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外匯兌換限額要求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外匯兌換限額要求

發布時間: 2021-06-07 14:08:51

A. 中國銀行兌換外幣有沒有上限要求,比如一次性不能超過多少多少人民幣,或者不能超過多少外幣額度。

境內個人購匯年度總額:每人每年等值5萬(含)美元以下。超出年度便利化額度,請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相關證明材料在銀行辦理。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B. 兌換外幣限額,每人每年有外匯兌換額度嗎

境內、外個人購匯限額有差異。比如:境內個人購匯:年度便利化額度內:每人每年等值5萬(含)美元以下,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不佔用年度便利化額度,經常項目下非經營性外匯支出,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有交易額的相關證明材料在銀行辦理。如需進一步了解,請咨詢95566人工或中國銀行在線客服。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C. 個人每年外匯限額是多少

個人每年外匯限額是5萬美金。

7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外匯新規的《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央行的這份管理辦法主要是對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加強監管,要求金融機構按照規定上報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中國居民每年每人5萬美元購匯的額度仍然保持不變,但是換匯過程變得繁瑣了,監管也變得更加嚴格了。

拓展資料

一、居民個人購匯實行指導性限額管理。

居民個人辦理繳納境外國際組織會費、境外直系親屬救助、境外郵購等沒有實際出境行為的購匯的指導性限額為每人每次等值3000美元。居民個人辦理出境旅遊、朝覲、探親會親、境外就醫、商務考察、被聘工作、出境定居、國際交流、境外培訓、其他出境學習、外排勞務等項,購匯的指導性限制額為:簽證上的出境時間在半年以內的,每人每次等值3000美元;出境時間在半年以上(含半年)的,每人每次等值5000美元。但邊境旅遊的購匯指導性限額為每人每天等值100美元(含100美元),每人每次購匯最高限額等值500美元(含500美元)。

二、個人購匯指南

1、首先,無論是通過櫃台或是網上銀行辦理購匯,均需要填寫《個人購匯申請書》, 對個人購匯用途進行更詳細的調查。可以購匯的用途包括因私旅遊、境外留學、公務及商務出國、探親、境外就醫、貨物貿易、非投資類保險、咨詢服務及其他共9大類。

2、但申請書上明確,「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違者將列入『關注名單』,當年及之後兩年不享有個人便利化額度」。

(資料來源:個人購匯——網路)

D. 關於外匯兌換限額的問題

境內居民個人購匯管理實施細則

第三章 居民個人購匯業務管理

第十七條 居民個人辦理購匯時,應當持書面申請及下列規定的證明材料原件(本細則特殊指明復印件除外)及復印件向銀行或外匯局申請。銀行和外匯局應當將復印件留存三年備查。

(一)有實際出境行為的購匯:

1、朝覲、探親會親、境外就醫、其他出境學習、商務考察、被聘工作、出境定居、國際交流、境外培訓、外派勞務的,持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身份證或戶口簿。

2、旅遊

(1)出國旅遊的,持「中國公民出國旅遊購匯單」、 經旅行社確認的「中國公民出國旅遊團隊名單表」(復印件應加蓋公章)、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持團體簽證者,可持經旅行社蓋章確認的團體簽證復印件)、身份證或戶口簿。

(2)赴港澳游的,持「中國公民出國旅遊購匯單」、經有權辦理港澳游旅行社確認的「內地居民赴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旅遊團隊名單表」(復印件應加蓋公章)、港澳通行證及有效簽注、身份證或戶口簿。

3、自費留學(含保證金)

(1)自費留學人員攻讀大學預科(含預科,下同)以上學位購買第一學年或學期的學費和生活費(扣除獎學金部分)時,須提供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明確寫明姓名的攻讀大學預科以上學位的正式錄取通知書、收費通知書及翻譯件、身份證或戶口簿。如由其他人員代辦,除上述有關憑證外,還須提供本人委託書、本人身份證或戶口簿復印件及代辦人身份證或戶口簿。如自費留學人員本人已注銷戶口的,憑當地公安機關證明辦理。

(2)自費留學人員攻讀大學預科以上學位購買第二學年或學期以後的學費和生活費時,須提供本年度收費通知單、上一學年或學期的繳費證明、本人委託書、學生證等在讀證明、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復印件。留學人員本人或代辦人身份證或戶口簿。

(3)須交納一定金額人民幣保證金後才能取得留學簽證的,須提供因私護照、明確寫明姓名的攻讀大學預科以上學位的正式錄取通知書、收費通知書及翻譯件、身份證或戶口簿。

(4)自費留學人員兌換每年或學期的學費和生活費後,不得再申請兌換其它出國(境)項下的等值2000美元(赴港澳地區1000美元)外匯。

4、其它有實際出境行為的情況,持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其它相關有效憑證。

(二)沒有實際出境行為的購匯:

1、繳納境外國際組織會費的,持繳費通知、境外國際組織證明、身份證或戶口簿。

2、境外郵購的,持廣告或定單等收費憑證、身份證或戶口簿。

3、境外直系親屬救助的,持公安部門親屬(含夫妻)關系證明或公證機構有效證明、境外使領館證明、身份證或戶口簿。

4、其它沒有實際出境行為的情況,持相關有效憑證。

第二十條 居民個人辦理購匯時,根據相關費用證明購匯,金額在下列規定限額以內的,可以持本細則第十七條、第十九條規定的證明材料到外匯指定銀行辦理:

(一)旅遊、朝覲、探親會親、境外就醫、商務考察、被聘工作、出境定居、國際交流、境外培訓、其他出境學習、外派勞務:等值2000美元(含2000美元,下同);港澳地區:1000美元(含1000美元,下同);

(二)繳納國際組織會費:等值2000美元;

(三)自費留學:大學預科以上(含預交保證金)每學年等值20000美元(含20000美元);

(四)境外郵購、境外直系親屬救助:等值1000美元;

(五)其它:等值1000美元。

第二十一條 14歲(含14歲)以下兒童購匯,按本細則第二十條規定限額減半執行。

第二十二條 居民個人購匯,購匯金額在本細則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限額以上的,應當持規定的證明材料向外匯局申請,由外匯局審核真實性後,憑外匯局的核准件和規定的證明材料到銀行辦理。

第二十四條 居民個人購匯後,所購外匯可以匯出境外、可以持匯票、旅行支票、信用卡等攜出境外,也可以提取外幣現鈔,但提取外幣現鈔的金額不得超過等值2000美元(含2000美元)。

E. 購外匯再匯出時的額度限制是多少

您好,匯款人為境內個人時,通過專業版操作匯出需滿足以下條件:
1、收款人要求:個人跨境匯出匯款的境外收款人為個人、大學和慈善機構,不能為貿易公司、證券公司等。也不接受收款人賬戶為離岸賬戶或境內賬戶的匯款申請。
2、匯出金額要求:單筆及每日累計限額均為等值5萬美金。
如您還有疑問,請打開招行主頁www.cmbchina.com點擊右上角「在線客服」進入咨詢。

F. 在中國銀行兌換外幣有限額嗎

境內個人賣出外匯或購買外匯(即結售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分別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個人在一年當中購買等值5萬美元以內的外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直接辦理。超過限額的,除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外,還需提供需要支付使用的相關證明材料在外匯指定銀行辦理。

原兌換未用完的人民幣兌回外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原兌換水單辦理,原兌換水單的兌回有效期為自兌換日起24個月;對於當日累計兌換不超過等值500美元(含)以及離境前在境內關外場所當日累計不超過等值1000美元(含)的兌換,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辦理。

(6)外匯兌換限額要求擴展閱讀:

外匯儲蓄賬戶內外匯匯出境外當日累計等值5萬美元以下(含)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經常項目項下有交易額的真實性憑證辦理。

手持外幣現鈔匯出當日累計等值1萬美元以下(含)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經常項目項下有交易額的真實性憑證、經海關簽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境旅客行李物品申報單》或本人原存款銀行外幣現鈔提取單據辦理。

G. 個人因私兌換外匯金額超過規定限額應如何辦理

境內居民個人因私兌換外匯,金額超過規定的指導性限額的,按照下列規定辦理:一次性因私兌換外匯超過規定的,持上一問題規定的證明材料向外匯局申請,經外匯局審核真實性後,憑外匯局的核准件和規定的證明材料到銀行辦理。 法規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 《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規定》 《境內居民個人外匯管理暫行辦法》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調整境內居民個人經常項目下購匯政策的通知》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下發〈境內居民個人購匯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

H. 中國銀行兌換外幣限額

中國銀行兌換外幣限額規定如下:

實行年度總額管理(目前為每年每人等值5萬美元),個人年度總額內購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辦理佔用額度的個人購匯業務。

購匯注意事項:

個人所購外匯可以存入本人境內外匯賬戶、匯出境外,也可以提取外幣現鈔。個人提取外幣現鈔當日累計等值1萬美元以下(含)的,可以在銀行直接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本人身份證件、提鈔用途材料向當地外匯局報備,銀行憑外匯局出具的有關憑證為個人辦理。

(8)外匯兌換限額要求擴展閱讀:

中國銀行規定超額購匯所需的真實憑證:

1、自費出境學習學費、生活費:本人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或簽注);境外學校錄取通知書(購買第二學年或學期以後的學費或生活費無需提供);境外學校相應年度或學期學費證明或生活費用證明。

2、境外就醫:本人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或簽注);境內醫院出具的證明、附醫生意見;境外醫院出具的費用證明。

3、境外培訓:本人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或簽注);境外培訓費用證明。

4、繳納境外國際組織會費:境外國際組織繳費通知。

5、境外直系親屬救助:有關部門或公證機構出具的親屬關系證明;有關救助的相關證明材料。

6、境外郵購:廣告或定單等收費憑證、網上下載件。

7、境外咨詢:合同(協議)、發票(支付通知)、稅務憑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