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中國實行復匯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中國實行復匯率

發布時間: 2021-06-07 15:41:48

㈠ 請問,目前有哪些國家和地區採用復匯率

復匯率(Multiple Rate)又稱多元匯率或多重匯率。是「單一匯率」的對稱。 復匯率形式是雙重匯率和多種匯率。
復匯率是指一種貨幣(或一個國家)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匯率,不同的匯率用於不同的國際經貿活動。一國在外匯管制情況下,對同一外國貨幣,因其目的不同,而規定不同的匯率。
設置復匯率的主要目的在於:
(1)鼓勵或限制某些商品出口;
(2)鼓勵或限制某些貨物進口;
(3)鼓勵某些商品在國內生產;
(4)借高價賣出或低價買入以充實國庫。

㈡ 簡述採用復匯率的意義和作用機制

單一匯率「復匯率」的對稱。一國政府對本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兌換只規定一種兌換率。在實行單一匯率的國家,貿易、非貿易外匯收付均按一種匯率結算。復匯率又稱「多元匯率」。「單一匯率」的對稱。一國在外匯管制情況下,對同一外國貨幣,因其目的不同,而規定不同的匯率。設置復匯率的主要目的在於:(1)鼓勵或限制某些商品出口;(2)鼓勵或限制某些貨物進口;(3)鼓勵某些商品在國內生產;(4)借高價賣出或低價買入以充實國庫。例如德國在三十年代曾對戰備物資的進口給予較優惠的匯率,對其他物品的進口則以較高的匯率來兌換。

㈢ 復匯率指什麼

單一匯率 「復匯率」的對稱。一國政府對本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兌換只規定一種兌換率。在實行單一匯率的國家,貿易、非貿易外匯收付均按一種匯率結算。

復匯率又稱「多元匯率」。「單一匯率」的對稱。一國在外匯管制情況下,對同一外國貨幣,因其目的不同,而規定不同的匯率。設置復匯率的主要目的在於:(1)鼓勵或限制某些商品出口;(2)鼓勵或限制某些貨物進口;(3)鼓勵某些商品在國內生產;(4)借高價賣出或低價買入以充實國庫。例如德國在三十年代曾對戰備物資的進口給予較優惠的匯率,對其他物品的進口則以較高的匯率來兌換。

㈣ 中國匯率制度的改革歷程

人民幣匯改四階段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幣經歷了從單一匯率到復匯率再到單一匯率的變遷。 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價與外匯調劑價格並存,向復匯率回歸。 1994年: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㈤ 復匯率制度是啥

復匯率制度是指一國貨幣的對外匯率不只有一個,而是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匯率;
復匯率制度的目的是利用匯率的差別來限制和鼓勵商品進口或出口。各國的復匯率制不盡相同,但主要原則大致相似;
在進口方面:
①對於國內需要而又供應不足或不生產的重要原料、機器設備和生活必需品,適用較為優惠的匯率;
②對於國內可以大量供應和非重要的原料和機器設備適用一般的匯率;
③對於奢侈品和非必需品只適用最不利的匯率;
在出口方面:
①對於缺乏國際競爭力但又要擴大出口的某些出口商品,給予較為優惠的匯率。
②對於其它一般商品出口適用一般匯率。

㈥ 分析下復匯率制的利弊

拿現在的人民幣升值來做例子吧:
人民幣升值的利弊可分為:對內和對外
對內:
假設之前匯率是1美元對人民幣7元,那麼我們去外國例如美國去旅遊,我們用7塊錢換他們1塊錢後可以買一個漢堡包。現在人民幣升值後,假設是1美元對6元人民幣,那麼我們去美國旅遊吃一個漢堡之花6塊錢,比之前節省了一塊錢,美國人來中國旅遊則相反,這就是人民幣升值的好處。
進口:之前用7塊錢才能進口一個漢堡,現在6快就可以啦,所以好處就是加大進口,相反進口大了就沖擊國內的企業(假設)。
對外:出口受阻。大家都知道在商品質量和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價格越低的的產品月有競爭力。之前在中國用7塊錢生產的漢堡出口到美國賣1美元,人民幣升值後,同樣中國還是7塊錢生產一個漢堡,出口到美國換成美元後要賣1美元多一點,價格提高了,競爭力就下降了,就沒有人買中國出口的東西了,這樣中國沿海主要一出口的企業就受沖擊了。
還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會縮水:原本我們用7塊錢去買美國的1美元國債,現在放在國庫里的1美元就值6元人民幣了,中國就虧大了(假設)。

㈦ 中國是怎樣管制人民幣匯率的

1、外匯管制: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避免該國貨幣供給額的過度膨脹,或外匯准備的枯竭,對於外匯之持有,對外貿易或資金流動所採取的任何形式的干預。

2、外匯管制具體措施:
一.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
在出口外匯管制中,最嚴格的規定是出口商必須把全部外匯收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出口商在申請出口許可證時,要填明出口商品的價格、數量、結算貨幣、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並交驗信用證。

二.對進口外匯的管制
對進口外匯的管制通常表現為進口商只有得到管匯當局的批准,才能在指定銀行購買一定數量的外匯。管匯當局根據進口許可證決定是否批准進口商的買匯申請。有些國家將進口批匯手續與進口許可證的頒發同時辦理。

三.對非貿易外匯的管制

非貿易外匯涉及除貿易收支與資本輸出入以外的各種外匯收支。對非貿易外匯收入的管制類似於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即規定有關單位或個人必須把全部或部分外匯收支按官方匯率結售給指定銀行。為了鼓勵人們獲取非貿易外匯收入,各國政府可能實行一些其他措施,如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允許居民將個人勞務收入和攜入款項在外匯指定銀行開設外匯賬戶,並免徵利息所得稅。

四.對資本輸入的外匯管制
發達國家採取限制資本輸入的措施通常是為了穩定金融市場和穩定匯率,避免資本流入造成國際儲備過多和通貨膨脹。它們所採取的措施包括:對銀行吸收非居民存款規定較高的存款准備金;對非居民存款不付利息或倒數利息;限制非居民購買該國有價證券等。

五.對資本輸出的外匯管制
發達國家一般採取鼓勵資本輸出的政策,但是它們在特定時期,如面臨國際收支嚴重逆差之時,也採取一些限制資本輸出的政策,其中主要措施包括:規定銀行對外貸款的最高額度;限制企業對外投資的國別和部門;對居民境外投資徵收利息平衡稅等。

六.對黃金、現鈔輸出入的管制
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一般禁止個人和企業攜帶、托帶或郵寄黃金、白金或白銀出境,或限制其出境的數量。對於該國現鈔的輸入,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往往實行登記制度,規定輸入的限額並要求用於指定用途。對於該國現鈔的輸出則由外匯管制機構進行審批,規定相應的限額。不允許貨幣自由兌換的國家禁止該國現鈔輸出。

七.復匯率制
對外匯進行價格管制必然形成事實上的各種各樣的復匯率制。復匯率制指一國規章制度和政府行為導致該國貨幣與其他國家的貨幣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匯率。

㈧ 什麼是單一匯率與復匯率

單一匯率 「復匯率」的對稱。一國政府對本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兌換只規定一種兌換率。在實行單一匯率的國家,貿易、非貿易外匯收付均按一種匯率結算。

復匯率(188字)
又稱「多元匯率」。「單一匯率」的對稱。一國在外匯管制情況下,對同一外國貨幣,因其目的不同,而規定不同的匯率。設置復匯率的主要目的在於:(1)鼓勵或限制某些商品出口;(2)鼓勵或限制某些貨物進口;(3)鼓勵某些商品在國內生產;(4)借高價賣出或低價買入以充實國庫。例如德國在三十年代曾對戰備物資的進口給予較優惠的匯率,對其他物品的進口則以較高的匯率來兌換。

㈨ 現在還有哪些國家實行復匯率制

人民幣匯改四階段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幣經歷了從單一匯率到復匯率再到單一匯率的變遷。
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價與外匯調劑價格並存,向復匯率回歸。
1994年: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