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人行外匯宣傳通訊報道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人行外匯宣傳通訊報道

發布時間: 2021-06-08 17:57:22

❶ 如何發揮當地資源優勢開展對外宣傳報道

新聞宣傳工作首先必須服務於企業的中心工作。面對紛繁復雜、千頭萬緒的工作局面,新聞宣傳工作只有把中心當做目標,把大局當做舞台,堅持把鏡頭對准企業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的主戰場,工作聚焦不散光,力量集中不分散,才能真正發揮優勢,使新聞宣傳工作始終成為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所以,我們要緊緊圍繞企業「組織轉型、科學發展」這條主線,加大正面宣傳和主動引導力度,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宣傳企業戰略發展、管理創新、機制建設以及企業涌現出的模範人物、典型事例等等,對內,凝聚思想、鼓舞士氣、構建和諧,有效地形成推進企業發展的強勁動力和強大合力;對外,弘揚文化,展示風采,提升形象,充分發揮輿論引導和助推作用,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二、掌握「要點」,提高輿論引導力

新聞稿件寫得好未必會被採用,因為現在的報紙、雜志和網路,不只看新聞寫作水平如何,還有很多因素,如:稿件內容是否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否符合當前的宣傳重點?發表有何積極作用?有無負面影響?等等……因此,我們要把正確輿論導向放在新聞宣傳工作的最核心的位置。每年國家局、省局和行業各類報刊都會下發年度新聞宣傳工作「要點」,我們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突出新聞宣傳重點,轉變新聞宣傳方式,提高新聞宣傳質量,認真做好各類宣傳報道工作。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嚴格宣傳紀律,在重大問題、敏感問題、熱點問題上把好關、把好度,為建設更加規范、更富效率的成長型企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三、挖掘「亮點」,提高新聞洞察力

善於觀察和挖掘是作好新聞宣傳工作的有效途徑。世界著名的雕刻大師羅丹曾經說過:世界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我們大多數人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工作,身邊不可能經常發生那麼多轟轟烈烈的大事情讓我們去報道,我們只能通過平常細心的觀察和了解,才能在平凡的小事中找出它的與眾不同,並且通過挖掘使它產生被報道的價值。另外,我們不能只在辦公室里寫材料,而是要親自參與一些重要的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煥發出高昂的寫作熱情,才能寫出真實細膩動人的好文章。因此,我們要貫徹「三貼近」原則,要貼近實際、貼近工作、貼近群眾,要把所在企業內部的一切具有價值、有創意,值得學習推廣借鑒新的科技信息、企業文化、好的管理方法、好的工作經驗、企業好的發展前景、身邊的好人好事等及時挖掘出來。要特別注意推出體現時代精神、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企業先進模範人物,注重報道重大改革舉措、重大科技進步、重大生產經營成果等,以此增強內鼓士氣的感召力、外樹形象的輻射力。

四、提煉「特點」,提高宣感測染力

有人說,新聞工作者是歷史事件的記錄者,新聞報道只要求新聞工作者按照事實的面貌進行描述,用事實說話,給讀者、觀眾提供充分的信息。但是,僅僅做到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新聞工作者還需在真實、客觀的報道中對新聞的資源進行深度、廣度、厚度的開拓和挖掘,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

那麼如何提煉「特點」呢?筆者有三點體會:一是吃透「上情」和「下情」。「上情」就是一個時期市局(公司)的方針、政策,「下情」是指對實際情況的了解。吃透「上情」才能對全局有準確的判斷和把握,吃透「下情」才能反映紛繁復雜的生活。所以我們要經常學習市局(公司)的方針、政策。上級布置開展某項工作,我們及時反映該項工作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在面上具有指導意義,肯定有採用價值。或是通過調查研究,反映出該項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便於解決執行中的問題,同樣具有價值。二是要多觀察、多思考,善於從日常工作、生活中提煉總結。要透過現象去思考它蘊含的思想內容,發現「閃光點」,提煉出「特點」。因此,要求我們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從「身邊事、平常事」入題,從「手頭事」做起,從「喜聞樂見」著手,以不同視角來發表不同觀點和看法,增強新聞報道的親和力、感染力。三是「溫故而知新」,在新與舊的對比中提煉「特點」。從研究原有的事實開始,並以此為基礎,頭腦里形成一條由原有事實組成的「地平線」。這條線越清晰,新聞敏感性越強,因為任何一個新事實、新信息一旦冒出這條「地平線」,我們就有可能發現它。我們要不斷利用這種方法把企業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提煉出來、宣傳出去。

五、打造「精點」,提高新聞品質力

作為一名通訊員,我們要樹立精品意識,講求精益求精,千錘百煉,要認真研究新形勢下新聞宣傳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積極開辟新途徑,探索新辦法,避免稿件寫出來流於形式,缺少內涵。通過打造宣傳精品,提高傳播力影響力。

勤奮學習,多練多寫是寫新聞宣傳報道的基礎。作為通訊員,我們一般都是兼職,新聞寫作基本上是利用業余時間,加之信息源有限,不勤奮是很難寫出好作品的,所以,我們要做到三勤:人勤、手勤、腦勤。同時,新聞又是一個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工作,它不是純理論性的工作,因此平時還要多寫多練,筆耕不輟。我們只有勤奮學習,才能逐步培養自己的新聞敏感性的洞察力,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新聞作品的思想性、生動性、可讀性,不斷豐富宣傳內容,打造宣傳精品。

❷ 求一篇通訊報道

     在細雨中,只見一位環衛工人穿著雨衣,一手提著簸箕,一手拿著掃帚,冒著雨清掃大街。過往的車輛急速地行駛,激起路上的積水,不時濺到環衛工人的身上,可她繼續打掃。遇到不好清掃的垃圾,還蹲下身子把它撿起來,放進垃圾車。我看到她臉上、身上、手上都是濕漉漉的。懷著感動,筆者上前與其聊了起來。她告訴筆者,自己做環衛工人已經十四五年了,老伴也是一名環衛工。她很珍惜這份工作,不管刮風下雨,無論春夏秋冬,幾乎天天堅持在崗位上。「知道今天有中雨,我比以往上班早了點,擔心有垃圾堵住雨水的流通,會造成交通不便。這個工作雖然苦點,但干習慣了,要是哪天不來,還不適應呢。」 這位環衛工人笑著說。

❸ 一個關於銀行通訊報道的問題。

農行陽新支行加強通訊報道工作
為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進一步提高我行在全社會的公信力和影響力。4月11日上午,我行在支行四樓會議召開了2012年通訊報道工作專題會議。
(這屬於開頭,簡單點就是一些套話,可以看看內網總行發布的近期報告開頭調整)
會議由分管宣傳報道工作的副行長程良勝同志主持。來自各基層網點的通訊員和機關業務部室的有關人員共20多人參加了會議。
(簡介會議目的,到會人數:報道就是應對上級的文件,自己編就可以了。例如近期總部有要求學習什麼資料,你就提及學習「XXXX」而組織了各部門進行會議)
會上,與會人員就如何推動全行的宣傳報道工作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並下發了《XXXXX》和《XXXXXX》兩個文件,文件號召全行員工要提高對理論宣傳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勤於觀察,勤於思考,努力發掘對農行工作有指導意義的好題材,對實際工作中發生的熱點、亮點問題,要多作調查研究,多作正面宣傳,不斷促進全行各項主體業務再上新台階。
(涉及具體內容,政府工作報告可以參考,下發文件可以就是小網點內部的新的制度啥的,自己想,例如關於規范櫃台整潔、提高運營效率之類的文件)
內容不需要太多
不用太看重,這類文件對支行沒啥影響,說白了語句通順沒錯字,文字看著像回事就可以了

❹ 通訊報道怎麼寫在 銀行上班

一要掌握新聞的寫作技巧;二要關於發現身邊的新聞線索;三要關注行業的熱點話題;四要多練習,多練筆,多總結。

❺ 如何提高企業對外新聞宣傳報道工作水平

增強四種能力提升企業新 聞宣傳工作水平 業和諧發展離不開新聞宣傳。對外來 說,新聞宣傳工作者它是企業形象的 上傳下達,下情上遞的「傳送帶」。筆者從事企業新聞宣 傳工作多年,根據多年來的工作體會 現新聞、獨到發掘、新聞寫作」四種能力,不斷提升企業新聞宣傳工作水平。

一、增強眼觀全局能力,緊跟企業發 展大勢 這里所說的眼觀全局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要留 意觀察企業之外的 它們和本企業可能發生的關聯。這些都要觀察到並進 行關聯思考。
另一方面要全身心投入,仔細觀察本企業 的整體發展態勢和企業內部各層面、 各環節的運行動 眼觀全局做新聞宣傳,才能沿著正確導向,找好位子,跟上步子,合上拍子,唱好調子。 企業新聞宣傳是導 引人的思想意識, 振奮人的精神, 促進企業科學發展 在正確把握大局中做出的新聞報道,肯定會起到超前疏導、解疑釋惑、凝心聚力、鼓舞士氣的良好作用,必 定會切合企業的發展需要, 深受受眾歡迎。觀全局更要做到眼光敏銳,對企業 的發展態勢敏銳、對企業決策層的信息動態敏銳 ,對企業領 導的管理思想敏銳。

二、增強發現新聞能力,及時報道企業發 展動態 發現新聞是開展新聞宣傳的基礎和前提,是組織好撰寫 好新聞稿件的必需條件,企業中發生了一件事情 ,新聞工作 者卻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宣傳因素, 很顯然就不能緊緊跟上, 不能及時報道企業的發展動態 比如企業的年度規劃出台後,其中的發展思路、工作著力點、措施方法等,為了推行實 施順利,企業急需企業員工全面准確了解 ,這就需要新聞工 作者及時用新聞語言,採取多樣宣傳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挖 掘企業年度工作規劃中不同於往年的不同和亮點。 而一旦新 聞工作者未能領會企業所需, 不能發現規劃中的新聞價值, 企業領導就會不滿意,就會說你工作不力。

三、增強獨到發掘能力,做好深度新聞宣 傳工作 有一篇文章講到「一切新聞宣傳,都是著眼於人,作用於 告訴人、吸引人、說服人、教育人、武裝人、塑造人、鼓舞人、凝聚人、服務人,離開了對於人的影響 ,媒體就失去了存 在的基礎。 」而獨到的新聞宣傳會比一般的泛泛宣傳更好地 影響人。 所以做好獨到宣傳是新聞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獨到就是指選題獨,角度獨,思想深。 企業中的新聞工作 者對於宣傳本企業掌握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企業內的新聞資 源豐厚,宣傳部門憑此可以做出很多「獨家新聞」。 「獨家」只 是指的內容上是客觀存在的獨家新聞素材,不等於所寫出的 就是高質量的「獨家新聞」。 這需要下很大的心血和功夫,努 力發掘,把思維集中在「獨」字和「深」上。 「獨」,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深」。 它要求報道時間領先 於人,報道內容不同於人,報道角度新穎不凡。 所以,新聞事 實一旦存在並被發現,企業新聞宣傳工作者就要立即從新聞 素材出發,展開立體調查,全方位了解真實情況,從而看透新 聞的本質,淘出新聞素材中的 「真金」。

四、增強新聞寫作能力,多出精品力作 有投入才可能有產出,新聞寫作也是如此,讀萬卷書,行 萬里路方能下筆如有神助。 如今,行萬里路可以藉助互聯網 達到廣聞博見的目的,多讀書讀好書肚裡方有精言妙句。 同行,讀好文,自己的文理方可通達貫通。寫作是一個思維創 造過程,更是一個淋漓釋放心中情感的過程,所以,在寫作前 要「慘淡經營」自己的思緒,身心專注。只有「勤為徑」,要自覺做到「四勤」:即腦勤、口勤、腿勤、 手勤;常思考、多詢問、多接觸、多動筆。 「到現場去」也是對新聞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腳板底下 知民情,腳板底下出新聞」「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 只有迅速到現場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寫出有文採的好作品。 所以必須「沉」下去,到現場去尋找讓人心動的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