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7年中國外匯保證金交易能開放嗎
不能。資本項目開放要走的路還很長
Ⅱ 中國現在有沒有開放外匯保證金交易
實際已經在開放中,只是還在「溫室」中,還沒有全面放開,受眾面非常小而已。
實際上現在已經正在放開中,特別是 上海自貿區 的成立,13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出台《關於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當中 三、探索投融資匯兌便利 中有一條:(十二)提供多樣化風險對沖手段。區內機構可按規定基於真實的幣種匹配及期限匹配管理需要在區內或境外開展風險對沖管理。允許符合條件的區內企業按規定開展境外證券投資和境外衍生品投資業務。 所謂「境外衍生品」就包含「外匯保證金交易」。
首先要清楚「保證金交易」,是一個杠桿交易,既然存在杠桿,就意味著存在巨大的風險,所以放開這個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得有必要的風險管控制度/部門;(事實:之前06~08年實際上國內已經有部分銀行開展過這個業務,最高杠桿到30倍,但是因為08年美國次債危機(就是因為杠桿化),高層認為風險太大,現在銀行還保留該業務,但是是去杠桿化了,1:1,就不能叫保證金交易,只能說是外匯交易)
其次「外匯」,需要人民幣放開/人民幣全流通,現在國內還存在諸多限制,首當其沖的就是人民幣的自由兌換;(事實:最早的時候個人換匯都是屬於違法,現在已經很好了,個人每人每年都有5W美金的購售匯額度,也正在逐步開展離岸人民幣業務)
Ⅲ 為什麼中國禁止外匯保證金交易
參與外匯保證金交易,無論如何都會產生極大的資本外流,或者佔用甚至消耗極大的國家來之不易的外匯儲備。
Ⅳ 關於外匯保證金交易,國內法律怎麼規定
目前,關於外匯保證金交易,國內並沒有出台相關法律對其規定,而是通過中央銀行制定的貨幣手段對其進行干預。
自從浮動匯率制推行以來,工業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來沒有對外匯市場採取徹底的放任自流的態度,相反,這些中央銀行始終保留相當一部分的外匯儲備,其主要目的就是對外匯市場進行直接干預。
一般來說,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的價格出現異常大的、或是朝同一一方向連續幾天劇烈波動時,往往會直接介人市場,通過商業銀行進行外匯買賣,以試圖緩解外匯行市的劇烈波動。
(4)2017年外匯保證金交易暫停擴展閱讀:
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注意事項:
1、以閑余資金投資:
如果投資者以家庭生活的必須費用來投資,萬一虧蝕,就會直接影響家庭生計的話,在投資市場里失敗的機會就會增加。因為用一筆不該用來投資的錢來生財時,心理上已處於下風,故此在決策時亦難以保持客觀、冷靜的態度。
2、知己知彼:
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容易沖動或情緒化傾向嚴重的人並不適合這個市場,成功的投資者大多數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且有嚴謹的紀律性,能夠有效地約束自己。
3、切勿過量交易:
要成為成功投資者,其中一項原則是隨時保持3倍以上的資金以應付價位的波動。假如閣下資金不充足,應減少手上所持的買賣合約,否則,就可能因資金不足而被迫」斬倉」以騰出資金出來,縱然後來證明眼光准確亦無濟於事。
4、正視市場,摒棄幻想:
不要感情用事,過分憧憬將來和緬懷過去。一位美國期貨交易員說:一個充滿希望的人是一個美好和快樂的人,但他並不適合做投資家,一位成功的投資者是可以分開他的感情和交易的。市場永遠是對的,錯的總是自己。
5、勿輕率改變主意:
預先訂下當日入市的價位和計劃,勿因眼前價格漲落影響而輕易改變決定,基於當日價位的變化以及市場消息而臨時作出決定是十分危險的。
6、作出適當的暫停買賣:
日復一日的交易會令你的判斷逐漸遲鈍。一位成功的投資家說:每當我感到精神狀態和判斷效率低至90%,我開始賺不到錢,而當我的狀態低過90%時,便開始蝕本,故此,我會放下一切而去渡假數周。暫短的休息能令你重新認識市場,重新認識自己,學好外匯保證金交易入門與技巧更能幫你看清未來投資的方向。
Ⅳ 中國什麼時候開放外匯保證金交易(金融期貨)
你可以自己通過網路開戶,環亞匯市就不錯。平台交易很快很少滑點。現在通過信用卡就可以入金很方便。而且還有超級迷你單就是10個美元一手跳一個點就是0.1美元很適合初學者。
Ⅵ 現在國家不允許外匯保證金交易了嗎
由於外匯保證金交易是個新興的投資項目,所以國家目前還是在觀望的,不可能直接說不允許.
所以我們可以做這方面的理財,但要小心不要上某些公司和個人的當.往境外匯款時要留心對方是什麼組織.
Ⅶ 2017年將會是外匯保證金交易的爆發元年嗎
希望好點吧
Ⅷ 中國銀行為什麼停止外匯保證金交易
中國也是慢慢開放市場的
之前中國不允許炒期貨,現在國家也開放期貨市場了,只不過門檻比較高要1萬人民幣才可以開戶
在國外外匯黃金交易已經成熟很多年了。
最低入金是250USD,最高杠桿是400,不過我建議若是新手你還是先申請模擬學習下
Ⅸ 國家允許保證金外匯交易嗎!!
不允許!
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二日電(李妍)中國銀監會十二日發布通知,宣布暫停中國銀行機構開辦外匯保證金交易業務。
銀監會指出,外匯保證金交易業務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向投資者提供的具有杠桿交易性質的外匯交易業務,投資者以獲取外匯交易盈利為目的,實際投資一定數量資金,作為交易保證金後,便可按一定的杠桿倍數將保證金金額進行放大,從而使實際進行的外匯交易的合同金額超出投資者實際投資的交易保證金金額。
在發達的國際市場上,普遍認為外匯保證金交易投機性很強,屬於高風險產品。通常境外銀行開辦此項業務的杠桿倍數一般為十倍左右,而目前境內的銀行則大都在十到二十倍以上,有的甚至達到三十到五十倍,遠超過國際上普遍可接受的杠桿倍數。如今,該業務在國內造成的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信息科技系統風險及客戶適合度評估不足風險均日益突出。
此外,中國外匯交易市場當前尚處早期發育階段,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客戶對該業務的風險認知能力、風險承受能力和銀行自身風險控制能力仍然不足。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維護外匯交易市場的正常秩序,中國官方決定叫停銀行業金融機構開辦此項業務。
銀監會強調,此次叫停針對的只是投機性很強、風險很高、杠桿率很高的外匯保證金交易業務,並未影響廣大投資者正常的外匯投資需求,也並不涉及廣大投資者正常的外匯交易。而相關部門也將進一步研究對該業務的風險監管,待各方面條件成熟時,研究推出新的統一規范管理的辦法。
對此,有專家預計,由於市場是在不斷國際化中,外匯保證金可能在未來一年內會重新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