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投入美元資本匯率問題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投入美元資本匯率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6-08 09:59:12

Ⅰ 1月1日收到某外商投入的外幣資本500000美元 在投資合同中沒有約定匯率 款項已存入銀行

1月1日收到某外商投入的外幣資本500000美元 在投資合同中沒有約定匯率 款項已存入銀行的會計分錄 : 借 銀行存款 500000美元 , 貸 實收資本——某外商 500000美元 。

Ⅱ 請問外幣實收資本分幾次投入 匯率按哪個

不可以 按新准則必須是匯入當日的匯率
07年注會教材P412 有這么一句話

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無論是否有合同約定匯率,均不採用合同約定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而是採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這樣,外幣投入資本與相應的貨幣性項目的記帳本位幣金額相等,不產生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叫做外匯牌價。在我國,外匯牌價採取以人民幣直接標價方法,即以一定數量的外幣摺合多少人民幣掛牌公布。每一種外幣都公布3種牌價,即外匯買入價、外匯賣出價、現鈔買入價。賣出價是銀行將外幣賣給客戶的牌價,也就是客戶到銀行購匯時的牌價;而買入價則是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匯或外幣時的牌價,它分為現鈔買入價和現匯買入價兩種。現匯買入價是銀行買入現匯時的牌價,而現鈔買入價則是銀行買入外幣現鈔時的牌價。

Ⅲ 收到美元投資,如何做會計分錄,產生的費用如何處理

一、收到美元投資時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美元*交易日的即期匯率)

貸:實收資本

二、依據:

《企業會計准則第19 號--外幣折算》規定: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無論是否有合同約定匯率,均不得採用合同約定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而是採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這樣,外幣投入資本與相應的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相等,不產生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3)投入美元資本匯率問題擴展閱讀: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依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外幣折算)

第九條 企業對於發生的外幣交易,應當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

第十條 外幣交易應當在初始確認時,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第十一條 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對外幣貨幣性項目和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進行處理:

(一)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因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二)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改變其記賬本位幣金額。

貨幣性項目,是指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或者償付的負債。

非貨幣性項目,是指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

第四章 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

第十二條 企業對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應當遵循下列規定:

(一)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採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

(二)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按照上述(一)、(二)折算產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 比較財務報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規定處理。

第十三條 企業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進行折算:

對資產負債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予以重述,對利潤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變動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

在境外經營不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時,應當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價格水平重述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

第十四條 企業在處置境外經營時,應當將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 權益項目下列示的、與該境外經營相關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自所有者權益項目轉入處置當期損益;部分處置境外經營的,應當按處置的比例計算處置部分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轉入處置當期損益。

第十五條 企業選定的記賬本位幣不是人民幣的,應當按照本准則第十二條規定將其財務報表折算為人民幣財務報表。

Ⅳ 關於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問題

1980年1月-1999年12月美元對人民幣年、月平均匯價表
Monthly and Annually Average RMB Exchange Rates Against USD from January 1980 to December 1999

月份Month 一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年平均
年份Year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Annually Average
1980 149.37 150.05 155.12 155.70 149.06 146.50 145.25 147.26 146.81 148.03 151.73 154.19 149.84
1981 154.87 161.06 162.80 166.20 172.27 176.05 175.98 179.52 175.01 175.05 173.46 173.78 170.50
1982 176.77 181.74 183.79 185.19 180.97 189.70 192.36 193.87 195.04 198.22 199.41 193.99 189.25
1983 192.01 196.03 197.80 198.72 198.52 198.95 198.88 198.00 198.14 196.17 198.90 198.69 197.57
1984 204.12 205.72 206.08 208.91 218.21 221.22 229.39 236.43 253.26 264.00 266.16 278.91 232.70
1985 280.88 282.51 284.51 284.11 284.75 286.25 287.38 290.23 296.26 306.73 320.15 320.15 293.66
1986 320.15 320.70 321.20 320.61 319.44 320.35 363.82 370.36 370.66 371.64 372.21 372.21 345.28
1987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1988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1989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372.21 423.82 376.51
1990 472.21 472.21 472.21 472.21 472.21 472.21 472.21 472.21 472.21 472.21 495.54 522.21 478.32
1991 522.21 522.21 522.21 526.59 531.39 535.35 535.55 537.35 537.35 537.90 538.58 541.31 532.33
1992 544.81 546.35 547.34 549.65 550.36 547.51 544.32 542.87 549.48 553.69 561.31 579.82 551.46
1993 576.40 576.99 573.13 570.63 572.17 573.74 576.12 577.64 578.70 578.68 579.47 580.68 576.20
1994 870.00 870.28 870.23 869.55 866.49 865.72 864.03 858.98 854.03 852.93 851.69 848.45 861.87
1995 844.13 843.54 842.76 842.25 831.28 830.08 830.07 830.75 831.88 831.55 831.35 831.56 835.10
1996 831.86 831.32 832.89 833.15 832.88 832.26 831.60 830.81 830.44 830.00 829.93 829.90 831.42
1997 829.63 829.29 829.57 829.57 829.29 829.21 829.11 828.94 828.72 828.38 828.11 827.96 828.98
1998 827.91 827.91 827.92 827.92 827.90 827.97 827.98 827.99 827.89 827.78 827.78 827.79 827.91
1999 827.90 827.80 827.91 827.92 827.85 827.80 827.77 827.73 827.74 827.74 827.82 827.93 827.83

人民幣匯率改革回顧
1994年前,中國實行官方匯率與調劑市場匯率並存的匯率制度。1994年1月1日起,兩種匯率實行並軌,取消官方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浮動匯率」。匯率為8.72元合1美元,比官方匯率5.7元貶值33%。

從1994年至今,除1997年外,中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都出現雙順差的局面,這就造成中國外匯儲備的不斷增加。1998年,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日本等亞洲國家貨幣紛紛貶值,他們希望人民幣不要貶值,以避免出現更大的沖擊。中國採取了負責任的態度,承諾了不貶值。

從1995年到2001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5%,以後人民幣兌1美元保持在8.27-8.28元之間,匯率基本釘住了美元。

Ⅳ 匯率與投資問題

不排除這種可能

Ⅵ 什麼是外幣資本折算差額,說的明白點,再給舉個例子

外幣資本折算差額是指企業接受外幣投資因所採用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

例:某企業接受一投資者投入外幣資本100000美元,收到投資款當日的匯率為1:8.3,投資合同約定匯率為1:8.5。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100000×8.3) 830000
資本公積—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20000
貸:實收資本 850000
若投資合同約定匯率為1:8,則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100000×8) 830000
貸:實收資本 800000
資本公積—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30000
註:目前,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應當採用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折算,不得採用合同約定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外幣投入資本與相應的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之間不產生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Ⅶ 外幣投入資本與相應的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之間不產生外幣資本折算金額。怎麼理解

意思就是,以資本金形式投入的外幣實收資本,不產生匯兌損益,因為在外幣資本投入時,按規定是採用投入當天的匯率而不是月初匯率作為實收資本入賬價值的,所以資本入賬的時候不會因為記賬匯率和實際匯率有差異導致匯差。比如,今天收到資本金100萬美元,月初匯率6.1,今天匯率6.2,如果採用月初匯率入賬,實收資本的入賬價值就與今天的實際匯率不符,會產生匯兌差異即外幣資本折算差額,但是俺今天的匯率6.2入賬,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這里說的問題,針對的是外幣實收資本的入賬價值,銀行外幣結匯產生的匯兌損益,不屬於資本折算差額,不在此考慮。

Ⅷ 關於美金匯率的做賬問題

1、按會計准則規定,注冊資金,按收到當日的匯率折算為人民幣記賬。在以後結匯的時候,實際結匯所得人民幣與美元銀行帳上記載的人民幣數額的差額,計入當期財務費用-匯兌損益,籌建期企業,計入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
2、美元日常收付,按每個月的第一個匯率記賬,每個月按月初匯率進行調整,並將調整差額計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Ⅸ 匯兌損益問題

1.接受投資時:看投資合同中是否對外幣資本投資約定了匯率.
A;如約定了匯率
借:銀行存款
貸;股本(按約定匯率折算的金額)
借或貸:資本公積(按約定匯率折算的金額和收到時市場匯率折算的差額).
B;如未約定匯率
借:銀行存款
貸;股本(按收到時市場匯率折算的金額)
2.籌建期間發生的匯兌損益,計入,並在生產經營當月起,轉入當月損益.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待攤費用
3.如果結匯,應以實際匯率結匯,你的賬務處理應按當時匯率.

Ⅹ 投資者投入美元資本,交易日匯率低於合同匯率,怎麼處理

如果合同約定匯率不能低於,就按照合同匯率,沒有約定,按照即時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