人數也是很少的.

相比之下,倒是這些投資銀行中國分部的股票分析部有不少海歸的中國留學生.

8. Sell-side的銷售人員

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和客戶(資產管理公司)的關系,讓客戶購買本公司的交易服務.銷售人員也會根據本公司的研究結果,向客戶提一些投資建議.他們的工作特點和股票經紀人有些類似.不同的是股票經紀人為個人客戶服務,而這些銷售人員為機構客戶服務.

9.收購和兼並與股票發行

這是大多數投資銀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也是非常引人矚目的行業.這是非常有特點的一類工作。一方面,工作強度很大。在幾家最大的投資銀行工作的Analyst和associate可能平均一星期工作一百小時以上,以整個行業的平均工作強度而言,恐怕只有管理咨詢和主要的律師事務所的年輕律師才能與之相提並論。嚴格的說,投資銀行的工作比後兩者的平均工作時間還要稍微長一點點。另一方面,收入也很客觀。工作中所獲得的能力和將來的前景都很不錯,所以這個行業仍然每年吸引了大量優秀的求職者。求職中數字分析的能力固然重要,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也非常關鍵。和很多職業生涯一樣,慢慢得,在投資銀行工作了若干年以後,每周工作時間慢慢縮短,人際交往的能力變的越來越重要。最終,你能否為公司贏得deal逐漸成為你業績的最重要的衡量標准.

本科畢業生一般會擔任analyst的工作,幾年後大部份analyst會去讀MBA課程.拿到MBA學位後,會以associate進入公司.再上面就是副總裁(vice president)和執行董事(managing director). 和工業企業不同,一家投資銀行可能會有比較多的副總裁(vice president).

也有不少人會在各個階段離開收購和兼並的工作,投入資產管理,私幕資本,或商業銀行等領域的工作

10.私募資本(private equity)

私募資本收購公司一部分或全部的所有權,或是以某些形式向企業提供資金,並試圖從中獲利.

從事這些活動的時候需要分析所投資公司的價值,所以工作和投資銀行的企業收購和兼並部很接近.實際上不少人進入私募資本領域以前,有在投資銀行工作的經歷.

和風險投資的一個不同點是很多的私募資本並不傾向於投資高速成長的處於發展階段的企業.實際上,很多私募資本傾向於投資那些價值被低估的較傳統的行業.

沃淪巴菲特的伯克夏哈沙威所做的事情和私募資本很相似,甚至被認為是一個特殊的私募資本企業.他們和前面介紹的資產管理公司(共同基金等)的一個不同點是: 共同基金一般只是被動地持有股票,而私募資本會去主動影響這些被投資的公司的經營,甚至更換企業的管理者.

11.投資組合經理 (portfolio manager)

投資組合經理的工作就是決定投資那些股票. (我們今天主要討論股票分析行業的工作,也有投資組合經理負責其他領域,比如債券等固定收益債券的投資.)

投資組合經理可以管理來自於機構客戶的資金,比如養老金和保險資金.也可以管理共同基金(mutual fund)和對沖基金 (hedge fund)的工作.

對沖基金和共同基金的最根本區別在於所適用的法律不同,所以對沖基金在決定如何投資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權,但在吸收資金方面則受到更大的限制.另一個重大區別是兩者的收入結構也有所不同.

總體而言, 最好的對沖基金的投資組合經理要比共同基金或機構客戶的投資組合經理的收入要高些.

對沖基金的投資方向有各種各樣的.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針對外匯市場的基金,也有針對高科技股票的,針對特殊企業事件等很多領域的對沖基金.

對沖基金往往風險較大.歷史上一些最著名的對沖基金在經歷了一些關鍵的判斷失誤後,有的銷聲匿跡,有的一蹶不振.

比起傳統的資產管理,這幾年對沖基金的發展很快.

2003年的時候,美國有17位對沖基金的投資經理個人年收入超過一億美元,其中最高的有7.5億美元.

而在同一年,財富五百強(Fortune 500)的首席執行官(CEO)們,只有一個人(高露潔的CEO)的個人收入超過了一億美元.換句話說,一個成功的對沖基金的投資經理的收入大大超過了跨國公司總裁們的收入.

實際上, 除了高科技領域的創業者,幾乎沒有另一個商業或金融領域能夠提供能和對沖基金的投資經理相提並論的,那樣在極短的時間內積累大量財富的機會.

還有一些金融業的工作,比如固定收益證券的投資,衍生金融工具產品的投資,模型建立,房屋貸款等,由於時間關系,就不一一介紹了. (實在打字打不動了.HOHO.)

我覺得還是要根據你自己的興趣, 你的長處, 你所喜歡的生活方式, ,等各個方面綜合起來考慮. 所以你可以回憶一下你生命中最難忘,最值得回憶的那些瞬間,看看哪些事情對你是最重要的.

收入是重要的,然而它決不應該是你選擇職業生涯的唯一依據.生命如此之短, 實在不值得把這么寶貴的時間花在那些你並不喜歡的事情上.

所以聖經上說:「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

❼ 進出口企業應如何規避外匯風險

進出口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對策:

由於進出口企業從合同簽定到最終結算有一定期限,由於結算貨幣匯率變動而承受外匯風險,使企業蒙受損失,企業可採取一定方法措施降低風險。進出口企業的外匯風險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內部管理方法:

①做好計價貨幣的選擇進出口貿易計價貨幣有兩種:一種硬幣,匯率穩定,有上浮趨勢貨幣;另一種軟幣,匯率不穩定,有下浮趨勢貨幣。選取計價貨幣一般原則:出口貿易選擇硬幣或有上浮趨勢貨幣,進口選擇軟幣,或有下浮趨勢貨幣,可減緩可能發生匯率波動引起的損失。

②提前收付(leading),拖延收付(laging)法。根據有關貨幣匯率變動更改收付日期防範風險。提前或拖延一般原則:預計計價貨幣上浮,進口時進口商應在貨幣升值前購匯,提前付匯;出口時,出口商應考慮推遲交貨,延遲收款。如果匯率下降,進口商應推遲訂貨,或延期付款,出口商應盡早訂貨,提早收匯。

③平衡法(Matching)。在同時期,盡可能創造一個與受險貨幣進額同、期限同,資金反向流動的合同規避風險。

④多種貨幣組合法(Portfolio approach)。也稱一籃子貨幣計價法,在進出口合同中使用兩種以上貨幣計價法消除風險。當進口或出口時,一種貨幣發生升值或貶值,不會有很大外匯風險,若計價貨幣中幾種上升,幾種下降,則上升貨幣收益彌補下降貨幣損失,而將風險分散。

2.外部管理法。

主要通過外部金融市場對外匯借貸,買賣方法規避風險。通過外部金融市場規避風險,主要採用一些金融工具避險,如可通過買賣外匯期貨,期權合約降低風險。目前,隨著我國匯率體制改革,人民幣匯率靈活性越來越高,一些大外資企業,外貿企業管理外匯風險的要求越來越強烈,銀行開始逐步推出一些金融期貨,期權產品,幫助企業規避外匯風險。

遠期外匯交易。企業進行遠期買賣貨物的同時,與銀行簽訂出賣或購買遠期外匯合同以消除外匯風險的的一種避險方法。

❽ 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有哪些

這個主要針對外貿型企業而言的,因為外匯市場瞬息萬變,對已利潤率低的企業來說,萬一碰上匯率風險,很有可能會有匯率損失。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假如有一批貨物成本為100元人民幣,出口到其他國家比如美國,售價20美元,如果按照1美元兌6.7人民幣來算的話,貨物價值134元人民幣,但是產品從出口到美國,美國人花20美元買了都需要花時間,而在外匯市場,匯率卻是24小時都在變化,假如從出貨到收到錢花了半個月時間,而這半個月時間外匯市場上有可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假如碰上英國脫歐這種事情,導致匯率大幅度波動,就很有可能虧損。
那企業該如何規避呢
1、在對外出口交易中,盡可能採用本幣作為計價貨幣;在必須使用外幣交易的條件下,要選擇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兌換的貨幣,如歐元、英鎊等;在自由兌換貨幣中,應避「軟」就「硬」,選擇硬貨幣。
2、簽訂合同時,增加保值條款,把匯率定下來,以後無論匯率發生什麼變化,仍按合同規定的匯率付款。外匯風險分攤的方式就是在主約上附一個價格調整條款,允許匯率在某一上下的區域內調整,若真正的匯率波動超過此上下限,則超過部分所引起的差額由買賣雙力平均分擔。
3、遠期結匯鎖定匯率,在與指定銀行與客戶協商簽訂遠期結匯合同時,約定將來辦理結匯的外幣幣種、金額、匯率和期限。

❾ 未做風險對沖,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對出口企業會有什麼不得影響

2014年人民幣匯率波幅由1%擴大至2%,1年已貶值2.8%,當時珠三角五萬家逾六成港企並未做人民幣匯率對沖,損失較大。當然做風險對沖是需要費用的,而且風險對沖交易有些復雜。還是要看準方向。這也是實體經濟不屑於「向虛」的一個實例吧。

❿ 國際貿易企業如何規避匯率風險(畢業論文)

國際貿易企業如何規避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是指一個經濟實體或個人在涉外經濟活動中,因外匯匯率的變動,使其以外幣計價的資產或負債價值發生不確定性改變,從而使所有者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它表現在兩個方面:貿易性匯率風險和金融性匯率風險。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商品和勞務的價格一般是用外匯或國際貨幣來計價。在實行浮動匯率制的今天,由於匯率的頻繁波動,生產者和經營者在進行國際貿易活動時,就難以估算費用和盈利,由此產生的風險稱之為貿易性風險;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借貸的都是外匯,如果借貸的外匯匯率上升,借款人就會遭受巨大損失,匯率的劇烈變化甚至可以吞噬大企業,外匯匯率的波動還直接影響一國外匯儲備價值的增減,從而給各國央行在管理上帶來巨大風險和災難,此種匯率風險稱為金融性匯率風險。本文主要討論如何規避貿易性匯率風險。目前,規避貿易性匯率風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遠期合同套期保值
當跨國公司以其主要貿易國的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時,跨國公司與另一方簽訂合同,約定在某一未來日期里,公司向其支付約定數量的貨幣以獲取約定數量的另一種遠期支付貨幣(支付手段),這就是遠遠期合同套期保保值。
絕大多數的遠期套期保值合同是由公司同公司的開戶銀行或其他銀行簽訂的。
假設ABC跨國公司在美國開了一家子公司(H公司),H公司向一家挪威進口商出售了100萬美元的貨物。貨物出售這一天的匯率是9挪威克朗兌換1美元(NK9=US$1),因此貨款總額為900萬挪威克朗。雙方約定在180天之內,進口商支付900萬挪威克朗給出口商。現在H公司就承擔了US$-NK匯率變化的任何風險。如果挪威克朗貶值,比如說11挪威克朗兌1美元,那麼在這180天內,當H公司收到這900萬挪威克朗時,它只相當於818181美元。但H公司的預期是收到100萬美元,匯率的變化造成了181819美元的損失。
在美國的H公司可以利用遠期合同使自己免受此類損失,即在180天之內,向套期保值合同的另一方支付900萬挪威克朗,而與此同時,對方同意向H公司支付100萬美元作為交換。因為在這180天內克朗可能貶值,合同對方會因此而要求風險補償。假設對方要求1%的補償而H公司表示同意,這1%就意味著1萬美元,故對方就只支付99萬美元以換取中方出口商的900萬克朗。和上述克朗貶值H公司只收到818181美元相比,公司損失減少171819美元。
在我們的例子中,稱職的出口商財務經理將在各銀行間做出比較,並找到較為便宜的價格進行交易。挪威克朗並沒有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國際貨幣市場中交易。如果用於支付的貨幣是那裡的8種交易貨幣之一,即英國英鎊,加拿大元,德國馬克,荷蘭盾,法國法郎,日元,墨西哥比索,瑞士法郎,那麼財務經理也應該得到一個國際貨幣市場(IMM)合同的報價。
二、貨幣期貨套期保值
如果財務經理進入商品或證券交易所進行外匯的套期保值(如使用IMM合同),套期保值就涉及期貨合同,而不是遠期合同。在國際貨幣市場,交易貨幣通常被視為商品,並以期貨合同形式交易。期貨合同的套期保值成本與遠期合同不同,不是由某個銀行確定,而是在交易所場內,通過交易各方公開、公平競價形成的。期貨合同由經紀人進行買賣,出口商必須在其經紀人處開立一個保證金賬戶。期貨合同的金額是固定的,如25000英鎊,並且使用標準的交割日期。財務經理可以利用期貨市場中一種貨幣相對價值的上升或下降所帶來的好處,為公司規避外匯風險甚至投機獲利。這主要是通過買進或賣出期貨,建立多頭頭寸或空頭頭寸實現的。
對公司來說,上面所提到的兩種情況都有好的結果,但公司也承擔了風險。短期貨幣價值的波動在走向和幅度上都極不確定。如果貨幣價值走向相反,那些公司(或是財務經理)只能接受不好的結局。那些研究貨幣市場或者在市場中進行交易的人都很謹慎地對短期走向進行預測。
三、貨幣期權套期保值
期權是指在未來一定時期可以買賣的權力,是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額(指權利金)後擁有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指美式期權)或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指歐式
期權)以事先規定好的價格(指履約價格)向賣方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特定標的物的權力,但不負有必須買進或賣出的義務。期權交易事實上是這種權利的交易。買方有執行的權利也有不執行的權利,完全可以靈活選擇。期權又稱約定買賣權,是在期貨交易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常見的是在證券交易所進行的證券期權交易。即購買期權者預付一筆保險金或定金,就可以有權在指定的以後日期(3個月、6個月或9個月)以固定的價格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的股票。對於預料價格上漲的股票,需要取得購買期權,即有權在股票價格上漲時,以購買期權時的約定價格(相對較低)購買股票;對於預料價格下跌的股票,需要取得出售期權,即在股票價格下跌時,有權以購買期權時的約定價格(相對較高)出售股票。如果股票價格不是按照預料變動,則允許期權作廢。這樣就可以達到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目的。貨幣期權是以貨幣為基礎對象,交易雙方按約定的匯價,就未來某一時期購買或售出某種外匯選擇權而進行的交易。貨幣期權是防止外匯風險的一種重要手段,貨幣期權合約在執行時,以貨幣實物交割,也可以交割價差。貨幣期權的交易原理與其他期權交易相同,以相同的交易價買進看漲期權和賣出看跌期權,即可構成一筆假設的遠期買進。
貨幣期權發展十分迅速,交易額也越來越大。最早的貨幣期權合約,是1982年11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交易所開始的加拿大元期權合約。隨後,該交易所又成功地引進了英鎊、德國馬克、瑞士法郎和日元等貨幣期權、1985年荷蘭又引入了歐洲貨幣單位期權,外匯期權數量達200億美元。1988年在全世界交易上市的貨幣期權合約有1800萬個,成為靈活的防止外匯風險和套期保值的金融工具。
四、信貸市場或貨幣市場套期保值
信貸市場或貨幣市場套期保值涉及到信貸——也就是借錢。渴望進行套期保值的公司是借款者。假定某公司三個月後將用到一千萬歐元,那怎麼樣通過貨幣市場來保值呢?操作策略的第一種:我今天假定手頭上有閑散資金,我今天把本幣兌換成歐元;第二種方法:假定自己手頭上沒有錢,需要向銀行借款,今天借人民幣,並把人民幣換成歐元存儲,三個月以後到期了,用歐元支付了,這樣即使歐元升值,你也不需要擔心了。這就是貨幣市場的套期保值。
在利用信貸或貨幣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之前,出口商必須在其所在國家和進口商所在國家之間做一下利率比較,如果出口商在進口商國家的借款利息比它利用這筆錢所獲得的利潤要高得多的話,那麼這種套期保值的成本就可能太大了。
五、貨幣掉期(互換)
掉期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本來是一個外幣的資產或者是負債,我跟人家換一下,換成另外一個。比如說一家英國公司和一家美國公司,英國公司在美國有一個投資項目,而且這個投資項目在五年以後會慢慢的收進美元,而美國公司在英國同樣的也有一些項目,會收到英鎊,英國公司來說英鎊比較好,美國公司來說美元比較好,他們兩家通過金融中介的作用來一個互換,按照約定的匯率,今天我美國公司就跟英國公司約定了,五年以後你把你的英鎊換給我,我把我的美元換給你,這個就是所謂的掉期,有些銀行也給企業在做的,把歐元的外債換成美元的債務,然後需要用美元支付,而另外一家企業本身就想用歐元來支付,剛好能找到匹配的兩家企業,通過金融終結起到這個作用,對雙方來講都是鎖定風險。
六、加快付款或推遲付款
我們假定,按照付款合同規定,進口商必須用出口商所在國的貨幣進行支付。如果進口商預測本國貨幣相對於國外供應商的貨幣會升值,則推遲付款利於自己的公司。相反,如果進口商預測本國貨幣相對於國外供應商的貨幣會貶值,則加快付款利於自己的公司。
例如,當匯率是9挪威克朗兌換1美元時,如果進口商同意支付100萬美元,那麼此時它的花費就相當於900萬挪威克朗。如果在付款時,匯率跌到10挪威克朗兌1美元。此時其花費就是1000萬挪威克朗。在這種情況下,進口商就應提前支付貨款,或者如果可能的話,它就應立即兌換外匯,然後在付款日期到來時用外匯付款。當然,相反的情形就是如果進口商預測挪威克朗將從簽訂購買合同時的9挪威克朗兌1美元的基礎上升值,那麼它就應推遲付款並且推遲把挪威克朗兌換為美元。
不相關公司間的付款:雖然各自獨立的非關聯公司互相之間都可以運用提前或延遲付款措施來化解交易中的外匯結算風險,但是這種做法是以犧牲另一方的利益為代價的。然而,出口商只要能按期足額收到協議約定的貨款,它通常對進口商為保護自己而採用的應對貨幣風險的方法並不關心。相反,處在進口方而又要以出口方所在國的貨幣付款的跨國公司,就應意識到運用提前和延遲付款措施給公司整體帶來的利益。
跨國公司內部各經營單位間的付款:跨國公司有不同的類型。不同類型的跨國公司,其內部各分支機構間採取提前或延遲付款措施的情況是不同的。不相關公司間國際付款的提前和延遲對出口商通常是無關緊要的,只要它能收到協議規定的貨款。對於各分支機構獨立運作的跨國公司來說,情況也是如此。但對一個在世界范圍內能協調一致的跨國公司來說,提前或延遲付款措施可使公司整體受益。這類公司的整體目標就是在適度范圍內盡可能快地把所擁有的弱勢貨幣兌換成強勢貨幣。因此,獨立運作的跨國公司內部在等待遠期付款的過程中會發生套期保值成本。協調一致的跨國公司內部各分支機構,如果相互間是以弱勢貨幣進行交易,就應立即付款;如果是以強勢貨幣進行交易,就應推遲到付款日期才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