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國內銀行對美元結匯的匯率和中間價匯率相差那麼大
通常說的中間價有兩個概念:1、央行中間價;2、市場匯率中間價。
央行中間價是指每日上午9:15分央行公布的當天市場基準價,由於之前該價格一直稱央行中間價,所以這個稱謂一直延續下來。其實用央行基準價這個說法可能會更合適。央行中間價是由央行決定的,其作用是用於限制外匯交易中心當天匯率成交的范圍,目前央行規定外匯交易中心當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不得超過央行中間價的上下2%。央行中間價可以完全脫離市場匯率。目前市場匯率在6.2050左右,而央行中間價只有6.1547,因此央行中間價是個不可成交價,普通投資這無需關心這個價格。
市場匯率中間價:指的是某一時刻市場買入價和賣出價之和除以2的價格,市場中間價表示的是市場某一時刻的實時價格,屬於可成交價。
結論:央行中間價是央行的一個匯率調控價格,並非是一個市場可成交價,因此與市場的美元結匯或售匯價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偏離。
⑵ 為什麼中國銀行網上銀行的結匯業務裡面美元結匯成人民幣的時候 結匯匯率牌價和市場上的牌價是不一樣的呢
因為結匯匯率是該銀行按照一定匯率(官方匯率或管理浮動匯率)付給外匯收入所有者本幣的交易行為。
外匯牌價,即外匯指定銀行外匯兌換掛牌價,是各銀行(指總行,分支行與總行外匯牌價相同)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市場中間價以及國際外匯市場行情,制定的各種外幣與人民幣之間的買賣價格。這種外匯牌價實時變動,即使同一天牌價也有所不同。
⑶ 美金匯率的變化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一)美元匯率走勢變動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影響
事實上,美元匯率發生波動對美元區的出口貿易以及非美元區的出口貿易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從短期情況來看,美元匯率的走低有利於刺激我國對外貿易合作夥伴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從而助推中國產品及服務的大批量出口貿易活動的開展,提振我國實體經濟的平穩發展。盡管如此,但從長期情況來看,如若美元匯率持續走低,則不利於我國與其它涉及到貿易活動的國家間的貿易夥伴關系,因為我國長期發展產品出口貿易,則會增大國與國間的貿易摩擦,這對於國際間政治、金融等方面的長期合作是十分不利的。另外,美元匯率走勢變動對國際直接投資也會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將可能會有大量的國外資本湧入國內,吸引歐元、日元等貨幣在中國資本市場以及實體項目中投資。
(二)美元匯率走勢變動對我國外匯儲備的影響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國外匯儲備總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主要的外匯儲備是美元,如若美元貶值,則我國外匯儲備總量就會嚴重縮水,甚至會影響到國際貿易活動的有序進行。由此可見,我國外匯儲備的結構存不夠合理,這就增大了我國外匯儲備資產的管理成本,令其承擔了一定程度的匯率波動風險。實際上,我國調整外匯儲備結構時,可以考慮將一部分外匯儲備資產兌換成其它貨幣,如歐元等,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美元匯率波動對國內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
(三)美元匯率走勢變動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我國貨幣政策的提出都會在一段時間內影響宏觀經濟形勢發生變化,簡單來說,貨幣政策的提出對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干預作用,這是由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所決定的。我國從早期以來一直執行的是強制結匯制,在該種制度的規范之下,我國企業在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所取得的外匯需要強制性地賣給外匯指定銀行,同時,外匯銀行也需要將外匯賣給中央銀行,也就是說,最終,中央銀行才是外匯資金回購的主體機構。當央行購買外匯以後,釋放出等額的本幣,以此來平衡貨幣流通市場當中的資本總量。當出現美元走低的情況時,促使我國貨幣政策被動調整,因為要緩解由此產生的貨幣資本流動性管理的巨大壓力。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以及人民幣是否貶值等方面問題與美元匯率走勢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⑷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未來還會繼續升高嗎
短期內人民幣匯率可能會放緩上升,但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還是會持續上漲的。從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上漲了兩百個基點左右,匯率正式升到了6.5,此外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匯率也漲破了6.5。而人民幣升值的核心原因在於,匯率的市場化開始加深,上個月,外匯管理局就表示過,現在的人民幣對美元報價基本是基於自身市場狀況來調整的,而原有報價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開始慢慢淡出外匯市場,也就是說,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已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未來波動的幅度可能會加大。
而隨著海外疫情的不斷反彈,中國大量的進口出口貿易行業,將得到更大幅度的增長,而隨著中國進出口行業的走強,人民幣匯率將不可避免的繼續上升,維持一個強勁的上漲態勢這種態勢預計會持續到海外疫情結束為止。
⑸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上漲是什麼意思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走高,意味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高,是人民幣升值,不是「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升高」。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高,意味著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美元對人民幣貶值。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都是一個值,即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簡稱匯率中間價)。它是即期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和銀行掛牌匯價的最重要參考指標,也是衡量一國貨幣價值的重要指標。匯率中間價=(現匯買入價+現匯/現鈔賣出價)/ 2。
一般來說,匯率中間價是一個時時變動的數據,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
(5)結匯美元匯率上升擴展閱讀:
1、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是: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
將剩餘做市商報價經過加權平均等一系列的復雜運算後,得到當日人民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
2、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和港幣、英鎊、澳大利亞元、紐西蘭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林吉特、俄羅斯盧布、南非蘭特、韓元等匯率中間價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
分別根據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與上午9時國際外匯市場歐元、日元和港幣、英鎊、澳大利亞元、紐西蘭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林吉特、俄羅斯盧布、南非蘭特、韓元等對美元匯率套算確定。
⑹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 6.5 時代,意味著什麼
這說明美元在不斷的貶值,而我們的人民幣在升值,意味著人民幣將要成為通用貨幣了。
⑺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下降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的貶值波動會產生以下影響:
一、對股民而言
A股市場可能承壓,金融和房地產可能成為受創較深板塊
如果人民幣近期貶值,則A股市場可能承壓。海外經驗表明,新興市場上每一輪的本幣貶值都伴隨著資本流出和股市回調。就行業板塊而言,金融和不動產行業傾向於受創最深。同時,人民幣貶值可能導致暫時性的資本流出。在更多的債券、信託和房地產債務違約事件正陸續浮出水面的形勢下,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宏觀經濟的擔憂情緒可能會有所增強,從而帶來暫時性的資本流出人民幣貶值將對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造成影響。從資產負債表的角度來看,民航和房地產行業板塊可能將會受到最大的負面影響。
二、對個人生活而言
1、去美國及用美元結算的國家留學意味更多消費
比如現在到美國MBA,兩年學費以及生活費等費用共計30萬美元的話。按照昨天匯率計算,就是183.4萬元人民幣,就要多花費近4萬元。
2、美國海淘、代購將會有所降溫
隨著美元升值,人民幣購買力下降,一些境外商品價格會上漲,美國海淘、代購都會有所降溫。相對於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對人民幣比較平穩甚至貶值,那些習慣在美國購買商品的人可能立馬會覺得是時候要轉戰歐洲、韓國或日本了。
3、境游的成本要有不少的上漲
如果你出境游還喜歡刷信用卡購物,你就要判斷人民幣的走勢,如果人民幣在升值,延期還款反而還能夠少還點錢。但如果人民幣繼續貶值,最好考慮在出國前就兌換好全部現金。
4、對房地產投資保值者來說,損失不可避免
因為人民幣貶值人民幣貶值可能會導致房地產收益產生一些影響。當然,就當下而言,房地產仍是國人保值增值的主要手段。
三、對行業投資而言
1、外貿出口為導向的行業無疑將受益
當然,凡事有弊有利,那麼人民幣貶值情況下,有無受益行業?分行業來看,A股市場以外貿出口為導向的行業無疑將受益人民幣貶值,而其中的紡織服裝、玩具鞋帽等將是最大受益者。紡織服裝行業由於對出口的依存度較高,人民幣貶值一方面有利於公司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企業將拿到更多訂單,另一方面,有利於出口型企業獲得匯兌收益。而人民幣貶值意味著外國貨幣購買力增強,這將進一步刺激消費,有利於玩具行業出口。
2、航空公司受創
人民幣貶值對航空公司的影響可謂首當其沖。因為航空公司購買飛機會產生大量美元負債,人民幣貶值將產生匯兌損失。航空公司的主要運營工具飛機一般都是融資性租賃或者貸款購買,航空公司相對都是負債率較高的資本密集性行業,而飛機購買的成本一般也都以美元計。
3、房地產商壓力大
人民幣貶值將壓縮投機資本的獲利空間,促使資本流出,造成國內流向房地產業的資金緊張,進而改變當前房地產的供求關系。在房地產供應總量不變條件下,由於缺乏資金及需求支持,大型國企、房地產企業料有更多外債。人民幣升值不僅造成匯率損失,如果繼續借美元債的話,也會造成資金成本上升。
4、大型出口企業可能受創
人民幣貶值,從理論上來說的確有利於出口,一些即時結匯的小型出口企業可能由此獲益。而交易量較大的外貿企業,由於事前與銀行鎖定匯率,可能難以感受到此輪貶值帶來的積極影響。
應對策略:分析師稱,為了降低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外貿企業需要通過一些外匯衍生工具,比如遠期結售匯、外匯掉期,到外匯期權等鎖定匯率風險。為了規避風險,進出口企業的策略就非常簡單:進口企業只要將購匯時間盡量往後拖,因為美元相對人民幣會越來越便宜。
⑻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上升會造成中國大型企業破產
總體來說,這種漸進式升值利大於弊。事實上,中國政府早已作好了安排,大型企業應對的准備工作做得比較充分,個人手中外匯也在輿論的影響下基本結匯完成,近期我們觀察到,銀行結匯量開始減少,因此,本次升值對經濟的實際影響有限,影響主要在於心理方面。但這種心理影響是正面的,對老百姓是有利的,因為人民幣升值增強了人民幣的購買力,有利於提高了人民幣的信譽。以人民幣標價的資產,特別是股票、債券,在繼續升值的預期下,需求將增加,低迷的股市可能就此轉勢。昨晚美國股市上的中國股票勁升,中石化大漲6.4%,為今日開市的國內A股指明了方面。
人民幣升值對出口較多的服裝、紡織、玩具、機電等行業可能會有一定的沖擊。而外匯負債比例較高的行業將受益,如航空業,原料大量依賴進口的行業也會受惠,如造紙、鋼鐵、石化等行業;家電企業反映中性,房地產應是利好,汽車業也將受益,對銀行業影響正面,外匯理財和風險管理業務空間打開。總之,人民幣漸進式升值利大於弊,對金融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影響深遠。
⑼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何會升值原因是什麼
最近兩年人民幣升值一方面是中國持續的貿易順差,企業持續結匯推升美元,另一方面是外資流入增加,因為中國經濟整體增速還算高位,外資流入中國也會有一個貨幣兌換的過程。因為美元必須在央行那裡換成人民幣才能在中國投資。
2016年人民幣貶值一方面有匯改的原因,還有一方面就是企業看到人民幣貶值不願意立即結匯,同時中國經濟繼續放緩時,外資也在流出,導致美元買盤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