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系學文好還是理好
金融說不清楚,數理模型好是好,像前些年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都是幾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管理的,開始是很成功,但因為俄羅斯結果還不是都失敗了,那些人都回去教大學了。 像江平是外匯交易員就是建數學模型,華爾街很成功的基金經理。 像楊百萬就不懂數學,散戶一樣做得成功。
㈡ 有關華人對沖基金的問題。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在美國華爾街金融界,有三位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赫赫有名的頂尖人物——江平(813校友)、李斌(794校友)和黎彥修(821校友),他們各自率領的投資團隊,每年的業績和利潤都令人瞠目。
江平名列2007年美國專業雜志《交易員》月刊「百位頂尖交易者」的行列,年收入超過一億美元。他於1986年畢業於中科大化學系,1993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化學博士學位。2005年江平到賽克資本管理公司(SAC Capital Management)擔任基金經理,2007年他創立了上海紀隆投資有限公司。
現為對沖基金Entropy Partners主席的李斌,1983年畢業於中科大近代物理學專業,通過Cuspea考試到紐約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1992年畢業後到美林證券從事投資研究,之後到UBS瑞士聯合銀行負責量化交易。多年來他不僅在各大投資銀行工作,而且自己創立了多個公司,在商場沖鋒陷陣,閱歷豐富而獨特。
黎彥修1987年畢業於中科大數學系,1988年赴芝加哥大學攻讀統計學位,因對金融產生興趣,轉讀該校工商管理碩士,1991年畢業後在美林證券從事投資研究,後轉為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員。2003年黎彥修成立前沿基金,目前管理資金超過20億美元,還在倫敦、北京和香港等區域金融中心設有辦公室。
該報指出,江平、李斌和黎彥修均是有深厚理科學術背景,赴美後轉行進入金融界的投資業新貴。他們傳奇的創業道路,為大批理工科出身的華裔留學生和專業人士指明了發展方向。三人也對中國和亞洲市場興趣濃厚,回國創立公司,因而也成為立志回國創業的中國留學人員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