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匯率票跟承兌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匯率票跟承兌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6-11 09:21:23

⑴ 票據承兌是什麼意思

常說的票據承兌,大部分指的都是銀行匯票的承兌(當然還包括其他的票據)
銀行匯票的有效期是六個月,銀行票據本身是有一定金額的(票據上註明的金額),你一般來說可以在到期前通過背書轉讓的形式當做錢一樣支付,等到票據六個月期滿之後,到銀行去兌成現金的這個過程,就叫做票據的承兌

⑵ 匯票''和承兌票跟支票有什麼區別阿'''詳細些

承兌支票是今年新出的業務,少數的大城市可以,它實現了支票的異地使用,見票可以直接劃款。
承兌匯票分兩種,一是商業的,一是銀行的。銀行的就是向銀行支付一定的保證金,銀行在匯票到期日,無條件的支付票面金額,但是大部分開銀行承兌匯票的都是急著用款,這需要付出一定的貼現,意味著實際用款小於票面金額。

⑶ 票據中的承兌是什麼意思

匯票付款人在票據上承諾負擔支付票面金額的義務,並將該種意思表示記載在票據上的一種票據行為。

承兌是匯票所特有的一種制度。在票據法上,匯票付款人並不因為發票人的付款委託成為當然的匯票債務人,必須有承兌行為。付款人一經承兌,就叫做承兌人,是匯票的主債務人。

承兌是一種附屬的法律行為,目的在於使付款人到期負擔票面金額的支付義務。

因此,付款人在承兌後,必須依照票據上的記載內容,到期向持票人支付票據金額,即使發票人未向付款人供應資金,也不能成為向持票人抗辯的理由。如果承兌人在到期日不作付款,持票人雖然是原發票人,亦應就票據金額直接請求支付。承兌需作提示,由承兌人依法定的方式記載有關內容。大多數國家的票據法要求既要註明「承兌」字樣,又要簽署付款人的姓名。

⑷ 承兌什麼意思

由銀行承諾到期付款的匯票稱為銀行承兌匯票;由實力雄厚,信譽卓著的企業承諾到期付款的匯票稱為商業承兌匯票。由於市場經濟所必需的信用體系在我國尚未完全建立,商業承兌匯票使用范圍並不廣泛,我們經濟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是銀行承兌匯票。

⑸ 承兌是什麼意思

承兌的概念及意義
(1)承兌是指匯票付款人承諾在到期日支付匯票金額的一種票據行為。三種票據種類中只有匯票才有承兌制度。
(2)承兌是一種票據行為,承兌是一種附屬票據行為,須先有出票,然後才有承兌,並且,要以匯票原件為行為對象,持票人須憑票提示承兌,付款人須在該票正面簽章准予承兌。
2.提示承兌
(1)提示承兌的概念,票據法規定,定日付款或出票後定期付款的匯票,持票人應當在匯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兌。
(2)承兌的時效,見票後定期付款的匯票,持票人應當自出票日起1個月內向付款人提示承兌。匯票未按照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持票人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
(3)承兌的例外,見票即付的匯票無須承兌,付款人不得以該匯票未經承兌而拒絕立即付款,否則就構成拒絕付款,並須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和財產責任。
3.付款人的承兌程序
(1)付款人對向其承兌的匯票,應當在收到提示承兌的匯票之日起3日內承兌或拒絕承兌,票據法第41條規定,付款人收到持票人提示承兌的匯票時,應當向持票人簽發收到匯票的回單,回單上應當註明提示承兌的日期並簽章。
(2)承兌的記載事項,付款人承兌匯票的,應當在匯票正面記載「承兌」字樣和承兌日期並簽章;見票後定期付款的匯票,應當在承兌時記載付款日期。
(3)付款人承兌匯票不得附有條件。

⑹ 什麼叫承兌和現匯

1、承兌,是指執票人在匯票到期之前,要求付款人在該匯票上作到期付款的記載。匯票特有的制度。付款人一般在匯票正面簽名。

發票人與付款人間是委託關系,發票人開了票不等於付款人就必須付款。執票人為使匯票到期能得以支付,就必須將匯票向付款人提示承兌。只有當付款人簽字承兌後,他才對匯票的付款負法律責任。

2、現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各種支付憑證,能夠在國際市場上流通、轉讓,並能自由兌換成其他國家貨幣的外匯。如美元、英鎊、瑞士法朗、德國馬克等主要西方國家的貨幣。

(6)匯率票跟承兌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承兌程序:

1、承兌提示

受款人(持票人)向付款人出示匯票,請其表示承兌與否的行為稱為承兌的提示。提示可以通過郵寄,也可以送達;

2、提示期間

受款人必須在承兌人付款前將票據向其提示承兌,根據承兌地域是異地還是同城,分別給予對方充分的提示期間,提示付款期限是匯票到期日起10天;

3、承兌的操作

付款人在承兌匯票時應當在匯票正面記載「承兌」字樣和承兌日期,並簽章,將款項付給票據持有人;

4、拒絕承兌

付款人從收到提示承兌的當日起,在3日內承兌或者拒絕承兌。如果拒絕承兌,則必須出具承兌的證明。《票據法》規定付款人承兌匯票,不得附有條件;承兌附有條件的,視為拒絕承兌。

現匯條件:

根據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8條《會員國的一般義務》規定,一國貨幣成為現匯,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1、對本國國際收支中的經常往來項目(貿易和非貿易的付款)和資金轉移不加限制。

2、不採取歧視性的貨幣措施或多種貨幣匯率。

3、在另一個會員國要求下,隨時有義務購回對方經常項目往來中所結存的本國貨幣。

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在國際匯兌結算中被廣泛使用,在國際金融市場可自由買賣,並可不受限制地兌換成其他國家的貨幣。在國際貿易中,用這些可自由兌換的貨幣結算的進出口貿易叫現匯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