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六十年代,一萬日元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這個問題要以當時的美元作為中間貨幣才能准確回答。
1949年至1970年,日本日元匯率實行的是固定匯率,即360日元可兌換1美元;而新中國建立後,從1955年到1970年,人民幣與美元也是固定匯率,即2.4618元人民幣可兌換1美元,這樣算下來,六十年代的1萬日元可以兌換68.38元人民幣。
㈡ 一九七零年日元和人民幣的匯率
根據中國銀行外匯匯率信息查詢起始日是1996年05月19日,1970年的外匯匯率信息現在無法查詢到,請採納!
㈢ 1970的一萬日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啊
請打開http://fx.cmbchina.com/hq/ 查詢外匯實時匯率,可以點查看歷史查詢之前匯率,因匯率實時變動,實際匯率按照您實際操作時的為准。
若需試算,可打開http://www.cmbchina.com/CmbWebPubInfo/Cal_Forex.aspx?chnl=whjsq 試算。
㈣ 日元 美元匯率 二戰後
二戰後,日元的匯率主要可以分為倆個階段,一個是固定匯率制,即二戰之後到1970年左右,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基本上固定在360比1的水平;另一個是浮動匯率制,自1971年開始,日元兌美元匯率開始出現變動,即所謂的匯率市場化,基本上可以總結為四輪明顯的升值。
1949年,由於日本持續的通貨膨脹,並且存在多重的匯率,當時美國幫助日本當局制定了所謂的「道奇計劃」和「經濟安定九原則」,直接將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固定在360比1。這項匯率政策最終穩定了日本的經濟,不但讓日本的外貿活動更加容易清算與結算,也通過日元與美元的捆綁,加深了日本與國際經濟的聯系,最終讓日本產業能夠重返國際市場。固定匯率的制度一直實行到1973年2月份。
1971年8月5日,由於美元的持續貶值,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被迫宣布中止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兌換比率(1盎司黃金=35美元),並加征10%進口稅率,史稱「尼克松沖擊」。隨著美元的大幅貶值,日元兌美元的固定匯率也出現波動,由360升值到306。1973年2月,日元正式從固定匯率制轉向浮動匯率制。隨後,日元兌美元持續升值,截至1978年末,匯率升至194.3比1,七年累計升值高達85.28%。
1985年9月,美國、日本、前聯邦德國、法國、英國五個發達工業國家財政部長及五國央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讓美元與主要貨幣有秩序的下調,以解決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協議,最終令日元大幅升值,史稱「廣場協議」。廣場協議也揭開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1985年9月,日元兌美元在250比1上下波動,在「廣場協議」生效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快速升值到200比1附近,升幅20%;1986年底,進一步升值至152比1,1987年最高達到120比1。
1993年2月,時任柯林頓政府財政部長的貝茨明確表示,為了糾正日美貿易的不均衡,日元需要升值20%左右。隨後,在美國政府的目標誘導下,日元匯率在半年之內由2月初的124.95比1,上升至8月份的102.18比1,累計升幅22.3%。1995年4月,日元匯率急劇升至79.70比1的歷史高點。從1993年2月初到1995年4月79.70的歷史最高點位,日元兩年間累計升值56.8%。
從2001年開始,美元/日元在日本當局的嚴防死守之下,始終運行於115的上方,並且一度攀升至135水平。不過從2000年至2007年大的波動區間來看,美元/日元基本上處於100至125的寬幅區間震盪。從2007年到2012年,全世界共同經歷了經濟危機的肆虐,經濟也完成了周期性的築底過程。隨著避險情緒的不斷升溫,美元/日元也自2007年6月高點124.15持續下行,2010年11月01日,刷新了80.24的十五年新低,41個月累計跌幅高達35.36%。
2012年至今,隨著經濟的逐漸復甦,美元/日元在觸及75.35低點之後便沒有再創新低,從而陷入震盪築底走勢。
㈤ 日元歷史
從日元升值的經驗和教訓看中國人民幣
日元每次升值均不同程度地給日本經濟帶來一些短期利益通過國內外商品價格相對變化促進民族工業盡快自立自強,迫使其提高競爭力和勞動生產率;在進口原材料和石油等方面節省大量的外匯;使那些受低匯率保護的、效率低下的出口企業或利益集團受到沖擊,有利於社會資源配置的優化及經濟結構的調整;匯率上升又使日本有產階級的財富大幅增值 ;促進資本輸出和日元的國際化進程;給日元對外借貸帶來增值效益;減輕還貸負擔。
日元的升值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71年2月從1美元兌360日元升值為306日元固定匯率;第二階段為1973年2月到1985年9月逐步升值為1美元兌240-250日元浮動匯率;第三個階段為1985年「廣場協議」迄今,日元升值為1美元兌90-140日元。
戰後,日本的產業發展、經濟振興以及國際貿易立國是在長達20餘年的鎖定日元低匯率的背景下實現的。1949年,為控制持續不斷的通貨膨脹、改革當時存在的多重匯率,日本在美國佔領當局的幫助下制定了「道奇計劃」和「經濟安定九原則」,將美元與日元的匯率鎖定為1:360。正是這一固定匯率的實施,使日本產業獲得了重返國際市場的機會。日本國民經濟的外貿依存度也因此從1946-1950年的12.3%迅速提高為1956-1960年的23.4%。進入60年代以後,日本的出口產業增速加快,出口貿易急劇增長。60年代前期日本出口指數的年均增長率為17.9%,後期為15.1%,幾乎為同期世界貿易增長速度的兩倍。日元低幣值的固定匯率一直實行到1973年2月。這期間,日本經濟實現了高速增長;在1951-1955年、1956-1960年、1961-1965年和1966-1970年四個區間內,日本的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分別達到8.2%、8.7%、9.7%和12.2%。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日元在1971年2月第一次升值時的產業基礎。由於受惠於長達20餘年的1:360的日元固定匯率,日本出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大大提高。1961-1965年和1966-1970年,日本出口總額的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為17.9%和15.1%。1971年時,日本普通鋼、熱軋薄板和冷軋鋼板的成本僅分別相當於美國同期成本的56%、70%和68%。1970年,日本的汽車產量與1960年相比增長了10倍以上,並成長為世界第三大汽車出口國。日本的鋼鐵與汽車兩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水平標志著日本工業化階段發展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在這種產業背景下,日本才於1971年12月將美元與日元的匯率從1:360調整為1:306。
從70年代初期開始,日本進一步加快了其產業結構的高加工度及高開放度的進程,也因此在汽車等產業領域成為美國的強大競爭對手。1975年,日本躍居世界汽車出口的第一大國。1981年,日本盡管實行對歐美市場的「自主限制」,其汽車出口仍達605萬輛,而同年排第二位的聯邦德國僅出口215萬輛,一向號稱汽車大國的美國當年僅出口了69萬輛。正是這樣一個嚴重不均衡的市場格局引發了此後長達數年的日美汽車貿易摩擦。在這一過程中,日本政府對美國採取了只說不做的對外貿易政策,給本國產業發展爭取了更多的時間。1980年5月,日美雙方達成鼓勵日本汽車企業到美國投資設廠的協議。但這個軟弱的協議對日本企業幾乎沒有任何約束力。1981年以後,盡管日美間幾乎每年都就日本「自主限制」的問題進行談判,但日美汽車貿易的嚴重失衡狀況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扭轉,美國對日的貿易赤字仍不斷擴大,兩國的貿易矛盾終於激化,「廣場協議」由此產生。此後,日元升值進入第三階段。
與之相比較,以汽車為例,分析中國目前的產業基礎及國際競爭力。雖然2002年中國汽車產業的產量和銷量都實現了36%的年增長速度,但總規模也僅為310萬輛,同年美國在不景氣狀態下的汽車銷量仍達1100萬輛。目前全世界的汽車產量約為5400萬輛,中國的汽車產量所佔比重不過5.74%,其汽車出口在世界出口中所佔比重更是微乎其微。也就是說,目前中國的產業基礎與日本相比遠不及日元第一次升值時的水平,更無法與「廣場協議」時的水平相比。
以上事實還可以說明,日本經濟正是在低匯率的保護下發展起來的。如果迫於壓力,人民幣必須升值的話,可能帶來的後果如下:
溫和升值。一國貨幣只要存在升值預期,外資或者熱錢就會大量湧入,壓迫該貨幣繼續升值。以日本為例,1985年的「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大幅升值。這之後的10年間,日元匯率平均每年上升5.2%。也就是說,如果國際資本在日本買入某一資產,如股票、房地產、債券、日元等,即使這一資產沒有盈利,它也可以通過匯率的變化獲得每年5.2%的增值率。在日元升值的早期,只有少量國際資本進入日本,買入日本的股票。此後日元升值,股票上漲,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進入日本。這種狀況帶來了兩個直接後果,一是進一步刺激了日元的升值,二是導致日本國內貨幣供應量過度增加,再加上當時日本國內實行的是非常寬松的低利率貨幣政策,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刺激了日本房地產、股票價格繼續大幅上升,日本的泡沫經濟也因此生成。日本經濟從1986年開始出現泡沫現象,到1989年底達到頂峰:日經平均股價上漲到38915.87日元的歷史最高水平;東京市中心地價提高了2.7倍。1990年起,日本金融機構和房地產公司倒閉破產現象時有發生,泡沫開始破滅。這一悲劇後來被公認為是引發日本經濟衰退至今尚未復甦的罪魁禍首之一。
劇烈升值。中國的外貿規模約為7000億美元,直接或間接與貿易相關的就業人口超過1個億,匯率劇烈升值,將使中國的出口形勢急劇惡化。中國產品出口競爭力下降,外國進口產品價格低廉,沖擊國內市場,這不僅會造成中國失業人數的增加,也會給中國最終擺脫通貨緊縮帶來困難。如果中國經濟發展勢頭有所減緩,只會對世界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另外,中國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世界及國內經濟環境中,許多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人民幣突然升值,顯然沒有好處。
㈥ 70日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貨幣兌換
70日元=4.1293人民幣元
兌換為轉換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4-01-27 23:00
外幣換人民幣的 看最新現鈔買入價
根據當日最新外匯牌率,100外幣可兌換人民幣:(現鈔買入價)
公式為:(外幣÷100)×現鈔買入價=可換人民幣
不信我你就自己算一下,嘿嘿
匯率信息來源於http://www.boc.cn/sourcedb/whpj/
中國銀行每日外匯牌價
如果答得好,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ω^ 謝謝您的支持!!)o(∩_∩)o
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o(∩_∩)o
原創只為你,施主的採納,是貧道修行的動力!!o(∩_∩)o
㈦ 請問70年代中期1日元能兌換多少人民幣,當時的人民幣又相當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哪位大神解答一下,謝
70年代人民幣對日幣匯率 1:30~40
1日元大概能換0.029人民幣
1972年 1美元=2.2401人民幣
70年代10元人民幣和今天的對比(轉)
核心提示:左邊60年代末的物價情況(括弧中是如今的物價情況)
可買大米 80斤 (5.6斤)
可買大閘蟹 12斤 (6條腿)
最大的帶魚 30斤 (1.5斤)
大黃魚 30斤 (魚鱗)
布匹 1丈余 (1尺)
青菜 500斤 (4斤)
豬肉 13斤 (1 斤)
小餛飩 100碗 (5碗)
小學學費 6元 (一隻低檔文具盒)
看電影 學生票 200場 (場外聽聲音)
中擋皮鞋 一雙 7.68元(鞋帶)
棒冰 250根 (10根)
大白兔奶糖 4斤 (4兩)
所以當時的10元人民幣大概相當於現在的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