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外匯傾銷關稅壁壘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外匯傾銷關稅壁壘

發布時間: 2021-06-07 11:47:00

⑴ 關稅稅則的關稅壁壘

在各國對外貿易管理中,為達到限制進口,保護本國的生產和企業,除了海關管理中採用的關稅措施,即我們通常說的關壁壘外,還有一些不同的措施,我們稱為非關稅壁壘措施。它比關稅壁壘更具隱蔽性和歧視性,對進口的限製作用更大。非關稅壁壘一般有幾下幾種:
1、進口配額制;
2、「自動」出口配額制;
3、進口許可證制;
4、外匯管制;
5、進口和出口國家壟斷;
6、政府采購政策;
7、國內稅;
8、進口最低限價以及禁止進口;
9、進口押金制;
10、海關估價制;
11、進口商品征稅的歸類;
12、技術標准;
13、衛生檢疫規定;
14、商品包裝和標簽規定。

⑵ 關稅壁壘是什麼意思

保護貿易政策的經濟保護措施,通過運用經濟手段來限制輸入,主要是徵收高額進口稅、進口附加稅、差價稅等對進口商品的成本和價格直接產生影響,用以保護本國商品的競爭能力,壟斷國內市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通過《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七輪關稅減讓談判,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稅水平大幅度降低,從而使關稅壁壘在各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對削弱。但是,工業製成品,特別是關稅減讓談判中總是被排除在外的「敏感性」商品的進口關稅,還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上,反傾銷稅、反補貼稅等進口附加稅的徵收還經常出現。

⑶ 什麼是關稅壁壘

關稅壁壘亦稱「關稅戰」。以高額關稅作為限制商品進口的一種措施。對外國商品徵收高額進口關稅,以提高其成本和削弱其競爭能力,從而達到限制這些商品進口,保護本國產品在國內市場上競爭優勢的目的。因其像高牆壁壘一樣把國外商品擋在牆外,從而把國內市場保護起來,故名。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時期,各國普遍高築關稅壁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主持下,經過多次談判,關稅水平已大幅度下降,但關稅壁壘仍不失為資本主義國家貿易戰的重要武器之一。在某些情況下,關稅壁壘也是迫使對方國家降低關稅的有力手段。在關系交惡的國家之間,有的關稅帶有明顯的歧視性和報復性。

⑷ 舉例說明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的區別

1、 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的不同特點:

(1)非關稅壁壘比關稅壁壘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關稅稅率的制定必須通過理發程序,要求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這在需要緊急限制進口時往往難以適應。非關稅壁壘措施的制定通常採取行政程序,比較便捷,能隨時針對某國的某種商品採取相應的措施,較快地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

(2)非關稅壁壘比關稅壁壘能更有效地限制進口

關稅壁壘是通過徵收高額關稅,提高進口商品的成本和價格,削弱其競爭能力,從而間接地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但如果出口國採用出口補貼,商品傾銷等辦法來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和價格,關稅往往難以起到限制商品進口的作用。但是非關稅壁壘措施,則更能有效地起到限制進口的作用。

(3)非關稅壁壘比關稅壁壘更具有隱蔽性和歧視性

關稅率確定以後,要依法執行。任何國家的出口商都可以了解,但一些非關稅壁壘措施往往並不公開,而且經常變化,使外國出口商難以對付和適應。

2、非關稅壁壘和關稅壁壘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對世界貿易發展的影響

當世界上主要國家普遍提高關稅和加強非關稅壁壘時,不僅這些國家的進出口

商品的數量要減少,而且由於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結果,將進一步使進口商品的數量減少,影響國際貿易的發展。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世界主要國家關稅稅率的增減程度或非關稅壁壘的加強程度與國際貿易的發展速度成反比關系。

(2)對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影響

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變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工業製成品進口關稅下降幅度超過農產品,工業製成品受非關稅壁壘的影響程度小於農產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稅下降幅度超過對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關稅下降幅度;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對外貿易受發達國家非關稅壁壘的影響程度超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本身。這種差異是使戰後製成品貿易的增長快於農產品貿易的增長、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貿易的增長超過他們與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貿易的增長的重要原因。

3、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對進口國和出口國的影響

徵收進口稅和實施非關稅壁壘措施對於進口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引起商品價格上漲,使消費者蒙受損失。徵收關稅以後,進口商品的價格提高;而非關稅措施限制進口,使進口商品的數量減少,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也會引起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國內相同產品的價格也會隨之提高。使消費者支出增加。

(2)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不論是財政關稅還是保護關稅,都有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作用。關稅收入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雖已大為降低,但它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3)保護國內的產業和市場。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後,加大了進口商品的成本,削弱了它與國內同類商品的競爭能力,影響了進口商品的銷售,從而起到了保護國內產業和市場的作用。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會帶動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的提高,給有關廠商帶來更多的利潤。

對出口國來說,進口國徵收進口稅或採取非關稅壁壘措施,都會影響到出口商品、出口數量的減少和價格的下跌,使出口國遭受損失。

關稅是貫徹一國貿易政策的基本措施。非關稅壁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越來越成為一國實行保護貿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一、關稅的概念

關稅是進出口商品通過一國關境時,由該國的海關對進出口商品所徵收的一種稅。關稅的納稅人雖然是進出口企業,但是他們可用增加貨價的方法,將關稅負擔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因此它是一種間接稅。

海關是設在關境上的國家行政管理機構,負責貫徹執行本國有關進出口的政策、法令和規章。

關境或稱關稅領域,是海關徵收關稅的領域,也是海關所管轄並執行海關各項有關法令和規章的區域。一般來說,關境和國境是一致的。

徵收關稅的目的有二:一是財政的目的,二是保護的目的。

二、幾種主要的關稅

(一)進口稅

進口稅是進口國的海關對進口的對外國商品所徵收的關稅。進口稅一般由進口商繳納。

關稅壁壘通常指的是高額的進口稅。

(二)出口稅

出口稅是出口國的海關對輸往國外的本國商品所徵收的關稅,目前資本主義國家一般不徵收出口稅。以增加財政收入為目的的出口稅,它的稅率一般不高,以保護本國生產為目的的出口稅,通常是對於出口的原料征稅。

(三)過境稅

過境稅又稱通過稅,是一國對於通過其關境的外國貨物所徵收的關稅。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都不徵收過境稅,僅僅在外國商品通過其領土時徵收少量的准許費、印花費、登記費和統計費等。

(四)附加稅

對進出口商品按所規定的稅率徵收的關稅稱為正常關稅,或稱正稅。在正稅外再額外加征的關稅稱為附加稅。

附加稅通常是一種特定的臨時性應急措施,對個別國家的個別商品徵收的附加稅主要有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兩種。

(五)差價稅

差價稅又稱差額稅。當某種本國產品的國內價格高於同類的進口商品的價格時,為了削弱進口商品的競爭能力,保護國內生產和國內市場,按國內價格和進口價格間的差額徵收關稅,這種關稅就叫差價稅。由於差價稅是隨著國內外價格差額的變動而變動,所以它是一種滑動關稅。

(六)特惠稅

特惠稅又稱優惠稅,是一種特別優惠的低關稅,只對特定國家提供這種優惠,第三國不提享受。

特惠稅最初在宗主國和殖民地之間的貿易中實行。當前最重要的特惠稅是《洛美協定》國家之間的特惠稅,它是歐洲經濟共同體向參加協定的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單方面提供的特惠稅。

三、關稅的徵收方法

徵收關稅的方法主要有從量稅和從價稅兩種。

(一)從量稅

從量稅是按照商品的重量、數量、容量、長度和面積等計量單位為標准計征的關稅。從量稅稅額計算的公式是:

稅額 = 商品數量×每單位從量稅

大多數國家是以商品的重量為單位來徵收,只不過有的按商品的凈重計征,有的按商品的毛重計征,有的按法定重量計征。

採用從量稅的方法徵收進口稅,在商品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加強了關稅的保護作用,相反則作用不大。

(二)從價稅

從價稅是按照進出口商品的價格為標准計征的關稅。其稅率表現為貨物價格的百分率。從價稅的計算公式是:

稅額 = 商品總值×從價稅率

徵收從價稅,關健是確定商品的完稅價格。完稅價格是經海關審定作為計征關稅依據的貨物價格,大體上有以下四種:(1)以到岸價格(CIF)作為征稅價格標准;(2)以離岸價格(FOB)作為征稅價格標准;(3)以法定價格作為征稅價格標准;(4)以實際成交價作為徵收價格標准。

從價稅的保護作用不受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

四、徵收關稅的原則----海關稅則

海關稅則又稱關稅稅則,是一國對進出口商品計征關稅的規章和對進出口的應稅商品和免稅商品加以系統分類的一覽表。它是海關憑以征稅的依據,是一國關稅政策的具體體現。

按照關稅稅率欄目的多少,海關稅則可分為單式稅則和復式稅則兩類。按制定者的不同,海關稅則又可分為國定稅則和協定稅則。

海關稅則中的商品分類有《海關合作理事會商品目錄》和聯合國《國際貿易標准分類》兩種不同的適用標准。

五、名義保護率和有效保護率

名義保護率取決於進口稅率的高低。當用進口稅率與該產品的增加價值之比來衡量時稱為有效保護率。

六、非關稅壁壘

非關稅壁壘是指除關稅以外各種限制進口的措施。非關稅可分為直接的和間接的兩大類。

(一)直接的非關稅壁壘也稱直接的數量限制,是由進口國直接對進口商品的數量或金額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國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主要有:

1、進口配額制

進口配額制又稱進口限額,是一國政府對一定時期內(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某種商品的進口數量或金額所規定的限額,在規定的限額以內商品可以進口,超過限額就不準進口,或雖不完全禁止進口,但要徵收較高的關稅或罰款。

進口配額主要有絕對配額和關稅配額兩種。絕對配額又分為全球配額和國別配額。

2、「自動」出口配額制

所謂「自動」出口配額制是出口國在進口國的要求和壓力下,「自動」規定在某一時期內某種商品對該國的出口配額,在限定配額內自行控制出口,超過配額即禁止出口,因此它帶有明顯的強制性。

「自動」出口配額制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由出口國在進口國的壓力下單方面決定向某一國家出口某種商品的數量或金額。另一種是出口國與進口國通過談判簽訂的「自限協定」或「有秩序銷售安排」,規定「自動」出口的限額。

3、進口許可制

一國規定進口商進口某種商品須事先申領許可證,並憑許可證進口商品的制度。

從進口許可證與進口配額的關繫上看,進口許可證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有定額的進口許可證,另一種是無定額的進口許可證。從進口商品的許可程度上看,進口許可證一般可分為公開一般許可證和特種進口許可證。

4、外匯管制

外匯管制是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外匯的收支、結算、買賣和使用所採取的限制性措施。

(二)間接的非關稅壁壘措施

1、歧視性的政府采購政策

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往往通過制定法令,規定政府機構在進行采購時要優先購買本國產品,從而導致對外國產品的歧視和限制,稱為歧視性的政府采購政策。

2、歧視性的國內稅

指的是用對外國商品徵收較高國內稅的辦法來限制外國商口的進口。

3、最低進口限價

由一國政府規定某種商品的最低進口價格,凡進口商品的價格低於最低限價時,就徵收進口附加稅甚至禁止進口。

4、進口押金制

進口商在進口商品時,必須預先按進口金額的一定比率,將一筆現金無息存在指定的銀行,方能獲准進口。存款須經一定時期後發還給進口商。這種辦法增加了進口商的進口成本。

5、專斷的海關估價

海關估價是指海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申報進口的商品價格進行審核,以確定或估定其完稅價格。專斷的海關估價是指有些國家不採取通常的海關估價辦法,而專斷地提高某些進口商品海關估價,以增加進口商品的關稅負擔,阻礙商品的進口。

6、貿易技術壁壘

指的是進口國家有意識地利用復雜苛刻的產品技術標准,衛生檢疫規定、商品包裝和標簽規定等來限制商品的進口。

⑸ 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關稅壁壘亦稱「關稅戰」。以高額關稅作為限制商品進口的一種措施。對外國商品徵收高額進口關稅,以提高其成本和削弱其競爭能力,從而達到限制這些商品進口,保護本國產品在國內市場上競爭優勢的目的。

非關稅壁壘是指一國或地區在限制進口方面採取的除關稅以外的所有措施。它是相對於關稅而言的。這種措施可以通過國家法律、法令以及各種行政措施的形式來實現。

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區別如下:


1、特點不同

非關稅壁壘比關稅壁壘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針對性。非關稅壁壘措施的制定通常採取行政程序,比較便捷,能隨時針對某國的某種商品採取相應的措施,較快地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


非關稅壁壘比關稅壁壘能更有效地限制進口。關稅壁壘是通過徵收高額關稅,提高進口商品的成本和價格,削弱其競爭能力,從而間接地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

非關稅壁壘比關稅壁壘更具有隱蔽性和歧視性。稅率確定以後,要依法執行。任何國家的出口商都可以了解,但一些非關稅壁壘措施往往並不公開,而且經常變化,使外國出口商難以對付和適應。

2、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不同


當世界上主要國家普遍提高關稅和加強非關稅壁壘時,不僅這些國家的進出口商品的數量要減少,而且由於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結果,將進一步使進口商品的數量減少,影響國際貿易的發展。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世界主要國家關稅稅率的增減程度或非關稅壁壘的加強程度與國際貿易的發展速度成反比關系。


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變化。差異是使戰後製成品貿易的增長快於農產品貿易的增長、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貿易的增長超過他們與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貿易的增長的重要原因。

3、對進口國和出口國的影響不同

實施非關稅壁壘措施對於進口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引起商品價格上漲,使消費者蒙受損失。徵收關稅以後,進口商品的價格提高;國內相同產品的價格也會隨之提高。使消費者支出增加。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不論是財政關稅還是保護關稅,都有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作用。

保護國內的產業和市場。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後,加大了進口商品的成本,削弱了它與國內同類商品的競爭能力,影響了進口商品的銷售,從而起到了保護國內產業和市場的作用。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會帶動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的提高,給有關廠商帶來更多的利潤。

對出口國來說,進口國徵收進口稅或採取非關稅壁壘措施,都會影響到出口商品、出口數量的減少和價格的下跌,使出口國遭受損失。

⑹ 什麼是關稅壁壘

以徵收高關稅來限制外國商品進口的一種對外貿易政策。收取高額的進口稅能使進口商品成本增加,從而削弱了它的競爭力,起到限制其進口、保護本國同類商品生產的作用。所謂「壁壘」是種比喻的說法,意思是說高額關稅就像打仗中用的壁壘一樣阻擋著外國商品進入。

⑺ 外匯傾銷是不是非關稅壁壘

外匯傾銷是非關稅壁壘,非關稅壁壘三種主要表現形式包括了外匯傾銷,國營貿易和外匯管制

⑻ 關稅壁壘與非關稅壁壘有什麼區別

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 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的不同特點:

(1)非關稅壁壘比關稅壁壘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關稅稅率的制定必須通過理發程序,要求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這在需要緊急限制進口時往往難以適應。非關稅壁壘措施的制定通常採取行政程序,比較便捷,能隨時針對某國的某種商品採取相應的措施,較快地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

(2)非關稅壁壘比關稅壁壘能更有效地限制進口

關稅壁壘是通過徵收高額關稅,提高進口商品的成本和價格,削弱其競爭能力,從而間接地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但如果出口國採用出口補貼,商品傾銷等辦法來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和價格,關稅往往難以起到限制商品進口的作用。但是非關稅壁壘措施,則更能有效地起到限制進口的作用。

(3)非關稅壁壘比關稅壁壘更具有隱蔽性和歧視性

關稅率確定以後,要依法執行。任何國家的出口商都可以了解,但一些非關稅壁壘措施往往並不公開,而且經常變化,使外國出口商難以對付和適應。

2、非關稅壁壘和關稅壁壘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對世界貿易發展的影響

當世界上主要國家普遍提高關稅和加強非關稅壁壘時,不僅這些國家的進出口

商品的數量要減少,而且由於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結果,將進一步使進口商品的數量減少,影響國際貿易的發展。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世界主要國家關稅稅率的增減程度或非關稅壁壘的加強程度與國際貿易的發展速度成反比關系。

(2)對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影響

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變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工業製成品進口關稅下降幅度超過農產品,工業製成品受非關稅壁壘的影響程度小於農產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稅下降幅度超過對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關稅下降幅度;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對外貿易受發達國家非關稅壁壘的影響程度超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本身。這種差異是使戰後製成品貿易的增長快於農產品貿易的增長、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貿易的增長超過他們與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貿易的增長的重要原因。

3、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對進口國和出口國的影響

徵收進口稅和實施非關稅壁壘措施對於進口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引起商品價格上漲,使消費者蒙受損失。徵收關稅以後,進口商品的價格提高;而非關稅措施限制進口,使進口商品的數量減少,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也會引起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國內相同產品的價格也會隨之提高。使消費者支出增加。

(2)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不論是財政關稅還是保護關稅,都有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作用。關稅收入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雖已大為降低,但它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3)保護國內的產業和市場。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後,加大了進口商品的成本,削弱了它與國內同類商品的競爭能力,影響了進口商品的銷售,從而起到了保護國內產業和市場的作用。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會帶動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的提高,給有關廠商帶來更多的利潤。

對出口國來說,進口國徵收進口稅或採取非關稅壁壘措施,都會影響到出口商品、出口數量的減少和價格的下跌,使出口國遭受損失。

關稅是貫徹一國貿易政策的基本措施。非關稅壁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越來越成為一國實行保護貿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一、關稅的概念

關稅是進出口商品通過一國關境時,由該國的海關對進出口商品所徵收的一種稅。關稅的納稅人雖然是進出口企業,但是他們可用增加貨價的方法,將關稅負擔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因此它是一種間接稅。

海關是設在關境上的國家行政管理機構,負責貫徹執行本國有關進出口的政策、法令和規章。

關境或稱關稅領域,是海關徵收關稅的領域,也是海關所管轄並執行海關各項有關法令和規章的區域。一般來說,關境和國境是一致的。

徵收關稅的目的有二:一是財政的目的,二是保護的目的。

二、幾種主要的關稅

(一)進口稅

進口稅是進口國的海關對進口的對外國商品所徵收的關稅。進口稅一般由進口商繳納。

關稅壁壘通常指的是高額的進口稅。

(二)出口稅

出口稅是出口國的海關對輸往國外的本國商品所徵收的關稅,目前資本主義國家一般不徵收出口稅。以增加財政收入為目的的出口稅,它的稅率一般不高,以保護本國生產為目的的出口稅,通常是對於出口的原料征稅。

(三)過境稅

過境稅又稱通過稅,是一國對於通過其關境的外國貨物所徵收的關稅。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都不徵收過境稅,僅僅在外國商品通過其領土時徵收少量的准許費、印花費、登記費和統計費等。

(四)附加稅

對進出口商品按所規定的稅率徵收的關稅稱為正常關稅,或稱正稅。在正稅外再額外加征的關稅稱為附加稅。

附加稅通常是一種特定的臨時性應急措施,對個別國家的個別商品徵收的附加稅主要有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兩種。

(五)差價稅

差價稅又稱差額稅。當某種本國產品的國內價格高於同類的進口商品的價格時,為了削弱進口商品的競爭能力,保護國內生產和國內市場,按國內價格和進口價格間的差額徵收關稅,這種關稅就叫差價稅。由於差價稅是隨著國內外價格差額的變動而變動,所以它是一種滑動關稅。

(六)特惠稅

特惠稅又稱優惠稅,是一種特別優惠的低關稅,只對特定國家提供這種優惠,第三國不提享受。

特惠稅最初在宗主國和殖民地之間的貿易中實行。當前最重要的特惠稅是《洛美協定》國家之間的特惠稅,它是歐洲經濟共同體向參加協定的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單方面提供的特惠稅。

三、關稅的徵收方法

徵收關稅的方法主要有從量稅和從價稅兩種。

(一)從量稅

從量稅是按照商品的重量、數量、容量、長度和面積等計量單位為標准計征的關稅。從量稅稅額計算的公式是:

稅額 = 商品數量×每單位從量稅

大多數國家是以商品的重量為單位來徵收,只不過有的按商品的凈重計征,有的按商品的毛重計征,有的按法定重量計征。

採用從量稅的方法徵收進口稅,在商品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加強了關稅的保護作用,相反則作用不大。

(二)從價稅

從價稅是按照進出口商品的價格為標准計征的關稅。其稅率表現為貨物價格的百分率。從價稅的計算公式是:

稅額 = 商品總值×從價稅率

徵收從價稅,關健是確定商品的完稅價格。完稅價格是經海關審定作為計征關稅依據的貨物價格,大體上有以下四種:(1)以到岸價格(CIF)作為征稅價格標准;(2)以離岸價格(FOB)作為征稅價格標准;(3)以法定價格作為征稅價格標准;(4)以實際成交價作為徵收價格標准。

從價稅的保護作用不受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

四、徵收關稅的原則----海關稅則

海關稅則又稱關稅稅則,是一國對進出口商品計征關稅的規章和對進出口的應稅商品和免稅商品加以系統分類的一覽表。它是海關憑以征稅的依據,是一國關稅政策的具體體現。

按照關稅稅率欄目的多少,海關稅則可分為單式稅則和復式稅則兩類。按制定者的不同,海關稅則又可分為國定稅則和協定稅則。

海關稅則中的商品分類有《海關合作理事會商品目錄》和聯合國《國際貿易標准分類》兩種不同的適用標准。

五、名義保護率和有效保護率

名義保護率取決於進口稅率的高低。當用進口稅率與該產品的增加價值之比來衡量時稱為有效保護率。

六、非關稅壁壘

非關稅壁壘是指除關稅以外各種限制進口的措施。非關稅可分為直接的和間接的兩大類。

(一)直接的非關稅壁壘也稱直接的數量限制,是由進口國直接對進口商品的數量或金額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國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主要有:

1、進口配額制

進口配額制又稱進口限額,是一國政府對一定時期內(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某種商品的進口數量或金額所規定的限額,在規定的限額以內商品可以進口,超過限額就不準進口,或雖不完全禁止進口,但要徵收較高的關稅或罰款。

進口配額主要有絕對配額和關稅配額兩種。絕對配額又分為全球配額和國別配額。

2、「自動」出口配額制

所謂「自動」出口配額制是出口國在進口國的要求和壓力下,「自動」規定在某一時期內某種商品對該國的出口配額,在限定配額內自行控制出口,超過配額即禁止出口,因此它帶有明顯的強制性。

「自動」出口配額制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由出口國在進口國的壓力下單方面決定向某一國家出口某種商品的數量或金額。另一種是出口國與進口國通過談判簽訂的「自限協定」或「有秩序銷售安排」,規定「自動」出口的限額。

3、進口許可制

一國規定進口商進口某種商品須事先申領許可證,並憑許可證進口商品的制度。

從進口許可證與進口配額的關繫上看,進口許可證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有定額的進口許可證,另一種是無定額的進口許可證。從進口商品的許可程度上看,進口許可證一般可分為公開一般許可證和特種進口許可證。

4、外匯管制

外匯管制是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外匯的收支、結算、買賣和使用所採取的限制性措施。

(二)間接的非關稅壁壘措施

1、歧視性的政府采購政策

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往往通過制定法令,規定政府機構在進行采購時要優先購買本國產品,從而導致對外國產品的歧視和限制,稱為歧視性的政府采購政策。

2、歧視性的國內稅

指的是用對外國商品徵收較高國內稅的辦法來限制外國商口的進口。

3、最低進口限價

由一國政府規定某種商品的最低進口價格,凡進口商品的價格低於最低限價時,就徵收進口附加稅甚至禁止進口。

4、進口押金制

進口商在進口商品時,必須預先按進口金額的一定比率,將一筆現金無息存在指定的銀行,方能獲准進口。存款須經一定時期後發還給進口商。這種辦法增加了進口商的進口成本。

5、專斷的海關估價

海關估價是指海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申報進口的商品價格進行審核,以確定或估定其完稅價格。專斷的海關估價是指有些國家不採取通常的海關估價辦法,而專斷地提高某些進口商品海關估價,以增加進口商品的關稅負擔,阻礙商品的進口。

6、貿易技術壁壘

指的是進口國家有意識地利用復雜苛刻的產品技術標准,衛生檢疫規定、商品包裝和標簽規定等來限制商品的進口。

⑼ 關稅壁壘是什麼

其實就是……對進口物品收關稅收的很不合理。關稅對於進出口國家的影響都挺大的,關稅壁壘有時候是為了阻止進口物品在國內瘋狂被買,有時候是保證本國的商品能賣出去,總之是都會讓貿易變得不自由吧。

關稅壁壘亦稱「關稅戰」。以高額關稅作為限制商品進口的一種措施。對外國商品徵收高額進口關稅,以提高其成本和削弱其競爭能力,從而達到限制這些商品進口,保護本國產品在國內市場上競爭優勢的目的。因其像高牆壁壘一樣把國外商品擋在牆外,從而把國內市場保護起來,故名。

⑽ 國際貿易中的關稅壁壘主要有哪幾種

關稅壁壘是指用徵收高額進口稅和各種進口附加稅的辦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國商品進口的一種手段。

我們通常所講的關稅壁壘,指的是高額進口稅以及在關稅設定、計稅方式及關稅管理等方面的阻礙進口的做法。按照商務部「投資貿易壁壘指南」,常見的關稅壁壘有以下幾種形式:關稅高峰、關稅升級、關稅配額、從量關稅、從價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