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匯流失對國家有什麼影響
其實外匯的本質是對本幣的保障,外匯多了,說明你有相應的經濟實力保障本幣的穩定(好比貸款,需要收入證明和固定資產)。以我們國家為例,手中握有大量外幣和黃金儲備,在貿易上別人才能信任人民幣。
外匯大量流失,直接說明國家經濟競爭力處於劣勢;由於外匯的減少,本幣信任度降低,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產生惡性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外匯越多越好,畢竟外匯佔有一部分社會財富,過多的外匯貯備會影響一個國家財富的分配問題,這是我們國家目前面臨的問題。
『貳』 請教有關外匯危機問題
利率高低,會影響一國金融資產的吸引力.一國利率的上升,會使該國的金融資產對本國和外國的投資者來說更有吸引力,從而導致資本內流,匯率升值.當然這里也要考慮一國利率與別國利率的相對差異,如果一國利率上升,但別國也同幅度上升,則匯率一般不會受到影響;如果一國利率雖有上升,但別國利率上升更快,則該國利率相對來說反而下降了,其匯率也會趨於下跌.另外,利率的變化對資本在國際間流動的影響還要考慮到匯率預期變動的因素,只有當外國利率加匯率的預期變動率之和大於本國利率時,把資金移往外國才會有利可圖,這便是在國際金融領域中十分著名的國際資金套買活動的"利率平價理論"
比如香港是聯席匯率,與美元掛鉤,港元會隨美元的升息而調整,簡單的講,港府沒有收緊貨幣政策的打算,卻伴隨美元升息的話則影響到它的政策。
『叄』 國家外匯儲備怎樣應對金融危機
外匯儲備指由各國官方持有的,可以自由支配和自由兌換的儲備貨幣,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中國人民銀行履行持有、管理和經營我國外匯儲備的職責。商業銀行、企業、個人手裡的外匯並不算在一國的外匯儲備之內。經濟大國的外匯儲備,最主要的來源是對外貿易順差。
一般而言,它有兩大作用:一是支付,國家進口重要戰略物資和關鍵技術必須用外匯購買;二是保障金融安全,這是最關鍵的。比如,當發生戰爭、災害或國際經濟形勢突然變化,外國投資者大量撤資,央行可以用充足的外匯儲備來對付突發的風險;再比如,一旦本國貨幣面臨貶值的風險(本幣匯率動盪顯然會導致國內股市動盪),政府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可以干預外匯市場,應對金融危機。說白了就是:由於我國不是實行浮動匯率,而是盯住幾個貨幣組合有限浮動。為了保持匯率穩定,央行可能就要動用外匯儲備。例如如果人民幣相對美元面臨貶值,證明流通中的人民幣過多而美元外幣過少,為了穩定匯率,央行就會拋出儲備的美元而買入人民幣,使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變少,恢復與美元的匯率平衡,這時外匯儲備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以上都是外匯儲備在特定條件下對股市和匯市的影響。當然一般情況下它的軟作用表現得更明顯。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實力的象徵,也是國家宏觀調控實力的重要標志,能夠產生巨大的心理作用,讓國際投資者對該國的經濟安全和該國貨幣的幣值充滿信心,同時也能增加這個國家的國際金融影響力和在這個星球上說話的分量。對國內投資者來說,外匯儲備有抵禦熱錢流失作用的意義就更大了;而且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穩定匯率對國際貿易極其重要。其實綜合起來,主要的作用就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肆』 中國限制外匯,是否擔心會和亞洲金融危機一樣
不是的,對外匯的適度控制是一般國家通常的做法.
『伍』 什麼是exchange crisis(外匯危機)
外匯危機:在新興市場國家,債務合約的期限很短,而且經常是用外匯計價的。債務合約的這些特性造成了三種機制,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危機通過這三種機制,使信貸市場的不對稱信息問題更加嚴重,從而促使金融危機的爆發。
第一種機制是貨幣貶值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上帶來的直接影響。當本幣貶值時,以外幣計價的債務合約會加重國內企業的債務負擔。
另一方面,因為資產主要以本幣計值,公司資產不會同時增加。結果貶值導致企業資產負債狀況惡化和凈資產減少。而這會加重逆向選擇問題,因為有效抵押的縮水會降低對貸款人的保護。而且,凈值的減少將增加道德風險,企業有承擔更大風險的動力,因為如果貸款增加它們將損失的東西就更少了。因為貸款者面臨更高的損失風險,信貸便會降低,於是投資和經濟活動下降。
『陸』 歷史上有哪四次美元危機
1、第一次美元危機與十國集團和黃金總庫
1960年10月,爆發了第一次美元危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人們紛紛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引起黃金價格的上升,金價漲到1盎司41.5美元。導致美元第一次危機的直接原因,是當時美國的黃金儲備(178億美元)已低於其對外短期負債(210億美元),引起人們對美元能否按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信心發生了動搖。為了維持外匯市場和金價的穩定,保持美元的可兌換和固定匯率制,其它西方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合作,採取一系列措施穩定國際金融市場。
2、第二次美元危機
美元對內不斷貶值,美元與黃金的固定比價又一次受到嚴重懷疑。由於美國和其它西方主要工業國已無力維持美元與黃金的固定比價,於是在1968年3月,美國不得不實行「黃金雙價制」。 「黃金雙價制」是指黃金官價用於各國中央銀行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市場金價則由供求關系所決定。
為了擺脫美元危機的困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69年通過了設立特別提款權的決議。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DR)被稱為「紙黃金」,成員國可用它履行原先必須黃金才能履行的義務,可用它充當國際儲備,可用它代替美元清算國際收支差額。
「黃金雙價制」的出現,實際上說明了美元已變相貶值,意味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根基已發生了動搖。
3、第三次美元危機與史密森協議
1971年夏,爆發了戰後第三次的美元危機,國際金融市場又一次掀起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和西德馬克等西歐貨幣的浪潮,法國政府也帶頭以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美元第三次危機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於,1971年美國出現了自1893年以來未曾有過的全面貿易收支逆差,黃金儲備已不及其對外短期負債的五分之一。面對各國中央銀行擠兌黃金的壓力,美國尼克松政府被迫於當年8月15日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除對內採取凍結物價和工資,削減政府開支外,對外採取了兩大措施: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和徵收10%的進口附加稅。
在國際金融市場極度混亂的情況下,西方「十國集團」於12月達成「史密森協議」,其主要內容是:美元對黃金貶值7.89%,即38美元等於一盎司黃金;一些國家的貨幣對美元升值,比如日元、西德馬克等;擴大匯率波動界限,由不超過平價上下1%擴大到上下2.25%;美國取消10%的進口附加稅。盡管「史密森協議」勉強維持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固定匯率制,但美元與黃金可兌換性的終止,等於抽去了其支柱,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核心已經瓦解。
4、第四次美元危機與牙買加協定
1972年下半年開始,美國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惡化,人們對美元的信用徹底地失去了信心,國際金融市場上再次爆發了美元危機。美國政府於1973年2月被迫宣布戰後美元第二次貶值,美元對黃金貶值10%,即黃金官價由每盎司38美元再提高到42.22美元。但美元的再度貶值仍未能制止美元危機,倫敦黃金價格一度漲到每盎司96美元,西德和日本的外匯市場被迫關閉達17天之久。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經過磋商達成協議:取消本幣對美元的固定比價,宣布實行浮動匯率制。至此,以黃金為基礎、美元為中心的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徹底解體,布雷頓森林體系完全崩潰。
1976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牙買加召開會議,達成「牙買加協定」,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最後終結。
『柒』 外匯tr崩盤前的徵兆
在平台發布公告之前,投資者也可以從日常交易中發現即將跑路的蛛絲馬跡。
跡象一:出金逾期率次數多或出金提現困難
平台跑路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平台本身就是為了自融而建立,二是因為平台資金鏈斷裂而不得不關閉或跑路。不管是自融還是資金鏈斷裂,可能會以各種借口跟你解釋,是某些原因造成不能或者限制出金的,再如只能出一部分資金等等,出金時間也一拖再拖,三天之後又兩天。
跡象二:流言四起媒體預警
關注外匯天眼的都知道,一旦有平台出現了監管牌照失效,亦或是曝光台出現異常,天眼第一時間會發布預警。所以投資者們一定要多多關注外匯市場的第三方媒體,特別是在選擇交易平台之前上外匯天眼查詢下更為安全!
跡象三:平台交割單異常
一些平台撤退之前,會在平台訂單上面做手腳,異常交割單會頻繁出現,造成大量交易者的額外損失,如果你發現自己和其他人的訂單頻繁出現異常的遭遇,就該警惕了。
其實外匯平台跑路前是必然會有徵兆的,所以作為一個合格的投資者,必須要了解跑路前的徵兆有哪些,方便發生危機前及時退出,保障自己的利益。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選擇一些有背景、有實力的大平台進行投資。
『捌』 外匯危機說是什麼意思
外匯危機:在新興市場國家,債務合約的期限很短,而且經常是用外匯計價的。債務合約的這些特性造成了三種機制,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危機通過這三種機制,使信貸市場的不對稱信息問題更加嚴重,從而促使金融危機的爆發。
第一種機制是貨幣貶值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上帶來的直接影響。當本幣貶值時,以外幣計價的債務合約會加重國內企業的債務負擔。
另一方面,因為資產主要以本幣計值,公司資產不會同時增加。結果貶值導致企業資產負債狀況惡化和凈資產減少。而這會加重逆向選擇問題,因為有效抵押的縮水會降低對貸款人的保護。而且,凈值的減少將增加道德風險,企業有承擔更大風險的動力,因為如果貸款增加它們將損失的東西就更少了。因為貸款者面臨更高的損失風險,信貸便會降低,於是投資和經濟活動下降。
『玖』 金融危機對外匯市場有什麼影響
具體誰也說不準,中國的股市是熊長牛短,經過一輪井噴式的上漲,是每個人都知道有股票這么重東西存在,也許幾個月後隨著世界經濟好轉,股市逐漸起步,也許人們的信心一直不足,擔心6000點至2000點那種高空摔痛的感覺。期間也許會漲到4000點,再跌下來,再漲,什麼可能都是有的,世界經濟在不停的變化著,突如其來的事件就是牛熊開始的導火索,比如美國次級債引起的這次全球股市低迷。相信中國的股市會復甦的,不會短期內,時間也不會超過1、2年。
祝你好運!
在金融危機不斷蔓延和擴散的背景下,由於市場普遍擔憂全球經濟可能進一步惡化,外圍股市持續低迷,並拖累A股市場繼續維持弱勢探底的格局。面對國際形勢發生復雜變化和國內出現困難的情況,我國政府已經並將繼續採取措施應對外部沖擊,"努力保持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可以預期的是,上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都將有利於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有利於改善企業的經營環境和盈利能力,同時也有利於改變市場的悲觀預期,重新塑造投資信心。
『拾』 金融危機對外匯炒作有什麼影響
有沒聽過一句話世界越亂,就越有機會。外匯市場就是如此,金融危機,賺錢的機會自然就多,只是看你能力夠不夠而已。樓上說的做空風險貨幣做多避險貨幣,這種回答是片面的。普通情況下是這樣沒錯。但是如果真的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所謂避險,也是沒有什麼用的,就算美元黃金等避險工具,也是一樣會暴跌,參考08雷曼事件金融海嘯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