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出口產品的匯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出口產品的匯率

發布時間: 2021-06-06 02:58:50

❶ 出口貨物的匯率怎麼算

兩個日期都不對。 實際業務中,要按結匯那天的實際匯率計算。 在財務記帳上,先按記帳日的匯率計算(或按出口發票日期),按哪天都是可以的,當然,按報關日也可以。實際結匯時,肯定和記帳日的匯率不一樣,再通過匯兌損益科目來調整。

❷ 匯率與外貿有什麼關系為什麼說匯率影響外貿出口

一般的說,本幣匯率下降,即本幣對外的幣值貶低,能起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若本幣匯率上升,即本幣對外的幣值上升,則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

當然,匯率變化可能給予進出口的影響,必須有一個伴隨的條件,即進出口需求有價格彈性? 進出口品價格的變動對進出口品的需求會有所影響。如果進出口需求對匯率和商品價格變動的反應靈敏,即需求彈性大,那麼,一國匯率下降和相應降低出口商品價格,可以有效刺激出口數量;而由於進口商品國內價格上漲,則可以有效抑制對進口商品的需求,從而減少進口數量。通常認為,如果出口商品需求彈性與進口商品需求彈性之和大於1,則匯率下降可以改善一國的貿易收支狀況。

就出口商品來說,還有一個出口供給彈性的問題,即匯率下降後出口商品量能否增加,還要受商品供給擴大的可能程度所制約。

在實際生活中,匯率對進出口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實現的。以一國貨幣對內購買力不變而對外匯率下降為例,由於該國出口商可從匯率貶值中得到額外利潤,而額外利潤提供了調低出口品在外國市場上價格的可能空間,這就增大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並從而有可能擴大自己在市場上的佔有份額,增加出口。但這也要以競爭對手未採取或尚未來得及採取應對措施為條件。當競爭對手通過貶低本幣匯率等措施加以反擊時,競爭力的優勢即不復存在。

❸ 進出口與人民幣匯率的關系

匯率上升,就是人民幣值錢了,同樣的錢進口的東西就可以更多了,做進口就利潤更大了,而出口及利潤更小了.

❹ 出口貨物收入匯率

建議賬務處理如下:
收款時:(如果一次性收到只要1-2)
1.借:銀行存款(外匯摺合人民幣1:7.5)
貸:預收賬款 (外匯摺合人民幣1:7.5)
2.出貨時:
借:預收賬款 (外匯摺合人民幣1:7.5)
應收賬款 (如果非一次性收款才需此一分錄)
貸:銷貨收入
外匯差異(如果有)

3.尾款收到:(如果非一次性收款1-3)

借:銀行存款(外匯摺合人民幣1:7.5)
外匯差異(如果有)
貸:應收賬款 (如果非一次性收款)
謹供參考, 有問題到"網路"討論

❺ 出口退稅如何計算匯率呢

一、貿易型企業應退稅額計算(先征後退)應退稅額=進貨發票金額(含稅價)÷(1+征稅率)×退稅率例:

當月進貨發票金額117萬元(含稅價),其中100萬是價款,17萬是增值稅的進項稅額,退稅率13%應退稅額=117萬÷1.17×13%=13萬不予退稅部分=17萬-13萬=4萬借:應收賬款 13萬主營業務成本 4萬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17萬。

二、生產型企業應退稅額計算免:免出口環節增值稅例:

本月出口貨物離岸價折人民幣200萬元,200萬×0%=0剔: 由於退稅率與征稅率不一致,故全部進項稅金剔除差額部分調增出口產品成本。

離岸價格(折人民幣)×(征稅率-退稅率)例: 200萬×(17%-13%)=8萬如果當月進項稅額為34萬,就要剔除其中8萬元不能退稅。

(5)出口產品的匯率擴展閱讀:

出口退稅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生產或出口的貨物必須是增值稅、消費稅徵收范圍內的貨物或產品。

2、其貨物必須是報關離境出口的貨物。

3、其貨物必須是所在公司財務上做出口銷售的產品。

4、其貨物必須是已經收匯並經核銷的產品。

注意:

若為貨物生產企業申請辦理出口貨物退稅時必須增加一個條件,即申請退稅的貨物必須是生產企業的自產貨物或視同自產貨物才能辦理退稅。且企業必須擁有進出口經營權、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外商投資企業。

❻ 什麼是出口商品創匯率

出口創匯率也稱「外匯增值率」、「出口收匯率」,原本是用以考核 進料加工 的 經濟效益 , 是指加工後成品出口的外匯凈收入與原料外匯成本的比率。

希望採納

❼ 匯率變化對出口商品的價格有何影響

這個事情要話分兩頭說。。一般認為:製造業的成本,通常以本國貨幣計算,是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值。所以,當本國貨幣匯率變化,並不會直接影響到以本國貨幣計算的產品成本。而同時,匯率變化會導致出口銷售價格的變化並影響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匯率升值,則外匯對應的出口報價就更高,價格更貴,競爭力降低,反之則外幣報價更便宜,更有競爭力)。而貨物成交後,換回的外匯收入,根據變化後的匯率兌換成本國貨幣仍然是原本的金額。因此,匯率的變化本身並不影響到出口企業的利潤率(如果出口企業以本國貨幣計算的報價保持不變)。並不會因為貨幣貶值就虧本了。但是,實際的經濟運行往往沒有這么簡單,還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出口商品的報價往往會隨著匯率的變化,受到相關因素的影響:1。成本方面:如果該產品有涉及到進口配件,或者與某些大宗商品(比如石油、貴金屬等有國際市場價格標准體系)的關聯度比較高,那麼隨著匯率的變化,該產品的製造成本,也一定會有相應的改變(進口配件多或和大宗原料密切相關,隨著貨幣貶值,製造成本會增加,反之亦然)。這樣,貨幣貶值造成的成本增長,也將體現在對外報價上,造成對外報價上漲,抵消貨幣貶值帶來的價格競爭力優勢。2。市場競爭:貨幣貶值帶來的對外報價的降低,從長期來看,可能會給出口企業的毛利率控制帶來長期負面影響。如果出口企業為了提高競爭力獲取訂單,而將產品報價隨著貨幣貶值迅速調整降價,那麼,將直接導致國際市場相關行業的整體價格水平的降低。而匯率不可能一直長期保持下跌趨勢或恆定不變,未來如果出現匯率上漲(貨幣升值),那時候,要在國際市場價格的基礎上,提升出口報價,則將降低價格競爭力。這個時候,出口企業的多數選擇,是降低自身的利潤率,以保有市場份額。因此,企業的毛利率控制,在匯率變化(往往匯率變化,客戶會主動要求出口商降價)的時候,會有長期的潛在風險存在。

❽ 人名幣匯率與出口商品價格是什麼關系嗎

人民幣匯率對出口商品價格有很大的關系。
一般來說,我國的出口商品都是通過外幣來結算的,而出口商品的成本是有國內人民幣來計算的。當外幣對人民幣升值時,等額的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因此對於出口企業,正常的外幣報價就能獲得更高的收益,或者適當調低外幣報價,出口企業仍能保證按人民幣計價的利潤。
但當外幣對人民幣貶值時,意味著等額的外幣兌換成人民幣的金額就減少,如果客戶仍按以前的正常外幣報價,意味著客戶要減少收益甚至承擔損失;如果客戶提高外幣報價以確保按人民幣計價的正常利潤,意味著商品對外提價,出口商品競爭力降低。
因此,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會影響出口商品的價格,也會直接影響出口企業的收益。

❾ 關於出口貨物結匯的匯率如何確定各個匯率之間有和聯系

外匯匯率的確定
生產企業出口貨物不論以何種外幣結算,凡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有外匯匯率的,均按財務制度規定的匯率直接折算成人民幣金額登記有關賬簿。生產企業可以採用當月1日或當日的匯率作為記賬匯率(一般為中間價),確定後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在一個年度內不得調整。企業應將計算出口銷售收人時的匯率與實際收匯時的匯率加以區別,計算出口銷售收入時以入賬時規定的匯率計算,同時記應收外匯賬款,收匯時按當日銀行現匯買入價摺合人民幣,與對應的應收外匯賬款人民幣差額部分記入匯兌損益。結匯時銀行扣除的手續費和其他費用,企業應作財務費用處理。