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元對人民幣匯率七月六號
【招商銀行】2016年7月6日日元兌人民幣匯率:現匯買入價(元):6.6109;現鈔買入價(元):6.4018、現匯賣出價(元):6.6639;現鈔賣出價(元):6.6639;中間價(元):6.6374。註:100外幣兌人民幣【溫馨提示:每個銀行兌換匯率都不同,但相差不大】
⑵ 7萬日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截止到2020年7月12日,7萬日元約等於4583.6人民幣,1人民幣 ≈ 15.2722日元。
日元經常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被當作儲備貨幣。日元是日本的貨幣單位名稱,創設於1871年5月1日。1897年日本確立金本位制,含金量定為0.75克,1953年5月含金量宣布為0.00246853克,1988年3月31日徹底廢除金本位制。
(2)7月4日日元人民幣匯率擴展閱讀:
日元貨幣符號為「¥」,與人民幣的符號相同(關於如何區別這兩個貨幣單位,如果這兩種貨幣要同時出現,則在人民幣的符號"¥"前添加CNY字樣,或者在日元¥前加入JPY字樣,加以區別)。國際標准化組織ISO 4217訂定其標准代號為JPY(Japan Yen)。例如:¥200(200円),記作「JPY¥200。
日文「円」字即為「圓」之略字(日本異體字),讀為「えん」,並制訂1円=100錢。英稱「Yen」。國際標准化組織ISO 4217訂定其標准代號為JPY。日圓(日元)是用表示的,在數字後日元的表示方法是加一個E字,比如:日元10000E。
⑶ 日元與人民幣怎樣換算
根據2020年1月20日匯率,1人民幣=15.819元日元,1日元=0.0632人民幣。
日元發行中的紙幣有1000、2000、5000、10000日元四種 ,硬幣有1、5、10、50、100、500日元六種面額。
日元貨幣符號為「¥」,與人民幣的符號相同(關於如何區別這兩個貨幣單位,如果這兩種貨幣要同時出現,則在人民幣的符號"¥"前添加CNY字樣,或者在日元¥前加入JPY字樣,加以區別)。國際標准化組織ISO 4217訂定其標准代號為JPY(Japan Yen)。
(3)7月4日日元人民幣匯率擴展閱讀:
截止2019年,日本最大尺寸的紙幣是1891年(明治24年)11月15日發行的這張印有藤原鐮足的改造100日元券,長210毫米、寬130毫米。
如果將100張1萬日元紙幣疊在一起,厚度大約可達到1cm。同理,價值1000萬日元的1萬日元紙幣疊在一起厚度約10cm,1億日元則可達約1米高。
⑷ 日元與人民幣的匯率
時間:2010-12-16 00:00:07,100日元兌換的人民幣數
貨幣名稱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賣出價 基準價 中行折算價 發布時間
日元 7.8909 7.6473 7.9543 7.9382 7.9382 2010-12-16 00:00:07
如果是現鈔,用現鈔買入價,100日元=7.6473元人民幣
如果是現匯(匯票等),用現匯買入價,100日元=7.8909元人民幣
匯率經常在變,可參考http://www.boc.cn/sourcedb/whpj/
⑸ 截止到2007年7月日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是多少
在 www.bank-of-china.com (中國銀行)的外匯牌價里可以查詢最近的外匯情況 http://www.boc.cn/cn/common/whpj.html
貨幣名稱:日元 ; 現匯買入價:6.1259 現鈔買入價:5.9967 賣出價:6.1751 基準價:6.1617 中行折算價:6.1617
一般按"現匯買入價"計算. 按2007年7月9日10:39:39的截止時間來計算.一W日圓可以兌換 616.17元人民幣.
⑹ 人民幣對日元匯率查詢
上圖為2016年7月4日人民幣兌日元匯率;
1人民幣元=15.4147日元
1日元=0.0649人民幣元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6-07-04 09:17
⑺ 今天日元對人民幣匯率是多少
根據2020年1月7日匯率,1日元=0.06424人民幣,1人民幣=15.5656日元。
日元是日本的貨幣單位名稱,創設於1871年5月1日。其紙幣稱為日本銀行券,是日本的法定貨幣,日元也經常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被當作儲備貨幣。
發行中的紙幣有1000、2000、5000、10000日元四種,硬幣有1、5、10、50、100、500日元六種面額。
(7)7月4日日元人民幣匯率擴展閱讀
二戰前1日元還很值錢,相當於一塊銀元,能買到好多東西。所以當時流通的紙幣最大的也就是10、20日元,當時日本人的月收入就幾十日元,小的面額有5錢和10錢。
但日本戰敗後一年,物價飛漲了四五十倍,差不多的商品價格小數點都向右移了兩位。日本被迫通過金融緊急措施令回收舊幣,並發行新紙幣,出現了100日元,到了1950年,1000日元紙幣正式登場。
之後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20餘年,日元匯率一直是360:1,但物價上漲幅度很大,國民收入工資水平的上漲幅度更大。
到50年代末,普通日本人的月收入已經達到了4萬日元左右,最大面額1000日元的紙幣用著已經有點不太方便,所以在1957年發行了5000日元,在1958年發行了10000日元紙幣。
日本1960~1970年代,日元處於「外強中干」的狀態,就是對內消費物價上漲是發達國家中最高的,而批發物價則是最穩定的。
結果就是一種很奇特的狀態:國內覺得日元貶值得厲害,物價上漲得太凶,而國際上則認為日元是低匯率傾銷,要求日元升值的壓力越來越大,最終導致1972年尼克松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的時候硬逼著日元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