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外匯管理局中業務指標的表格怎麼看,總量差額率-30.87什麼意思
-5.59/18.10 -5.59 應該是你出口的貨物價值與收匯的價差。18.10是你出口貨物價值與收匯金額的和。。
在過去,出口核銷制度,出口多少錢的貨物,收多少錢的外匯。
現在,總量核查,要求出口貨物與收匯金額不能差太大,這個指標就是衡量這個的
㈡ 外匯管理局官網上的業務指標情況裡面有個總量核查監測 是否從中可以看出企業付匯是否合格
總量差額率是指銀行申報貿易項下收付匯資金除以貨物報關金額。總量差額就是以上兩者的差。差額率超過正負30%或者差額超過正負50萬美元,就會被塗上紅色或者綠色,當兩者都超的話,就有可能被外管局要求進行現場核查
㈢ 幫我看看我公司外匯監測系統業務指標情況吧 能簡單解釋一下嗎 地區偏差是怎麼得來的,有什麼影響 謝謝
你的數據是正常的,至於地區偏差,稅局沒有公布具體的計算方法...一般沒有影響...
㈣ 有關外管局監測系統監測指標問題
一般都是監測一年的。就是從你所監測的月份倒推12月就好了。給你一個公式
指標公式:
總量差額=(∑調整後進口額+∑調整後收匯額)-( ∑調整後付匯額+∑調整後出口額)
總量差額率=總量差額/(∑調整後的進口額+∑調整後的收入額+∑調整後的出口額+∑調整後的支出額) ×100%
資金貨物比=(∑調整後的收入額+∑調整後的支出額)/(∑調整的出口額+∑調整後的進口額) ×100%
貿易信貸報告余額比率=(預收貨款余額+預付貨款余額+延期收款余額+延期付款余額) /(∑進口額+∑收匯額+∑出口額+∑付匯額) ×100%
1.企業在系統中查詢到的業務指標,納入指標計算的數據范圍是:核查月倒推12個月的貿易外匯收支、貨物進出口和企業報告數據。
2.總量核查指標含有以下四個主要指標:總量差額指標、總量差額率指標、資金貨物比指標、貿易信貸報告余額比率指標。
但是每個地區都有指標上下限的,只要你不超過當地的上下限就好了。
㈤ 外匯監測系統 業務指標情況
1.首先你要去當地外匯局咨詢各項指標的閥值是多少;
2.根據你提供的數值,說明你公司在進口貿易中付匯多,進口貨物少;
這是很危險的,在以後的連續幾個月當中,如果還是這樣,就會被降級甚至罰款。
你可以到外匯局網站下載以下相關資料:
貨物貿易外匯管理試點指引實施細則(簡稱細則)、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企業版)用戶手冊,在這兩份文件中有詳細講解,你要仔細閱讀。
千萬不要當做兒戲!!
㈥ 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中業務指標情況總量差額高於上限53.91(顯示紅色),總量差額率13.3%,要怎麼操作呢
基本原理就是進出口的物流和收付匯的資金流要大致匹配,如果差異太大就要向當地外匯局解釋清楚並被接受。否則可能會被列入關注類企業。
(希望能幫助到你,請給好評,謝謝~)
㈦ 外匯管理局怎樣檢測企業外匯 企業的業務指標情況是怎樣得來的數據 外匯局怎樣看這些數據
主要通過金宏系統(即國際收支申報系統)、直接投資信息管理系統(FDI)等外匯業務系統從後台採集數據,外匯局會將採集的數據與企業海關報關數據、稅務局納稅數據等其他監管數據進行比對,並分析之間的關系,以判讀企業外匯收支情況與業務發展情況是否相符,並據此判斷企業是否合法、合規經營
㈧ 北京國家外匯管理局應用服務平台中業務指標情況
時間太久了,回答肯定沒用了,不過沒事,4項以上有問題外匯局才會查,兩項沒事的
㈨ 請問外匯管理局網上服務平台上業務指標情況的表格怎麼看
這個是企業向外管局要求做貿易信貸報告。
余額比率是指企業根據貨物貿易外匯管理試點指引實施細則:「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業務,企業應當在貨物進出口或收付匯業務實際發生之日起30天內,通過監測系統向所在地外匯局報送對應的預計收付匯或進出口日期等信息: 30天以上(不含)的預收貨款、預付貨款; 90天以上(不含)的延期收款、延期付款「 規定進行貿易信貸報告的月末余額合計與企業最近12個月內進出口和貿易外匯收支累計規模之間的比率。
總量差額=企業報關進口+收匯-出口-付匯,總量差額率=總量差額/(報關進口+收匯+出口+付匯)。
貿易信貸余額比例=登記的貿易信貸金額/(報關進出口+收付匯金額)。
資金貨物比例=(收匯+付匯)/(報關進口+報關出口)。
總量差額偏高,說明企業進口+收匯大於出口和付匯,企業需要查看是否進口多進口少付匯,多收匯,少出口等情況。也就是貨物流與資金流不匹配,是外管局重點監測情況。如果不能提供合理說明,可能會被降級,A類將B類之類,會對日後貿易收付會有很大影響。
㈩ 外匯局企業業務指標情況 總量差額
預收貨款多了,請到貿易信貸監測系統中進行預收貨款的登記!
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你有一些收匯是對方預付的,或者說你還沒有發貨,貨物流和資金流的總量不能匹配,你做預收貨款登記後就可以補平差額,達到總量的匹配!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