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外匯結算佔比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外匯結算佔比

發布時間: 2021-06-09 17:43:14

A. 為什麼要看外匯儲備佔GDP的比重

富國窮民的原因如下: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民窮是必然的,國富也只不過是假象,由於中國人口太多,在民窮的情況下,國家綜合國力仍遠勝很多民富的發達國家,一個國家外匯儲備有2萬多億美元,看起來很多,但人均一下,只有2000多美元,只有發達國家一個月的工資。另外,中國財政佔GDP的比重一點都不低,對比一下日本,和中國同等規模但財政收入比中國少多了。而且日本是福利體系非常完備的。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中國社保體系很難。另外中國的征稅成本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還有大量的收費和土地出讓金這些沒有納入監管體系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一個國家(國界范圍內)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格。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它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大陸人均GDP為7595美元,2013年中國大陸人均GDP為6995美元,2012和2011年則分別為6264美元和5577美元。

B. 銀行外匯結算量是怎麼計算的

進口結算量+出口結算量

C. 中國的外匯儲備國內和國外佔比多少,能查出來嗎

中國的外匯儲備結構單一,美元在我國的外匯儲備中佔比過高,由此增大了我國外匯儲備的風險。中國有必要對其外匯儲備結構進行優化:提高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比重;多元化外匯儲備結構,降低美元在外匯儲備中的比重;積極穩妥地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中國現在定期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外匯儲備余額的相關數據,但對外匯儲備的構成不予公布。只能通過國際機構及其他國家公布的相關數據來了解中國外匯儲備的大致構成。

D. 在外匯交易中,判斷走勢方向正確與否的比例各佔多少比例

外匯行情走勢怎麼判斷?炒外匯時,很多的炒匯者都不知道如何判斷行情走勢,這也是很多的投資者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炒匯的難點,一是分辨行情是多頭,空頭或盤整形態,二是克服逆市操作的人性弱點,為此既要不斷積累經驗增加認知,又要對基本面技術面勤加研判,舍此並無捷徑可走。
讓趨勢做你的朋友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任何一種外匯的行情只有三種,即上升行情、下降行情及盤整行情。在外匯市場中,盤整行情約占每年交易日的70%-80%,其餘的20%-30%才屬多頭或空頭行情。有盤整行情中,投資人要先分辨出盤整的區間,再於區間的上檔賣出,下檔買進,即所謂的低買高賣,才能獲取利潤,而且風險也不致於過大,投資人若能理性執行停損策略,甚至可增加投資金額,以獲取更大的利潤。
但是市場上多數人仍然想適時掌握20%-30%的多頭或空頭行情,順勢操作。主要原因在於順勢操作的利潤非常可觀,而且停損出局的次數又較低、因此附加成本大為降低。更何況順勢操作者只是實行家而非發明家,只需依照既存的市場趨勢進行買賣即可,是屬於「知行皆易」的類型,所以市場人士認為「趨勢是你的朋友」(Trendisyourfriend)。但是在實際交易中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分辨行情是多頭、空頭或盤整型態;一是「逆勢操作」是極難克服的人性弱點。對於人性弱點的克服,通常可經由經驗累積、蒙受虧損而增加認知等方式來達成;至於如何分辨行情是多頭、空頭或是盤整型態,則必須由基本面及技術面切入判定。投資人在外匯市場的操作,不論是買方或是賣方,基本前提應先對投資標的物未來的價格有所預測,再根據其預測決定投資策略及操作方向。例如當投資人看好美元對日元時,表示投資人認為美元將走多頭市場的格局,而日元相對走空頭格局,所以應買入美元,賣出日元,亦即站在美元的多方日元的空方。若這項預測正確,則投資人將可獲利。
掌握數據分析基本面基本面分析者認為貨幣的強弱反映該國經濟狀況的好壞,其強弱雖可能受其他非經濟因素的干擾而有暫時的波動,或產生與經濟體質相反的走勢,但就長期而言,其價位終將回歸到與經濟狀況相稱的地步。至於-國經濟狀況的好壞應如何衡量,則又得採取相對比較的方式。例如美國1996年度的經濟增長率估計可達3%,就基本面分析者眼中而言,這一數據並不能判斷美元應該走強或走弱,必須將之與前-年度的經濟增長率做比較,並與德國、日本等主要國家的經濟增長率相比較。如果前一年度美國的經濟增長率為2%,而1996年度德國、日本的經濟增長率約在1.5%的水準,則這個3%的數據提供給基本面分析者的想法是:美國的經濟日漸好轉,其經濟增長狀況較德、日兩國為佳,美元對馬克或日元應相對走強,以反映其經濟實力。基本面分析者即據此作為外匯買賣決策的指標,買入美元,賣出日元、馬克。
反映一個經濟狀況的數據,即一般所稱的經濟指標,除了經濟增長率外,林林總總,包括甚多,像貿易赤字、預算赤字、貨幣供給量、消費者物價指數(零售物價指數)、生產者物價指數(躉售物價指數)、失業率、房屋開工率、領先指標等。作為基本面分析者投注的焦點,各數據會由政府相關部門定期公布,這類型的投資人皆會收集分析各數據,進一步分析比較,作為判定各傾向未來走勢的根據。
這類的分析預測是否正確?成效如何?可以看看國際投資者,他們廣設經濟研究部門,負責分析各主要國家的經濟狀況。而在美國等政府機構發表重要經濟指標前,市場上的投資人會先結清外匯部位或降低外匯部位,外匯市場呈現如臨大敵的氣氛,銀行交易員則徹夜守候。從經濟指標發表後的眾生相,可知基本面分析在外匯市場確確實實具備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而經濟指標發表後,貨幣走勢受其影響,強者可能更強,也可能轉弱;弱者可能更弱,抑或轉強,在顯示「經濟指標為市場驅動者」(Marketmover)的真實寫照,如此具有影響力的因素,參與外匯投資者如何能漠視它?所以不論基本分析預測貨幣市場未來走勢的正確性如何,長久以來,基本面分析確已成為市場參與者投資決策的圭臬。
基本分析適合預測中長期走勢以基本面分析來預測貨幣中長期走勢,如未來6個月、1年或2年尚稱適當,可是自金本位製取消,國際通行浮動匯率制度後,基本面以外的因素也或多或少會影響貨幣價格。例如外匯市場規模日益擴大,參與外匯投資的人日益增加,國際外匯市場每日成交量已由年的8000億美元,增至1995、,1996年的1兆2000億美元,其中80%、約1兆美元的成交量屬於投機性交易。投機客每分每秒都在國際市場買進賣出,大筆金額的買賣,也會影響外匯行情。
而整個國際社會日益開放,宛如一個地球村,國際資金進出各國的自由度日益提高。國際支付系統如美國的CHIPS、英國的CHAPS系統,都使得資金的移轉速度加快,甚至可在瞬間完成。國際資金宛如長了翅膀,熱錢應運而生,非但影響各國的貨幣政策,更常扭曲基本面應反映的貨幣合理價位,造成基本面分析的短暫失靈,所以外匯投資者已逐漸修正基本面的運用,除了以它作為中長期走勢預測的工具外,也搭配技術面分析的資料,據以做成投資決策。
基本面分析外匯走勢由來已久,教科書中所提到的「購買力平價說」,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購買力平價說基本理論認為各國貨幣的價格關系與各國用等量貨幣購買某一物品的數量多寡有直接的關系。例如購買一個雞蛋,在美國、日本、德國各需花費美元1元,日幣100元,馬克1.5元,即可推論出1美元、100日元及1.5馬克具有相同的購買力,因此其間貨幣價格應為1美元等於100日元等於1.5馬克。但若將這種理論與現行外匯價格比較,會發現某一貨幣被高估或低估了。另外。商品選樣的不同,計算出來的貨幣購買力也有差異,幣值是否被高、低估,以及高估低估的比率也會有差別。例如以美國美林證券公司經濟研究部門提供的資料來看,在1996年4月與美元的購買力相較,被高估的貨幣有日元、馬克、瑞士法郎、紐西蘭幣,高估幅度分別為35%、20%、10%及9%;被低估的貨幣有英鎊、加拿大幣、法國法郎、澳幣,低估幅度分別為20%、16%、8%及現今的外匯市場脫離固定匯率時代已久,所以大至各種政治、經濟消息,小至謠言、傳聞皆足以震撼市場。單以購買力平價說來推斷貨幣應有的價位顯然過於單純,投資者只可將這種理論推演出的貨幣價位當作參考。

E. 中國外匯儲備總量由哪幾部分組成各佔多少比例

目前中國外匯儲備的構成是——3700多億美元美國兩房債券,5000多億美元美國國債,2000億美元中投控制,3000多億美元短期債務,分文不值的2000多億美國次級債,2000多億美元現金或歐元資產,共計1.8萬多億美元。

F. 為什麼央行資產負債表中外匯占的比例最大

首先,外匯占款構成央行的資產業務,而外匯占款的變動通過影響央行的資產負債結構,會對貨幣供給量產生影響.外匯占款增加,貨供量增大.過多的外匯占款是不當的,就我國而言,過快增長的外匯大量的持有成本不說,資產結構單一(美元)承擔匯率風險(美元不斷單邊貶值).所以,外匯占款必須想個法子出去.
以前,過多的外匯占款曾經撥款給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如今,又有運用外匯占款購買戰略性石油儲備的提法,總之,如何把過多的款用出去,用多少,怎麼用,給誰,都是問題.

接下來,外匯占款多是有歷史淵源的.94年起我國實行外匯結售匯制度.央行制定商業銀行結售匯,這樣把經常項目積壓的外匯又倒逼給央行了,而央行只能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近些年,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我國經常項目的長期順差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造成外匯占款過多.

G. 從外匯交易數量來看由國際貿易而產生的外匯交易占整個外匯交易的比重不斷

減少, 據統計,目前這一比重只有 1%左右。

H. 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佔比創新高,這說明了什麼

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否作為外匯,主要取決於這整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國際的認可能力,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外國貨幣都能夠成功成為外匯儲備,所以這意味著我國的經濟實力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也在國際上有一定的認可度,比越高面證明國家貨幣在國際上被認可的程度越高。

面對人民幣國際化,我們必須未雨綢繆

人民幣支付結算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要成為主要的支付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人民幣的發展道路還有很長,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人民幣國際化是必然的趨勢,也必將是未來的主要支付結算貨幣,但目前而言,人民幣國際化這條道路絕對不會一帆風順,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非常的雜多,所以我們必須未雨綢繆。

我們必須堅定地認識到人民幣幣值相對穩定,需要我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信心,同時不斷地拓展國際貿易,這樣才能夠為人民幣的國際支付結算提供必要的貿易基礎你站起,積極的應對貿易和經濟環境的變化,創造更好的條件。

I. 炒外匯的人佔多少比例

這個還不好估算。現在做國內做外匯的人還不是很多。目前處於快速發展時期,真正的達到高峰應該是在國家正式承認認可外匯投資。不過當前來看,還需要一段時間國家才會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