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升高只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反過來,匯率降低,有利於出口,不利於進口。%D%A舉個例子,價格和需求是趨於平衡的,那麼原來進口的貨物一件只要5塊錢,匯率升高後,一件就只要4塊錢,價格減低了,需求量便會增加,所以進口貨物的數量就多了,反之,出口的貨物因為價格的上漲,需求就減少了。
2. 外匯匯率升高 指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
外匯匯率升高,人民幣升值。
外匯匯率就是一種貨幣用另一種貨幣表示的價格,通俗講就是兩種貨幣的比值,比如人民幣匯率通常指,美元兌人民幣,以前是8.000左右浮動,現在6.8200附近浮動。匯率下降了,人民幣升值了。
(匯率數值上升代表前一種貨幣升值,或一種貨幣貶值;同樣數值下降,代表前一種貨幣貶值,後一種貨幣升值。)
(2)外匯匯率升高外匯價格擴展閱讀:
外匯匯率標價方式
目前國際上有兩種外幣匯率標價的方式: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簡單地說,直接標價法就是用若干數量的本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外幣,或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幣為標准,來換算 應收付若干本幣的一種測量匯價的方法。
例如,以日元為本幣,在直接標價下:
1美元=110日元
1英鎊=165.80日元
1馬克=64.94日元
在外匯交易中,直接標價法所表示的外幣數額固定不變,匯率的漲跌是以本幣數額的變化來表示的。如果外幣折算成本幣的數額上升,表示外幣升值,本幣貶值;
相反,如果外幣折算成本幣的數額下跌,則說明外幣相對於本幣貶值,而本幣升值。簡單地說,直接標價法下,匯價數值越大,外幣價值越大,反之亦然。
間接標價法是用若干數量的外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本幣,或是以一定單位本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付若干單位外幣的一種測量匯價的方法。
3. 請問為什麼外匯匯率升高利於出口
簡單的說就是如果外匯(例如美元)升值表示國外買家購買中國產品相當於人民幣價格便宜所以當然有利於出口。
4. 外匯匯率升高 人民幣幣值怎樣
打比方你就能明白了:比如美元近期匯率上升,以前1美元只能換6人民幣,現在1美元能換8人民幣了,也就是說美元升值了,相應的人民幣對美元來說就是貶值了,這樣對中國的出口企業是好事,但對於出國旅遊和留學費用就高了。最近新聞演的說日元升值較快,急壞了日本政府,因為小日本的汽車等出口量大的企業就要損失了
5. 外匯匯率升高是外匯貶值還是升值
本國貨幣貶值。
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稱為間接標價法,這種表示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一般所說的匯率是指單位外幣兌換人民幣。
6. 什麼是外匯匯率,外匯匯率上升,人民幣是升值還是貶值
1、貨幣外匯匯率(Foreign Exchange Rate)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外匯買賣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它們買賣外匯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利潤,方法是賤買貴賣,賺取買賣差價,其買進外匯時所依據的匯率為買入匯率,也稱買入價;賣出外匯時所依據的匯率叫賣出匯率,也稱賣出價。
2、看前提是說外匯匯率上升說的是美元還是人民幣,如果說美元那人民幣自然就是貶值,如果說的人民幣那人民幣相對美元就是升值。一般是以美元為基準的,升了,人民幣貶值,降了,人民幣升值。
7. 外匯匯率升高或跌落是怎麼回事
隨著市場供求的改變,外匯價格的波動能給予投資者無限的投資機會。但由於市場瞬息萬變,如要在外匯買賣中獲利,最重要的是能掌握快捷、及時、准確的信息資訊。同時,投資者要對能影響市場的因素有一定認識。
基本分析是某個國家的基本因素,當中包括經濟基礎,政治前景,政府政治意願等。此外,每當有重要經濟數據公布時都會出現貨幣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表面上看來,影響市場的原因似乎相當復雜,但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五大因素:
1) 經濟因素經濟數據
2) 政治因素
3) 央行干預
4) 技術因素圖表
5) 市場情緒
而其他影響市場的因素則包括了技術和心理兩方面,為了使讀者對市場有深刻的了解,以下將對各種不同因素作出解析:
經濟因素
金融市場是經濟的反應,而貨幣價格卻是金融市場的晴雨表,它反映了某個國家的經濟狀況,政治取向,央行立場。所以經濟因素永遠是主導市場的最基本條件。如果要深入分析市場的形勢以及揣測未來的變化,就必須仔細分析每一項經濟指標的意義,以及對各個國家政府的政治意願及經濟做出分析。每個國家的政治及經濟情況都不一樣,現今資訊發達,市場消息比比皆是,作為一個出色的投資者,必須洞悉市場走勢,並有一定的辨別消息真偽能力,從而做出正確判斷。
經濟指標
經濟因素是主導金融市場的主要原因。而進出口,生產,製造,零售,消費等的貿易需求,也往往是影響貨幣的主要原因。另外,美國及一些經濟強國每個月都會公布一連串的經濟數據來反映本國當前的經濟狀況。其中一些經濟指標會對外匯市場價格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能夠清楚的了解這些經濟數據的意義,便能夠幫助投資者預測匯價未來走勢。以下介紹一些較重要的經濟數據。
A. 國民生產總值(GDP)
B. 通用指標
1) 生產者物價指數
2) 消費者物價指數
3) 零售銷售
C. 利率
D. 生產指標
1) 失業率
2) 非農業就業數字
3) 耐用品訂單
E. 貿易帳
貿易收支平衡數字
F. 綜合領先經濟指標
經濟指標分析意義
☆ 國內生產總值
8. 本幣匯率上升,外匯匯率
本幣匯率上升,外匯匯率下降,這句話是正確的。
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稱為間接標價法,這種表示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本幣匯率,即本幣價格上升,外匯匯率表現為下降。
9. 本幣貶值為什麼會使外匯匯率上升
舉個例子
A貨幣以前兌換B貨幣 1:10,就是說B貨幣1元能兌換A幣0.1元 ,這個能看懂吧
現在A幣貶值了只能1:5兌換B幣了,相應的B幣可以以1元兌換A幣0.2元,
所以對對方貨幣而言,它是升值的,也就是外圍匯率上升
10. 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上升,本幣是升值還是貶值
在直接標價法時,匯率貶值=匯率上升=貨幣貶值
匯率表示有直接標價與間接標價,直接標價就是以本幣表示單位外幣的價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採用直接標價法,中國是直接標價法。
匯率的概念來說,是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僅是一個數字而已,可以理解為價格,如1美元=7人民幣,7就是匯率,又稱為外匯匯率,7變為8就是匯率上升,在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上升=匯率貶值=本幣貶值。
1955年澳大利亞經濟學家斯旺(Trevor Swan)在闡述一國宏觀經濟的內部和外部均衡目標及相互關系。
以及一國貨幣匯率變動和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對內部和外部均衡的影響問題的過程中提出了著名的斯旺曲線。主要一國的貨幣價值,國內外物價水平的變化來考察。
因此在理解其解釋中,其"實際匯率貶值"和"名義匯率貶值"前應該加上本幣兩字,即R上升意味著(本幣)實際匯率貶值,可以由(本幣)名義匯率貶值、國內價格水平下降,或國外價格水平上升造成。
(10)外匯匯率升高外匯價格擴展閱讀:
各國的匯率是經常變動的。如果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價格下跌了,則稱為匯率升值。如果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價格上升了,則稱為匯率貶值。
通俗地說,匯率升值是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價值上升了,同樣一單位本國貨幣能買到更多外國貨幣;匯率貶值是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價值下降了,同樣一單位本國貨幣能買到的外國貨幣少了。
例如,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比率變為1美元兌換5元人民幣,則人民幣匯率升值;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比率變為l美元兌換10元人民幣,則人民幣匯率貶值。
在前一種情況下,1元人民幣可以買到0.122美元變為可以買到0.2美元;在後一種情況下,1元人民幣從可以買到0.122美元變為只可以買到0.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