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994年農歷5月18出生的是什麼星座
是巨蟹座,再給你說下近期巨蟹的運勢吧2020年因為要結束了,迎來的2021年會給你帶來更多美好且奇妙的故事,你可以全力沖刺了。這周一到周三,可能意外的獲取一些有用的消息,幫你提了醒,留了神。這幾天也會有機會認識新的朋友,或者可以打算在這幾天處理健康,體檢方面的問題。有小部分巨蟹會在本周跟伴侶見家長,或者決定確認婚姻的問題。從友誼來說,可能你的朋友越過你跟其他人見面,讓你心裡有些吃醋或者不愉快,又或者你的朋友為別人說話而讓你不舒服。但這些問題都不是大問題,不需要太鑽牛角尖。職場來看,本周工作因為滿月的關系,許多任務已經確認下來,本周重點就是執行和收尾,或者匯總做報告,因此文書溝通類的工作依舊很多,郵件也因此變得更多起來,但你會在這周變得效率提升,所以不用擔心,你的上級可能跟你談話或者跟你說出某件事的背後「故事」,但對於這些話你可能也要獨立思考才能辨別是不是真的。
愛情,是關心對方的健康狀況。
Ⅱ 199年陰歷6月18日是什麼星座及2010年愛情運勢
雙子的。
雙子座出生日期:5月22日-6月21日關鍵詞:溝通象徵:孿生子主管星:水星掌管宮位:第三宮四象性:風陰陽性:陽性三方官:變動掌管身體:肩膊、手、肺顏色:黃色珠寶:貓眼石金屬:水銀幸運號碼:7最大特徵:思想金句:一人計短、二人計長
性格特色:適應力、意外性、快捷
人生樂事:靈巧的知識
人生痛苦:准時承諾貼身
有緣分的星座:天秤座、水瓶座
沒緣分的星座:處女座、雙魚座
2010愛情運勢
運勢指數:★★★☆☆
今年潛在的感情危機不少。表面風平浪靜,而實際上水底波濤洶涌。上半年要多花點心思注意心儀對象或戀人的動態,千萬不可忽略節日的慶祝。表現的好,能輕易解除潛伏的險情;若是表現的不夠積極熱情,那麼,甜蜜的現狀也會出現一個危險的轉折。
Ⅲ 明年大量剛需可能被拒貸!剛需該怎麼貸款買房
樓市降溫,房貸政策收緊卻仍在繼續。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10月25日公布的數據,北京區域就已經沒有任何一家能提供4.9%的房貸利率了。9月的首套房貸平均利率為5.16%,而目前已經是5.28%。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消息,目前北京區域的首套房貸利率最高已經上浮40%了。
上調40%,如果真這樣意味著基本上可以放棄貸款買房了。2017年還有2個月,不少銀行已經表示沒有房貸額度了,但這種情況到2018年會得到改觀嗎?
可能非但不會改觀,反而有惡化的趨勢。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首套房購房者在北京買房不再僅僅是面臨房貸利率上調的問題,而是貸不到款的問題。即使銀行批貸了,後期也可能會因各種理由不放貸。
據調查,目前絕大部分機構對於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貸款利率執行不低於基準利率上浮10%,二套住房貸款最低執行基準利率上浮20%,三套房貸款則不予以受理。二手房貸款利率較新建住房利率相對較高,部分機構二手房首套貸款利率要求基準利率上浮15%以上,二手房二套住房基準利率上浮30%以上。還有部分銀行房貸政策相對更為嚴格,要求二套房首付不低於50%。
從房貸利率上調到直接貸不到款,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變化。
銀行是開門做生意的,只不過它是做資金生意的,誰給利息多就貸給誰。雖然基準是4.9%,但銀行在這方面,銀行是有足夠的自主權的。另一方面,銀行攬儲成本也越來越高,原本優質的房貸業務,現在已經越來越雞肋。所以銀行可能會因各種理由不給你貸款。最直接的理由可能就是現在清理消費貸和現金貸,還有就是額度問題。
現在外部環京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美國又是加息又是減稅又是縮表。在金融去杠桿的大環境下,銀行做增量很難,只能在存量業務里互相轉場,而房貸越來越雞肋,且由於政策因素,繼續增加房貸業務也不討好,所以這一塊肯定要被壓縮了。
現在央行還沒有真正發力,但這種上調基準的外部壓力正在上升,誰也無法知道未來央行會冷不丁的來一手。
所以,明年開始,購房者要陷入這樣一種尷尬的局面:如果央行上調基準,這等於幫助購房者爭取到銀行貸款,因為利率上調後,房貸業務的吸引力會更強,銀行有動力繼續做這一塊業務,但前提也是購房者付出更多的貸款成本。只不過上調基準的影響是全面的,所有的資金成本都會上升,會更加慎重。
如果央行不上調基準,銀行會主動上調房貸利率,受傷的是新購房者,他們要麼貸不到款,要麼必須在所有購房者中競爭,主動配合銀行上調利率。即便這樣,也總會有一部分人是無法貸到款的,即使審核材料沒有問題,銀行也會拖到你耐心全無,最終放棄購房。
那麼剛需怎樣才能提高貸款成功率呢?以下幾點一定要注意:1. 信用記錄良好是關鍵徵信記錄是否良好是能否成為優質客戶的關鍵,連三累六是不能申請貸款的,而逾期還款記錄也會大大減分,因此,按時還款,隨時關注政策變動,是能否成為優質客戶,拿到優惠利率的關鍵。
2. 將資產儲蓄集中到貸款銀行首先就是常見的存款,一般來說股份制銀行優質客戶認定要求賬戶存款余額要在30萬元以上。同時購買理財產品也可以在申請房貸時加分,甚至有的銀行直接打出:購買某某理財多少萬元以上,可享受9折優惠利率。因此,如果想要成為某銀行的優質客戶,可以將閑余的錢用作購買理財產品或貴金屬。隨著交易量的增加,銀行會根據你的行為記錄判定收入及信用情況,進而認定你是否具備優質客戶的條件。
3. 信用卡提額,並刷卡消費一般來說,信用卡的額度代表著你的信用水平和還貸能力,銀行優質客戶的認定標准可以參考信用卡金卡用戶或磚石卡用戶的申請標准。如有想要晉升銀行優質客戶,那麼平時養成多用信用卡刷卡消費的習慣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來說,信用卡刷卡消費額超過額度的三分之一才有可能提額成功,而信用卡年消費5萬元以上才有可能被認定為優質客戶。
4. 跳槽到評分高的公司人分三六九等,這是一個可悲卻無奈的事實。有群體,就會有等級。優質客戶不僅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其職業也必須有一定社會地位。公務員、醫生、教師、高級技術職稱人員、執業注冊會計師、執業律師、校以上軍官、五百強員工等,且能提供有效職業證明的都屬於銀行的優質客戶。據內部人員透露:認定優質客戶時,會按照客戶的職業情況打分,如行政職務為正處級(含)以上;職業分類為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專業技術職務為高級;大校級(含)以上軍官;駐外外交機構參贊級(含)以上;一級警督(含)以上;各國駐華使,使館人員等通常都會認定為優質客戶。
銀行考量優質客戶主要參照以下標准1、 工作、學歷在銀行放貸的審核中,借款人的工作單位和學歷是首要因素。銀行比較青睞世界500強企業、央企、大型國企以及外企單位的員工,而高學歷也被認為和高收入成正比,被銀行視為還款的保障。
2、借款人銀行流水收入流水也是考核借款人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一般人都知道,在辦理貸款時,必須提供由借款人所在單位開具並加蓋單位公章的收入證明,銀行在借款人貸款審核時,最低要求是借款人提供的收入證明至少要為還款月供的2倍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借款人負擔著其他貸款,其月供也需要符合要求,一般,月收入證明=(原有貸款月供+現申請此筆貸款月供)X2而收入流水,主要是指借款人提供的自身收入流水,一般為工資收入詳單。銀行通常希望看到的是借款人穩定且合理的銀行流水,既要連續又要與收入證明相符合,忽高忽低的銀行流水通常不被銀行看好。
3、個人徵信目前,個人徵信已經成為銀行放貸不可或缺的審核標准。也就是說,需要個人徵信無逾期,房貸、車貸、信用卡還款無逾期紀錄。通常要求,連續3期累計6期逾期對於習慣於刷信用卡消費的人群來說,按期還款顯得尤其重要。
4、大額資產證明在借貸審核中還有一個加分項:借款人大額資產證明。在一些銀行,如果借款人在申請貸款時能夠提供股票、基金、債券等投資證明或是大額存單、購房、購車等大額資產證明的話,銀行在批貸審核時會給予一定的政策「照顧」。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11-0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Ⅳ 人民幣意外貶值 新一輪匯率大戰誰是贏家
人民幣匯率繼續小幅貶值,從周線圖上看,已經是連續第五周小幅貶值了,這種走勢近年來罕見。截至12月8日收盤,在岸人民幣兌美元(CNY)下跌0.15%,報6.4179,創2011年來最低收盤水平。離岸人民幣也跌逾百點,跌幅0.19%,報6.4861。自8月11日人民幣一次性貶值2%後,全球媒體為之驚呼。那麼。美國是如何操作匯率這一國際戰略的最有力的武器呢?我在最新出版的《郎咸平說:你的投資機會在哪裡》一書中針對1971年至今的三次匯率大戰給予了全面的分析。
我們看看從2014 年到現在,主要國際貨幣相對美元的貶值幅度,我們反倒是最堅挺的,只貶值了5.5%,還有很大的貶值空間。
需要指出的是,大家不要從簡單的進出口數據看匯率,因為匯率從來不是由簡單的經濟數據決定的,它是最直接的政治!
舉例,1997 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美國讓我們貶值,我們沒有聽,堅持匯率穩定,幫助東南亞國家度過危機。2003 年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美國又逼迫我們升值。理由是中國向美國出口大量廉價商品,搶走了美國的就業機會,致使美國出現巨額貿易逆差。美國威脅稱若人民幣不升值30% ~ 40%,將通過立法徵收中國進口商品27.5% 的關稅。最終人民幣升值了。因此我們要清楚地知道,匯率是美國手中的一個工具,這個工具是配合它自己的國際戰略的。
從1973 年3 月開始編撰以來,美元指數就是反映美元匯率的晴雨表。下圖中可以看出,從1971 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美元經過了兩輪完整波動,現在是第三輪,美元指數正在沖高的過程中。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一條簡單的線,每一個周期的背後都是血淋淋的掠奪。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分析這三輪匯率大戰是如何操作的。
第一輪匯率大戰(1971—1999 年),打擊拉美能源出口型國家
第一步(1971—1979 年),美元貶值27%,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美元利率保持低水平。
從1971 年8 月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到1979 年底,美元指數貶值了27%。大宗商品如石油、貴金屬、基礎原材料等價格飛漲。以石油為例,1970 年原油1.8 美元一桶,1974 年每桶10 美元,1979 年每桶20 美元,1980 年每桶突破30 美元。這個時期,拉美以出口原材料為主的經濟一片輝煌,以墨西哥為例,1970 年代墨西哥的經濟年均增長率達到了6.5%。
同時,美元利率保持低水平。1970 年初美元利率只有4%,1979 年達到11.2%。不要以為11.2% 的利率很高,1970 年美國通脹率最高達13.5%,同期美國國債利率為11%,這意味著即使購買債券每年也會損失2.5%。正是由於美元的低利率,以墨西哥為首的拉美國家大舉借入美元,墨西哥在這一時期債務總額增長近20 倍。
第二步(1979—1985 年),美元升值54%,利率大幅上升,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美元迴流。
1979 年底,美元指數從95 點一路上升,到1985 年的146 點,上升54%。1979 年,保羅·沃爾克任美聯儲主席以來,不斷提高利率,1981年6 月,聯邦基準利率調升到21.5%。一年後的1982 年7 月,美國通貨膨脹率從13% 下降到4%。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原油價格從原來的30 多美元一桶一路跌到1986 年的10 美元一桶。同時美元大規模迴流,原因是美股回報節節攀升。道瓊斯指數從1979 年底的850 點一路上升到1985年底的1500 點,1987 年達到2000 點。
美元迴流、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這給拉美國家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墨西哥首先爆發危機。1982 年8 月12 日,墨西哥因外匯儲備不足,無法償還到期的268.3 億美元的公共外債,宣布無限期關閉匯兌市場。墨西哥之後,巴西、委內瑞拉、阿根廷、秘魯、智利等國也相繼發生還債困難,紛紛宣布終止或推遲償還外債,這就是當時震驚世界金融業的拉美債務危機。1982 年底,整個拉美地區的外債余額超過3000 億美元,其中阿根廷就佔930 億美元。1983 年,阿根廷需要將貨物和勞務出口的54% 專用於支付外債利息;巴西需要40% ;墨西哥需要35% ;智利和秘魯大約各需要33%。拉美陷入了著名的「失去的十年」。
第三步(1985 —1999 年),開出私有化葯方,美元重新開始貶值。
1985 年10 月,以解決拉美債務危機為由,美國財政部長詹姆斯·貝克在韓國漢城召開的IMF 和世界銀行第40 屆年會上提出了「貝克計劃」。該計劃要求,拉美國家必須私有化能源、鐵路、航空、通信等行業的國有企業,同時將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私有化,實行徹底的貿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1990 年,美國政府、IMF 和世界銀行聯手,利用貸款的附加條件落實了這一措施,強制拉美國家進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改革。
拉美國家大規模的私有化自此開始。1988 年,卡洛斯·薩利納斯當選墨西哥總統後首先掀起私有化浪潮,新政府拍賣酒店、航空、鋼鐵、製糖等國企。1990—1999 年,整個拉美500 強企業中,外資企業由1990年的149 家增加到1999 年的230 家。
我們以阿根廷為例。在1989 年改革前,阿根廷政府掌握著電信、石油、銀行等主要大企業。十年後,阿根廷政府幾乎賣光了戰略性行業的國有企業,包括開採油氣資源、通信、電力、公用事業以及核電站,甚至還有港口、碼頭、飛機場、火車站。國家掌握的僅剩下國家銀行、造幣局和電視台等少數企業。在1989—1999 年間,阿根廷 10 家最大企業中,有 7 家是跨國公司控股;全國 100 家大企業中,以阿資為主的企業僅剩 7 家。2000 年,跨國公司已控制阿根廷出口總額的 90.4% 和進口總額的 63.3%。1999 年阿根廷最大的國有企業——石油礦藏局 98.02% 的股份被賣給西班牙雷普索爾石油公司後,阿根廷90% 的燃料供應掌握在 4家外國公司手裡。
在私有化進程期間,拉美社會危機一再惡化。比如很多國家供水基礎設施私有化後,水價連續20 年上漲,超過一半的居民消費不起日用水。
Ⅳ 所謂的黃金交易T+D是一個什麼概念是否屬於期貨的范疇
自我國黃金市場開放以來,圍繞現貨黃金市場的交易模式是否需要發展做市商制度,以及現貨黃金市場的做市商交易模式是否屬期貨交易或變相期貨交易等問題的爭論就從未間斷過。筆者不揣淺陋,謹憑借自身的黃金投資專業知識及對我國關於現貨黃金投資相關規定的理解,擬就我國黃金市場進行的現貨黃金延遲交收買賣業務的做市商的角色定位,以及做市商交易模式是否屬期貨交易或變相期貨交易等略抒己見,以就教於專家、學者。
一、 我國黃金市場的歷史和現狀
1、我國黃金市場的歷史概況
我國黃金市場的發展經歷:1950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制定《金銀管理辦法(草案)》,凍結民間金銀買賣,明確規定國內金銀買賣統一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營管理。1983年6月15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對金銀實行統一管理、統購統配的政策;中國境內的機關、部隊、團體、學校,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一切金銀的收入和支出,都納入國家金銀收支計劃;禁止私自買賣和借貸抵押金銀。1999年11月25日,中國放開白銀市場,封閉了半個世紀的白銀自由交易開禁,同年12月28日,上海華通有色金屬現貨中心批發市場成為我國唯一的白銀現貨交易市場。2001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宣布取消黃金「統購統配」的計劃管理體制,在上海組建黃金交易所;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中國黃金市場走向全面開放。2003年3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根據2003年2月27日《國務院關於取消第二批行政審批項目和改變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管理方式的決定》取消了26項行政審批項目中,其中第3、4、5、6項分別取消了黃金收購許可、黃金製品生產、加工、批發業務審批、黃金供應審批、黃金製品零售業務核准等,標志著中國黃金市場全面開放格局的形成。2004年6月,國內首次出現按國際市場價格出售和回購的投資型金條;同年8月16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推出Au(T+D)黃金現貨延遲交收業務。2004年9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上海年會(又稱貴金屬年會)上表示,中國黃金市場應逐步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實現黃金市場從商品交易為主向金融交易為主的轉變;二是實現中國黃金市場由現貨交易為主向期貨交易為主的轉變;三是實現中國黃金市場由國內市場到國際市場融入全球市場的轉變。可見,我國黃金市場從全封閉走向全面開放的轉變時間是漫長的,過程是艱辛的,黃金市場的國際化是黃金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既然黃金已被作為一種商品允許在市場上自由流通,那麼,再去限制其流通的途徑,交易方法和交易模式就顯得沒有必要。更何況,國家對黃金買賣的交易方法和交易模式也沒有做出任何限制性的規定,因此,引進國際上存在已有數百年歷史的且早已成熟的做市商交易制度及交易模式,結合國內外普遍存在且方便快捷的電子系統網路交易平台的交易方式,將是我國黃金市場的主要選擇與必然的發展趨勢。
Ⅵ 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以來國內金價與國際金價聯動有什麼樣的規律性
首先國內市場的黃金價格也是受國際金價影響的,國內金價和國際金價的漲跌趨勢是一樣的,但國內金價的漲跌最主要的還是受國內市場的供求關系和政策的影響。國內金價不是簡單的按照國際金價換算的,他們兩個步調一致但不一定就是一定成比例的漲或者跌,國內黃金期貨主要受供求決定,紙黃金實物金等主要是銀行報價,這個受國內市場比較多。
Ⅶ 請問大家知道影響居民儲蓄的因素有那些啊
五大因素影響居民儲蓄
趙曉強 2004-09-07 09:15
據媒體消息,央行行長周小川9月6日在上海參加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的2004年貴金屬年會時表示,目前討論加息或採取更進一步的措施還是早了點,央行還要看8月份的數據;他還表示,目前市場有關「十一」期間央行可能加息的傳言,只代表市場的觀點,不代表央行的觀點。
這是中央銀行關於是否加息問題的最新表態。市場上之所以盛傳加息猜測,除了目前通脹壓力繼續維持、宏觀調控要防止反彈之外,也與今年以來居民儲蓄持續增幅下降有關。
金融業人士認為,影響居民儲蓄原因眾多,但並不是導致利率調整的決定因素,而目前就認定今年將出現儲蓄近10年高速增長的拐點還為時過早。
由於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已連續幾個月出現增幅下降,目前中國居民的儲蓄存款增幅已降至2002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居民儲蓄增幅的放緩使人們再一次關心「負利率」,如果通脹繼續保持較高水平,而存款利率維持現有的水平,「負利率」可能會繼續影響居民儲蓄。
今年以來,居民儲蓄存款增幅下降已引起多方重視。到今年7月,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已連續5個月出現增幅下降,7月末,我國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11.4萬億元,同比增長15.9%,比上年同期低3.6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有關專家分析,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出現連續幾個月的少增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實際存款負利率導致居民儲蓄存款分流;居民投資渠道增加較多,股票、基金、債券和保險的分流作用明顯;企業集資和民間借貸趨於活躍,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儲蓄存款的分流;房地產價格上漲拉動居民投資增加;居民消費支出明顯增加。
當物價指數上漲速度超過銀行存款利率,就會導致銀行存款實際利率為負。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曾預測,2004年即使沒有任何新的漲價因素,全年物價上漲也會達到2.2%,而目前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98%。今年以來,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CPI連續攀升,6月份更是達到5%,存款實際利率已為—3.416%。負利率使居民儲蓄存款縮水,必然導致居民儲蓄意願減弱,消費意願上升。
今年以來的房地產投資熱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對通脹的預期。央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中來源於購房者的定金及預付款為2955億元,同比增加941億元,增長46.7%,而居民用於購買房地產的資金很大部分來源於儲蓄存款。人民銀行有關數據顯示,從今年上半年居民金融資產與去年同期的比較,儲蓄同比增加—522億元,增加—4.9%;而股票、基金等其他金融資產同比增加2076億元,增加94.6%。在其他金融資產中,股票投資增加67.8%、可轉債投資增加—59.3%、憑證式國債投資增加705.9%、企業債投資增加30.8%、基金投資增加2262.4%、保險投資增長6.5%。僅基金和國債就分別增加1268億元和1143億元。
民間融資的活躍與企業資金緊張有關。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的加強,許多企業紛紛以較高的利率通過集資、入股等形式融資,分流了一部分儲蓄存款。
對於居民儲蓄少增這一態勢是否會進一步持續,專家的觀點並不相同。有的認為,目前,中國的投資環境沒有根本的改善,居民儲蓄存款仍在相當長時期內是主要的投資形式,特別是對中低收入群體。
盡管今年年初基金的銷售出現「井噴」行情,許多投資基金的收益超過10%。但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隨著股市走低,基金收益也有所回落。由於目前公開發售的證券投資基金只能投資於股票和債券,從長期看,如果中國的證券市場沒有根本的好轉,基金的持續發展也難以為繼。
而對影響儲蓄最立竿見影的存款利率,目前並沒有任何明確的說法。有關專家表示,如果負利率長期持續,居民存款意願仍將繼續減弱;盡管央行一直密切關注通貨膨脹的有關指標並採取了一系列貨幣政策,但最為人們所關心的利率這一「殺手鐧」卻始終沒有出手。
據專家介紹,我國1992年也曾出現過居民儲蓄增長少增的情況,當時的通脹率高達兩位數,央行對此作出了較快的反應,1992年、1993年連續兩次加息,第二次加息後僅兩個月居民儲蓄存款即出現反彈。而此輪是否加息一直受各方的關注,且引發了經濟學界的一場大爭論,央行也是一次次表示要「觀察」。因此,密切注意各項經濟指標的變化,應成為人們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內容。
【來源】: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