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二戰之後匯率的特點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二戰之後匯率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21-05-12 02:00:04

① 二戰後貿易自由化的表現和特點有哪些

貿易自由化的表現:
1.大幅度消減關稅金。
2.降低或撤消非關稅金壁壘。
主要特點:
1.美國成為戰後貿易自由化的積極推動者。
2.各國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為戰後貿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質基礎。
3.戰後貿易自由化帶有濃重的政府幹預色彩。
4.各種區域性經濟貿易集團、關稅與貿易協定的建立都是以貿易自由化為宗旨的。
5戰後貿易自由代發展不平衡。
6.戰後貿易自由化促進了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

② 定匯率是二戰後的事件,為什麼在200年前的歐洲國家就有匯率這一說法了如:國富論中。

歐洲實行金本位,按照黃金,可以明確算出各國貨幣之間的比例

③ 二戰後日本對美元匯率上升的原因

因為在全世界各地的日本公司將資金匯回日本本土,這樣造成了對日元的大量需求而大幅升值。

④ 二戰後,國際貿易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國際貿易的主要特徵:

1,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很小,且呈下降趨勢。

2,出口依然以初級產品為主,進口以工業製成品為主,但工業製成品在出口總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3,主要貿易對象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但發展中國家的比重在上升。

4,製成品的出口集中在少數國家餓地區。

(4)二戰之後匯率的特點擴展閱讀:

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可以歸納為六個方面:

1、國際貿易步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愈加明顯。

2、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保持不變,中國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的新生力量。

3、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新的挑戰,全球范圍的區域經濟合作勢頭高漲。

4、國際貿易結構走向高級化,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發展方興未艾。

5、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明顯,跨國公司對全球貿易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

6、貿易自由化和保護主義的斗爭愈演愈烈,各種貿易壁壘花樣迭出。

⑤ 在二戰前各國沒有規定匯率時,為什麼還有匯率出現呢

匯率作為不同貨幣間交易的兌換關系,其實是一直存在的,只不過比較早的時候,是由商人根據物品交易的情況,自行約定俗成,具有較大的隨機性和不穩定性,而二戰後,通過官方機構將其統一和制度化後,更加的嚴謹了而已。

⑥ 匯率的特點是什麼

匯率是外匯中的一個專業術語,同時也是與外匯緊密聯系的,匯率的變化直接牽動著投資外匯的投資者們的收益。所以今天我們在這篇文章中了解一些和匯率有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的投資有所幫助。
匯率
亦稱「外匯牌價」、「外匯行市」或「匯價」等。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外匯必須具備以下三個特點:
一、必須以外國貨幣來表示,具有國際性。
比如,我國某進出口公司持有人民幣或一張以人民幣表示的銀行支票,就不能說持有外匯。因為對這家進出口公司來說人民幣是本幣;這張支票是以人民幣(本幣)表示的,也不是外匯。如果該公司持有美元、日元或以英鎊表示的銀行匯票,那就是持有外匯。
二、必須是可以自由兌換的,具有通用性。
所謂自由兌換,指的是某種外匯(無論是現鈔或票據)的持有人能夠自由、毫無限制地將它兌換成他種貨幣,且在國際支付中普遍被接受。由於各國經濟實力和外匯管理體制的差異,許多國家的貨幣都屬閉鎖貨幣不具備自由兌換的能力。可見,外國貨幣不一定就是外匯,只有具備可以自由兌換能力的外國貨幣才是外匯。
如美元、日元、瑞士法郎、歐元、英鎊等,就可以稱為外匯。即使在這些主要貨幣中,也只有瑞士法郎、美元等才真正具備無限制的自由兌換能力。以美元為例,無論持有者是否美國公民,也不管屬於商務交易或財務交易,都可以自由兌換。而英鎊、日元就只有部分可兌換性。如英鎊,英國只允許非英國居民或境外才能自由兌換。

⑦ 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的基本特徵是

答案D
本題考查世界貨幣體系的基本特徵,教材上講的是「固定的匯率制」,而「固定的匯率制」的具體解釋就是D項。

⑧ 二戰後新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特點是什麼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協定。布雷頓森林體系是該協定對各國對貨幣的兌換、國際收支的調節、國際儲備資產的構成等問題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確定的規則、採取的措施及相應的組織機構形式的總和。
(一)主要內容:
1.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作為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即以美元為中心的匯兌平價體系,即所謂的「雙掛鉤」體系。
2.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
3.儲備制度上,美元取得與黃金具有同等地位的國際儲備資產地位。 4.對外匯交易不的加以限制,不得施行歧視性的貨幣措施和多種貨幣匯率制度。
5.為了保證貨幣制度的貫徹執行,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兩大國際組織。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國際貨幣體系實質是以黃金—美元為基礎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
(二)特里芬難題
由於規定了雙掛鉤制度,由於黃金的產量和美元黃金儲備的增長跟不上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的發展,於是,美元便出現了一種進退兩難的狀況:為滿足世界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的發展,美元的供應必須不斷地增長;美元供應的不斷增長,使美元同黃金的兌換性日益難以維持。美元的這種兩難,是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於20世紀50年代首先預見的,故被稱為特里芬難題。
(三)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根本缺陷是美元的雙重身份和雙掛鉤制度,由此導致的體系危機是美元的可兌換性危機,或可稱為人們對美元可兌換性的信心危機。
(四)對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評價
1.作用:①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匯率的波動受到嚴格的限制,因而匯率相對穩定。
②在這一國際貨幣體系下,美元是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和國際支付手段,
美元又等同於黃金,可作為黃金的補充,這在一定條件下解決了和國際支付不足的問題。

③為了維持國際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戰後建立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它在促進國際金融合作,建立多邊支付關系方面起了積極作用。尤其是對會員國提供各種形式的短期和中期貸款,可以暫時緩解會員國國際收支逆差所造成困難,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穩定和增長。
2.缺陷
①美元的清償能力和對美元的信心構成矛盾,表現為美元的國際貨幣儲備地位和國際清償能力的矛盾、儲備貨幣發行國與非儲備貨幣發行國政策協調的不對稱性以及固定匯率制下內外部目標之間的兩難選擇等。
②匯率體制僵硬,無法通過匯率浮動自動實現國際收支平衡,調節國際收支平衡的責任主要落在非儲備貨幣發行國一方,犧牲了它們的經濟發展目標

⑨ 我二戰之後國際貿易的特點是

二戰之後國際貿易的特點是:

1、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很小,且呈下降趨勢。

2、出口依然以初級產品為主,進口以工業製成品為主,但工業製成品在出口總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3、主要貿易對象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但發展中國家的比重在上升。

4、製成品的出口集中在少數國家餓地區。

國際貿易在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在商品和勞務等方面進行的交換活動。它是各國(或地區)在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相互聯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國(或地區)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關系,是由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構成的。



(9)二戰之後匯率的特點擴展閱讀:

雙邊貿易在兩國之間通過協議在雙邊結算的基礎上進行的貿易。這種貿易,雙方各以一方的出口支付從另一方的進口,這種方式多實行於外匯管制國家。另外,雙邊貿易也泛指兩國間的貿易往來。

多邊貿易也稱多角貿易,是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國家通過協議在多邊結算的基礎上進行互有買賣的貿易。很顯然,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多邊貿易表現的更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