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按照期末匯率折算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按照期末匯率折算

發布時間: 2021-06-08 04:31:33

❶ 匯兌損益期末如何計算

先簡要的給你個公式,如果你有點這方面得知識應該能看懂。

期末匯兌損益=(上期末外幣賬戶余額-本期外幣賬戶借貸方發生額)*期末匯率-上期末外幣賬戶化為記賬本位幣的余額-本期外幣賬戶借貸方外幣賬戶化為記賬本位幣的發生額

此處外幣賬戶余額是指用外幣的計算的賬戶余額。比如銀行存款 100(美元)

上期末外幣賬戶化為記賬本位幣余額是指用報表本位幣,比如 銀行存款 100*8=800 (人名幣)

舉個例子 應收賬款上期2008年末余額100 美元,08.12.31.匯率 8,2009.12.31 匯率 9,

09年發生應收賬款借方10美元,即期匯率8.5

應收賬款匯兌損益=(100+10)*9 - (100*8+10*8.5) 出來正負代表匯兌收益損失。

(1)按照期末匯率折算擴展閱讀:

匯兌損益亦稱匯兌差額,就是由於匯率的浮動所產生的結果。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於採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

簡單地講,匯兌損益是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過程中,因採用不同的匯率而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異。

分類

(一)按業務歸屬劃分

企業經營期間正常發生的匯兌損益,根據產生的業務,一般,可劃分為四種:

1、交易損益

在發生以外幣計價的交易業務時,因收回或償付債權、債務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交易外幣匯兌損益」;

2、兌換損益

在發生外幣與記賬本位幣,或一種外幣與另一種外幣進行兌換時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兌換外幣匯兌損益」;

3、調整損益

在現行匯率制下,會計期末將所有外幣性債權、債務和外幣性貨幣資金賬戶,按期末社會公認的匯率進行調整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調整外幣匯兌損益」;

4、換算損益

會計期末為了合並會計報表或為了重新修正會計記錄和重編會計報表,而把外幣計量單位的金額轉化為記賬本位幣計量單位的金額,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 「換算外幣匯兌損益」。

企業除了上述四種正常經營期間內發生的一般外幣業務匯兌損益以外,還有非正常經營期間發生的匯兌損益和經營期間特殊外幣業務發生的匯兌益。

包括企業開辦期間收到外幣性投資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的匯兌損益;企業籌建期間由於外幣收付業務產生的匯兌損益;

企業清算期間由於企業各項資產及外幣性長短期債權、債務的調整和結算處理而產生的匯兌損益;企業經營期間發生的特殊外幣業務,如外幣性長期投資、外幣性長期負債、外幣性的風險規避措施等經濟業務也都會產生匯兌損益。

一般認為,只要匯率發生變動,就應在期末確認其匯兌損益實現,而不管其實實際的業務是否已經發生。也有人認為,本期匯兌損益的確認,應以實現為准,即以實際的外幣買入賣出已經發生,

外幣性的債權、債務在本期已經結算,以此作為確認匯兌損益的依據,未實現的匯兌損益要遞延到以後會計期間,即當實際業務發生或已經結算完成後,才能作為已實現匯兌損益,計入該期的損益表。

(二)按本期實現與否劃分

匯兌損益按其是否在本期實現,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1、已實現的匯兌損益

已實現的匯兌損益,是指產生匯兌損益的外幣業務在本期內已經全部完成所產生的匯兌損益。

2、未實現的匯兌損益

未實現的匯兌損益,是指產生匯兌損益的外幣業務尚未完成。

處理方法

不同性質的匯兌損益,應當計入不同的會計報表,影響財務報表上的不同內容。

對於交易損益來說,由於它是隨著外幣業務的產生而產生的,而外幣業務由通常對應著一定的貨幣兌換行為,所以交易損益會真正發生,即交易損益的產生會最終影響企業的現金流入流出量。因此,交易損益應當計入企業的損益表,影響企業的應稅收益。

對於換算損益來說,它只是換算外幣財務報表的過程中,由於使用的匯率不一致而產生的一個差額數字,它是永遠不會真正產生的,即換算損益的產生不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入、流出量。

因此,換算損益不應當計入公司的損益表而對企業的應稅收益產生影響,它應當在資產負債表的「股東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換算損益」進行反映。

從處理的時間來看,可以分為兩種方法:一種是把匯兌損益計入當期會計報表,進行立即認定,一種是根據各種不同的規則進行遞延處理。

對於「已清算交易的匯兌損益」,應當計入清算當期的損益表,影響當期的損益;而「未清算交易的匯兌損益」項目,則應遞延至其發生,即遞延至交易實際清算時,再列入損益表。

總之,對於交易損益而言,只有當其實際發生時,才會對企業的應稅收益產生影響,應當計入損益表。此外,某些與取得長期資產或產生長期負債有關的匯兌損益,如果數額較大,則應當在長期資產的使用期或長期債務的有效期內進行攤銷。

換算損益由於不涉及不同的會計期間,所以不存在遞延與否的問題。

匯兌收益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❷ 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為人民幣是什麼意思(特別是這兒的中間價)

就是貨幣兌換雙方的中間貨幣,買賣雙方的中間人的意思

❸ 外幣折算問題 答案中銀行存款賬戶產生的匯兌損失中減去的20000乘6.32怎麼理解

2、期末折算匯兌時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外幣折算》第十二條的規定: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採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

對於未處置的部分,按照期末折算匯率6.28與期初折算匯率6.30的差額確認為財務費用——匯兌損益,會計處理如下: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貸:銀行存款——匯兌損益 (6.30-6.28)*80000

對於已經處置的部分,由於處置時,未將匯兌調整為處置時點的即期匯率,所以在期末的時候,需要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 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貸:銀行存款——匯兌損益 (6.30-6.32)*20000

三筆會計處理,合到一起,對財務費用的影響為:

20000*(6.32-6.25)+(6.30-6.28)*80000+(6.30-6.32)*20000

=-6.25*20000+(6.30-6.28)*80000+6.30*20000

=6.30*100000-80000*6.28-20000*6.25

這個結果就是剛開始提到的快速計算匯兌的公式。

❹ 外幣銀行存款期末需要按匯率折算嗎

從會計的角度來說,每個外幣科目都需要在月度的時候根據最新的匯率進行調整,而不是季度,匯率的調整是為了真實的反映你的資產的價值
根據你描述的信息,9月份
會計分錄
如下
1.
收到利息
(根據收到的匯率記賬)
借:銀行存款-美元
7.50
貸:
利息收入
7.50
2.
匯率調整
調整計算:201*7
-
(1600
+
7.5)
=
-200.50
借:
匯兌損益
200.50
貸:銀行存款-美元
200.50

❺ 需要按照期末匯率進行調整的外幣賬戶包括( )。

正確答案:A,C,D
解析:所有外幣類型賬戶均應按期末匯率進行調整。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長期借款屬於外幣類型賬戶。

❻ 期末調匯是根據什麼日期的匯率調匯的

  1. 雙擊【期末調匯】後在期末調匯窗口有【調匯日期】,調匯的匯率取的就是匯率體系中有效日期包含【調匯日期】的匯率。

  2. 期末調匯是指:(1)期末終了時,應當將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以期末匯率進行折算,折算金額與賬面金額之間的差額,就是匯兌損益。

    (2)籌建期間發生的匯兌損益,計入長期待攤費用;

    (3)與構建固定資產有關的外幣專門借款的匯兌損益,按借款費用的處理原則處理;

    除以上兩項以外,均計入財務費用。

❼ 資產負債表中的實收資本在期末時應該按照哪個匯率核算

資產負債表中的實收資本在期末的時候應該按照

官方的資產匯率進行核算。

❽ 為什麼資產負債表用期末匯率折算 損益表用平均匯率折算

這是由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時間特性決定的。
1.資產負債表列示的是時點數值,即,經濟組織某一時點的指標數字。比如,9月份的資產負債表數值,是2010.09.30晚下班時(理論上)的數值。
所以匯率折算用期末匯率。
2.損益表列示的是時期數值,即,經濟組織某一時期的指標數字。比如,9月份的損益表的本月數值,是2010.09.01-2010.09.30這一期間的總計數。
所以損益表用月平均匯率折算。
僅供參考。

❾ 外幣帳戶期末余額根據匯率每季度需要調整嗎

  1. (1)外幣帳戶期末余額不是根據匯率每季度進行調整

    (2)原因:每個外幣科目都需要在月度的時候根據最新的匯率進行調整,而不是季度,匯率的調整是為了真實的反映資產的價值。

  2. 外匯賬戶是指:

    (1)境內機構、駐華機構、個人按照有關賬戶管理規定在經批准經營外匯存款業務的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可自由兌換貨幣開立的賬戶。

    (2)外匯賬戶在銀行開立,但是開立外匯賬戶的審批機構是國家外匯管理局。所以所有境內機構要開立外匯賬戶都必須先到國家外匯管理局辦理審批手續,憑外匯局核發的「經常項目(或資本項目)外匯賬戶開立核准件」到銀行辦理開戶。

❿ 負債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怎麼會產生匯兌損失,可否舉例詳解求指教

這個產生的不一定就是匯兌損失,負債因為是資產負債表裡的,是時點報表,所以是用期末的即期匯率來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