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外匯匯兌手續費在哪裡會出現
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外匯交易商,在進行外匯報價時都會有一個買入價和一個賣出價,這兩個價位之間的價差就是銀行的手續費。當然,也少數交易商除了交易點差之外,還要另收一個手續費。
② "匯兌損失"是什麼意思
匯兌損失,指的是企業向銀行結售或購入外匯而產生的銀行買入、賣出價與記賬所採用的匯率之間的差額,以及月(季、年)度終了,各種外幣賬戶的外向期末余額,按照期末規定匯率摺合的記賬人民幣金額與原賬面人民幣金額之間的差額等。
匯兌損失的有效控制:此處以狹義的結售匯業務舉例。上面已經說明,匯兌損益主要是資金交易和存量外幣資產負債調匯產生。
結售匯方面通過選擇合適的節點,或者辦理月內的小遠期以獲得高於當月記賬匯率的價格。確保交割後投資收益和匯兌收益的合計值為鎖定的正值。
(2)外匯匯兌擴展閱讀
企業在貨幣交易中,以及納稅年度終了時將人民幣以外的貨幣性資產、負債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為人民幣時產生的匯兌損失,除已經計入有關資產成本以及與向所有者進行利潤分配相關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一是外幣結算過程中產生損失的,在結算時確認匯兌損失,予以扣除;
二是每一個納稅年度末企業按照會計制度的要求對貨幣性資產、負債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為人民幣時產生的匯兌損失,准予扣除;
三是計入資產成本的損失,將在企業使用、處置資產時間接扣除,不予當期直接扣除;
四是向股東分配產生的損失,屬於所得稅稅後的事項,不予扣除。
③ 外幣匯兌損益計算方法
期末匯兌損益=(上期末外幣賬戶余額-本期外幣賬戶借貸方發生額)*期末匯率-上期末外幣賬戶化為記賬本位幣的余額-本期外幣賬戶借貸方外幣賬戶化為記賬本位幣的發生額。
此處外幣賬戶余額是指用外幣的計算的賬戶余額。比如銀行存款 100(美元)
上期末外幣賬戶化為記賬本位幣余額是指用報表本位幣,比如 銀行存款 100*8=800 (人名幣)
舉個例子:應收賬款上期2008年末余額100 美元,08.12.31.匯率 8,2009.12.31 匯率 9,09年發生應收賬款借方10美元,即期匯率8.5 應收賬款匯兌損益=(100+10)*9 - (100*8+10*8.5) 出來正負代表匯兌收益損失。
④ 國際匯兌與外匯的區別
國際匯兌與外匯的區別: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國際匯兌是用以清償國際間債務的金融活動。
外匯是國際匯兌(Foreign Exchange)的簡稱,外匯的概念有動態和靜態之分。動態的外匯是指一國貨幣兌換為另一國貨幣,以清償國際間債務的金融活動。靜態的外匯又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各國外匯管製法令所稱的外匯就是廣義的外匯。
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⑤ 什麼是外匯匯兌手續費
工行:外匯兌換手續費(帳戶制定外幣)為按國際信用卡組織有關規定收取,約為交易金額的1%。
使用龍卡貸記卡在境外刷卡消費的成本提高了!」黃金周出國旅遊的青先生如是說。記者昨(7)日從建行南充市分行了解到,從本月起,建行將龍卡貸記卡境外非美元外匯兌換手續費調高至1.5%。
該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受兩大國際支付卡組織新規定的影響,國內大多數銀行都提高了費率。建行此項手續費由原來的1.1%調高至1.5%,漲幅達36%,其增加的部分要交給國際支付卡組織。
⑥ 什麼是外匯外匯匯率有哪幾種
外匯1. 外匯界說再釋外匯是以外幣表示的金融資產,可用作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根據是否存在兌換其他貨幣的限制性規定,分為可兌換貨幣和不完全可兌換貨幣。2. 我國的外匯管理和人民幣可兌換問題歷史上我國長期實行嚴格的外匯管理制度。1994年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在改善宏觀調控的同時逐漸放鬆了對微觀主體的諸多限制。1996年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 匯率與匯率制度1. 匯率匯率是不同貨幣間的折算比率,也可以理解為以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2. 匯率標價法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是兩種基本的匯率標價方法。美元標價法是國際外匯市場上通行的匯率標價方法。3. 根據不同的標准匯率可以分為不同種類根據經濟生活中使用的匯率數量,有「單一匯率」或「復匯率」制度;根據匯率形成機制,有市場匯率、官方匯率和黑市匯率;根據匯率能否隨市場供求變化而自由波動以及波動范圍是否存在限制,有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等等。4. 人民幣匯率制度現階段我國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匯率與幣值、匯率與利率1. 貨幣的對內價值與對外價值對內價值指貨幣購買力水平,相當於國內物價的倒數。對外價值則用另一國貨幣與之兌換比率表示。根據是否經過通貨膨脹因素的調整,貨幣對外價值有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2. 匯率與利率開放經濟下,除非貨幣當局主動調節外匯供求,或實行嚴格管制,否則高利率會吸引貨幣資本流入,利於本幣升值;低利率則可能使本幣貶值。 匯率的決定1. 古典匯率理論(1)鑄幣平價說。指金鑄幣本位制時期,各國貨幣之間以鑄幣平價決定兌換基礎,並受外匯供求影響在各國黃金輸出入點之間小幅波動。(2)國際借貸說。強調國際收支差額通過外匯市場影響匯率變動。(3)購買力平價說。認為各國貨幣購買力之比決定匯率。以絕對購買力平價解釋匯率的決定基礎,以相對購買力平價解釋匯率變動的內在規律。(4)匯兌心理說。強調心理判斷及預測對匯率變動的影響,適宜解釋短期匯率波動。2. 現代匯率理論以新的國際經濟形勢為背景,著重從資本流動和貨幣供應角度展開分析。(1)貨幣分析說。認為匯率要受兩國貨幣供給量的制約,將匯率與貨幣政策聯系起來。(2)金融資產說。將視野擴大到貨幣以外的其他金融資產的供求分析,充分反映了客觀經濟生活的復雜性和矛盾性。 匯率的作用與風險1. 匯率與進出口若進出口需求彈性之和大於1,本幣貶值有促進出口、抑制進口並改善國際收支的作用。2. 匯率與物價本幣貶值會導致進口商品的國內價格上漲;同時有利於出口增加,可能抬高出口商品的國內收購價格,對物價總水平造成上漲壓力。本幣升值對物價的影響相反。3. 匯率與資本流出入短期資本流動受匯率變動影響較大。若預期本幣將貶值,外匯市場上就會拋售本幣、搶購外匯,發生資本外逃,引起本幣貶值;若預期本幣升值,則大量資本流入,促使本幣升值。4. 匯率與產出和就業由於改變了資源的流向與配置,匯率變動會間接影響國內生產結構和就業水平。5. 匯率發揮作用的條件匯率能否發揮作用,還取決於各國的經濟體制、市場條件、對外開放程度等因素。同時,匯率制度選擇和經濟政策配合也有重要影響。6. 匯率風險因匯率波動而給外匯交易者帶來的損益不確定性,稱為匯率風險。進出口貿易、對外舉債和外匯儲備管理等都容易遭遇匯率風險。可以藉助金融衍生工具來進行管理。
⑦ 匯率與外匯的區別
外匯
外匯是國際匯兌的簡稱。外匯的概念有靜態和動態之分。動態外匯,是指把一國貨幣兌換成為另一國貨幣以清償國際間債務的金融活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動態外匯同於國際結算。靜態的外匯有廣義和狹義。廣義的外匯是外國外匯管理法令所稱的外匯。它泛指一切對外金融資產。狹義的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
匯率
匯率又稱匯價、外匯牌價或外匯行市,即外匯的買賣價格。
匯率在經濟學的定義上,即為兩國貨幣之間兌換的比例。通常會將某一國的貨幣設為基準,以此換算金額價值他國幾元的貨幣。在英文使用方面,有時簡寫為FX,此為外國貨幣Foreign Exchange的簡寫。 通俗的說,是一國貨幣單位兌換他國貨幣單位的比率,也可以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⑧ 怎麼計算匯兌損益
假如某企業採用當月月初的匯率作為記帳匯率,當月1日的匯率是1美元等於5.70元人民幣。上月末該企業銀行存款美元戶余額為2萬美元,匯率為1美元兌5.60元人民幣,摺合人民幣余額11.2萬元。本月發生應收帳款2萬美元。月份終了,將外幣帳戶的外幣余額按月末國家外匯牌價摺合為人民幣,作為外匯帳戶的期末人民幣余額周整後的各外幣帳戶人民幣余額與原帳面余額的差額,作為匯兌損益,列作當期財務費用。假設當月末匯率為1美元兌人民幣5.80元。
(8)外匯匯兌擴展閱讀:
匯兌損益計算方法是匯兌損益的計算根據記帳方法的不同,計算也不同。下面我們就外匯統帳制會計和外匯分帳制會計方法下,如何計算匯兌損益,分別予以說明。採用外匯統帳制會計核算的企業中匯兌損益的計算原會計制度規定,「已實現的匯兌損益才入帳」,即當外幣業務發生時,記帳匯率與帳面匯率的差額即為匯兌損益入帳。新會計制度採用了外幣帳戶的期末余額按期末國家外匯牌價進行調整,平時業務發生時不再計算匯兌損益,期末編制會計報表時,按編制會計報表日的匯率折算的人民幣金額與外幣帳戶帳面人民幣余額的差額為匯兌損益,列作當期損益進行處理。
⑨ 外幣匯兌損益會計處理是什麼
採用統賬制核算,各外幣貨幣性項目的外幣期(月)末余額,應當按照期(月)末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按照期(月)末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原賬面記賬本位幣金額之間的差額,如為匯兌收益,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如為匯兌損失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匯兌損益定義:
匯兌損益亦稱匯兌差額,就是由於匯率的浮動所產生的結果。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於採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簡單地講,匯兌損益是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過程中,因採用不同的匯率而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異。
分類:
按業務歸屬劃分
企業經營期間正常發生的匯兌損益,根據產生的業務,一般,可劃分為四種:
1、交易損益
在發生以外幣計價的交易業務時,因收回或償付債權、債務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交易外幣匯兌損益";
2、兌換損益
在發生外幣與記賬本位幣,或一種外幣與另一種外幣進行兌換時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兌換外幣匯兌損益";
3、調整損益
在現行匯率制下,會計期末將所有外幣性債權、債務和外幣性貨幣資金賬戶,按期末社會公認的匯率進行調整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調整外幣匯兌損益";
4、換算損益
會計期末為了合並會計報表或為了重新修正會計記錄和重編會計報表,而把外幣計量單位的金額轉化為記賬本位幣計量單位的金額,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換算外幣匯兌損益"。
頻道。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外幣匯兌損益會計處理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⑩ 外幣核算用哪個匯率
會計准則規定,外幣業務採用交易發生時的即時匯率(中間價)折算,也可以採用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其近似的匯率折算(一般是平均匯率)
去中國銀行的官方網站查詢,應該用中國銀行外匯牌價的美元中間價
月末要做外幣評估,即用月底的匯率重新計算外幣貨幣性項目的人民幣價格,差額進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