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價內期權、價外期權、看漲期權、看跌期權、通俗易懂的解釋是分別是什麼
價內期權 In the Money:指執行價格與基礎工具的現行遠期市場價格相比較為有利的期權。期權越是處於價內,其內在價值和價格就越高。隨著期權越來越深入價內,其Delta值將上升,期權在 利潤和 損失方面的表現也與基礎工具越來越相似。 因此,深入價內的期權的Delta值接近於1。(深入價內指的是看漲期權對應標的的交易價格大幅高於 行權價格或看空期權的標的價格大幅低於行權價格。)
價外期權 Out of the Money:指執行價格與基礎工具的現行遠期市場價格相比較不利的期權。是沒有內在價值的期權,也就是無行權價值的期權。
看漲期權(Call Option)又稱買進期權、買方期權、買權、延買期權,或「敲進」,是指期權的購買者擁有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按執行價格買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利。
看漲期權是這樣一種合約:它給合約持有者(即買方)按照約定的價格從對手手中購買特定數量之特定交易標的物的權利。由於期權合約上書寫的交易標的物不同,看漲期權可以是股票期權,股票指數期權、外匯期權、商品期權,也可以是利率期權,甚至是期貨合約期權、掉期合約期權。
『貳』 什麼叫期權通俗的說.比如我給一名員工期權
期權(Options)是一種選擇權,期權的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額的權利金後,就獲得這種權利,即擁有在一定時間內以一定的價格(執行價格)出售或購買一定數量的標的物(執行價格)出售或購買一定數量的標的物(實物商品、證券或期貨合約)的權利。期權的買方行使權利時,賣方必須按期權合約規定的內容履行義務。相反,買方可以放棄行使權利,此時買方只是損失權利金,同時,賣方則賺取權利金。總之,期權的買方擁有執行期權的權利,無執行的義務;而期權的賣方只是履行期權的義務。
期權,就是對未來的一種選擇權利。當未來價格對您有利時,您就執行權利;不利時,可以放棄權利。
規范化的股票期權方案應包括:受益人的范圍、股票的數量、股票的分配依據、股票期權的授予時機、行權價格的設定、認股權的有效期限、股票期權的等待期限等。由於股票期權是一個嚴密和龐大的項目,所以不可避免的涉及稅收、會計、股票期權的計劃與股東的利潤攤薄、行權股票來源等要選擇和必須面對的問題。
1、 公司要成立一個專門的薪酬委員會,負責全面實施,該委員會有權決定每年的股票期權額度、受益人、時機的選擇及出現突發事件時對股票期權計劃進行解釋或做出重新安排。
2、 受益人范圍的安排。據最近一家人力資源顧問公司以國內的高科技企業、跨國公司對國內員工給予期權的調查,受益人范圍僅限於企業的經營者、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這與國外的情況有所不同。
3、 股票期權的分配依據。按照崗位、學歷、工作業績的不同,對每個人的進行評分,並按照其得分在全體受益人總分中的比例進行期權的分配。
4、 股票期權的數量。一般來講,用於期權計劃股票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0%
5、 股票價格的確定,以公司與受益者簽定股票期權合同當天的前一個股票的平均市價或前五天的交易日平均價的較低價格為基準,對於新上市的公司,沒有多少市場價格可以參考,可以以公司股票的發行價為行權價格。
6、 股票期權的授予時機,可以一次全部授予,也可以根據受聘、升職、每年的業績考核,根據公司當年整體業績來決定適合股票期權的數量。
7、 股票期權的等待期。一般股票不能在授予後立即執行,正因如此它才被視做是對受益人長期的激勵措施。90年代初實行的內部職工股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公司的股票剛一上市,公司的職工馬上把股票拋出去,這部分風險收入,沒有風險,也不會將員工的利益與企業長期的經營聯在一起,起不了長期激勵的作用。
8、 股票期權的實施,如果股票期權的有效期是十年,在公司上市前不允許行權,公司上市後,可以行權,行權的數量可以採取勻速時間表,也可以採取加速時間表,如果採取勻速時間表,每年可以行權10%
9、 行權時機的選擇,期權的受益者中董事會成員及高級管理人員只能在"窗口"期,即年報或中報公布收入和利潤等指標後的第三個工作日開始至六月、十二月的第十天為止,因為他們比普通的受益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其它人不受這個限制。
10、 股票期權的結束條件,員工如果自願離開,可以對持有的股票期權可行權部分行權,當管理者或員工違反法律等,公司有權收回認股權未執行部分。 授予,以獲受人在通知單上簽字為證。獲受人可在期權允許的限額內自行決定行使數量,並有權決定是長期擁有還是在市場上拋售以期權所認購的股票。
通常情況下,股票期權不可在授予後立即執行,獲受人只有在股票期權的授予期結束後,才能獲取行權權。行權權一般是按照授予時間表分批進行,行權權的授予時間表因公司、授予時間、獲受人身份的不同而各有所別。公司的董事會有權縮短經理人持有的股票期權的授予時間,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甚至可以在當日將所有的不可行權的股票期權變為可以行權的股票期權。
在美國,部分公司的股票期權計劃有以下特殊規定:對於已獲贈但是按照授予時間表尚不能行權的股票期權,經理人可以行權;但是行權後只能持有,而不能出售,同時公司有權對這部分股票以行權價進行回購。在香港,期權可在方案給定的時間內由獲受人部分或全部行使,(行使前)需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司表示期權行使及行使的股份數量,每次通知單必須附有按行權價計的相應股份認購匯款單,公司在接到附有審計員確認書的通知單及匯款單28日內,將把相應的股份全部劃撥到獲受人(或其個人合法私人代表)的賬戶上。
『叄』 外匯期權交易的歷史介紹
1982年12月,外匯期權交易在美國費城股票交易所首先進行,其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阿姆斯特丹的歐洲期權交易所和加拿大的蒙特利爾交易所、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等都先後開辦了外匯期權交易。美國費城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是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外匯期權市場,經營的外匯期權種類包括英鎊、瑞士法郎、西德馬克、加拿大元、法國法郎等。
外匯期權不同於遠期外匯合約,後者有義務在到期日執行買賣外匯合約,外匯期權合約則隨合約持有人意願選擇執行或不執行合約。合約的終止日稱為期滿日。每個期權合約具體規定交易外幣的數量、期滿日、執行價格和期權價格(保險費)。按合約的可執行日期,期權交易分美國式期權和歐洲式期權。如果期權能夠在期滿日之前執行,稱為美國式期權;若只能在期滿日執行,稱歐洲期權。外匯期權持有人在期滿日或之前執行買或賣期權時的商定匯率稱執行價格(excercise price)或協定價格(strike price)。執行價格(匯率)是經選擇後才預定的,這同遠期匯率不同,遠期貼水或升水是由買賣外匯的銀行決定。購買外匯期權者向出售者支付一筆費用,稱期權價格(option price),或保險費(premium)。
對於外匯期貨期權市場的風險治理,國際清算銀行巴塞爾銀行監督委員會、國際證券監督機構組織(IOSC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及民間組織三十人集團均提出了積極有效的建議,指出在建立和實施風險治理構架過程中,至少應包括如下步驟:
——明確自身所能承受的風險程度。從客觀實際出發(包括財力和心理等因素),設定可承受的風險范圍,過大輕易導致經營危機;過小則不利於充分利用企業資產進行保值和增值。
——明晰每一治理層的權力和責任。做到權責利對等,激發進取,防範過激冒險行為,通過治理層次和治理幅度實現最優化經營。
——制定風險治理治理結構。具體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衡量、選擇風險治理方法、風險控制、風險監察和風險報告與評估等環節。
——確保有足夠的信息反饋和公眾監督系統。信息社會需要相應的信息系統,而對於高風險的期貨市場來說更是這樣。只有高效的信息反饋,才有可能滿足市場有效前提的存在,促進投資者的合理流動,實現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互動。同時,市場治理的公正與否,也需要公眾的社會監督。
——密切關注國際市場的動態。國際市場上有7萬億美元游資和16萬億美元政府債券在快速流動,實行風險治理應密切關注大量資金對高風險衍生產品的集中性。全球大約90%的衍生產品業務把握在少數幾家美國商業銀行手中,如摩根銀行公司、花旗銀行、美洲銀行和大通曼哈頓銀行等。隨著表外業務的增多,每日衍生產品交易與實物物品貿易有關聯的不超過2%,由此可見其風險的高度集中。
『肆』 中國銀行對公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介紹
(一)人民幣對外匯期權是指期權的買方支付給賣方一筆人民幣計價的期權費,由此獲得一種權利,可於期權到期日當天,以約定的匯率與期權的賣方進行約定數額的人民幣對外匯貨幣對交易。您僅可敘做買入期權方向。您可以買入外匯看漲期權,也可以買入外匯看跌期權。
(二)人民幣組合產品主要包括兩類產品,一類是標准化人民幣對外匯期權組合(區間寶);另一類是遠無憂—保底型遠期結售匯組合產品。標准化人民幣對外匯期權組合(區間寶)由兩筆人民幣對外匯期權組成,在零期權費的前提下將您換匯成本鎖定在一個固定區間。遠無憂—保底型遠期結售匯組合產品由遠期結售匯和人民幣期權產品組成,具有客戶無需支付期權費,大幅降低遠期結售匯估值損失,可鎖定結售匯成本等特點。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伍』 金融期權是什麼 通俗解釋
金融期權是一份合約,是以期權為基礎的金融衍生產品,指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貨合約為標的物的期權交易的合約。具體地說,其購買者在向出售者支付一定費用後,就獲得了能在規定期限內以某一特定價格向出售者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貨合約的權利。
金融期權是賦予其購買者在規定期限內按雙方約定的價格(協議價格Striking Price)或執行價格(Exercise
Price)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某種金融資產(潛含金融資產 Underlying Financial Assets,或標的資產)的權利的合約。
場內交易的金融期權主要包括股票期權、利率期權和外匯期權。股票期權與股票期貨分類相似,主要包括股票期權和股指期權。股票期權是在單個股票基礎上衍生出來的選擇權,股指期權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是股指期貨衍生出來的股指期貨期權,例如新加坡交易所交易的日經225指數期權,是從新加坡交易所交易的日經225指數期貨衍生出來的;
另一種是從股票指數衍生出來的現貨期權,例如大阪證券交易所日經225指數期權,是日經225指數衍生出來的。兩種股指期權的執行結果是不一樣的,前者執行得到的是一張期貨合約,而後者則進行現金差價結算。
『陸』 簡單介紹下期權
期權(Option),它是在期貨[1]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金融工具。這種金融衍生工具的最大魅力在於,可以使期權的買方將風險鎖定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從其本質上講,期權實質上是在金融領域中將權利和義務分開進行定價,使得權利的受讓人在規定時間內對於是否進行交易,行使其權利,而義務方必須履行。在期權的交易時,購買期權的和約方稱作買方,而出售和約的一方則叫做賣方;買方即是權利的受讓人,而賣方則是必須履行買方行使權利的義務人。 具體的定價問題則在金融工程學中有比較全面的探討。 期權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看漲期權的買方有權在某一確定的時間以確定的價格買進相關資產;看跌期權的買方有權在某一確定的時間以確定的價格出售相關資產。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亦作:期權合約。期權合約以金融衍生產品作為行權品種的交易合約。指在特定時間內以特定價格買賣一定數量交易品種的權利。合約買入者或持有者(holder)以支付保證金——期權費(option premium)的方式擁有權利;合約賣出者或立權者(writer)收取期權費,在買入者希望行權時,必須履行義務。期權交易為投資行為的輔助手段。當投資者看好後市時會持有認購期權(call),而當他看淡後市時則會持有認沽期權(put)。期權交易充滿了風險,一旦市場朝著合約相反的方向發展,就可能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損失。實際操作過程中絕大多數合約在到期之前已被平倉(此處指的是美式期權,歐式期權則必須到合約到期日執行)。 期權主要有如下幾個構成因素:①執行價格(又稱履約價格,敲定價格〕。期權的買方行使權利時事先規定的標的物買賣價格。②權利金。期權的買方支付的期權價格,即買方為獲得期權而付給期權賣方的費用。③履約保證金。期權賣方必須存入交易所用於履約的財力擔保,④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看漲期權,是指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按執行價格買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利;看跌期權,是指賣出標的物的權利。當期權買方預期標的物價格會超出執行價格時,他就會買進看漲期權,相反就會買進看跌期權。 每一期權合約都包括四個特別的項目:標的資產、期權行使價、數量和行使時限。 標的資產(Underlying Assets) 每一期權合約都有一標的資產,標的資產可以是眾多的金融產品中的任何一種,如普通股票、股價指數、期貨合約、債券、外匯等等。通常,把標的資產為股票的期權稱為股票期權,如此類推。所以,期權有股票期權、股票指數期權、外匯期權、利率期權、期貨期權等,它們通常在證券交易所、期權交易所、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當然,也有場外交易。 期權行使價(Strike Price 或 Exercise Price) 在行使期權時,用以買賣標的資產的價格。在大部分交易的期權中,標的資產價格接近期權的行使價。行使價格在期權合約中都有明確的規定,通常是由交易所按一定標准以減增的形式給出,故同一標的的期權有若干個不同價格。一般來說,在某種期權剛開始交易時,每一 巨量看漲期權導致油價飆升種期權合約都會按照一定的間距給出幾個不同的執行價格,然後根據標的資產的變動適時增加。至於每一種期權有多少個執行價格,取決於該標的資產的價格波動情況。投資者在買賣期權時,對執行價格選擇的一般原則是:選擇在標的資產價格附近交易活躍的執行價格。 數量(Quantity) 期權合約明確規定合約持有人有權買入或賣出標的資產數量。例如,一張標準的期權合約所買賣股票的數量為100股,但在一些交易所亦有例外,如在香港交易所交易的期權合約,其標的股票的數量等於該股票每手的買賣數量。 行使時限(到期日)(Expiration date 或 Expiry date) 每一期權合約具有有效的行使期限,如果超過這一期限,期權合約即失效。一般來說,期權的行使時限為一至三、六、九個月不等,單個股票的期權合約的有效期間之多約為九個月。場外交易期權的到期日根據買賣雙方的需要量身定製。但在期權交易場所內,任何一隻股票都要歸入一個特定的有效周期,有效周期可分為這樣幾種:①一月、四月、七月、十月;②二月、五月、八月和十一月;③三月、六月、九月和十二月。它們分別稱為一月周期、二月周期和三月周期。 按執行時間的不同,期權主要可分為兩種,歐式期權和美式期權。歐式期權,是指只有在合約到期日才被允許執行的期權,它在大部分場外交易中被採用。美式期權,是指可以在成交後有效期內任何一天被執行的期權,多為場內交易所採用。 歐式期權和美式期權的區別主要在執行時間的分別上。 (1)美式期權合同在到期日前的任何時候或在到期日都可以執行合同,結算日則是在履約日之後的一天或兩天,大多數的美期期權合同允許持有者在交易日到履約日之間隨時履約,但也有一些合同規定一段比較短的時間可以履約,如「到期日前兩周」。 (2)歐式期權合同要求其持有者只能在到期日履行合同,結算日是履約後的一天或兩天。目前國內的外匯期權交易都是採用的歐式期權合同方式。 通過比較,結論是:歐式期權本少利大,但在獲利的時間上不具靈活性;美式期權雖然靈活,但付費十分昂貴。因此,目前國際上大部分的期權交易都是歐式期權。
『柒』 外匯期權是什麼通俗點講,不要說長篇理論。
您好,
當您看中一套當前標價100萬元的房子,想買但擔心房價會下跌,再等等吧,又怕房價繼續漲。如果房產商同意您以付2萬元為條件,無論未來房價如何上漲,在3個月後您有權按100萬元購買這套房,這就是期權。
外匯期權就是以外匯為媒介的期權。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捌』 什麼是期權通俗點說~~~~~
期權(或稱選擇權)是一種選擇交易與否的權利。當合同買方付出權利金後,如果享有在特定時間內(或在某特定時間)向合同賣方依特定條件或履約價格(Exercise Price, Strike Price,或稱行使價、執行價格),
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力,這種權利就稱為期權或是期權。如果此權力為買進標的物,稱為買入期權(Call Option,或稱為看漲期權、認購期權),簡稱買權。
如果此權力為賣出標的物,稱為賣出期權(Put Option,或稱看空期權、認沽期權),簡稱賣權。和遠期合同或期貨合同一樣,期權合同也有到期日,果買方只能在到期日當天選擇行使權利與否,則稱為該期權為歐式期權(European Option);
如果買方在到期日當天或之前任何一天都可以行使權利則稱為該期權為美式期權(American Option)。期權是一種衍生性金融產品。
(8)外匯期權的通俗介紹擴展閱讀:
期權交易市場可以分為集中與店頭市場,最大差異在於合同的標准化。一般而言,集中市場的合同內容標准化程度較高,交易成本與違約風險小。店頭市場的 特色在於多樣化,但是違約風險較高,其內容設計常隨著交易者的需求而改變。期權的標的物可以是任何具有價格風險的商品,例如:
1、現貨期權(Option on Spot):標的物為金屬、農產品等一般大宗物資或是股票、ETF、外匯、利率等金融商品。
2、期貨期權(Option on Futures):標的物為期貨而非現貨,可以包括各種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