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人民幣匯率變化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人民幣匯率變化

發布時間: 2021-06-08 05:08:50

Ⅰ 中國匯率變化

針對中國這么一個封閉的市場(之前人民幣在境外不能交易,因為境外沒有人民幣,目前雖然離岸人民幣兌換市場已逐步發展起來,但目前對國內人民幣匯率的定價沒有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作用,暫時不考慮境外人民幣市場對境內市場的影響,即假設境內仍是個封閉的市場),國際收支出現順差,代表外幣資金(美元)凈流入,凈流入部分的大部分會在境內變成外幣資金的凈賣出,如果凈賣出部門需要讓市場進行消化,則美元要下跌人民幣要升值;反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一般來說美元會升值,人民幣會貶值。所以你的說法的對的。
但對於美元,歐元這種貨幣在全球自由流通的貨幣,國際收支順差和逆差對匯率的影響作用會小很多。

Ⅱ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什麼有這么大的變化

匯率是兩個國家之間貨幣兌換的比,目前1美元等於6.79人民幣,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使用人民幣,那麼就不存在匯率問題。美元兌換人民幣為什麼經常變動


最近幾年,人民幣兌美元變化挺大的,主要原因是政策變化。

2015年匯改後,人民幣結束了要麼單邊上漲,要麼單邊下跌的態勢,有了更大的震盪空間。

匯率可以在一定區間波動,但如果只是單邊走勢,對經濟發展沒有好處,這個與股市提出慢牛是一個道理

Ⅲ 90年代至今人民幣匯率變化歷程

下表列出了1971年至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化:

注:年平均值,1美元兌換人民幣金額。特別說明:1949年-1952年採用浮動匯率換算,53-71年都是2.462。

(3)人民幣匯率變化擴展閱讀:

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影響匯率變化因素: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不斷增加,但美元卻保持長期的強勢,這是很特殊的情況,也是許多專業人士正在研討的課題。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參考資料:匯率 網路

Ⅳ 近十年人民幣匯率變化趨勢圖

查詢匯率可以通過招行主頁,右側實時金融信息-外匯實時匯率查詢牌價,匯率實時波動,僅供參考,可以看到2011年02月16日及以後每天的數據。(紐西蘭元可以看到2014年09月22日後每天的數據)

Ⅳ 朗咸平:人民幣匯率變化的影響

美國參議員查爾斯·舒默近日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人民幣的估值是錯誤的,暗示人民幣應該繼續升值。他呼籲美國的貿易對話中採取更為強硬的態度,嚴厲打擊操縱匯率。
國內對人民幣升值和貶值一直都存在著爭論,其實無論升值還是貶值都存在著內外部的因素。很多人認為,以目前國內各行業的產能情況來看人民幣貶值可以增加出口,或者這也可以被看做是人民幣貶值的主動性。關鍵在於,人民幣如果真的大幅度貶值能不能夠拉動出口?
按照大學教科書的理論,如果人民幣兌這個國家的匯率貶值,我們的出口應該增加,如果升值,出口應該下跌。人民幣去年對歐元升值了18%,按照教科書的說法,既然對歐元升值,按照教科書的說法,出口應該下跌,可是我們發現,對歐洲出口竟然增加了8.3%,完全違反了教科書的理論。但是去年一年,我們兌日元升值10%,對日本出口下跌了1.4%,又符合了教科書理論。可是,我們對日本的出口下降,不是因為對日元升值所導致的,而是因為2014年日本經濟非常的困難,根據日本政(府)的說法,他們將要調低2014年日本經濟增長率,可能是負增長,因此它們對於產品的需求也隨之下降,這才應該是他們從中國進口下降的原因。我們兌美國貶值了2.89%,我們對美國的出口增加了6.4%,又符合了教科書的理論。因此貶值之後能不能夠拉動出口恐怕都是未知之數。
我認為,政(府)根本就不該通過貶值來拉動出口,靠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比如說研發的拉動出口這才是根本之策。
人民幣的貶值是不是受外部壓力更大一些呢(這也可以叫人民幣貶值的被動性)?
人民幣不是想貶值就能貶值的,因為要看美國是否同意.日元、歐元貶值是獲得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同意才可能的。
2013年5月13號《金融時報》報道,七國集團財長在倫敦郊外舉行非正式會議,開會期間,默許了美元的飆升和日元的暴跌。2014年9月19號美國財政部官員在澳大利亞20國集團會議上呼籲歐元區及日本加大力度積極增長,還說歐洲實行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值得鼓勵。
2015年2月4號,華爾街見聞報道,根據路透社拿到的一份G20會議公告的草案,美國願意接受落實日元和歐元,認為恢復這些市場的經濟活力,貨幣貶值無法避免。所以根據這三條新聞的報道應該看得出來,日元歐元之所以能夠大幅貶值基本上是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同所導致的。
如果人民幣想貶值有可能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嗎?
中國只有經常賬能夠影響到匯率,如果出口大於進口,那就是貿易順差,結果就是人民幣必須升值,如果出口小於進口,就貿易逆差,結果就是人民幣就必須貶值,所以經常賬的順差跟逆差能夠決定匯率的方向。
2010年到2015年間,中國經常賬的順差是逐年的擴大,2010年順差1831億美元,2011年1551億美元,2012年2310億美元,2013年2612億美元,2014年3800億美元,因此按照教科書的理論而言,人民幣應該應該持續升值,而不是持續貶值。
因此,第一,從主動性而言的話,人民幣貶值未必能夠增加出口,所以我們有沒有主動大幅貶值的必要,第二,日元、歐元貶值是獲得國際社會的贊同的,尤其是美國。而我們的貿易順差是逐年增加,在這種情形之下,人民幣大幅貶值能不能得到國際社會認同本身,我看是存有疑問的,因此在被動性方面而,我們也無法讓人民幣大幅度的貶值。既然如此,我們的匯率走勢到底如何?其實新華網在2015年2月9號報道已經給出了態度,央行可容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幅度在3%左右,如此人民幣匯率年內底線將在6.4,上線不超過6.1,換句話講從主動性而言、被動性而言,人民幣大幅貶值的情況都不成熟,也不具備,所以我們有了自己的考量,做出了自己的決定,讓匯率在一個區間范圍內波動,當然前提是一定要頂住美國的壓力才行,否則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過大,會給我們的人民幣國際化帶來負面影響。

Ⅵ 人民幣匯率變動原因

國際收支變動

國際收支變化是決定人民幣匯率的重要因素,反映了外匯市場供給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如果國際收支順差,外匯市場的外匯供應將增加,外匯將貶值,人民幣將升值。如果國際收支惡化,外匯供應將下降,人民幣將面臨貶值壓力。

長期以來,中國的貿易順差和資本賬戶翻了一番,人民幣也保持了升值趨勢。如果中國的國際收支順差下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減緩,雙向匯率變動的可能性將增加。

央行的調控

外匯市場的參與者除了買賣雙方之外,還有中央銀行的調控,中央銀行是外匯市場中最大的參與者,可以影響匯率走勢。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為了控制人民幣的快速升值,穩定匯率,中央銀行需要在外匯市場上購買以本幣計價的外匯。

你買的外匯越多,調控力度就越大,這也體現在外匯儲備的增加上。如果外匯儲備增加,中央銀行的調控力度可能就越大。1~5月,中國外匯儲備大幅增加,6月份出現116.67億美元的大幅下降,反映出隨著人民幣升值壓力的緩解,央行干預壓力在下降。

熱錢的流動

如果國際投機資本流入,外匯市場的外匯供給將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將加大。如果投機資本外流,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就會減緩。中國新修訂的外匯條例加強了對熱錢流入的控制。同時,人民幣預期升值幅度減小,投機資本利潤空間縮小,投機資本外流增加,人民幣升值步伐放緩。

公眾預期

如果公眾期望人民幣匯率繼續升值,公眾持有的外匯就會減少,盡快進行外匯結算,減少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損失,人民幣升值壓力也會加大,升值步伐也會加快。如果公眾期望人民幣匯率貶值,他們更願意持有外匯形成外匯存款。

據中央銀行統計,長期以來,中國外匯存款基本保持在1500——1600億美元左右,變化不大,也表明在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情況下,居民比存款更願意結匯。

美元價值的變化

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是人民幣與美元的比率,反映了人民幣與美元在當期的購買力。在一定的名義匯率水平下,如果美元貶值,人民幣幣值將相對上升,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很大。如果美元升值,人民幣幣值將相對下降,人民幣升值壓力將下降。例如,在最近美元持續走強的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不斷貶值。

通貨膨脹的變化

如果中國的通貨膨脹率高於美國,人民幣的相對價值,即購買力下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就會減輕。相反,如果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高於中國,美元的價值就會下降,人民幣的價值就會相對上升,人民幣就會面臨升值的壓力。目前,中國的通貨膨脹率雖有下降趨勢,但仍高於美國。人民幣幣值相對下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也有所緩解。

Ⅶ 人民幣匯率變化的原因詳細一點

我國的匯率機制是國家控制的浮動機制,並非像美元、歐元等國家自由浮動。但是匯率變動也有各種原因有內部與外部原因,我國貨幣是禁止買賣的,所以匯率的變動主要卡國家政策等各方面原因。
在1999年至今的樓市上漲是國家經濟發展加速、人人都知道房價過熱所以國家提高了利率稅收來壓低炒樓現象。而在房市被國家所帶來的高成本,人們開始進入股市,而在大盤長勢超過6000點後,銀行准備金被提高,印花稅的上升,很明顯的國家在有意的減慢經濟發展速度,使其不要過快過熱的發展、而在2007年為了增加農村人口經濟發展,農產品價格開始上漲,這一行為不僅增加了農村人口的經濟收入,而且的城鎮人口的消費帶動了。中國人民喜歡存錢,所以國家呼籲人民消費,人們並沒有太大的響應。而更具經濟學家的說明一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為4%以內是正常的,而中國也是以每年4%左右的通脹。所以物價上漲是很正常的,但是隨著物價上漲,人民的收入也在上升中。上海的最低收入從600元,一路提升到840元、960元、但是物價上漲要比工資上漲來的大。我認為其之間的差別有一部分是人名幣匯率上升的關系。綜上所述人民幣匯率上升與國家內部的經濟發展有一定關系。
在國外方面,在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時候。中國政府聲明人民幣不貶值,在國際上帶來了良好的聲譽。而在國家貿易中中國一直處與出口大於進口的順差。所以世界各國特別是與中國城競爭關系的國家希望人民幣升值,再加之常年的順差,中國政府有1.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使人民幣升值壓力巨大。還有我國原先匯率是盯緊美元的。與美元保持著常年的1:7.5的匯率。但是中國經濟發展與外貿的大量順差,使美國希望人民幣貶值,但是中國政府不願意變動匯率,美國就自身貶值,而中國政府也不傻,所以不在盯緊美元,而是盯住一欄貨幣,在07年美國受到次債危機的影響。美元狂跌。從而使得的人民幣在上升,又加之中國國內的各種好消息使的人民幣前途一片光明,人民幣開始上升終於破7了在將來人民幣的上升空間還是很的大。在中國國內人民希望人民幣上升,這樣國民出國旅遊等活動。人們將從中獲利,而在國際市場人民幣上升會對出口帶來影響,但是對進口國外高科技技術與設備是有利的。中國政府的國家經濟建設與發展是快速的連續10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也是人民幣升值的一大動力
內部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外部其他國家對中國的觀望是的人民幣有著升值壓力。

Ⅷ 高一政治、、人民幣匯率變化

8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首破6.4,1美元兌換6.3991元人民幣。從國內外經濟形勢來看,人民幣匯率的近期變化是正常的市場行為。

首先,是供求關系的反應。出口的強勁增長和順差的超預期,短期在市場上形成外匯供過於求的狀況,推動人民幣匯率攀新高
其次,是對國際金融形勢變化的應對。8月5日,標准普爾下調美國政府長期債券評級,引發市場對歐美經濟前景的擔憂,造成新一輪全球金融市場動盪。
再次,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彈性的表現。人民幣匯率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一般情況下對各種外匯理應有升有貶。
中長期而言,人民幣是一種強勢貨幣。從國際看,發達國家經濟減速復甦,增長放緩,主權債務問題很難短期解決,貨幣政策不得不保持較為寬松狀態。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宏觀調控把抑制通脹作為首要任務,國際收支調節趨於均衡但不會轉向逆差,綜合國力和國際經濟地位不斷提升。這些經濟基本面因素將支撐人民幣走強。隨著匯率調整到位,人民幣匯率將呈現雙向波動,市場供求關系和機制發揮基礎性作用。
要全面、正確認識匯率變動的影響。匯率變動的影響,有正面也有負面,強勢人民幣將推動服務業等非貿易部門發展,促進貿易部門轉型升級,對經濟結構調整既是壓力也是動力,有利於企業「走出去」。同時,未來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將是一種常態,匯率的變動給國際經貿活動帶來風險,需要積極應對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