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甘肅億集金貴金屬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甘肅億集金貴金屬

發布時間: 2021-03-20 00:40:21

『壹』 根據材料和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甘肅省白銀市是我國唯一以貴金屬命名的城市,已探明

(1)白銀區交通便利。毗鄰省會蘭州,南下青海、西藏,北通寧夏、內蒙,西經河西走廊直達新疆,東連隴東,通達西安。包蘭鐵路貫穿境內,公路四通八達,航空運輸便利。(答出4點即可)
(2)條件:工業體系比較完備;勞動力資源豐富;工業基礎良好;礦產資源豐富;黃河水資源豐富,引黃灌溉形成規模;具有水電優勢;旅遊資源相對集中;交通便利;市場廣闊。(答出3點)
問題:產業發展以資源開發和原材料生產為主,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短,經濟效益低;環境問題突出,大氣污染、水污染和重金屬污染嚴重;礦區土地塌陷治理、防治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等任務艱巨。
(3)①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黃河文化旅遊產業,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②調整工業布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保證各行業均衡發展;③加快交通網路建設,完善交通網;④開發利用黃河水資源,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⑤消除污染,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答出4點即可)

『貳』 世界貴金屬交易平台主要有哪些

上海黃金交易所

上海黃金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注冊的,中國唯一合法從事黃金交易的國家級市場,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組織黃金交易,不以盈利為目的,實行自律性管理的社團法人。

上海期貨交易所

上海期貨交易所(Shanghai Futures Exchange,縮寫為SHFE)是依照有關法規設立的,履行有關法規規定的職能,按照其章程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並受中國證監會集中統一監督管理。上海期貨交易所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黃金、白銀、銅、鋁、鋅、鉛、螺紋鋼、線材、燃料油、天然橡膠、瀝青等11種期貨合約。

當然,白銀T+D並非市場上最具優勢的投資品種,因為它杠桿水平只有十倍左右,而且其交易時間局限在上金所的營業時間,每天斷成了早、午、晚三段,十分影響投資體驗。相比之下,國際現貨白銀完全沒有這些問題,交易制度要成熟得多。

香港的電子白銀交易市場受到香港金銀業貿易場(CGSE)的監管,它作為一家擁有百餘年歷史的行業管理組織,其地位好比英國的LBMA(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現貨黃金和白銀的定價機構),數十家正規平台的經營活動都統一受到它的嚴格監管,而其中的AA級平台(例如貿易場084號行員金榮中國 )更是內地投資者開戶時的首選。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The Chinese Gold and Silver Exchange Society)成立於1910年,當時稱為"金銀業行",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正式定名"金銀業貿易場"及登記立案。是香港金與銀等貴金屬的交易場所。貿易場目前有會員171家,可以獨資、合夥或有限公司形式經營,當中30家為金集團成員

『叄』 甘肅地區風俗

帶煙酒茶葉點心。在雙方交往至訂婚前。須見女方家長N次,買夠八條煙八瓶酒,如果沒夠,須在事後補,這叫「追禮」。
訂婚的時候須給女方家買四色禮(四盒糖,四盒乾果,四條煙,四瓶酒,至少四件首飾,給女方包括爺爺奶奶的全家買衣服一套,全部拿紅繩包好,有男方家人,像叔叔大伯之類的說叨幾句,主要是嘮叨自家孩子不錯,放心吧,酒到女方家須現場打開,打開前會有女方家人要求墊齊酒瓶底,就是拿錢,一般是1到2千墊平,掀酒瓶上的紅蓋頭時須由家中比女方小的小孩來掀,下面墊的錢全歸她)然後拿出彩禮錢。
婚禮前須和新娘一起上門邀請雙方父母家的賓客參加婚禮,如果不合辦,娘家席在前,緊接著第二天是正式婚禮,也就是婆家辦的,在婚禮後第二天要回門。婚禮當天娶親還得帶兩瓶好煙,兩瓶好酒,兩盒糖兩盒乾果,給全家人的新衣一套,此外要保證新娘從里到外至少三個月衣服全新,也有說一年的。婚禮當天要給娘家席留幾桌,娘家席上要給每個娘家人准備小禮品,像枕巾被套一類東西,不同於一般桌上給每人准備的東西。娘家來的人如她們單位領導和同事搭的禮錢要單獨算。
除了這些,床上用品除了結婚當天的紅色喜慶床品南方提供,剩下的由女方提供,另外,有時候還說首飾,黃金多少克以上,表要一萬的,至於女方給男方准備的,好像就一套婚禮當天穿的西裝。

『肆』 甘肅蘭州市海拔高度

甘肅蘭州市海拔多數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間,年降雨量約300毫米(40—800毫米之間)。各地氣候差別大,生態環境復雜多樣。

蘭州地勢西部和南部高,東北低,黃河自西南流向東北,橫穿全境,切穿山嶺,形成峽谷與盆地相間的串珠形河谷。峽谷有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烏金峽等;盆地有新城盆地、蘭州盆地、泥灣一什川盆地、青城一水川盆地等。還有湟水谷地、庄浪河谷地、苑川河谷地、大通河谷地等。

蘭州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3℃。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著名的避暑勝地。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46小時,無霜期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

(4)甘肅億集金貴金屬擴展閱讀

蘭州市域內水資源低於中國平均水平,黃河及其支流湟水可滿足城市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蘭州市每年地下水9.6億立方米。河川徑流地表水資源總量384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9.6億立方米。

以蘭州為中心的黃河上游幹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可達1500萬千瓦,劉家峽、八盤峽、鹽鍋峽、大峽水電站與鄰近地區的其它水電站構成中國最大的水力發電中心之一。

截至2014年,蘭州境內已探明各類礦床、礦點156處35個礦種。主要有有色金屬、貴金屬、稀土和能源礦產等9大類、35個礦種,臨近蘭州的白銀、金昌是中國鎳、鉛、鋅、稀土和鉑族貴金屬的重要產地。

非金屬礦相對豐富,有石灰岩、熔劑白雲岩、熔劑石英岩、硅鐵石英岩、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岩儲量集中,運量儲量達3億噸,為硅鐵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後備資源。

『伍』 廣東貴金屬交易所為什麼會被停止交易

廣東貴金屬交易所被停止交易有涉及違規等相關問題,要求整改中

證監會2017年1月9日牽頭召開第三次部際聯席會議,將部分交易所業務直接表述為涉嫌非法期貨、聚眾賭博等,此次監管力度之大遠超前兩次部際聯席會議牽頭的清理整頓,因而被業內人士認為是監管層近年來的「最嚴整頓」

融資產類交易場所是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專項行動重點整治對象之一,違法違規交易場所要限期整改。2017年6月30日未能整改規范將關閉。目前,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回頭看」行動正在有序開展中。

有些會員單位打著交易所會員單位的旗號,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說開個私盤這樣的違法違規行為,這樣的公司對投資者的危害極其大。一是它肯定是不安全的,同時,這類單位可以私下做很多手腳,這樣就增加了投資者的資金風險。

源:

『陸』 甘肅省最多成就記錄表

拉動經濟增長奠定發展基礎
五年來,我省重點謀劃和建設了一批交通、農林水利、能源、工業及社會事業等方面的重大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固定資產投資及重大項目建設成為我省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項目最多、成效最為顯著的時期,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華章。
「十二五」期間我省綜合經濟實力持續提升,經濟結構更加優化,投資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保持在60%左右,其中重大項目建設成為「投資拉動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五年來,我省實施省列重大項目406個,截至2015年11月底,共完成投資6128.54億元,占計劃投資總額的99.82%,預計到2015年12月底可全面完成五年投資計劃。與「十一五」時期實施的113個省列重大項目相比,項目個數增加293個,完成投資高出3764.12億元。
特別是從2012年到2014年,連續3年超額完成年度計劃投資任務。省列重大項目建成及投產達到110個,相當於「十一五」期間5年實施的省列重大項目數量的總和。
這些重大項目的建成及投產,全面提升了全省基礎設施的保障能力,輻射帶動了相關產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增強了經濟發展後勁。交通、水利、生態等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不僅極大地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也為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五年來,我省緊緊抓住國家加快中西部鐵路建設的有利時機,加大鐵路項目爭取力度,2013年、2014年國家下達我省鐵路投資規模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第一。在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動開展以來,我省交通領域建設突飛猛進,迎來建設高峰。
——蘭渝鐵路北編組站開通運營,從根本上緩解了西北地區鐵路貨運編組緊張問題;
——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車距離最長的高原高鐵蘭新鐵路第二雙線開通運行,結束了我省沒有高鐵的歷史;
——西安至平涼鐵路通車運營,填補了我省慶陽革命老區鐵路空白;
——西北地區第一條城際快速鐵路蘭州至中川鐵路提前半年開通,實現了高速鐵路與民航運輸的零換乘;
——敦煌至格爾木鐵路敦煌至肅北段、額濟納至哈密鐵路今年建成,惠及我省少數民族地區;
——從2014年開始納入省列重大項目的建制村通暢工程建成通車20000多公里,廣大群眾「出行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金昌機場、夏河機場、張掖軍民合用機場、蘭州中川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建成通航,多式聯運,立體化換乘正在逐步推進,極大改善了我省交通基礎設施條件,開創了快速融入全國綜合交通運輸網路體系的新局面,進一步構建和完善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鹽環定揚黃續建甘肅專用工程、古浪縣生態移民暨扶
貧開發黃花灘項目水利骨幹工程等重大水利項目建成投用,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正在實施的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等生態項目,是我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
提高可持續發展保障能力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和企業競爭力
以優化結構、壯大能源工業基礎為方向,以建設隴東煤電、河西新能源兩大能源基地為重點,重點實施了酒泉國家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民勤紅沙崗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白龍江苗家壩水電站、750千伏蘭州東至天水至寶雞輸變電工程、酒泉風電基地二期送出330千伏輸變電工程、蘭州至成都原油管道、中衛至貴陽輸氣管道、長慶油田隴東地區原油產能建設等重大能源項目,新增發電裝機容量305萬千瓦、新增輸變電線路1928公里、油氣管道920公里、原油產能750萬噸。為促進我省能源結構調整和優化資源配置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工業強省」戰略的指引下,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再造傳統支柱產業新優勢為目標,我省重點實施了一批重大工業技術改造項目。金川公司年產30萬噸銅材加工項目使金川公司成為西北最大的銅桿銅線生產基地;蘭石集團裝備製造工業園區成為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的能源裝備設計研發製造產業基地;甘肅招金貴金屬冶煉公司難處理金精礦冶項目填補了國內冶煉加工復雜難處理金精礦的技術空白……
在這些產業提升項目的帶動下,2015年預計全省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50億元,五年間年均增長預計12%左右。
五年來,全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積極爭取中央投資,重點加強了基礎教育、基層醫療、公共文化、社會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甘肅會展中心建築群、省婦幼保健院保健醫療綜合樓、敦煌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等一批重大社會公益性項目相繼建成投運,進一步擴大了公共資源的共享程度和覆蓋面,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改善了民生。
省列重大項目建設管理工作獲得新進展
我省省列重大項目建設成就的取得來之不易,與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分不開,與省人大、省政協及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分不開,與省直相關部門、地方政府、項目建設單位的共同努力分不開。
五年來,全省上下緊緊抓住國家實施第二輪西部大開發、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扶貧開發等重大戰略機遇,全面實施開展了項目帶動行動、「3341」項目工程建設、「6873」交通突破行動、全省項目現場觀摩活動等一系列項目推進工作,牽住了項目建設的「牛鼻子」,全省上下強化了項目帶動行動,形成了搶抓項目建設的濃厚氛圍。五年來,省列重大項目實施數量、規模、完成投資以及投資貢獻達到了歷史之最。
為使重大項目建設管理工作更加高效規范,我省先後制定並印發了《甘肅省重大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甘肅省重大前期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甘肅省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辦法》等相關規范性文件,從制度上確保了全省重大項目工作更加科學規范,確保了各項工作措施更加有效落實。
同時,為克服困難,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省發改委會同省直有關部門主動出擊、服務項目,為重大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環境。每年牽頭組織全省重大項目督查工作,對所有項目逐一進行現場督促和協調;通過組織省直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和項目單位分行業、分批次召開全省重大項目調度會、重大項目協調推進專題會議等方式,對全省重大項目進行梳理並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通過組織有關各方赴項目建設現場實地調研、召開現場辦公會等方式反復協調,妥善解決了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征地拆遷、過渡安置、阻工等問題,為項目順利建設清除了障礙。五年共赴項目建設現場百餘次,召開重大項目協調會近200次,解決各類問題350多個,為項目建設營造了良好環境,確保了重大項目順利推進。
五年來,我省克服困難,多渠道籌措資金,先後撥付蘭州至重慶、寶蘭客專等12個鐵路項目的資本金155億元,為鐵路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加快建設提供了保障。

『柒』 甘肅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6年甘肅省國土資源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人大、省政協的監督關懷下,在國土資源部的指導下,在各市州黨委、政府、省直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土資源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以深化改革、狠抓落實為著力點,深入開展「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為保證,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在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規范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效,全面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有力地促進了全省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根據2006年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全省主要地類面積及地類構成情況為:①農用地2541.73萬公頃。其中,耕地462.71萬公頃,佔18.20%;園地20.54萬公頃,佔0.81%;林地517.76萬公頃,佔20.37%;牧草地1410.99萬公頃,佔55.51%;其他農用地129.72萬公頃,佔5.11%。②建設用地96.93萬公頃。其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87.60萬公頃,佔90.37%;交通用地6.47萬公頃,佔6.68%;水利設施用地2.86萬公頃,佔2.95%。③未利用地1909.08萬公頃。其中,未利用土地1850.28萬公頃,佔96.92%;其他土地58.80萬公頃,佔3.08%(圖1)。

圖1 2006年全省各類用地構成

2006年全省耕地面積中:旱地360.32萬公頃,佔77.87%;水澆地100.62萬公頃,佔21.75%,主要分布在武威市、張掖市、酒泉市等地。

全省包括耕地中的水澆地及果園在內的農用地灌溉面積共有121.16萬公頃。已有林地加灌木林地計算森林覆蓋率為9.19%。

全省土地利用率為58.02%,尚未利用的土地佔全省總土地面積的41.98%,包括沙漠、戈壁、裸岩、低窪鹽鹼地、沼澤地等。

全省土地總面積居全國第七位,人均佔用土地量居全國第五位。耕地面積居全國第十一位,人均佔有耕地2.63畝,居全國第六位。

(二)土地利用情況

1.農用地

2006年全省耕地增加3160.54公頃。其中,開發1595.13公頃,佔新增耕地總量的50.47%;復墾460.95公頃,佔新增耕地總量的14.59%;整理增加耕地828.66公頃,佔新增耕地總量的26.22%;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耕地172.00公頃,佔新增耕地總量的5.44%;其他增加耕地103.80公頃(圖2),佔新增耕地總量的3.28%。

圖4 2006年各市州土地出讓純收益情況

(二)礦權市場建設

2006年按照全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和全省地質勘查規劃,全面展開了探礦權采礦權公開出讓工作,通過制度建設,礦業權市場得到進一步完善,礦業權公開出讓工作得到進一步規范。肅南縣老君廟玉石樑玉石礦、民樂縣滿山煤礦等3宗普查探礦權以39.5萬元掛牌成交,景泰縣大泉水—大沙峴煤礦、武都區唐壩金礦采礦權分別以200萬元和295萬元掛牌出讓。完成了正寧南煤田采礦權出讓的前期准備工作。

1.探礦權采礦權一級市場

2006年全省審批探礦權14宗,比2005年減少224宗;掛牌7宗,金額1744.5萬元。采礦權出讓635宗,金額7084.76萬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了4.12倍和1.83倍。其中審批162宗,金額1600.79萬元,占總金額的22.59%,分別比2005年增長了16.2倍、5.08倍和2.78倍;拍賣8宗,合同金額4223.35萬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了2倍和1.55倍,占總金額的59.61%,比2005年下降了10%;掛牌465宗,金額1260.62萬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了3.32倍和1.49倍,占總金額的17.79%,比2005年下降了4.07%。

2.探礦權采礦權二級市場

2006年全省探礦權轉讓29宗,成交價款25955.14萬元,其中出售28宗,價款6955.14萬元;作價出資1宗,價款1900萬元。采礦權轉讓5宗,成交價款175.2萬元,其中,出售3宗,價款163.3萬元;其他2宗,價款11.9萬元。分別比2005年減少8宗和1727.2萬元。

四、國土資源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一)土地執法監察

2006年全省共立案查處各類土地違法案件631件,涉及土地面積422.72公頃(耕地215.75公頃)。本年發生791件,面積374.09公頃(耕地162.03公頃);歷年隱漏案件65件,面積58.66公頃(耕地55.8公頃);2005年未結案2件,面積0.03公頃(耕地)。本年動態巡查發現違法案件1134件,涉及土地面積190.2公頃(耕地65.8公頃)。本年動態巡查制止違法案件877件,涉及土地面積110.19公頃(耕地45.03公頃),挽回經濟損失66.21萬元。

至2006年底,處理結案588件,面積345.87公頃(耕地211.34公頃);其中處理隱漏案件63件,面積52.13公頃(耕地49.27公頃);處理本年發生案件523件,面積293.7公頃(耕地162.14公頃);處理上年未結案件2件,面積0.03公頃。已處理案件中,拆除構建物77.74百平方米;罰沒款545.39萬元;刑事案件移送4起,給予黨紀處分3人、政紀處分3人。

據統計顯示,土地違法案件發案率較高的仍然是未經批准佔地的違法行為,占總案件的76%以上。

(二)整頓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

2006年全省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1)政府和相關部門依法管理礦產資源的意識明顯增強。尤其是個別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比較混亂地區的政府和部門,思想認識和觀念轉變比較明顯,越權行政、擅自審批勘查開發礦產資源的違規行為得到糾正,礦產資源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規范。

(2)無證勘查開采、破壞礦產資源等違法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據統計,全省共查處無證勘查55起,無證開采954起,超層越界開采15起,沒收礦產品3.284萬噸,罰沒款278萬元,吊銷采礦許可證18個,注銷采礦許可證229個,追究刑事責任1人。同時,對50戶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煤礦依法實施了關閉,並對2004年底前到期但未依法申請延續登記的46戶礦山企業的采礦許可證依法作出了注銷處理。對114個「圈而不探」探礦區塊,進行了依法查處和規范。

(3)公開暴光和查處了5起社會影響較大的典型礦產資源違法案件。對康縣犀牛江河道非法開采砂金、西和縣六巷金礦和碌曲縣拉爾瑪金礦無證開采黃金違法案件進行了公開暴光和處理,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4)制度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結合貫徹全國地質工作會議精神和針對整頓規范中發現的問題,制定了《礦業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地質勘查基金管理辦法》、《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管理辦法》、《甘肅省礦山儲量動態監督管理工作方案》、《甘肅省加強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促進回採率提高工作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和規定,為全面規范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礦產資源管理工作得到明顯加強。全省《礦產資源勘查規劃》、《礦業權設置方案》、《甘肅省礦產資源整合初步方案》已經編制完成。煤炭資源回採率專項檢查全面展開,礦山資源整合工作已經起步,其中徽縣洛壩、謝家溝鉛鋅礦區已完成整合工作,為下一步全省資源整合工作全面展開提供了經驗。

2006年12月國家九部委工作組對全省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第一階段工作進行了檢查驗收,從五個方面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甘肅省對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高度重視,態度堅決,行動迅速,措施得力,進一步完善了有關政策措施,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第一階段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三)礦產執法監察

2006年全省共立案查處各類礦產資源違法案件137件(其中集體15件,個人86件),查處無證開采120起,查處越界開采9起,至2006年底處理結案136件(其中集體15件,個人86件),本年未結案1件。吊銷采礦許可證6件,查處不按規定繳納礦產資源管理補償費1件,查處其他3件,罰沒款158.49萬元。

從統計數據看,礦產資源違法案件中無證開採的案件占總案件的91%以上。

五、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情況

2006年全省共受理行政復議18件,比上年增加6件,加上上年未結的1件,共計14件。本年共審結19件,其中維持12件,撤銷6件,責令履行1件。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和人員培訓情況

2006年全省省、市、縣三級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不含事業單位)從業人員共2867人,行政人員2179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40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1.40%,大本及大專生2045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71.33%,高中及中專生655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22.85%,初中及以下學歷人員127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4.42%。直屬事業單位422個,職工數4500人。

2006年全省三級管理部門經費收入16478.11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撥款37.56萬元,比2005年增加28.06萬元;地方財政撥款13204.9萬元,比2005年增加了1080.59萬元;其他收入3235.65萬元,比2005年增加1116.52萬元;完成基本建設投資200萬元。

2006年以《公務員法》實施為契機,全面加強機關公務員培訓工作,全年培訓機關人員108人次。在全省國土資源系統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班9期,培訓幹部758人次。組織市州國土資源局長12人次,參加國土資源部舉辦的局長培訓班。通過開展教育培訓,提高了全系統幹部職工依法行政、參與宏觀調控的能力;溝通協調、推進工作的能力;清正廉潔、自我約束的能力。

全省參加各種院校及培訓機構畢業或結業人數(省級以上證書)達1555人,比2005年增加了11.71%。其中參加黨校學習224人次,行政學院學習152人次,其他培訓1179人次(其中國外培訓2人);學歷教育298人次,比2005年下降39.60%人次,博士生1人,碩士生10人,本科生結業165人,大專結業122人。本年獲得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1人。

七、信息化建設情況

(一)土地資源信息

2006年,全省穩步推進土地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逐步完善了土地資源管理信息化體系,基本實現了辦公自動化、手段現代化、管理科學化和服務化,及時、全面地對全省土地資源進行科學規劃和合理配置,一批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城鎮地籍調查、土地利用現狀等方面的應用軟體相繼得到開發和應用,培養和造就了一支土地資源信息化管理的專業隊伍。

全省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已建成運行,全省有58個市(縣、區)建成1∶1萬主比例尺土地利用資料庫,佔全省應建數的67.4%。全省已有55個城鎮建立了1∶500~1∶2000的地籍信息系統,佔全省應建數的55%。

利用SPOT5衛星數據完成了全省18個縣(市、區)的土地利用更新調查。同時利用信息化手段和遙感技術,對蘭州市的土地利用變化情況和全省開發園區土地利用情況進行遙感動態監測,及時掌握監測區內的土地利用狀況。目前,全省絕大多數縣(市、區)和60%的鄉(鎮)已在土地利用規劃方面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和數字制圖。這些信息成果已廣泛應用於地籍管理、建設用地審批、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基本農田保護、農用地分等定級、城市規劃和新農村建設規劃等方面,為全省經濟建設、土地資源管理提供了准確可靠的土地資源基礎數據。

(二)礦產資源信息

甘肅省礦產資源信息化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完成了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資料庫、礦產資源儲量空間資料庫、省市縣三級采礦權資料庫和省級探礦權資料庫建設,並已運用於礦政管理工作。國土資源部試點項目《甘肅省礦產資源電子政務管理信息系統》已進行入運行階段,此項目的實施必將推動全省國土資源電子政務信息化的建設步伐。已建成了甘肅省1∶20萬水文地質圖資料庫、1∶20萬地球化學資料庫、1∶50萬、1∶20 萬、1∶5萬地質圖資料庫,大中型礦產地資料庫等一批大中小各種比例尺的地理、地質、物探、化探、遙感資料庫。完成了1461份地質資料數字化的建庫工作,地質資料目錄資料庫已用於資料目錄的自動化查詢系統。

(三)網路網站建設

2006年省國土資源廳完成了區域網(內網)和政府門戶網站(外網)的建設工作。省廳區域網一期建設工程的完成,實現了網上查閱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地質資料、目錄檢索、發布信息和訪問省國土資源網站的功能,市(州)和部分縣(市)國土資源部門也建起了一批門戶網站。完成了部省兩級視頻會議系統建設,並已投入使用。在省發改委的指導下,完成了全省「金土工程」項目的可行性報告編寫論證工作。各市(州)、縣(市、區)按照國務院和省發改委的要求正在開展本級「金土工程」項目的申報和論證工作,「金土工程」項目在全省的實施,必將促進甘肅省國土資源各項管理工作逐步實現科學化、規范化、高效化。

全省從事信息化建設人員483人,其中研究生5人,大本、大專生401人,中專、高中生77人。技術人員78人,其中高級技術員16人,中級技術人員34人。累計投入經費2593.4萬元,其中2006年投入787.71萬元。

八、幾點建議

(1)繼續加大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保護、珍惜、合理利用國土資源的意識。

(2)進一步加強土地資源管理,依法嚴格土地審批程序,把好土地「閘門」,發揮好宏觀調控作用,切實維護好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3)借整頓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之機,進一步加強對各種違法開採行為的清理整頓,為深化礦業權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奠定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規模化開采和集約化利用礦產資源。

(4)根據國土資源違法案件的主要違法情況,應進一步加大國土資源動態巡查力度,盡量使無證開采、未經批准佔地等現象在萌芽狀態時予以制止。

(5)加快國土資源綜合統計改革步伐,使統計數據和指標科學合理,適應國土資源管理的要求,真正發揮統計數據的作用。為提高國土資源管理水平提供及時有效高質量的參考數據。

『捌』 重慶易仟億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易仟億集團有限公司是是一家綜合型集團公司,總部位於重慶市解放碑易仟億集團旗下主要產業涵蓋金融投資、貴金屬交易、基金、地產、互聯網、汽車金融、高級會所、林業等行業。重慶易仟億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由於創立時間短,還未有相關榮譽。
法定代表人:陶海龍
成立時間:2014-07-09
注冊資本:5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10800218230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22號1棟24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